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
经典语录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解读
孔子的时代,对学习的意识及“攻略”已经很完善了,在《论语》中,他对每一种学习方法及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都有详细的交代。
在那个时代,还没有“精神境界”这么一个说法,实际上,孔子的文字中,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境界”分析,他对精神境界的分析,采取了两个维度的划分标准。一是按人格境界,把人分为三类(三境):小人,君子,圣人。二是按心理范畴,把以上三类人各自分为三种(三界):智者,勇者,仁者。
活学活用
在这里,孔子从纯粹智能的角度上,对人的境界进行了划分:“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里把人的智力分为四等,认为第一等“生而知之者”是天才,上等人。但孔子自认为不是生而知之者:“我非生而知之者。”(《述而》)就其所谓圣人,他也不曾说过哪一个是生而知之者。《中庸》载孔子语:“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舜的圣智也是从好问好察而来的。人们的先天才质都是差不多的,修养的高下都是后天习染的结果“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除“生而知之者”外,其余三等人,“(自觉)学而知之”为圣人,“困而学之”为君子,“困而不学”为小人。
孔子说小人“困而不学”,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如此,我们所说的“小人之智者”可能吗?其实,孔子并不否认小人之智的存在。他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可见即使是小人,也可以而且应该“学道”。只不过君子所有的是大智、小人所有的是小智而已。所以说:“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卫灵公》)君子有大智,可大用;小人有小智,可小用。此即子夏所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子张》)此所谓“小知”(小智),即今日俗语所谓“小聪明”。
中国历史上有一句话,说宋代名将狄青作战,是“暗合兵法”。就是说他并不是习武出身,可是自然有军事天才。大的政治家也并不一定是政治系毕业的,人情世故通了,自然对。所以不管文学、艺术任何一方面,都有天才。孔子也不是念哲学系或是伦理系、教育系;耶稣、老子都不曾读什么系。他们的学问就是对的,千秋不易,是生而知之的天才。
对一般人来说,“学而知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学习了就掌握了。还有一种是“困而学之”,要勉强,大家要有这个精神,自己勉强自己,规定自己努力。有些人养成了强迫自己读书学习的习惯,那样,久而久之,便能很自觉地去学习了。
以上,我们说的是从书本上学习的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吸收营养。向生活学习,说到底是向人学习。人对人有时是很挑剔的,总是看别人的缺点多,而且津津乐道于别人的缺点,好像别人的缺点就是自己的优点。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但孔子依然批评他“方人”的毛病。在现实世界中,凡是说别人那方面不行的,肯定言外之意是在自夸自己那方面很优秀。
有些人根本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即便发现了人家有优点,也会吹毛求疵一番,好像是在说给别人听:看吧,这么优秀的人,我都能指出他的不足,那就不用说我有多优秀了!
他们要求别人是个“完人”,要么不服气,要么做了“阿Q”还洋洋自得。对于比自己位置低的人,要么不屑于谈论,要么谈论优点,也是用认同的态度来含蓄地表明自己也是如此。
宋高宗赵构,他对外妥协投降,认贼作父,对内重用奸臣秦桧,残害岳飞,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遗臭万年的君王,偏偏这样的人,还爱自夸。他自夸关心民间疾苦,他特意在宫城附近种了两块水稻,一块地势低下,一块地势较高,地势高的水稻干旱,就让人们求雨,宫中区区之地,何以知天下旱涝情况?他自夸好学,每24天读一遍《春秋》,早饭后读《史记》,夜里读《尚书》,直到二更天。
都读懂了什么,除了权术,除了欺诈,除了阴谋,后来安定一些,便开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了。他自夸能统兵打仗,可金兵将他从黄河赶到淮河,从淮河赶过长江,从长江赶到大海之上,他抵抗过吗?看来,越是昏君,越爱自夸;越是无能,越爱自夸;越是无知,越怕别人说无知,越是自己贴金。
智慧金言
一般来说,能久远地保留在人间的传统习惯,都不是坏的东西,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在经过代代相传后也显得非常有用,不浪费一点笔墨,我们何乐而不为呢?生活就是一座宝藏。孔子就从不“不知而做”,而是“多闻”、“多识”。子贡评价孔子“无常师”,人人都是老师,孔子曾问礼于老聃,访乐于长弘,问官于郯子,学琴于师襄。圣人孔子尚能如此,何况普通百姓呢!
学问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经典语录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解读
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古人读书,大都身体力行,他们都知道读书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需要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经验,掌握规律,才能实现“人情练达”的境界。可当下社会上的很多人都认为:知识、学问不过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工具而已。生活的目的是为了享受。一门心思做学问,这样的人是傻瓜。
活学活用
有几个人能知道做学问的根本途径呢?真正的学问,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思索与人生经验,逐渐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并身体力行之。懂得做人的道理,在生活中始终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正人君子,每天都处在“君子坦荡荡”的心境中,与人为善,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乐于助人,这样的学问,必定使人生活得更幸福;这样的学问,当然是多多益善!
