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方法总比问题多
10398200000015

第15章 提高能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1)

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

“磨刀不误砍柴工”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一句谚语。这里所说的“磨刀”就是修炼自己各方面的功力,提高办事能力和效率。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办事效率有高低。对大多数人来讲,最头痛的问题就是——自己缺乏能力,想多做事,但常常是力不从心,半途而废。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专项上。结果会怎样?结果你会发现自己突然强大起来了,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事。这就是“多努力一点”的成事之道。

多努力一点,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

渥沦·哈特葛伦在年轻时曾是一名挖沙工人长年累月的劳作使他萌发了必须要成就自己的人生事业的欲望——想成为研究南非树蛙的专家。按照哈特葛伦所受的教育,本来他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但他从1969年开始,就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研究的专项上。他每天都收集150个标本,共做了大约300万字的笔记,终于找到了南非树蛙的生活规律,并从这些蛙类身上提取了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一种能预防皮肤伤病的药物从而一举成名,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并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他曾经问过一位年轻人是否了解南非树蛙,年轻人坦白地说,不知道。

博士诚恳地说:“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5分钟的时间阅读相关资料,这样,5年内你就会成为最懂南非树蛙的人,成为这一领域中最具权威的人。”

年轻人当时未置可否,但他后来却常常想起博士的这番话,觉得这番话真的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这位年轻人开始像博士一样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专项上,终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他的名字叫伍迪·艾伦。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每天投资5分钟的时间(与5个钟头的时间相比实在是少之又少),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

伍迪·艾伦说过:“生活中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达成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到老死。我猜想很多人临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大半生,剩余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点一点地流逝。想要成就自己的事业,这样做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项上,你就能非同寻常。”

成大事者与未成事者之间的差距,并非如大多数人想像是一道巨大的鸿沟。成大事者与不成大事者的区别在于一些小小的行动上: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努力一点、表演上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实验一次。

这就是说,比别人多努力一点,你就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可是叫阿诺德的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布鲁诺的小伙子却仍在原地踏步。布鲁诺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与阿诺德之间的差别。“布鲁诺先生,”老板开口说话了,“您今早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有多少?”老板问。

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有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布鲁诺又第三次跑到集市上问来了价钱。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说。”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并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多少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还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弄来了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作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布鲁诺跑了三趟,才在老板的不断提示下,了解了菜市场的部分情况;而阿诺德仅一趟,就掌握了老板需要和可能需要的信息。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像布鲁诺那样,上司吩咐什么就干什么,自己从不用脑,结果长期不被重用,还感叹命运的不公。而像阿诺德那样办事高效、灵活的人,不仅能圆满地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还能主动给领导提供参考意见和尽可能多的信息。自然会得到领导的赏识和青睐。

在办任何一件事情时,你必须与自己做比较,看看明天有没有比今天更进步——即使只有一点点。

只要再多一点能力;

只要再多一点敏捷;

只要再多一点准备;

只要再多一点注意;

只要再多培养一点精力;

只要再多一点创造力。

通常只能遇到实际状况后,才能分辨你的能力是不是足以胜任一份工作。如果你是一个外科医生,动手术时却手脚笨拙,说明你医术不佳;如果你是一个厨师,只有在你准备了一顿餐点让人品尝后,人们才会晓得你的厨艺高不高明。

评断你能力的最佳裁判不是你的老师、消费者或你的朋友——而是你自己!

在行动之前你自己就知道你是否能胜任这一个任务。你可以想尽办法掩饰你的无能,并祈祷没有人会发现你知道得很少、动作多么不熟练。但终究你还是得面对自己的无能。也必须自己想办法修正。

没有任何借口可以解释你为什么长时间仍然无法胜任一项工作。第一天你可能什么都不知道,第二天你应该懂点什么。第一次尝试一份工作,你可能没办法表现得很完美,但经过一两天的练习。你应该要比第一天做得更好。这样坚持下去,你就会成为专家,离成事的时间不远了。

