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因五斗米不肯屈腰而挂印辞官还乡,诗词虽然给后人留下来不少,但他胸中治国安民的才华却没有了施展的机会。同样是清官,郑板桥采取的忍让策略,以自己的智慧来和那些贪官作斗争,为天下的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这就是“屈”和“伸”留给后人的思考,该如何面对那些“屈”和“伸”的问题。
人这一生中,一般人总是认为屈与伸代表着进或退,“屈”就意味失意,而“伸”则论为得意,这只是从表面上去理解的。实际上,人生中的“屈”与“伸”远远不是这样简单。人这一生之中的“屈”和“伸”是应该顺其自然按着势局的变化而进展,千万不可盲目而行。
屈伸之最的勾践
春秋晚期越国的国君越王勾践,越王允常子,公元前465年继位,长达32年,他是春秋时期最后的一位霸王。
勾践即位时,邻国吴国的国君是阖闾。
由于他的父亲允常不愿意帮助吴国来打楚国,又支持阖闾自立,从此两家就结下了怨仇。阖闾趁越国有丧事之机,兴兵讨越。混战中,越军射死了吴王,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夫差继位后,发誓要报越国杀父之仇。公元前494年,在吴越夫椒战斗中,勾践被他们打败了,同时被他们困在会稽山。
勾践虽然打了败仗,但他听取了臣下范蠡和文仲的意见,答应他们卑辞向吴国求和,等待时机一到以再图大业。文仲通过吴臣伯喜否说服吴王接受了越国的求和,勾践夫妇入吴为奴,在阖闾墓旁的石室里喂养马匹。他们小心翼翼地侍候着吴王,对他也是百依百顺,忍饥挨冻,他们也丝毫没有什么怨言。就这样整整过了三年,吴王终于相信了他们是真的已臣服了,于是决定放他们回他们的国家。
回到了越国以后,勾践再次迁都会稽,重修政制,用极快的速度复兴自己的国家。他尊贤礼士,敬老恤贫,以百姓为念。为了牢记亡国之痛、石室之辱,不让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意志,他撤下锦绣被,铺上柴草褥,餐饮时先尝一口悬在床头的苦胆,给后人留下了卧薪尝胆的成语。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发展生产,增加人口,减缓刑罚,轻徭薄赋,博取了军民的爱戴之心。他令国中男女人山采葛,赶织黄丝细布献给吴王,表示自己的忠顺,用来麻痹对方。而这一招也很有效,吴王一时高兴增加了越国的地界,从而也放松了对勾践的警惕,他认为勾践是真的屈服于他了。
勾践与君臣们心连心,大家共同努力,发愤图强,国势也不断的强大起来,而吴国呢?却一天天走向衰败。经过了近十年的耐心等待,公元前482年,勾践趁吴王发兵北征之机,发动了复仇战争,越国大获全胜。但考感到吴国实力犹存,匀践答应了伯喜否的求和之请。公元前475年,越军攻打姑苏城,围了二年以后,最终攻下了这座城,夫差逃至姑苏山。历史惊人地重演了,这一次品尝胜利滋味的是越王勾践。夫差当时就自杀了,越国从而吞并了吴国。因此,勾践成为春秋末年政坛上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
忍是传家宝忍为天下先
身为现代人应把握自己的时机,不贸然行动。及时把握时机则能由弱变强,由小变大。反之,非得弃弱逞强,反而会输得一塌糊涂。历来成功的从政者都知道“忍”字是传家宝,能忍者方能伺机待时,等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和对手抗争的时候再猛地反击,必能一战而胜。
