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尤其开放性结核病牛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牛最易感,特别是奶牛。
【症状】以肺结核、淋巴结核、乳房结核和肠结核最常见。肺结核常发短而干的咳嗽,清晨时最明显,日渐消瘦、贫血,有的牛体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肩前、股前、腹股沟、淋巴结等。乳房淋巴结肿大,无热无痛,泌乳量减少,肠结核多见于犊牛,消化不良、顽固性下痢,迅速消瘦。
【病变】机体对结核菌的反应以细胞增生为主,肺脏或其他器官常见有很多突起的白色结节。胸膜和腹膜发生密集结核结节,形似珍珠状,称所谓的“珍珠病”。
【诊断】发生进行性慢性消瘦、咳嗽、肺部听诊异常、体表淋巴结慢性肿胀等,可初步怀疑本病。临诊上,结核菌素试验是诊断牛结核的标准方法。
2禽结核病
【症状】贫血、消瘦、鸡冠萎缩、跛行以及产蛋减少或停止。
【病变】肠道溃疡,肝脾肿大,切面具有结节状干酪样病灶,关节肿大。
【诊断】根据鸡临诊表现贫血、消瘦、鸡冠萎缩、跛行以及产蛋减少和肝、脾肿大、有结节状干酪样病灶等特征,可初步诊断。
十、李氏杆菌病
【流行病学】鼠类是贮存宿主。被污染的水、饲料是主要传播媒介。
【症状】患畜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症状,流产和败血症。
猪断奶仔猪及哺乳仔猪多表现为脑膜炎症状。运动失调,头抵地不动,或头颈后仰,前、后肢张开呈观星姿势。后期体温降低。仔猪多发败血症,体温升高、咳嗽、呼吸困难、腹泻、耳部及腹部皮肤发绀。
牛羊成年牛羊多发脑膜炎。妊娠母牛(羊)流产。幼畜常发生败血症,有时于口颊一侧积聚多量没嚼烂的草料。
马主要表现脑脊髓炎症状,容易兴奋。幼驹可见腹泻、黄疸和血尿等症状。
兔口吐白沫。呈间歇性神经症状。
【病变】通常不见肉眼病变。
【诊断】涂片,染色,见V字排列。培养平板菌落呈典型的中央黑色而周围绿色特征。
十一、牛海绵状脑病(BSE)
俗称疯牛病。此病潜伏期长,以脑组织发生慢性海绵状(空泡)变性,功能退化,精神错乱,死亡率高为特征。其致病因子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对疑似疯牛病患牛的大、小脑组织作病理组织切片和染色,经显微镜观察,如发现海绵状变性即可确诊。
第三单元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
一、口蹄疫
【流行病学】偶蹄动物易感性高,以牛最易感。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损伤的皮肤和黏膜感染。空气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可呈跳跃式传播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有一定的周期性。
【症状】牛体温40~41℃,流涎,口腔、舌及蹄部出现蚕豆至核桃大的水疱,水疱破溃形成红色糜烂。病畜站立不稳,跛行。本病一般取良性经过,约经一周即可痊愈。犊牛多见恶性口蹄疫,主要是病毒侵害心肌所致。
猪体温40~41℃,精神不振,病猪以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口黏膜形成小水疱或烂斑。如无细菌感染,一周左右痊愈。吃奶仔猪通常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
【病变】真胃和大小肠黏膜可见出血性炎症。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心脏病变,心包膜点状出血,心肌有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斑点或条纹,称为“虎斑心”。
【诊断】水疱液、水疱皮等被检材料送检时,浸入5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中密封。
【防控】疫点内最后一头患病动物扑杀后,3个月内不出现新的病例,可以解除封锁。
二、猪伪狂犬
【流行病学】带毒鼠类也是本病重要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亦可经胎盘侵害胎儿。
【症状】新生仔猪发热,呕吐、下痢,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继而出现神经临诊症状,四肢划水状运动。15日龄内发病死亡率可达100%。
3~4周龄猪主要症状同新生仔猪,病程略长,多便秘,有时顽固性腹泻。部分耐过猪常有后遗症,如发育受阻。
2月龄以上猪症状轻微或隐性感染。
怀孕母猪咳嗽、发热。随之发生流产、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其中以死胎为主。