怎样才能“尽快”在本行中成为“专家”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选定你的行业——你可以根据所学来选,如果你没有机会“学以致用”,“学非所用”也没有关系,很多有成就的人所取得的成就与其在学校学的并没有太大关系。不过,与其根据学业来选,不如根据兴趣来定。而不管根据什么来选,甚至随缘也好,一旦选定了一个行业,最好不要轻易转行,因为这样会让你中断学习,降低效果。每一行都有苦和乐,因此你不必想得太多,关键是要把精力放在你的工作之上。

(2)勤奋苦学——行业选定后,接下来要像海绵一样,广泛摄取、拼命吸收行业中的各种知识。你可以向同事、主管、前辈请教,加班不算钱也没关系,这也是一种学习。另外还可以搜集各种报纸、杂志的信息,此外,专业进修班、讲座、研讨会也可参加。也就是说,要在你所干的这一行业中全方位地深层发展。

(3)制定目标——你可以把自己的学习分成好几个阶段,并限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这是一种压迫式的学习方法,可逼迫自己向前进步,也可以改变自己的习性,训练自己的意志,效果相当好!然而,你不必急于“功成名就”,但一段时间之后,假若你学有所成。你可以开始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并在自己的工作中表现出来,从而引起他人的注意。当你成为专家后你的身份必会水涨船高,也用不着你去自抬身价,这便是你“赚大钱”的基本条件。因为你不一定能当老板,但有了“专家”的身份,人人都会看重你,怎么说过个日子总是不成问题的!

不过,成了“专家”之后,你还必须注意时代发展的潮流并不断提高自我,否则,你也会像其他人一样原地踏步,“专家”之色也会褪掉。

别找任何借口

一个人要成就事业,必须毫不留情,不找任何借口,而要像猎豹一样盯住猎物——惟一的目的就是擒住它。看一看我们周围,总有一些人在做事之前,先找借口,不能做这,也不能做那,实际上就是不能做自己。的确,在做事的过程中,有些人因各种借口造成的消极心态,就像瘟疫一样毒害着他们的灵魂,并且互相感染和影响,极大地阻碍着他们正常潜能的发挥,使许多人未老先衰,丧失斗志,消极处世。对于这些人来说,借口已经“吃掉”了他们做事的希望。

阿春和阿军是少年时代的同乡,不久前的一天两人在街上偶遇,十几年未见面,大家都颇为感慨,于是亲切地聊起来。然而,在谈到未来打算时,阿军竟说自己已经“老”了,“现在只是为了孩子赚钱,还有十几年就要退休养老了,没有其他想法了”。阿春却兴奋地讲叙了一大串的计划设想。

阿军他才三十五六岁,怎么就等待退休养老呢?怪不得我们这个社会有那么多失败者,他们不努力去追求成功,却随意找借口,迎接和等待人生的失败。

阿军在少年时代是一个中等偏上智力水平的人,家境也不错,父亲是国家干部,母亲也有工作,在当年可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庭。他现在在某国营公司当职员,当过兵,老婆在机关工作,他们有一个男孩在读小学。在当今中国,他是一个拥有三口之家的典型男子。按说他现在最具有条件去设立某个目标,努力攀登。遗憾的是,他竟然放弃了一切追求。年龄的借口显露了他消极失败的心态。

三十五六岁是最有作为、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因吸收广泛的生活养料而比较成熟,比较容易认识和把握自己。许多大成功者,大都是在30-60岁的年龄阶段完成的。北京天安制药集团总裁克键,49岁才开始辞职创业。山东乳山百万富翁、养蚶专家辛启泰,50岁才从海边滩涂上寻找成功之路。四川“蚊帐大王”“杨百万”,66岁才从摆小摊开始做生意。美国前总统里根73岁还参加竞选。

据拿破仑·希尔对2500人进行分析,反映出很少有人在40岁以前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美国着名的汽车大王福特,40岁还没有迈出成功的重要步伐。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在取得巨大成就之时,已过40岁。希尔本人出版第一本成功学着作时已是45岁,之后他为成功事业还工作奋斗了42年,当他80岁的时候还在出书。

当然,现代社会发展比较迅速,40岁之前成功的例子已比比皆是(这也说明“我还年轻”的借口同样站不住脚)。由于各人的条件、目标、成功的内容和起始点不同,40岁以后成功的例子也仍然相当普遍。