日本国人讲一个“忍”字,是要培养自己刚强的毅力和坚韧的耐力。能忍得旁人所难以忍受的东西,才能使自己能屈能伸,不断地积蓄力量,增加忍耐力与判断力,这样才会为将来的成功事业积累资本。宋代苏询曾经说过:“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静可以制百动。”可以说是“忍小谋大”的策略。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忍住仇恨,况且是一忍再忍,最终以自己的忍让制服了他们,保住了国家的安宁与和平。
孟获是三国时,周国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率兵反叛,诸葛亮奉命来平定。当诸葛亮听说孟获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在南中各个地区的部族人民中很有威望,如果把他争取过来,就会使蜀国有一个安定的大后方。于是,下令要活捉孟获,不许伤害。当蜀军和孟获的部队初次交战的时候,诸葛亮故意退败,引孟获追赶。孟获就仗着自己人多,只顾着向前冲,结果中了蜀军的埋伏,大败,自己也做了俘虏。当蜀军押着五花大绑的盂获回营时,孟获心知这次必定死定了,刁钻使横,破口大骂。谁知一进蜀军大营,诸葛亮不但叫人给他松绑,还陪他参观蜀军营寨,好言劝他归降。孟获野性难驯,不但不服气,反倨傲无礼,说诸葛亮使诈。诸葛亮毫不气恼,就把他放了回去,二人约定再战。
孟获回去以后,重整旗鼓,又一次气势汹汹地进攻蜀军,结果又被提了起来。诸葛亮劝降不成,又一次把孟获送出大营。孟获还是那个犟脾气,回去又率人来攻并同时改变进攻策略,或坚守渡口,或退守山地,不管他怎样也都摆脱不了诸葛亮的控制。一次又一次遭擒,一次又一次被放。到了第七次被擒,诸葛亮还要再放,盂获却不肯走了,他含着泪说:“丞相对我盂获七擒七纵,可以说是仁至义尽,我打心眼里佩服,从今以后,我绝不再提反叛之事。”
孟获回去以后,说服各个叛乱部落让他们投降,南中地区重新归属蜀汉控制。自此,蜀国的大后方变得稳定,南方各族人民也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常言道,事不过三。忍让一次两次都可以,再三再四就会按捺不住。可是诸葛亮却为了自己后方的稳定而对孟获捉了放,放了捉,忍着自己的性子,并没有因为孟获的行为而放弃。诸葛亮这样做,就是想以德服人,使孟获心悦诚服,决心不再叛乱。这就能够使自己获得一个稳固安定的大后方,使国内人民免受战争之苦,同时也能逐渐积蓄力量以对付魏、吴的觊觎和侵略。如果诸葛亮对盂获的傲慢失礼和不识时务无法忍耐,抓住以后必是把他杀死,那也只能出他一时的气,反将会激起其他族人的敌愤。所以忍与不忍的区别在于,不忍只会发眼前之气,忍却有长远利益的回报。
屈则全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受得住委屈,方能保全自己;经得起冤屈,事情才能得到伸直,低洼反能盈满,凋敝反得新生,少取反而多得,贪多反而痴迷。其实在危难中可以保全自己的,都会懂得这个道理。以退为进,以忍为攻,这才是为政求事的最好法则。
战国时期有位忍辱负重,奋斗不息的杰出军事家,他一生坎坷,甚至连自己的真实姓名都没有留下,曾经遭受砍掉两块膝盖骨的刑罚,他就是孙膑。
孙膑少年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学习兵法,准备做出一番大事业。孙膑成年以后,就出外游学,到深山里拜精通兵法和纵横捭阖之术的隐士鬼谷子先生为师,勤奋努力地学习兵法阵势。鬼谷子把《孙子兵法》教给孙膑,还不到三天孙膑就能背诵如流,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鬼谷子为他的奇异的军事才能而兴奋地说:“孙武这下,可后继有人了!”
