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自己想做的人
10397900000024

第24章 调整好心态正确认识自己(7)

一个是工程师,一个是普通女工。她们都曾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下岗,但为什么她们的命运却迥然不同呢?原因就在于她们各自的心态不同。

女工程师的心态始终处在忧郁之中,这样的心态使得她对自己的人生不可能作出一个理智的评价,更不可能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她完完全全沉溺在自己的不幸之中。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这样的心态,其智识就犹如明亮的镜子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土,根本就不可能映照万物。所以,尽管女工程师的智商高,但在面对生活的变化时,她的心态却阻碍了智商的发挥。不仅如此,她的心态还把她引向了毁灭,另一位普通女工的智商虽然一般,但她平和的心态不仅使自己的智商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而且还使以后的生活更加幸福。

正如西方一位心理学家所说:

心态是横在人生之路上的双向门,人们可以把它转到一边,进入成功;也可以把它转到另一边,进入失败。

所以,智商高不如心态好,只有好的心态才能调动智商向着成功的方向迈进。

定位改变命运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它取决于你对自己的定位;如果你能正视自我,并改变那些不良的心态,那么你的定位也会随之改变。

明代的时候,有一个着名的人物,叫袁了凡。

一天,他在一个名叫“慈云寺”的寺庙里,遇上了一位老人——孔先生。老人长须飘然,仙风道骨,超凡脱俗。经过一番交流之后,袁了凡就把老者请到了自己的家中。

母亲说:“好好接待孔先生,让他给你算一算命,看灵不灵。”结果,孔先生算他以前的事情丝毫不差。

孔先生告诉他:“你明年去考秀才,要经过好几次考试。先要经过县考,县考时,你考中第十四名;县上面有府,府考时,你考中第七十一名;府上面有省,省考时,你考中第九名。”第二年,他去参加考试,果然没有错,孔先生都算准了。

于是,袁了凡又让孔先生为他推算终身的命运。孔先生告诉他:“你某年应考第几名,某年可以廪生补缺,某年可以当贡生。当贡生后,某年又会去四川一个大县当县令,三年半后,便回到家乡。在五十三岁这一年的八月十日丑时,你将寿终正寝,可惜终身无子。”袁了凡将这一切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并且铭记在心。

令人称奇的是,以后每次考试的名次都与孔先生所算一致。

从此以后,袁了凡真的明白了,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生老病死、贫富贵贱,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不能强求。命里没有的,怎么动脑筋、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命里有的,不用多想、也不用怎么努力,自然就会有。于是,他认命了,无求、无得、无失,心里真正地平静了下来。

他当了贡生以后,在北京住了一年,终日静坐,毫无想法,也不读书写字,真可谓心如止水。因为他知道了自己的命运,想也没用,所以,他什么都不想了。

己巳那年,袁了凡回到南方,去朝廷所办的大学一一南京的国子监游学。未入学之前,他到南京栖霞山拜访了着名的云谷禅师。他与云谷禅师在禅堂里对坐,三天三夜都没合眼,依然精神饱满。云谷禅师暗暗称奇,心想:如此年轻之人,怎么会有这么高深的定力呢?真是难得!难得!

于是,云谷禅师问道:“凡夫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是因为心中有杂念和妄想。你坐在这里三天三夜,我没有看到你有一个妄念。这是什么原因呢?”

袁了凡回答道:“因为我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二十年前,有一位姓孔的先生早就算定了,我一生的吉凶祸福、生老病死都是注定的,还有什么好想的呢?想也没有用,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云谷禅师笑了笑,说道:“我还以为你是一位定力高深的豪杰,原来也只是一个凡夫俗子。”

袁了凡向云谷禅师请教:“此话怎讲呢?”

云谷禅师说:“人的命运为什么会被注定呢?这是因为人有心,有妄想。人如果没有了心,没有了妄想,命运就不会被注定。你三天三夜不合眼,我以为你抛开了妄想,没想到你仍有妄想,这妄想就是——你什么都不想了。”

袁了凡问道:“既然如此,那么按照您的说法,难道命运可以改变吗?”

云谷禅师说道:“儒家经典《诗经》和《尚书》里都说过这样一句话——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的确是至理名言。任何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人的幸福也全看自己怎样去追求。佛家经典中也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妄语是佛家的根本大戒,佛难道还会妄语吗?难道还会欺骗你吗?”

袁了凡进一步向云谷禅师请教:“孟子说:‘有所求,然后才能有所得。’其意思的确是指求在自己。但是,孟子的话是针对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而言,人的道德修养无疑可以通过自身的培养而获得,而功名富贵是身外之物,难道通过内在的修身养性也可以获得吗?”