年龄,决不能成为不成功的借口。

“我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我没有文凭”,这是不少人常用的借口。事实上学习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学校教育、文凭教育,仅仅是千百万条求知途径中的一种。其实,从学校的书本上学东西,常常有很大的局限性。真正的教育来自社会大学和自学。

我们来看看一些成功人物的教育与文凭情况:“果喜集团”总裁张果喜,小学文凭;亿万富翁赵章光,高中文凭;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13岁开始工作,几乎没接受什么正规教育;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高中辍学;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小学四年级的学历;香港富商李嘉诚,初中二年级的学历。这些成功者的知识与能力全靠自学而来。

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对成功有帮助(可惜的是,有无数受到良好教育,获得高等学历文凭的人同样平平庸庸无所作为),没有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的人,只要愿意,自学永远不晚。现在越来越多的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为自学成才的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我没有资金,所以我不能成功……”事实是,有资金可以帮助我们成功,但没有资金,只要想办法同样可以创业赚钱同样可以成功。当代中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几乎全是白手起家。国外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到处可见。其实,资金来源途径很多:积少成多,大雪球是从小雪球滚成的;向亲朋好友借钱集资;寻找一个能生财的门路;抓住机会找银行贷款;找有钱单位和个人合伙;集资入股——许多做大生意的人,都不是靠个人的资金,而是充分利用了银行和社会的闲散资金。

失败者大都喜欢找借口,成功者却大都拒绝找借口,向一切可以作为借口的原因或困难挑战。富兰克林·罗斯福因患小儿麻痹症而下身瘫痪,他是最有资格找借口的。可是他从来不找任何借口,而是以信心、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向一切困难挑战居然冲破美国传统束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他以病残之躯在美国历史上,也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成功篇章。

此外,还有“运气”借口、“健康”借口、“出身”借口、“人际关系”借口等等。拿破仑·希尔在他的《思考致富》里将一位个性分析专家编的借口表列出来,居然有50多个。拿破仑·希尔说:“找借口解释失败全是人类的习惯。这个习惯同人类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但对成功却是致命的破坏。”

然而,正像任何传染病都可以治疗一样,“借口症”这种做事的心态病也是可以想办法克服的。办法之一就是用事实将借口一一驳倒。使它没有脸面没有理由在我们心中立足,从而为我们做成事情打开成功的通道。

战胜自卑心理

凡是做不成事情的人,心中都有自卑感。这种人在无心无力做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时,常用的借口是:“唉,我能力太差!”这种人无法摆脱自卑的“纠缠”,也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成大事者。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拒绝与自卑纠缠,一脚把自卑踩得粉碎。我们可以称之为“战胜自卑法”。做不到这一点,即使你是神仙。也会终身平庸。

有句话说:“天下无人不自卑。无论圣人贤士,富豪王者,抑或贫农寒士,贩夫走卒,在孩提时代的潜意识里,都是充满自卑感的。”但你若想成大事,就必须战胜自卑感。

一个人自卑的特点是感觉己不如人,低人一等,轻视、怀疑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而这正是成大事者最蔑视的!那么如何在成大事的过程中,拒绝自卑心理的纠缠呢?

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人人都或多或少有些。轻微的自卑心理很容易超越,它可以很容易地升华为人的一种良好品格: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从而转化为一种进取的动力。

但能做到这点的人不多,大多数自卑者都碌碌无为。自卑心理重者更是如此。

自卑心理较重的人,大致有以下三条出路:

一是消极认命,让自卑的感觉化为现实:承认并接受自己的确不如别人,相信自己没有能力。持这种消极态度的人,容易放弃个人的努力与奋斗,听任命运的摆布,以各种借口自欺欺人,为自己的失败辩护。

战胜自卑心理

二是自暴自弃,侵犯他人,危害社会。这种人看不到一点光明前途,便铤而走险,以错误的方式去补偿自己的自卑心理。这种与他人为敌的反社会行为最终必以更大的失败而收场,许多罪犯都是因为自卑心理很重而选错道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