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个富人
10404700000036

第36章 富人的财富与创造财富(10)

无论梁庆德不是格兰仕的执行部裁梁昭贤都不喜欢“职业经理人”这个词。在他们看来,职业经理人只是一个种纯粹雇佣关系,缺乏感情。在管理队伍的选人标准上,梁庆德坚持把感情当作一个首要的标准。他认为同一帮人,对企业有没有感情,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

梁庆德早就把这种投桃报李式的情感投资注入到格兰仕的管理中。在公司第一次改制、镇政府准备退出格兰仕时,大家觉得风险太大,不愿意认购格兰仕的股份。梁庆德贷款买下其他人不愿意买的股份。当格兰仕呈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时,梁庆德又将当时自己买的股份拿出一部分分给大家。有风险自己扛,有利益大家共享,这就是为什么经理人愿意为他“卖命”的原因。

为了表示对人才的尊重,在高层管理人才的引进上,几乎都是老板亲自出马考察和游说的。

感情终归是感情,经理人还是要靠业绩说话。格兰仕人力资源部叶东经理认为,除了感情投入外,良好的制度保障也是经理人发展必备的环境要求。在很多不同的场合,格兰仕高层都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格兰仕不属于家族企业,它是大家的企业。而“德叔”则为来到这里的各种人才搭建了一个“可以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是如何做的——

松下幸之助向来以严格管理闻名,但他对“情感管理”也有一手,充分利用了属下的智能。

在公司创业之初,为了尽快完成原始的积累,赶超对手,松下的严格管理可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这种方法虽说也达到了松下的目的,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企业文化的延伸,松下感到只靠严格已管理不了公司了。

松下幸之助是身体比较弱的人,他的精力却特别的充沛。他在管理着那样大的公司时,从来不忘记关心员工的生日。朋友、员工的生日、婚礼,他都会亲自题写贺卡。他的这种举动渗透着一种浓浓的人情味。

每年松下的生日他都会收到许许多多的贺卡和贺电,而他对这些贺电和贺卡一般都要亲自写信表示感谢。他本可以叫秘书打印,但打字的机械往往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因此他是绝不会采用的。他的亲笔信无论长短,都充满了人情味,这是保持良好人际关系和保持个人形象的有效方式。

最初的松下电器公司,只不过是松下夫妇两人的私人作坊,制作电绝缘板。后来开始有了一两个雇员。但是在将近70年的历史中,它却像是由蛹幻化蝴蝶一样,神奇地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器王国之一。这一成功案例是值得每一个欲富人借鉴学习的。

按照传统的观念,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仅仅是一种雇佣关系。但是松下幸之助管理雇员却不是这样,而是尽一切努力、以不同寻常的热情在雇员中培养他们的企业精神。使雇员把工作当作自己应该为之尽职尽责的事业来做。

松下幸之助的这一管理思想,既提高了雇员的工作效率,又能让所有的员工齐心合力,为促进公司的发展而不懈努力。收到了普通的管理模式所达不到的效果。

松下幸之助在他自己一生的奋斗中深切体会到,善待每一位员工,充分利用他们的智能和潜能,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壮大。

日本的企业家以管理严格著称,松下幸之助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大是大非上他严肃对待,但在感情上他懂得善待员工,笼络人心。只有“温情脉脉”地利用感情的钥匙打开员工的智能之门,企业才能发展壮大。

投资人情生意

人是有情之灵物,人人都难逃脱一个“情”字。尽管在商场上素来有“认钱不认人”之说,但是“人情生意”从未间断过。鸟可为食而亡,人可为情所动,所以富人们往往都善于投资“人情生意”,即“感情投资”。

所谓投资“人情生意”,说简单点,就是在生意之外多了一层相知和沟通,能够在人情世故上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相助。即使遇到不顺当的情况,也能够相互体谅,“生意不成人情在”。

这种情况往往有多种表现。一种是自然形成的。在生意场上遇到了相互比较投缘的人,有了成功的合作,感情也自然融洽起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缘”的人。有缘自然有情,关系好的时候,互相付出自然不在话下。问题在于如何保护和持续这种关系,继续爱护它、增进它,使其长长久久,这是富人们经常在琢磨的问题。

俗话说得好,在家要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富人大多在外打拼,当然更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对“人情生意”非常看重。

张新根是杭州一家笔庄的老板。1989年在杭州创业时,他十分窘迫。那个时候是他人生中的最低谷。苦到买不起煤球自己找一点简易的柴烧火。即使如此,他也并没有放弃,而是经常奔走于杭州的各个画廊、美术院校,只要有机会就给别人看他的笔,正当他四处碰壁、十分窘迫的时候,改变他命运的一个人出现了。

张新根某一天在一个画廊里,当时任杭州画院副院长的周文清老师也恰好来画廊参观,张新根看周老师气度不凡,就拿出一支上好的鸡毛笔要送给周老师,周老师看后感到很惊讶。这次巧遇使周文清老师对他的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笔会友,两个人在研究笔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笔,周文清决定帮他开一个笔会,并免费提供场地。通过笔会,张新根认识了画院的更多的朋友。还帮助他解决了欠了多年的债务问题。还掉债务后,张新根的心情也轻松起来。时间久了,通过书画家们和顾客间的相互介绍,他的笔庄在杭州渐渐闯出了名气。

不久后,张新根将他的笔庄开在一个冷清的文化用品市场二楼的拐角里,气氛虽然冷清,但张新根却有他的目的。喜欢毛笔的人都是一些文人,不喜欢很热闹的地方,书法家、画家来这一看就会觉得比较高雅,地方也比较宽敞。有时他还会经常给顾客试笔,如果环境很吵闹,试笔就感觉不出来,那么在清静的地方,就不会打断他的思路,也能感觉到这个笔是怎么样的。

如今,张新根已经拥有两个笔庄、一家工厂,每年制作销售毛笔四五万支,张新根正走在成功的创业路上。

张新根利用人情,实际上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当他在资金已经欠债很多的情况下,经营不下去了。他请一些墨宝帮了他的忙,把债还了,这是很典型的人情的关系;第二个,开工厂的时候,人家给他提供的场地是不要钱的;第三个,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文化市场里面都要去挑好位置,人流大,他是在二楼最偏僻的地方,经营概念是让他的客人到这儿来,能够心情放松,能试他这个笔,看这个笔好不好,这样做的效果使得顾客像回到家一样,充满人情味,生意自然就做好了。他在经营上的亮点就是始终没忘掉各个环节,充分去利用人际关系这种因素。这才使得他转败为胜。

其实,做生意投资人情,谈的就是一个“缘”字,富人们心里明白彼此能够一拍即合,要保持长期的相互信任、互相关照的关系也不那么容易,仍然需要不断进行“感情投资”。尤其在商场上,各自都为各自的利益,彼此都晓得人与人交往不能不防,所以很容易互相起疑心。结果“缘”就会由合作转为对立,人情变成了敌意。情场上,最爱的人常常会变成最恨的人,这在商场上也屡见不鲜。相互最仇视的对手,往往原先是最亲密的伙伴。反目为仇的原因,恐怕谁也说不清,留下的都是互相指责和怨恨。

走到这一步是一些人缺乏处世的智慧,忽略了投资“人情生意”的结果,甚至已经忘掉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