孙膑有个同学叫庞涓,对孙膑的才能十分忌妒,他表面上装作与孙膑很好,相约以后一旦得志,彼此互不相忘。后来,庞涓先行下山,在魏国作了将军。他派人邀请孙膑下山和他共同辅佐魏王。孙膑到来之后,他先是虚情假意地热烈欢迎,而后委之以客卿的官职,孙膑自然对不忘旧日同窗之情的庞涓感激万分。而半年过去以后,庞涓却玩弄阴谋手段,捏造罪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对他施以酷刑,脸上也刺上字,目的就是从精神上消蚀孙膑。
对庞涓所做的一切,孙膑起初什么都不知道,后来当他知道使自己变成这样不能行走的废人,庞涓就是元凶的时候,下定决心要报仇雪恨。他摆脱庞涓手下的监视,暗地里潜心研究兵书战策,准备有朝一日要离开这里。为了把监视他的人蒙骗过去,他甚至装疯卖傻,以粪便为食,同牲畜做伴。
没过多久,齐国使者来到魏国,暗中探访孙膑并将他藏入车中带回齐国。在一次王公贵族的赛马活动中,大将田忌把足智多谋的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在齐威王面前,孙膑畅谈兵法,尽叙平生所学,受到齐威王的赏识,被任命为齐国军师。从此,孙膑开始在战国时风云齐聚的军事舞台上大显身手。
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庞涓率领军队来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想把赵国消灭掉。孙膑与田忌商量,提出“围魏救赵”的作战方针。不但解了邯郸危急,并且在次年的桂陵之战中以逸待劳,大破魏军。此战,魏军差点全军覆灭,庞涓率少数兵士逃跑了。
桂陵之战后十三年,魏王又派庞涓率兵攻打韩国。齐王答应救援,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来救韩国。孙膑冷静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根据魏军悍勇轻敌和急于求成的心理,提出退兵减灶的作战方针,忍住魏军狂妄之气,诱敌深入。而后齐军故意做出怯战的样子,减少锅灶表示齐军已大多逃亡,以此来麻痹敌人。魏军果然上当,穷追猛赶,齐军却一味退却,最后在山高距窄,树多林密的马陵设下埋伏。同时,孙膑还令人将路边的一棵大树的树皮刮去,上面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并吩咐士兵说:“夜里发现红光,就一齐放箭!”
天黑之后,庞涓领兵马不停蹄地追到马陵。但见路上横七竖八地扔着许多木头,便命士兵下马下车,准备开路追击,却忽然看见路边的白色树干上隐隐约约有几个大字。庞涓疑心特重,便命人点火去看,但还没等看完就叫不好。但已经晚了,齐军乱箭齐发,魏军这时大乱,四面被围。箭如雨下,却无法抵抗,也无路可退。庞涓自己也身受重伤,眼看残局已定,又没有挽回的地步,只好拔剑自杀了。齐军大获全胜。这就是历史上被称为经典之战的马陵之战,孙膑也因此而名扬天下。
孙膑的确是位杰出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深知“忍”字的人。面对命运的不公,面对“朋友”的诬陷,他仍能忍隐不发,潜心等待机会的到来。这不但需要有惊人的耐力,同时也要有卓越的审视力和观察力。
以忍为攻
南宋时期,岳飞的部将董先奉命去迎击南侵的金兵。金兵有上万人,而岳家却只有几千人。怎样以寡击众,以少胜多呢?董先忽然想出一个决妙的妙计。
他首先纵兵深入,但一和金兵交战就全身而退,一日退百里,连退三日,手下的兵士越退越少。有些部将极不满意,说与其现在接连退却,还不如死在战场上。一直到第三天,董先眼看大家的愤慨之情都已被激发起来,这才对大家说到拼死作战的时候了。于是,全军上下齐心协力,一鼓作气打反击,压迫敌人步步后退。当溃不成军的金兵退到唐州的牛蹄、白石二地的时候,正想放下兵器吃饭,谁知董先两天前纵兵深入时埋伏在此地的军队猛然地杀了出来,大败金军。这又是个以退为进,以忍为攻的典型例证。
忍字当前,屈中求伸
从孔子开始就很讲面子。有的人可以为面子舍弃自己一生的幸福。尤其是封建社会,对于广大妇女的要求更是如此。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像人一辈子必须要为了脸面而活。你可以想想如果连事业都不能保障,连生命都受到威胁,还要那面子会有什么用处?学会取舍,实际上就是学会生活。