【病变】一般无特征性病变。肾脏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脑膜明显充血、出血和水肿。肺水肿以及肺脏散在有小坏死灶、出血点或肺炎灶。
【诊断】接种家兔,接种兔出现奇痒症状后死亡。
用已知血清做中和试验确诊。
三、魏氏梭菌病
主要包括仔猪梭菌性肠炎、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羔羊痢疾、兔魏氏梭菌病等。
1仔猪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
【流行病学】C型和(或)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猪场难以根除。
【症状】排出浅红或红褐色稀粪,或混合坏死组织碎片和气泡。
【病变】常见于空肠。空肠呈暗红色,肠腔充满含血液体,病程长的以坏死性肠炎为主。脾边缘点状出血,肾灰白色。腹水增多。
2羊猝狙
【流行病学】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发生于成年绵羊,1~2岁绵羊多发。主要经消化道感染。
【症状】未见到症状即突然死亡,死亡是由于毒素侵害神经元发生休克所致。通常与羊快疫(腐败梭菌)混合感染。
【病变】以溃疡性肠炎和腹膜炎为特征。
3羊肠毒血症
【流行病学】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绵羊、山羊均可感染。
【症状】一类以抽搐为特征,四肢划动,头颈抽搐;另一类以昏迷和静静死去为特征,步态不稳,昏迷。
【病变】回肠呈急性出血性炎症变化。心包扩大,内含黄色液体。胸腺出血。肾脏易于软化,似脑髓状,又称“软肾病”。
【诊断】实验室确诊依据:①肠道内发现大量D型产气荚膜梭菌;②小肠内检出ε毒素;③肾脏等实质器官内发现D型产气荚膜梭菌;④尿内发现葡萄糖。
4羔羊痢疾
【流行病学】B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又以2~3日龄的发病最多,7日龄以上的很少患病。
【症状】腹泻,呈糊状或稀薄如水,恶臭,后期含有血液。有的病羔出现神经症状。
【病变】尸体脱水严重,显著地病变在消化道,小肠(特别是回肠)黏膜充血,溃疡,溃疡周围有血带环绕。
5兔魏氏梭菌病
【流行病学】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尤以长毛兔和獭兔最为易感。以1~3月龄仔兔发病率最高。冬春季节多发。
【症状】急剧腹泻,很快排带血的水样或胶冻样稀粪,或黑褐色水样粪便,有特殊的腥臭味。
【病变】明显脱水,腹腔有特殊腥臭味。空肠和回肠充满胶冻样液体,肠壁薄而透明。盲肠内有黑色水样粪便,肠黏膜有弥漫性出血。肝质脆,土黄色。脾呈深褐色。心外膜血管怒张呈树枝状。
四、副结核病
【流行病学】主要引起牛(尤其是乳牛)发病,幼年牛最易感。虽然幼年牛对本病最为易感,但潜伏期甚长,可达6~12个月,一般在2~5岁时才表现出临床症状,特别是在母牛开始怀孕、分娩以及泌乳时。
【症状】体温正常,早期症状为间断性腹泻,以后变为经常性的顽固拉稀。排泄物稀薄,恶臭。
【病变】尸体消瘦。主要病变在消化道和肠系膜淋巴结。消化道的损害常限于空肠、回肠和结肠前段,特别是回肠的浆膜和肠系膜都有显著水肿。肠黏膜常增厚3~20倍。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浸润,上有黄白色病灶,但无干酪样变。
第四单元猪的传染病
一、猪瘟
【流行病学】猪是本病的自然宿主。易感猪与病猪的直接接触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也可以垂直传播。
【症状】急性型41~42℃,稽留不退。眼角有多量脓性分泌物。皮肤初期潮红充血,随后在耳、颈、腹部、四肢内侧出现出血点和出血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公猪包皮发炎,用手可挤出浑浊恶臭液体。可出现神经症状。孕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震颤的弱仔。
慢性型主要表现消瘦,便秘腹泻交替。有的病猪在耳端、尾尖及四肢皮肤上有紫斑或坏死痂,形成僵猪。
迟发型病猪发育停滞,后期四肢瘫痪。
【病变】急性型呈现以多发性出血为特征的败血症变化,以淋巴结、肾脏、膀胱、喉头、会厌软骨和大肠黏膜的出血最为常见。淋巴结水肿、出血,呈大理石样外观。肾脏有针尖状到大的出血斑(麻雀蛋肾)。脾不肿大,表面及边缘出血性梗死,是猪瘟最有诊断意义的病变。回肠、盲肠(特别是回盲瓣处)和结肠常有特征性的钮扣状溃疡。
慢性型主要变化为坏死性肠炎,全身出血变化不明显。特征性病变是在盲肠、回盲口及结肠黏膜上形成同心轮状钮扣状溃疡,黑褐色突出于肠黏膜表面。
迟发型胸腺萎缩,外周淋巴器官严重缺乏淋巴细胞。
