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左右逢源好人缘
10403900000041

第41章 广结好人缘就是拓展人圈(7)

“3”就是三个中流。这个中流可不是中流砥柱,而是能力等各方面表现平平者。领头人组建一个圈子时往往容易忽视这些人,认为他们的存在没有太大的重要性。其实这些人的力量绝不容忽视。因为在一个圈子之中,有很多事情是需要有人去执行的,精英只能在一些重要事件上发挥作用,而一般问题的处理,就必然落到了这些虽然能力不强,但是绝对能够胜任的人身上,所以,在一个圈子中,这样的人同样必不了少。

“2”即两个培养,就是培养两个在水平和能力上都不太理想的人,这类人比较有自知之明,基本上不会对领头者的决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行动上可能会慢一拍,但他们执行时不太会计较个人得失。在一个圈子中一定会有一些杂七杂八的琐碎的事情,这些工作是精英不能做的,中流不愿做的事情,这时两个培养的作用突现出来,所以他们的存在也不容忽视。

“1”是最后一个机动。最常见的表现方式就是末位淘汰制,但末位淘汰的是能力最差者。这里的“1”不一定是能力最差者,而往往是对领头者的决定执行不力者,或因为对圈子或领头人不满而制造消极情绪者。这一个机动可能是一个圈子中流动性最强者,有时可能是圈子中的精英分子。虽然任何一个领头人都不希望这个人存在,但是如果需要刺激圈子能量上一个档次,这个人会是关键人物。领头人可以借助这个人对圈子进行铁腕管理。处理此人时可以无声胜有声,刺激其他圈子成员坚决贯彻决定。

12321法则是基于一个简单的八九人圈子的组建法则,实际圈子组建时可能不足9人或大于9人,但12321法则同样适用这些圈子的组建。人人精英是组建者的误区,不可能也不需要组建这样的圈子。只要按12321法则组建圈子,组建者就不会因为人才难觅而头痛了。

组建关系网的法则

与12321法则相似的,还有互补性圈子的组织法则,如果能够将这两种组建法则融会贯通,组建出来的圈子绝对是一个无比优秀的圈子。

互补法则其实就是一个取长补短的法则。

说到取长补短的问题,我们先来说一下“狼狈为奸”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成语故事,传说中,有一种与狼极为相似的动物,人们称之为“狈”。它和狼一样,也非常凶残贪婪。但是,它的前腿太短,行动起来很不方便。有一天,狈对狼说:“你前腿长,而后腿短,站起来很不方便。我呢,则前腿短后腿长,又跑不快。如果咱们两个能够在一起合作,那情形可就大不一样了。不仅站起来方便,而且还能跑得快呢。这样,那美味的食物可就吃不完啦!”狼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便表示完全同意。从此,狼和狈就勾结一起,专干起坏事来。有一次,狼和狈趁着黑夜来到了一个羊圈前面。狼就把自己的前腿倚在围墙上,再搭着狈的后腿站起来,爬着进了羊圈,最后把羊给叼走了。“狼狈为奸”就是从这个传说演变而来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圈子同样也是一个互补性非常强的组织。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组成的圈子最大的好处就是互补性,领导有权威、有目标,但能力差点;员工有能力,但是自我约束力差,目标不够明确,有时还会开小差。但是总的来看,这个团队是个非常成功的团队,虽然历经九九八十一磨难,但最后修成了正果。

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就非常欣赏唐僧师徒的圈子,认为一个理想的圈子就应该有这四种角色:德者、能者、智者和劳者。德者领导圈子,能者攻克难关,智者出谋划策,劳者执行有力。

德者居上

唐僧是一个目标坚定、品德高尚的人,他受唐王之命,去西天求取真经,以普度众生,广播善缘。

要说降妖伏魔的本领,他连最差的白龙马都赶不上,但为什么他能够成为担负西天取经如此大任的团队领导?关键在于唐僧有三大领导素质:

首先,目标明确、善定愿景。

作为一个团队领导,能够为团队设定前进目标,描绘未来美好生活是必要素质。领导如果不会制定目标,肯定是个糟糕的领导。唐僧从一开始,就为这个团队设定了西天取经的目标,而且历经磨难,从不动摇。一个企业,也应选择这样的人做领导,团队的领导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只有他自己坚定不移地信奉公司的文化,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实现团队的目标。

其次,手握紧箍,以权制人。

如果唐僧没有紧箍咒,估计早被孙悟空一棒打死,或者使唤不动他。这也是一个领导的必备技能,即一定要树立自己的权威,没有权威,也就无法成为领导。但是唐僧从来不滥用自己的权力,只有在大是大非的时候,才动用自己的惩罚权,这对企业领导也是有借鉴意义的,组织赋予的惩罚权千万不要滥用,奖励胜于惩罚,这是领导艺术的基本原理。

