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也扮演着另外一种角色,它可以让你成为它的奴隶,能够让你忘乎所以,胡作非为,能够让你沦为阶下囚。钱可以使人趾高气昴,但是永远都买不去内心的空虚;钱能够换来美女的一笑,但买不到忠贞的爱情;钱可以拥有豪华的别墅,但永远买不到一个温暖的家庭;钱可以食客临门,但买不到纯洁的友谊。多少人为钱而奋斗,也有多少人为钱而追逐,更有多少人为钱而付出了代价。
“道”,说的也就是方法。钱既然是人类在生活中不可以缺少的东西,那么就得取之有道。然而,取之方法却因事而异,因人而别。用劳动、汗水、诚实、信用所得到的“财”是正道;以盗窃、抢劫、敲诈等犯罪所得到的“财”是邪道;以权力、淫威等手段得到的“财”是腐道。我们提倡大家用走正道的方法获得“财”,打击邪道上获得“财”的人,警惕腐道上敛“财”的人。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新的内涵是很多腐败分子赋予的,从揭露出的腐败分子犯罪轨迹中很容易就会看出,他们都曾经在很多场合以及会议上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话来告诫下属要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然而,腐败分子正是用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挡箭牌,来掩盖着他们的丑恶嘴睑。其实,他们想要说明的是,他也爱财,但却又暗示着你进贡者要送得巧妙,送得隐蔽,要营造出让他有取之有道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不仅能让他心安理得的收下,而且不能留下任何痕迹。因此,他们懂得进行一对一的现金交易最安全,即使有了什么错失,这一对一的证据也没办法认定。在这里,他们一方面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廉洁自律的最好托词,另一方面也暗示要让他取“财”取得隐蔽以及巧妙。走上断头台的成克杰就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伪装下敛财4000多万元,不就证明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吗?
今天重提孔圣人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另有一番感慨!
贵在取之有道
一个人追求钱财是非常正确的。财是养命之源,为了生活及生存,生活中的每个人都离不开它,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应该是每个求财人的正确理念。道即路也,世上的路千千万万,但是中国人都知道有两条路可以走,即正道和邪道。你选择了正道,一点也没有错,努力的拼搏,遵纪守法,然而却事倍功半,有的不但未发财反而破财,因财耗身,遭受灭顶之灾。像这样的事情多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于是很多人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产生了质疑,因此选择邪道走下去,一步步迈向黑暗的沼泽地……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也都有和别人不同的命运。别人所从事的职业可以发财,你如果也去做很有可能破财;在别人看来会破财的事业你去做很有可能会财源广进,这就是所谓的命运。你对命运了解得越少,最后都会摔的越惨。
因此,“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可以理解为:一条正确的适合自己走的路,一条指导自己人生宏观运行轨迹的路。如今的命理学虽不曾为所有的人所看好,但它以顽强的生命力,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了,其中的原因何在,便是它可指导你怎样正确的走路。
一个人的富贵贫贱,其实在命中都有着标志,看上去非常平常的八字,实际玄机很深。如果你命中有巨富的标志,而你没有去经商,而选择了从文,尽管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但机遇偏偏不垂青于你。
财从何来,我们的人生虽然漫长,但关键只有几步,就请注意一下自己的命运吧!
换个角度看世界
同样的人生,不一样的心态,那么看待事情的角度也自然就会不同,若能跳出来看世界,以乐观、豁达、体谅的心态来观看世界,认识世界,看清那些令自己生气的原因、错误不在自身。原本生活不如意,在有些时候不要去苛求自己,重要的是超越自己,突破自己,只要好好的生活才会有希望。哲人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与其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还不如让自己高尚的言行来显示别人错误的低下,让自己美好的德行来显示别人礼仪的缺陷。跳出来看世界,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你会感受到这个世界上的苦、累或开心、舒坦,是人的一种心境,牵涉到人对生活的态度、对事物的感受。跳出来换个角度看看这个充满色彩的世界,你就会从容坦然地来面对现实中的生活。
换副眼镜看世界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成见。
不管是什么样的事情,每个人总是靠推己及人的方式来感知他人的内心世界。
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人与人毕竟有不同的地方,甚至有的相差悬殊,用凭己及人的方式恐怕不恰当,这样往往就会把自己理解不了的举动斥为异端。
有些人说,一个人戴着一副蓝色的眼镜,他所看到的事物都是蓝色的;一个人戴着一副黄色的眼镜,那么他所看到的事物就是黄色的了。而差不多世间人人都戴着一副有色的眼镜,不管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你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个成见。换眼镜在生活中是常用的,古人经常讲究换眼镜的艺术。如姜氏欲立共叔段为王,共叔段最后却被郑庄公打败,避难到了别的国家。郑庄公对他的母亲姜氏怀恨在心,“京城太叔”共叔段逃走以后,郑庄公把姜氏放逐到颖城,并且他还发誓:“不及黄泉,绝不相见!”