【诊断】①病毒的分类培养。检测猪瘟病毒最确切的方法,采样首选扁桃体。②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国际指定。③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基层使用。
二、猪水泡病
【流行病学】自然感染仅发生于猪。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消化道传播。散养少发。
【症状】特征性的水泡常见于主趾和附趾的蹄冠上,也可见于鼻盘、舌、唇和乳头。
【病变】个别病例在心内膜有条状出血斑。
【诊断】猪水泡病接种1~2日龄和7~9日龄乳鼠,1~2日龄乳鼠死亡,而7~9日龄乳鼠不死。
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流行病学】只感染猪,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但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猪。主要经呼吸道感染,本病也可垂直传播。寒冷季节多发。病毒可持续性感染。
【症状】母猪厌食、发热。妊娠后期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少数母猪耳朵、乳头、外阴、尾部和腿发绀,尤以耳部最明显。
仔猪28日龄前感染,表现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耳朵和躯体末端皮肤发绀。也可出现神经症状,肌肉震颤,共济失调。
保育和生长猪30~90日龄最易感。体温40~42℃,呼吸困难,耳朵、臀部发绀。
育肥猪初期呼吸系统症状,后眼睑肿胀,肺炎。
公猪咳嗽、喷嚏、呼吸急促,性欲减弱、精液质量下降、射精量少。
【病变】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肺肿胀,硬变,肺边缘弥散性出血。肺门淋巴结炎出血,大理石样外观。脾暗紫色,肿胀。
【诊断】RTPCR已广泛应用于临诊检测。通过该法还可区分美洲型和欧洲型毒株。
四、猪细小病毒病
【流行病学】主要是胎盘感染、精液传播。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猪。
【症状】母猪主要表现繁殖障碍,发情不正常,久配不孕。在怀孕30~50天感染,主要是产木乃伊胎,怀孕50~60天感染多出现死胎,怀孕70天感染出现流产,怀孕70天之后则多能正常产仔,但仔猪带毒。
【病变】母猪子宫内膜有轻微炎症,胎盘有部分钙化,胎儿在子宫有被溶解吸收。
【诊断】抗体检测最常用的是血凝抑制试验。确诊可用病毒分离培养。
五、猪传染性胃肠炎
【流行病学】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寒冷季节较为严重。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100%,5周龄以上的猪感染后的死亡率较低。
【症状】仔猪突然发病,首先呕吐,继而发生频繁水样腹泻,粪便黄色、绿色或白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
【病变】尸体脱水明显。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胃底黏膜充血,小肠肠壁变薄。小肠绒毛变短、萎缩及上皮细胞变性。
【防控】脱水和电解质的丢失是导致死亡的直接因素。
六、猪肺疫(猪巴氏杆菌病)
【流行病学】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常继发于其他传染病。小猪和中猪发病率较高。
【症状】最急性型突然发病,迅速死亡。病程稍长可表现体温41~42℃。颈下咽喉部发热、红肿、坚硬,严重者延及耳根、胸前,呼吸极度困难,常作犬坐势,腹侧、耳根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病死率100%。
急性型较常见。多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体温40~41℃,初发生痉挛性干咳,后变为湿咳,咳时感痛,触诊胸部有剧烈的疼痛。呼吸更感困难,张口吐舌,作犬坐姿势。常有黏脓性结膜炎。皮肤瘀血和小出血点。
慢性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和慢性胃炎症状。极度消瘦。
【病变】最急性型黏膜、浆膜和皮下组织大量出血点,尤以咽喉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出血性浆液浸润最为特征。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肺急性水肿。
