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个富人
10404700000010

第10章 富人的风险精神(4)

他为苏联运来了100万蒲式耳小麦,并从苏联运往美国裘皮和市场上多年不见的鱼子酱。粮食缓解了苏联的饥荒,哈默在苏联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列宁给了他特许权,他是持有苏联人民银行第一个存折、在苏联第一个承租企业的美国人。12年后美国政府才承认苏联政权。

哈默担任了苏联对美国贸易的代理商。他说服了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成为在苏联经销福特产品的惟一代理人。以后哈默沟通了30多家美国公司成为对苏贸易的总代理。哈默因此获得了惊人的效益,他在苏联银行的存款相当可观。

哈默是永不满足的,他不会放过每一次发财的机会。一次偶然的机会,哈默发现莫斯科商店里单调昂贵的德国铅笔,其价格是美国铅笔的十多倍,一支铅笔在美国只需二三美分,在苏联竟卖到20多美分。他申请了生产许可证后,用重金从纽伦堡请来技术专家,加强生产的管理。1926年铅笔产量高达1亿支,物美价廉的新产品不仅满足了苏联国内的需要,而且远销十几个国家,仅此一项哈默赚了几百万美元。

哈默是第一个前往苏联投资的美国企业家,他在要“消灭资本家”的社会主义国家获得了成功,并且还受到列宁的高度评价,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传奇。

奥纳西斯:一意孤行带来成功

闻名于世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是在一场空前经济灾难后才开始发迹成功的。

1929年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把阿根廷经济推人灾难的深渊。海上运输业也在劫难逃,首当其冲。

奥纳西斯得知,加拿大国有铁路公司为了渡过危机,准备拍卖产业,其中六艘货船,10年前价值200万美元,如今仅以每艘2万美元的价格拍卖。

他像猎鹰发现猎物一样,极为神速地前往加拿大商谈这笔生意。

这一反常举止令同行们瞠目结舌,海运业空前萧条,1931年的海运量仅为1928年的35%,老牌海运企业家们避之犹恐不及,奥纳西斯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于海上运输,无异于将钞票白白抛入大海。

许多人规劝他,好心的朋友们甚至认为他丧失了理智。他清醒地看到,经济的复苏和高涨终将代替眼前的萧条,危机一旦过去,物价就会从暴跌转为暴涨。如果能趁机买下便宜物,价格回升之后再抛出去,定能赚到可观的利润。海运业虽暂受冲击,也会随着经济的振兴,货物必将重新获得它应有的价值。

奥纳西斯谢绝了同事和朋友们善意的劝阻,一意孤行,果断地将这些船只全部买下。

果然不出所料,神奇的机会来临了,经济危机过后,海运业的回升振兴居各行业前列,奥纳西斯从加拿大购买的那些船只,一夜之间身价陡增。他一跃成为海上霸主,大量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腰包,他的资产成几倍、几十倍、几百倍地激增。1945年,他跨入希腊海运巨头的行列。

奥纳西斯所以能成功,主要是他有优秀企业家的某种超前判断之素质,这就是经营中机敏过人及有冒险精神,善于抓住空档见缝插针的本领,投资投到了点子上。

在公众指责中崛起的“魔鬼”默多克

从来没有谁像默多克一样,赢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同时也被人们称为“魔鬼”。

默多克常常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意孤行,但却使他的媒体帝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媒体集团。

当默多克为了开拓美国的新闻事业,放弃澳大利亚国籍加入美国国籍的时候,芝加哥一位专栏作家写道,默多克人生的惟一目标就是变得更加富有和更有权势,他是一个得意忘形的暴发户,一个榨取美国工人血汗的吸血鬼,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一个谎话连篇的家伙。

但是,这并没有阻碍默多克获得《纽约邮报》——除了《时报》,在纽约最有影响的报纸——的所有权。就像一股黑色的旋风,他把在英格兰获得巨大成功的《太阳报》的低级趣味一夜间吹到新英格兰,大呼小叫地来到市区,“犹如一个返祖现象,一个19世纪晚期的赫斯特雕像,只是由于奇怪的时间错位而显形于20世纪70年代的纽约城”。

正当默多克被指责“围绕性、谣言和耸人听闻的报道强奸事实”的时候,他却在一步步建立世界性的传媒帝国,在澳洲、英国、美国、亚洲、东欧,他所操控的疆土不断扩大,而且从来没有人看到这个老头有金盆洗手的迹象,他比自己在20岁时竞选大学俱乐部秘书职位时更加生气勃勃,那时他被称为“一个性格粗俗、出色的赌徒”,在整个城市贴满了宣传自己的传单,现在他正在地球表面插满了“新闻集团”的旗帜。

被无数人诅咒、污蔑、诋毁、奉承、谄媚、敬仰之后,传媒大亨默多克已经找到了他所尊奉的哲学:作为出版商或媒体负责人,首先要绝对控制你的报纸,然后你必须具有独立精神。

从实践上,他一直履行自己的诺言:“绝对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势利小人。”这也许就是他面对“低级小报”的指责时经常说的:面对大众没有什么错,莎士比亚也是为大众写作,他今天如果还能写文章,也许还会给美国家庭肥皂剧撰写脚本,那些东西不会太高雅。