云谷禅师说:“孟子的话没有说错,是你自己理解错了。你理解对了一半,另一半你还不知道。其实,除道德修养可以通过内心求得之外,任何一切也都可以求得。你难道没有听过六祖说的这样一句话吗?‘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意思就是说,任何成功和幸福都离不开人的方寸之心;一切追求最终是否成功,都取决于人的心态。要追求一切,首先就必须从追求心灵开始。所以,孟子说的求在自己,不仅仅指道德修养,功名富贵也是如此。道德修养是内在自身的,功名富贵是外在的,但这两者的获得都应该从内心入手,而不要舍弃内心,盲目地在外面去追求。从内心入手,内外的追求都可以得到。如果不反躬内省,只一味地向外追逐,那么,尽管你拼命努力,用尽了许多方法和手段,但这一切都是外在的,内心没有觉悟,你就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碰壁,最终毫无结果。所以,一个人从外面去追求功名富贵,往往会内外两者都失掉。”

袁了凡听完云谷禅师的话以后,豁然开朗。

云谷禅师告诉他说:“孔先生说你不能登科,没有儿子,这是根据你的天性而算定的,这是天作之孽,完全可以通过内心的努力去改变它。只要你扩充自己的德性,改变自己的心态,多做善事,多积阴德,那么,你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易经》是一部高深的着作,中心思想就是教人趋吉避凶。如果说人的命运是注定的,又何须去趋吉避凶呢?”

听完云谷禅师的话以后,当天他便改名为了凡,其含义是自己了解了安身立命之说,立志不走凡夫俗子之路,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从此以后,他整日小心谨慎,不敢让自己的行为越雷池半步。他的心态开始发生了变化。以前,他放纵自己的个性,言行随随便便,过一天算一天。而现在,他时刻警觉,不断反省检点自己的行为,即使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常常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注视着自己;遇到有人憎恨诽谤他,他也能安然容忍,内心相当平静,不像从前那样心浮气躁,一点点委屈都受不了。

第二年,礼部进行科举考试。孔先生算他该考第三名,他却忽然考了第一名,孔先生的卦终于不灵验了。而秋天的大考,他又考中了举人。孔先生算他命里不会中举,现在他居然考中了。

从这以后,袁了凡便对命运变通之说深信不疑,时时刻刻检点反省自己:是否积善行德不勇敢?是否救人的时候常怀疑虑?是否自己的言论还有过失?是否清醒时能做到而醉后又放纵了自己?

从己巳年改名以后,袁了凡便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他有了儿子,取名天启;他不仅考中了举人,而且还考取了进士;他命里本应去四川当知县,后来却在天津宝坻当了知县,最后官至尚宝司少卿;孔先生算他寿命只有五十三岁,他却一直活到七十四岁。

袁了凡的故事。证明了一个奇迹的出现,而大多数人不能实现这个奇迹是因为不能去除自己身上存在的人性弱点。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些顽固的东西阻碍着自己潜能的发挥,像嫉妒、猜疑、虚荣、剐愎、自卑、懦弱、贪婪、恐惧,等等,所以,我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不断克服外在困难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不断通过调整心态来调整自我定位,并由此释放潜能的过程,一个克服自己弱点、自己战胜自己、改变命运的过程。

过于求稳的心态不利于发展

浮躁心态固然不利于个人的生存、发展,但过于求稳的心态也不利于人的生存、发展。过于求稳的人往往谨慎、周密、积极、务实,但思考过细、不敢冒险,常会无形中降低自己的定位点,从而错失良机。

诸葛亮一生机智、稳重,为刘备的三分天下贡献了很大力量,但北伐最终失利,便是由于他的太过谨慎之故。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上书刘禅,自己也表明自己是谨慎的性格。但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是对诸葛亮谨慎性格失败的总结。

诸葛亮是中国人心目中智慧的化身,这只能说明诸葛亮作为一代贤相竭心尽力辅佐汉室的美德,如果从其性格上来说,他是失败的。过于谨慎的个性使他的战略定位失误并失去了唯一一次北伐成功的机会。

诸葛亮虑事周全,谨小慎微,对他这种性格描述贴切的是《三国演义》里他第一次兵出祁山的一节。

诸葛亮用马谡的反间计使曹睿削掉司马懿的兵权后,开始北伐中原,曹睿派驸马夏侯惇为大都督来迎战诸葛亮,于是魏延向诸葛亮献策:

“夏侯悼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悼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成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遂不用魏延之计。

其实魏延此计正合兵家奇袭之计,妙不可言,后来司马懿重掌兵权之后,分析说:“如果是我进兵,我一定要从子午谷进攻,奇袭长安,这样长安一带便唾手可得。”魏延与司马懿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可过于谨慎的诸葛亮却不用此计,实在遗憾。