考卷上的高分数,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有学问。今人错解了“做学问”的真正涵义,往往以为知识多才是有学问的表现。结果死记硬背了许多知识,却发现并没有多大的用处,于自己的身心、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于自己的事业发展,并没有太多的益处。甚至,有时知识多反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于是有人得出一个结论:读书无用。这里的关键是:知识是知识,学问是学问。
在“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这句话中,孔子很明显地提出了“古之学者”和“今之学者”的区别。
古代的学者认识到做学问是为了探究宇宙人生的真理,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爱好,学问是真正有益于自身的、有益于社会的,所以他们能够静下心来,为做学问而做学问。今天的学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学问、学术的价值,往往以为学问是做给他人看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得不用的手段、工具,很少有人从自己的爱好、性情出发而自觉自愿地、乐在其中地做学问。
孔子说,现在的人做学问,目的就是给别人看。这就涉及到“人生境界”的问题。《淮南子》中有一段话,大意是:人之物质生存是第一需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吃饭和穿衣,但是如果把一个人关到一间黑屋子里,吃的很好,穿的也很好,他并不能感到快乐,即“不得乐也”。为什么?因为他看不见,也听不见。眼睛和耳朵是我们的主要感觉器官,也是主要的审美器官。若看不见听不见,就不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区别,也就不能超越自己。这时,他在墙上打一个洞,他就能喘口气,身心就舒展了许多;再开扇窗,阳光进来了,就会感到很高兴;若再把他放出这间黑屋子,出了门,看到外面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景,他就会感到更加高兴,再进一步说,如果他登上泰山之巅,看到日月星辰、壮丽山河,岂不快哉?从开窗走出房门到登上泰山,就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这就是一种精神。
从这里,我们能看到人生的境界,人生境界就是指除了作为个体之外,我们这个世界对于个人,对于人生的意义何在。同样的世界和同样的人生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人生都是有限的,但同样是有限的人生,内容不同,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也就不同。
经常听到别人说某人胸襟比较宽或比较窄,表现在人的言行举止中,就是指一种可被人感觉到的气象或格局。中国的学者,从古至今,一直提倡不仅要做学问,还要讲究涵养和气象。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有高有低,中国的传统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质。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格局小的很难成就大的事业,所以,对于专心学问的人来说,不仅要做好学问,还要涵养自己的气象。
智慧金言
在当今的社会中,有些知识分子没有真正认识到学问、学术的真正价值,不知道文化、学术是一个民族的命脉,却把学问、学术当作评职称、晋级、甚至升官发财的“敲门砖”。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真是对“学问”和“学术”的亵渎,这也从反面说明了此类人并无真正的学问。做学问,是要我们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幸福。
可见,学问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它并不是知识分子的专利。
善读无字书
经典语录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译文
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论述,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解读
世界上有两本书:一本是现实的无字书,一本是订成本本的有字书。人在小的时候,读的通常都是有字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学会看无字书了。学习了无字书,人就会变得能够独立地去生活,去创造了。其实,人多读有字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会读现实的无字书。
我们这里所说的有字书和无字书,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活学活用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位擅长做车轮的能工巧匠,他的名字叫轮扁。
一天,齐桓公在殿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削削砍砍地做车轮。齐桓公读书读到妙处,不禁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很是得意。轮扁见桓公这样爱书,心里觉得纳闷。他放下手中的锥子、凿子,走到堂上问齐桓公说:
“请问,大王您所看的书,上面写的都是些什么呀?”
齐桓公回答说:“书上写的是圣人讲的道理。”
轮扁说:“请问大王,这些圣人还活着吗?”
齐桓公说:“他们都死了。”
于是轮扁说:“既然这样,那大王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齐桓公一听轮扁这样说,很是扫兴。他拉下脸对轮扁说:“我在这里读书,你一个做车轮的工匠,怎么可以妄加议论呢?你说圣人书上留下的是糟粕,如果你能谈出个道理来,我还可以饶了你;如果你说不出道理来,那就罪该处死!”
轮扁不慌不忙地回答齐桓公说:“我是从自己的职业和经验体会来看待这件事的。就说我砍削车轮这件事吧,要是榫松了,就不牢固。榫头虽然打进去了,但很快就会滑脱出来;要是太紧了,榫头就打不进去,或者干脆打坏了材料。只有不松不紧,才能得心应手,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由此看来,削车轮也有它的诀窍的……”
轮扁的话还没有说完,齐桓公就听得不耐烦了。他大声呵斥轮扁道:“削砍车轮哪有什么诀窍?你不要啰啰嗦嗦说那么多,反正你说不出令我满意的答案,我就会处死你。”
轮扁没有被齐桓公的话吓倒。只见他不紧不慢地接着说:“你说没有诀窍,那我为什么比别人做得快、做得好呢?而且做起轮子来总比别人来得从容不迫呢?这当中的窍门是实实在在有的。可是,我只能从心里去体会而得到,却难以用言语很清楚明白地讲授给我儿子听,因此我儿子便不能从我这里学到砍削车轮的真正技巧。我可以告诉他,这诀窍是怎么怎么的,但我说出的诀窍已不是什么诀窍了。因为,做这门手艺的工匠都这么说。大家都能说出的诀窍,算什么诀窍呢?所以我已经70岁了,做了一辈子的轮子,但还得凭自己心里的感觉去动手砍削车轮。做我这一行的,古人连同他们的那些不可言传的诀窍,都随着他们死去了。我的诀窍是我切身操作体会出来的。由此可见,古代圣人心中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精华已经随着他们死去了。既然这样,君王忘记自己现实的操作,却整日专心致志地从古人的言论中寻求治国秘方,所能得到的当然只能是一些古人留下的肤浅粗略的东西了。”
齐桓公默不作声,心里觉得轮扁说得实在有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实践经验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但是产生理论知识的源泉,而且有些精深的技艺是难以从书本上得到的。当然,忽视书本知识,排斥间接经验,盲目地将书本知识一概视为糟粕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智慧金言
有时候,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悟:当我们向既定的目标奋进时,内心是多么渴望前面有条航标灯引领我们的航船,有志同道合之士指明方向,有亲切的话语拂去人生征途的劳顿。自然也好,人性也罢,都是极富神秘性的东西。有的东西可以通过读书学习来掌握,但有的东西通过典籍学习是不能够领悟到的,只能听从名师的指点,只能凭自己的实践和悟性慢慢领悟。这就是学习,只有这样的学习,我们才能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