人生就好像是一条大河,不可能一直向前、直通大海,必然要根据地势、地貌,弯弯曲曲,七拐八扭。人生也是这样,一般来说,当人处于逆境时,或者说,在倒霉时就应该委曲求全、收起锋芒。这就是屈的功能。从而以屈求伸,来等待机会,再创生命的辉煌。俄国十月革命时,苏维埃刚刚夺取政权,德国就有向东侵略的倾向。很多人主张组织军队与德国一战,列宁却不这样做,专门派人去德国进行和谈,签订了对苏维埃不利的条约。这是一种妥协,这种行动并不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革命立场不坚定,而是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不得不这样做。否则,新生的革命政权就会被推翻。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人也是这样。在形势不利于自己发展时,必须要采取以屈求全的策略,耐心等待机会,千万不要急躁。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明代冯梦龙在其著作《智囊》中,认为人和动物一样,在形势不利的时候,就应该暂时退后,以屈为伸;否则,必将倾覆以至灭亡。他说:智是术的源泉;术是智的转化。如果一个人不智而言术,那他就会像傀儡一样,百变无常,只知道嬉笑,却无益于事,终究不能做大事。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无术而言智,那他就像御人舟子,自我吹嘘运楫如风,无论什么港湾险道他都能通行,但实际上真的遇有危滩骇浪,他便束手无策、呼天求地,如此行舟,不翻船丧命才怪呢!蠖会缩身体,鸷会伏在地上,都是术的表现。动物都有这样的智慧、以此来保全自身,难道说人类还不如动物吗?当然不是。人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以期发展自己。
古时候,“李耳化胡,禹人裸国而解衣,孔尼猎较,散宜生行贿,仲雍断发文身,裸以为饰。”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说:“圣贤之智,也有其用尽的时候。”知其缘由的人却说:“圣贤之术,从来也没贫乏的时候。”温和但不顺从,叫做委蛇;隐藏而不显露,叫做缪数;心有诡计但不冒失,叫做权奇。不会温和,干什么事情都会遇到阻碍,不可能顺当;不会隐蔽,便会将自己暴露无遗,四面受敌,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不会用诡计,就难免碰上厄运。所以说,术会使人神灵;智会使人理智克制。
冯梦龙的屈伸分寸之说,通俗易懂,古今结合,事理结合,具有说服力。纵观历史,该有多少像勾践一样的人物,为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必要时,使用了屈伸之术,从而保存自己,等到机会一来,就可以东山再起。历史同时也说明,善于使用屈伸之术,该屈则屈,该伸则伸,是许多历史人物成功的重要途径。
不与人争一日之长短,也是“屈”的技巧。机关实行公务员制度,申某论学历,是大学本科;论才华,在机关里面是数一数二的;论年龄,年富力强,可是,每一次提升都没有他的份,而有些比他能力差、比他水平低、比他进机关晚的人,却个个成为了他的上司和领导。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就在于:申某只知道显露才华,认为自己这比别人强,那也比别人好,处处表现出一种锋芒太露的态度,从而使人产生反感,认为他尽管有能力,也有才干,但是不谦虚,太骄傲,目中无人。每次考察干部,人们都是这个意见。而那些善于委曲顺从的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却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可见,能屈能伸是一种战术,只要把技巧和分寸把握好了,才能胜利。
低头又何妨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吃点儿小亏反过来还可以占大便宜,所以把这话给改为“好汉要吃眼前亏”。中国人向来提倡“以忍为上”、“吃亏是福”,这是一种玄妙的处世哲学。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俊杰,并非专指那些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英雄,而应当包括那些看准时局,能屈能伸的处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