在新闻集团内部,血雨腥风的事件也经常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目标,而默多克永远都是漩涡深处最引人注目的明星。他喜欢这样,喜欢成为舆论的焦点,喜欢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这恰恰是他成功的关键。他恐怕是最早最深刻地领悟到吸引眼球这个“媒体秘诀”的人物,他在捕捉机遇的时候是一个赌徒,懂得把一条条新闻组合在一起,并且形成一个产品慢慢扩张,最终的效果是当人们觉醒的时候,发现已经无法离开他所制造的这个世界了。他深悟人类的欲望,无论精英阶层如何贬低,他一如既往地坚持他的理念,他把这称为“娱乐”,他的野心是创建一个世界性的信息和娱乐王国。虽然很多人认为,默多克就是“要毁掉地球的恶魔”,早晨起来用报纸当早餐,白天再把沾满污秽的东西吐出来弄脏整个世界。

默多克的成功还在于,长久以来他在商界因为讲究信誉而赢得的尊敬。编辑和记者们可以不信任他,但经济人和银行家却把他当作朋友。每个人都愿意和他做交易,他身上似乎永远带着成功的信号。在经历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财政困境之后,他更加为所欲为,甚至到了他和人握一握手就可以达成交易的程度。跟随和支持他的人把他看作一个伟大的冒险者,充满激情并且正在实践一项影响全人类的事业,而且似乎注定会取得成功。这就是所谓“魔鬼”的魅力。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默多克对金钱比对竞争更有兴趣,对利润比对政治地位更感兴趣。本质上说,他是一个商人,而不是一个传教士。鲁伯特·默多克在7岁的时候,和他的姐姐海伦在自家的庄园度过幸福的童年,那时候他们常以猎捕水鼠取乐。他们把捕鼠的绳子套在低矮的树权上,用茴香和肉糜吸引水鼠上钩,然后把被套住脖子的水鼠从水中捞上来,剥皮,再拿到市场上卖钱。鲁伯特回忆说,剥皮是一件又脏又累的活儿,每次他都让海伦去干,他则负责去卖,每张皮卖6便士,虽然海伦干了那些让人恶心的工作,而且比他大,但他每张皮只给她1便士。

默多克在70岁的时候,仍然继续他当年的营生,无数人为他工作,而且是一些被人咒骂的工作,他负责买卖,从不失手,而且越做越大。芝加哥的评论家曾说,“如果让默多克成为美国公民,而把那些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的人遣返回去,那么应该把自由女神像做一点改动,拿掉火炬,让自由女神举起的手伸出一根中指。”而鲁伯特·默多克,那个曾经卖过水鼠的小男孩,在机遇无限的信息时代,正在依靠科技和市场的力量以及他的野心,让更多的人为他竖起大拇指。

“冒险王”特德·特纳

大凡是人都乐意走阳光大道,但也有人却偏偏喜欢把自己逼向悬崖,他就是特德·特纳。

置自己于死地以求后生是他的奋斗策略;勇于冒险是他的精神追求;说到做到是他的事业准则;泼皮无赖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靠着不安全感、魅力、聪慧和野心混合而成的高爆发力勇往直前,他,打下了超乎自己想象的一片江山。

“浪子”小试牛刀

1950年9月,年仅12岁的特德·特纳被父亲送到美国南方一家贵族学校寄宿。因为他经常违反校纪校规,诸如喜欢喝酒,与小女孩厮混等,恶名远扬,所以很早就得到了“城中浪子”的绰号。

特纳的父亲是一个脾气暴躁、喜怒无常的人,他拥有自己的一家广告公司。特纳从学校回家的第一个暑假,暴躁的父亲便要他在自己的广告公司从事每天8小时的全职工作。父亲要给这位小“浪子”一点颜色。

特纳的工作是他力所能及的糊贴海报、处理标志牌、搭建新的广告牌等,无所不干。他的报酬是每周50美元,当然,父亲也开始向儿子收取每周25美元的房租和饭钱。父亲是想要小特纳知道:世上的每一件东西都得付出代价。

对于特纳来说,工作无疑是辛苦的,但当他每次从父亲手里接过几张薄薄的美钞时心中却涌起了莫名的欣喜。而且,特纳还从中发现自己具备勤奋工作的本领。虽然有时候他不得不冒着危险去蛇蝎横行的沼泽地区清理广告牌周围的杂草,但他任劳任怨。因为他心中隐约明白,自己工作愈拼命,就愈可能引起父亲注意。在事实上,他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但是,父亲的一番举措并没有能够促使特纳对学习产生兴趣,相反,他在橄榄球、棒球、拳击,特别是帆船运动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连连抱回奖杯的特纳,似乎很满足于受大家的注意。为此,他说:“我只想做出类拔萃的人,而我也发现,只要稍加努力便可做到。”

在学业上,特纳却似乎并不努力。中学毕业时特纳的平均成绩只有C。在被哈佛大学拒绝后,特纳进入了布朗大学,成为该校1960年古典文学专业的新生。浓烈的新奇感使得特纳很快沉浸其中,甚至计划研究英国18世纪海军名将纳尔逊等的航海事迹,他想知道这些人攀上成功巅峰的因素何在。