再看后来邓艾率五千精兵,偷渡阴平,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奇袭成都,一举成功,他没按正规进攻路线来攻打成都,避开姜维剑门关的大军,灭了蜀汉政权,此计与魏延之计如出一辙。

诸葛亮北伐中原能够成功的唯一一次机会就在这里,因为魏主曹睿连续犯了两个错误:一是中了马谡的反间计,撤了司马懿的兵权;二是派不谙战事的夏侯悖为帅来拒蜀。这正好给了诸葛亮天赐之机,如果诸葛亮能抓住这一机会,按魏延之计,率五千精兵直取长安,自己再率军出斜谷,那么大事几乎成矣。再加之其他兵马呼应,谁能定天下就难说了。

机会是均等的,也是短暂的,成功者的素质就在于能抓住短暂的机会,哪怕是瞬问也不错过,只有如此,才能成功,古往今来成功者无不如此,不管是谁,只要机会闪现,他们便绝不放过。

诸葛亮虽然是一个智者,但他失去了一个千栽难逢一统天下的机会。他博古通今,智慧超群,但却性格谨慎。不敢冒险,使他一生都在徒劳心智。

诸葛亮个性谨慎细微还导致他职责定位失误。唐代赵蕤的《长短经》上说:“知人,是君道;知事,是臣道。无形的东西,才是有形的万物的主宰,看不见源头的东西,才是世事人情的根本。”这是教导人们要发挥人才的作用,不要细大不择,事无巨细都要一个人去完成。所以说,会办具体事的人只是办事的人,而会使用人的才是真正的领导者,刘邵在《人物志》中也说:“一个官员的责任是以一味协调五味,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是以无味调和五味。大臣们以自己能胜任某种工作为有才能,帝王却以会用人为有才能。大臣们以出谋划策、能言善辩为有才能,帝王以善于听取臣民们的意见为有才能。太臣们以能身体力行为有才能,帝王以赏罚得当为有才能。最高统治者正是因为不必事事精通,不必事事躬亲,所以才能统率众多有才能的人。”

谨慎精细性格的人常常会关注一些细小之事,诸葛亮便是这样,他事无大小,都大包大揽。蜀国似乎只有一个诸葛亮是人才,他事必躬亲,结果呢?落个好名声,累死五丈原。他诱司马懿出战就很能体现他这一性格弱点。

一次,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因胆怯而不敢出战,就派使者去激怒他。一天,忽报诸葛亮率蜀兵进驻五丈原,派人送来一盒礼物和一封书信,司马懿只好把来人叫来。司马懿接过盒子,打开一看,却是妇人的头饰和素衣,再看那封信,竟是取笑他身为大将,却和关在闺房里的妇人一样,躲着不敢迎战,没有一点大丈夫的气概。

司马懿大怒,但他抑制住不肯发泄出来,却装出一副笑脸道:“诸葛亮竞把我看成妇人了!”说罢,吩咐把盒子收起来,重赏来人。

接着,他又问来人道:“你们丞相平时饮食的情况怎样,忙不忙?”来人回道:“丞相每天理事都到深夜,凡是刑棍在二十以上的,一定要经他亲自办理。然而,一天的食物却吃不上几升。”司马懿对身边的部将说道:“诸葛亮确是忠心无私的,只是不肯信托别人,所以事无巨细,什么都要自己管,做个主帅怎么可以这样呢?况且他食少事烦,准是活不多久了!”

使者回到蜀营,把司马懿接受衣服以及那番话都回报诸葛亮。诸葛亮听后,不觉叹了一口气说:“唉,司马懿可算懂得我了!”原来,诸葛亮由于操劳过度,神思不宁,有时还吐血。

此事发生不久,诸葛亮就因劳累过度,病逝于五丈原。

诸葛亮无论是作为历史人物还是文学形象,其贤相楷模的定论似乎是千古不易的。然而,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做得是否成功,却颇有值得商榷的余地。

诸葛亮的确是累死的,他的品德是无可指责的。但是治理国家的人除了要德行高尚以外,治国的艺术是极其重要的。

做事谨小慎微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不能过于用这种心态来指导自己做事,并由此导致定位失措。成大事者行动时自然要深思熟虑,但还要有锐气和冒险精神,一味求稳只能一事无成。

不要寻找借口

因为生存环境差、个人起点低,有的人便认定自己会一辈子无所作为,于是,有意无意间,便用一个很低的自我定位把自己所有的潜能都封存起来,并振振有词地把自己的一事无成归咎于环境起点。

实际上,这完全是消极的心态在作祟。

无论你身处逆境或顺境,消极被动的心态都会使你慢慢丧失活力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