第三,以情感人,以德化人。

最初的时候,孙悟空并不尊重唐僧,老觉得这个师傅肉眼凡胎、不识好歹,但是在历经艰险后,唐僧的执著、善良和对自己的关心也感化了孙悟空,让他死心塌地保护唐僧。作为一个团队领导,情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做生意往往是先交朋友,先认可人,再认可事,对事情的判断主观性比较大。所以在塑造团队精神的时候,领导一定要学会进行情感投资,要多与下属交流、沟通,关心团队成员的衣食住行,塑造一种家庭的氛围。

总的来说,作为圈子的领头人,要以用人为能,攻心为上,还须目光如炬,明察秋毫,洞若观火,高瞻远瞩。

能者居前

孙悟空可称得上是领头人最喜欢的精英人士。之所以说领头人最喜欢,不是因为孙悟空没缺点,很优秀,而是因为他能力很强,但有缺点。这才是领头人最应该用的人才,为什么?假设一个人能力很强,人缘很好,理想又很远大,这样的人往往不甘人下,或者直逼领导位子,或者很容易另起炉灶。

孙悟空有个性、有想法、执行力很强,也很敬业、重感情,懂得知恩图报,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但这样的人才如何才能留住他,如何提升他的忠诚度,这要靠领导艺术。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唐僧赶走过两次,第一次是刚刚认识不久,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强盗,遭到唐僧斥责,结果孙悟空一生气,自己走了,但后来在东海龙王那里,看了一幅画,说的是张良三次为黄石老人桥下拾鞋,谦恭有礼,后被黄石老人授予天书,成就了张良传世伟业的故事,老龙王说:“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孙悟空一盘算,觉得有道理,自己被唐僧搭救,而且还可以变妖为仙,自己怎么能这么轻率地就走了呢?所以后来他又回到了唐僧身边。第二次被赶走是三打白骨精后,唐僧决意不能留他,悟空无奈,只好离去,但“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离开后也依然心系唐僧,一听说师傅有难,马上不计前嫌,重新回到团队中去,还要在东海里沐浴一下,生怕师傅嫌他。

唐僧用什么方法让孙悟空这么死心塌地?

首先得有规矩,得有紧箍咒。规矩是权威,唐僧如果没有了权威,估计孙悟空早不把他放在眼里了。同样的,圈子制度也要有权威,制度的执行一定要严格,不管刚开始推行的时候有多少阻力,但只要坚决执行下去,逐渐就会形成一种氛围与文化,让大家自觉地去遵守。

但制度的力量是有限的,制度只能让圈子中人不犯错,但要让圈子有凝聚力,与领头人同心同德,还要靠情感,唐僧就是靠他的情感管理,用他的执著和人品感化了孙悟空。

没有修成正果的目标和愿景,孙悟空也许中途就回去了;没有师徒的情分,估计孙悟空也不会这么卖命;当然,如果没有偶尔的紧箍咒,也许悟空早酿成大错。

但孙悟空这样的人只能是一个被领导者,不能成为一个领导者,这是什么意思呢?孙悟空最大的乐趣是降妖伏魔,常说“抓几个妖怪玩玩”,这是一种工作狂的表现,他不近女色、不恋钱财、不惧劳苦,在降妖伏魔中找到了无限的乐趣。但是他天性顽皮、直言不讳,经常把玉皇大帝、各大神仙都不放在眼里,这些注定他无法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

但作为一个圈子的成员,有了唐僧,就不需要孙悟空有领导能力,否则唐僧的地位肯定要受到动摇。这也就是为什么团队成员的选择要非常慎重,要能够优势互补、能力互补、个性互补。

孙悟空的另外一个缺点就是爱卖弄,有了业绩也就在别人面前显示显示,而且得理不让人,这显然也影响了他继续发展的可能。作为一个领头人,一定要非常清楚圈子中成员的优缺点,量才而用,人尽其才。

智者居中

猪八戒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好的方面看,他虽然总是开小差,吃的多、做的少,时时不忘美食美女,但是在大是大非上,立场还是比较坚定,从不与妖精退让妥协,打起妖怪来也不心慈手软;生活上能够随遇而安,工资待遇要求少,有的吃就行,甭管什么东西,而且容易满足,最后被佛祖封了个净坛使者,是个受用贡品的闲职,但他非常高兴,说“还是佛祖向着我”。更为重要的是,他成为西天枯燥旅途的开心果,孙悟空不开心了,就拿他耍耍,有些脏累差的活,都交给他,他虽有怨言,但也能完成。如果没有猪八戒,这个旅途还真无聊。另外,猪八戒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对唐僧非常的尊敬,孙悟空有不对的地方,他都直言不讳,从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唐僧作为领导的协调和管理作用。

从不好的方面看,他经常搬弄是非,背后打小报告,另外,在忠诚度方面也差,尤其是刚加入取经圈子的时候,动不动就要散伙走人,回高老庄娶媳妇,一点佛心都没有,而且影响了圈子的团结和睦。

之所以说猪八戒是个智者,完全是站在当今社会的角度。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都很大,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人,就要用到猪八戒的人生哲学了。当然,八戒的人生哲学,只是我们在遇到挫折失败时候的一种自我解脱,不能成为自己的主流价值观。