特纳的选择遭到了父亲埃德的竭力反对,他希望子承父业,希望特纳能回到自己的广告公司,而不是去搞什么研究。

不久,思想已经日臻成熟的特纳也发现自己当初的选择幼稚而又可笑。他恢复了中学时的浪子习性,对学业越来越不感兴趣,虽然他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能够长篇背诵莎士比亚等名家作品,但考试也常常不及格。他怀疑一切,包括学校的各种规定和人物,尝试着违背现成规章究竟能走多远。

或许正因为读书年代形成的反叛性格,使得特纳后来胆敢起诉总统,勇于把事情办成功于法律允许之前,最终成为全美十大富豪之一。

但也正因为这种反叛性格使得特纳在布朗大学屡次触犯校规而被勒令退学,结束了他的学生生涯,回到了父亲身边。

埃德看到儿子所受的愚蠢教育终于告终,显然大大松了一口气。他希望儿子能把脚步慢下来,先进入公司,然后一步步爬上去。特纳也服从了父亲的安排,前往查尔顿斯,接受特纳广告最佳员工的训练。特纳心中十分明白,他必须先克服招揽新客户的困难,才可晋升管理阶层。

半年之后,负责训练的爱德华兹向埃德汇报:特纳从一开始就崭露头角,他是世上最佳的业务员,有一种令人着迷的本领。

埃德也因为患病,认为是该让特纳真正加入事业的时候了,于是宣布任命特德为梅肯分公司的经理。其时,特德·特纳年仅21岁。

凭着一天工作15个小时,一周只休息半天,特德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把梅肯分公司的营业额提高一倍,同时还成功地在当地建立了销售网络。为此,父亲又任命他为特纳广告最大的亚特兰大分公司副总经理。

特纳欣喜若狂,沉溺在自我盲目的野心中,他决心要胜过父亲的成就。

天有不测风云。1963年元旦后不久,病入膏盲的埃德认为年仅24岁的儿子还不足以承担大任,决定以100万美元把亚特兰大分公司卖给他的好友内格勒,并且分文不赚。特纳起初是大惑不解,旋即转为对父亲的愤怒,认为父亲侮辱了他的聪明才智——把亚特兰大分公司交给自己经营却又竟然瞒着自己而将它出售,而且连半句解释也没有。特纳当面骂父亲是懦夫,而且表示要凭自己的力量买下整个公司,包括亚特兰大那部分。

面对咄咄逼人的儿子,埃德的确感觉到自己老了。他出卖这部分产业也是为了预防年轻的特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然而现实却使得他无可奈何地向儿子竖起了白旗,并于1963年3月5日清晨,用儿子练习射击用的手枪自杀,逃避了病痛的折磨,也逃避了儿子的不是没有道理的责难。

父亲的死对特德·特纳打击甚大,他一直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如今却再也不可能实现。不过,要干什么,特纳心里十分清楚。在父亲的丧礼中,特纳很少抛头露面,任凭他人吊唁,他正谋划着一个特纳广告公司的发展蓝图。以一般人的标准而言,埃德已算得上是成功者,他白手起家,短短几十年内拥有了几百万美元的产业。但特纳却认为父亲是失败的,失败在于设定的眼界太低。他要超过父亲,长刀直指内格勒。

丧礼完毕后,特纳依照父亲的遗嘱继承了公司。在公司第一次高级主管会议上,他难过、伤心但意志坚决地宣布,他并不打算继续父亲未完的买卖,反而要自己经营下去。他甚至告诉父亲的生前好友、公司财务主管梅佐,如有必要,他将控告内格勒;并交代梅佐,立即退还内格勒的5万订金。当他得知内格勒正在加州棕榈泉避寒时,立即决定亲自出马处理,并订下飞往那里的机票。

对特德·特纳的到来,内格勒并不感到意外,100万美元购买特纳广告公司的亚特兰大分部着实是便宜了一些。面对自己已故老友的儿子,内格勒很爽快地把价钱加到140万元,比当初的协议整整增加了40%。然而特纳依然当场一口回绝,这次让以尖锐和老谋深算出名的内格勒睁大了眼睛,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毛头小子。

之后,特纳甚至向内格勒发出另立新广告公司的恫吓,声言如果将他逼急了,他会在买卖完成之时放火烧了亚特兰大的广告牌。这种名副其实的“焦土策略”终于使得内格勒作出让步,特纳成功地将属于亚特兰大方面的租约转移到特纳公司的梅肯分部。

特纳小试牛刀便获全胜,由此挽救了特纳广告公司,令他信心十足。而他与内格勒唇枪舌剑的事迹,尽管内格勒表示不怕不要命的人就怕不要脸的人,但经过好事者的演义,俨然已成为商界传奇。对此,特德·特纳后来说:“那时我只是个小家伙,但已知道怎样去闯。”

要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特德·特纳最喜欢说:“生命就是游戏。”

特德·特纳又是一切游戏的规则制定者。

他主宰着生命,如同上帝一般。所以他能无所不用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