急性型除了黏膜、浆膜、实质器官和淋巴结的出血性病变外,特征性的病变是纤维素性肺炎。肺有不同程度的肝变区,切面呈大理石纹理。胸膜常有纤维素性附着物,严重的胸膜与病肺粘连。
慢性型肺有黄色或灰色坏死灶,胸腔有纤维素性沉着,肋膜肥厚,常与病肺粘连。
【诊断】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
七、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流行病学】病原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3月龄猪最为易感。
【症状】急性型体温415℃,呼吸困难,腹式呼吸,呈犬坐姿势。临死前从口、鼻中流出大量带血色的泡沫液体。耳、鼻及四肢皮肤紫蓝色。
亚急性型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间歇性咳嗽。
慢性型精神和食欲变化不明显,但生长缓慢。
【病变】主要在胸腔和肺脏。肺炎大多两侧性,发生于膈叶、心叶和尖叶,与正常组织界限分明。纤维素性胸膜炎明显,胸腔含有带血色的液体。
【诊断】间接ELLSA方法,检测ApxⅣ抗体,区分灭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净化猪群。
【预防】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四环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和环丙沙星等敏感。
八、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流行病学】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多杀巴氏杆菌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经呼吸道感染。仔猪易感。
【症状】仔猪病初出现喷嚏和呼吸困难,面部形成泪斑。持续2~3个月后,出现鼻甲骨萎缩,鼻面部变形。体温正常,生长迟滞。
【病变】特征病变是鼻中隔软骨和鼻甲骨萎缩。
九、猪支原体肺炎(猪气喘病)
【流行病学】哺乳仔猪和幼猪最易感,其次是妊娠后期及哺乳母猪。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症状】主要症状为干咳和气喘,尤在驱赶时明显。仔猪极少出现呼吸道症状,但生长缓慢,中猪多以肺炎为主。
【病变】病变发生在肺心叶、中间叶和尖叶的腹面,隔叶的前部,呈实变外观,多为灰红、半透明,像鲜嫩的肌肉样,称肉变。
【诊断】X线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是隐形感染和可疑病例。
十、猪圆环病毒病
【流行病学】猪是自然宿主。怀孕母猪感染后,可经胎盘垂直传染给仔猪,并导致繁殖障碍。
侵害机体的免疫系统,单核细胞和巨嗜细胞是靶细胞,可以造成机体的免疫抑制。
【症状】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常发于5~12周龄,表现为生长不良,呼吸困难、皮肤苍白、黄疸。淋巴结肿大。
猪皮炎与肾炎综合征常发于12~14周龄,皮肤发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隆起,呈现红色或紫色中央为黑色的病灶,通常在后躯和腹部,有时扩展到胸部或耳部。
繁殖障碍性疾病多见于妊娠后期,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
增生性坏死性间质性肺炎主要危害6~14周龄的猪。
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母猪垂直传播给仔猪,不能在仔猪间水平传播。
【病变】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淋巴结肿大2~5倍,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和下滑淋巴结。
猪皮炎与肾炎综合征全身性坏死性脉管炎和纤维蛋白坏死性肾小球肾炎。肾肿大、苍白。
十一、副猪嗜血杆菌病
【流行病学】2周龄到4月龄的猪均可发病,多见于5~8周龄的猪。继发于其他呼吸道疾病。
【症状】呼吸道症状最常见,其次为关节肿大、运动障碍,少数神经症状。急性感染可能留下后遗症,即母猪流产、公猪慢性跛行。
【病变】胸膜炎明显(包括心包炎和肺炎),关节炎次之。以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为炎症特征。
十二、猪痢疾(猪血痢)
【流行病学】常见于7~12周龄猪。无明显季节性,缓慢持续流行。本病较难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