这一点可以看出郏庄公对他母亲姜氏的成见之深。然而后来”管理疆界的郑大夫颖考叔听说这件事之后,和郑庄公见了面,并且还给了他点东西,郑庄公赐给他美食。颖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郑庄公问他到底是什么原因,颖考叔说:“小人有位老母,我的食物她都吃过了,还没有吃过您的美食,请允许我把鲜美的肉留给她吧!”郑庄公听了感叹到:“你还能留下食物给母亲,我却没有呀!”颖考叔说:“你原本有位老母,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郑庄公说明了其中的原因。颖考叔笑笑说:“你何必为这些事情而担忧呢?在地下挖两个洞,然后再通个隧道,有谁说不可以呢?”郑庄公便按照颖考叔所说的去做。《左传》中记曰:“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融融。’遂为母子如初。”
郑庄公把他兄弟逼出郑国后,对他母亲的成见也逐渐有了变化,颖考叔的话让他摘掉了有色眼镜,“而有母遗,惟我独无”。“不及黄泉,绝不相见”的态度而转变。郑庄公的眼镜是随时境的变化而替换的,原来共叔段为“京城太叔”之时,共叔段和姜氏对他构成极大的威胁,他绝对不可以有那样的孝心;可是当共叔段出奔以后,姜氏的梦想就完全都泡汤了,在这个时候郑庄公才换上他那孝子的眼镜。
郑庄公的方圆处世在和其弟的较量历程中就显得成熟了很多,他的举动也让颖考叔得了美名:“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匾,永锡而类。’其是之谓乎?”
换个角度,生活更美好
在很早以前,有个妇人有两个做生意的儿子,大儿子是靠卖雨伞为生的,小儿子是靠卖鞋子为生的。生意还不错,但那妇人还是每天一副不开心的样子,旁人问她有什么不开心呢,她说是担心儿子生意不好,如果是雨天,小儿子的鞋子卖不掉,是晴天呢,又担心大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
确实,她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那位妇人应该这样想,老天对她已经很好了,如果是晴天,小儿子就有生意了,如果是雨天,大儿子也就有生意了。换个角度想问题,结果就不一样了。
天无云不彩,如果无云,蔚蓝的天空,一丝不染,那样不是也很可爱吗?
山无鸟不灵,如果无鸟,宁静的森林,那么不是也很恬静吗?
风动沙涌,这是所有的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绕天涯,可想而知你的心情会变得何等的美好。
如果每个人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换个角度来看待,就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换个角度看人生
一天,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站在悬崖边,痛不欲生。
这个时候,有一位老人,手舞足蹈,缓歌从他身边走过。
这位小伙子挡住老者的去路,问:“老人家,您为什么如此的快乐?”
老人朗声回答道:“天地之间,以人为尊。我生而为人;星辰之中,惟日月灿烂,我能早晚相伴;百草之中,最是五谷养人,我能终生享用,为何不快乐啊?”
年轻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老人家,我觉得很自卑,活的没有价值。”那位年轻的小伙子还是一脸的不高兴。老人微微一笑说:“一块金子和一块泥土,谁最自卑呢?”
小伙子还没回答,老者摆了摆手,继续说:“假如给你一粒种子,去培育生命,金子和泥土谁更有价值呢?”
年轻人顿觉释然。
其实,我们只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去观察,就会很容易发现,生活展现给我们的并不是那么坏。那么阴霾漫天,没有一丝的希望。
换一种方法,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一位哲学家拿着一个窄口的玻璃瓶和一个气球问他的学生:“应该怎样做才可以把这个气球放进玻璃瓶中呢?”