劳者居下

如果唐僧这个圈子只有他和悟空、八戒三个人,那还是有问题:唐僧只知发号施令,无法推行;悟空只知降妖伏魔,不做小事;八戒只知打打下手,粗心大意;那担子谁挑、马谁喂、后勤谁管?可见一个圈子,各种人才都要有。

沙和尚是个很好的管家,任劳任怨,心细如发。他经常站在悟空的一面说服唐僧,但当悟空有了不敬的言语,他又马上跳出来斥责悟空,护卫师傅,可谓是忠心耿耿。企业对于这样的人,一定要给予恰当的位置,如行政、人事、质量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

沙和尚忠心耿耿,他是唐僧最信任的人,是老板的心腹,但属于那种有忠诚度但能力欠缺的人才,老板喜欢用,但如果重用、大用,就会出问题。许多企业和团队之所以失败,往往坏在沙僧这类角色上,因为是老板的心腹,他们就会得到相当高的权力、地位,但由于能力有限,又无法担当重任,所以往往会造成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失误。

总的来说,唐僧的圈子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关键在于这个圈子的成员能够优势互补、目标统一,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效用,所以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坚强的圈子。

总的说来,所谓的互补指的是两个方面的互补。

第一,个性优势互补。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脾气、性格等,它是一个人身体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遗传、嗜好、倾向、气质、思想,以及精力、学历、经验以及全部的生活情况。俗话说“一个神一个像,一个人一个样”,人的个性既是丰富多彩,又是千差万别的。在一个圈子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有的人泼辣,有的人宁静:有的人健谈,有的人寡言;有的人急躁,有的人温和;有的人风度翩翩、彬彬有礼,有的人不修边幅、不拘礼节……作为一个圈子,就是要让圈子中的所有成员协同作战,实现最好的整体功能。

第二,能力优势互补。

能力优势互补是指在一个圈子中,不同学历、专业和经验的成员之间是一个非常合理的组合。比如,一个充满活力的圈子,至少要有一个精明的决策者,一个全面的组织者,一个踏实的执行者,一个机敏的反馈者,一个冷静的咨询者,一个廉明的监督者,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在曹操兴师西征、平定汉中、得陇望蜀之际,孙权受到诸葛亮的鼓动,乘虚而入,亲率大军突袭曹操的后方,一举夺得皖城,并乘胜前进,直逼曹操的根据地——合淝。在守将张辽忧心忡忡的时候,忽然收到曹操派人送来的一个木匣,上书“贼来乃发”四个字。当孙权率10万大军逼近合淝时,张辽等人开匣观看,书中指出:“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当时,远在八千里之外的曹操为什么要送个木匣,对守卫合淝的将领做出如此具体的安排?曹操极善调兵遣将,为什么要违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军事原则?这样做会不会脱离实际,导致军事指挥上的混乱?事实证明,曹操这样做,正是从实际出发,在大敌当前的背景下,促成张辽、李典、乐进几位将军的精诚团结和优势互补,以取得率兵御敌的最佳效果。

作为具有知人之智的曹操,对三位战将的性格修养、用兵特点和作战能力非常清楚,并且对他们三人之间平时的隔阂洞若观火。果然不出曹操所料,受命之后,张辽坚决执行曹操以攻为守的战略决策,表示亲自出去,和敌人“决一死战”,展示了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概;李典“素与张辽不睦”,对于张辽提出的建议,起初“默然不答”,后为张辽的行为所感动,立即表示“愿听指挥”,反映了公而忘私、勇于抛弃前嫌、豪爽直率的性格;乐进是个中间人物,对张、李二人都不敢得罪,并且有一点怯战心理,一见张、李二人的意见一致,他也信心十足,绝不甘愿落后。在兵临城下,人心恐慌的紧要关头,曹操一封书信使三位将军同心抗敌,转败为胜,把不可一世的吴军打得七零八落。这一战令“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曹操远征汉中,为什么要让“素皆不睦”的三位将军同守合淝?后人孙盛对此感触较深,他认为:“夫兵者,诡道也。至于合淝之守,孤弱无援,专任勇者,则好战生患;专用弱者,则惧心难保。”可见,曹操在赤壁战败后就独具匠心,巧用张、李、乐三人,以便他们在性格上取长补短,甚至有意利用他们之间的不同见解,防止一人贸然决策。

一般说来,一个圈子会出现八种角色:实干者、信息者、协调者、监督者、推进者、凝聚者、创新者和完善者。这八种角色每一个都很重要,相辅相成、互补互助。一个人不可能完美,但圈子可以,圈子中的成员都是优缺相伴。尊重圈子角色差异,团结合作才能弥补不足,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一个圈子只有形成这种互补关系后,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人脉的驾驭法则

威字诀

俗话说,杀鸡给猴看。这是一句经验之谈,作为领头人的威风是杀出来的。所以,大凡圈子中初做领头人的人,都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三把火”无非是杀鸡儆猴,树立做领导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