学生们在下面纷纷的讨论起来,因为那个瓶口真的很小。这时却有一个人站起,他把气球气嘴上的绳子解下来,放了气,然后塞进玻璃瓶,再把气球吹大。最后再将气嘴扎紧。
哲学家看到就笑了,说:“那么,又有谁可以把瓶中的气球取出来呢?但是这一次就不可以再放气了。”
学生们沉默了很久,突然,老师将瓶子狠狠地向地上扔去,结果瓶子碎了,但是气球却没有坏掉。
一对孪生兄弟,一个很悲观,一个很乐观。父亲认为这种极端的性格对他们的成长一点不利。于是,他把那个比较悲观的孩子放进一个全是玩具的房子,把那个比较乐观的孩子放进了马房。
过了一段时间,当父亲来到玩具房子时,孩子在里面呜呜的哭个不停,父亲问到底为什么?悲观的小孩回答道:“我怕打碎了它们。”
当父亲来到马房的时候,却发现孩子在粪堆上玩得正高兴,他说:“爸爸,我猜这儿肯定有一匹小马。”
恪守信誉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把说谎、欺骗视为获取成功的一种手段,相信说谎、欺骗会给自己带来好处。
一个言行诚实的人,因为自觉有正义、公理为之做后盾,所以能够无愧做人,无畏缩地面对世界。
与一个欺骗他人、没有信用的人相比,一个诚实而有信用的人其力量要大得多。
世间不知有多少不诚实的个人或机关,会在日后觉悟:欺骗的行为是不可靠的,是要失败的。所以即便从利害上打算,诚实也是一种最好的策略。
中国人历来把“守信”作为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基本品质,言必行,行必果。自古以来,讲信用的人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赞颂,不讲信用的人则受到人们的斥责和唾骂。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把信用、道义看得非常重要。孔子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一言不信者行不果。”还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都是强调一个“信”字。
生活里才华出众的人并不少见,甚至时常会有天才出现。但是,才华和智慧就是让人信赖的资本么?真正值得信赖的是人的品格中的忠诚和诚实。这种品质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忠诚是一个人美德中的基础,它会通过人的行动体现出来,即正直、诚实的行为。如果人们把他看作一个可信的人,他一定做到了诚信。因此,值得信赖是赢得人类尊重和信任的前提。
曾有这样一个有名的故事:曾子的妻子准备到市场上去买点东西,他的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时,宰只小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要捉小猪杀给儿子吃,妻子不让他杀,说:“这不过是和孩儿说着玩的。”曾子说:“小孩子不可以和他说着玩,他们不懂事,全靠学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言语,现在你欺骗他,不是教他欺骗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不相信母亲,这不是教养之道。”于是真的杀了小猪给孩子吃。
东汉时,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学业结束,他们分别的时候,张劭站在路口,望着长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说着,流下泪来。范式拉着张劭的手,劝解道:“兄弟,不要伤悲。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
两年后的秋天,张劭突然听见长空一声雁叫,牵动了情思,不由自言自语地说:“他快来了。”说完赶紧回到屋里,对母亲说:“妈妈,刚才我听见长空雁叫,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傻孩子,山阳郡离这里一千多里,范式怎么来呢?”他妈妈不相信,摇头叹息,“一千多里路啊!”张劭说:“范式为人正直、诚恳,极守信用,不会不来。”老妈妈只好说:“好好,他会来,我去打点酒。”
约定的日期到了,范式果然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旧友重逢,亲热异常。老妈妈激动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泪,感叹地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范式重信守诺的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与人辩论过关于诚信的话题。
这一天,苏格拉底和平常一样,来到了雅典市场。他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那人说:“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任何人的信用,如果要把它断送了都不需要多长时间。就算你是一个极谨慎的人,仅须偶尔忽略,偶尔因循,那么好的名誉,便可立刻毁损。所以养成小心谨慎的习惯,实在重要极了。”
信誉许诺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对不应办或办不到的事,千万不能轻率应允。一旦许诺,就要千方百计去兑现。否则,就会像老子所说的那样:“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一个人如果经常失信,一方面会破坏他本人的形象,另一方面还将影响他本人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