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宁从小就够胆大的,或许这种大胆来源于他求真务实的精神。一次,赖宁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讲到了法国作家法布尔的《蟋蟀的住宅》,赖宁听得很入神,因为他养了一只名叫“常胜将军”的蟋蟀。临下课时,老师布置了作业,要上六年级的他们根据平时的观察写一篇有关动物的作文。此时,赖宁心里已经拿定主意,他选择了一个有些危险的作文体验——观察马蜂。
小孩子总有些偏执的认真,既然选择了观察马蜂,必然要亲身体验观察的过程,于是不管客观条件如何不利,即使马蜂窝在高高的槐树上,赖宁也要爬上去。赖宁爬到马蜂窝附近,进进出出的马蜂让他觉得很有意思。他看清了马蜂褐色的头部和胸部,但尾部是什么样子他还没看到。为了看清楚马蜂的尾部,赖宁决定以身试险,去捅马蜂窝。要知道,马蜂是轻易不蜇人的,但要是受到威胁,它会义无反顾地反击。赖宁被蜇了,但是他没有离开。在蜂群平静之后,他又来到槐树下,准备着第二次的观察。这次他在头上套上衣服,拿着竹竿又捅了马蜂窝。这次的动作比上次来得更猛,马蜂倾巢出动,即使赖宁提前武装了,他还是被蜇了好几下。不过赖宁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因为他获得了关于马蜂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这件事,赖宁的勇敢完全体现出来。
1988年3月13日3时,赖宁的家乡——石棉县城附近一家工厂的电线杆被八级大风吹倒,电线短路,引起大火。此时,火借着风势变得很大,直接威胁着森林、电视卫星接收站以及附近石油公司的油库。当时,刚写完作业的赖宁正准备到楼下转一转。他瞧见冲天的火焰,在没有告知卧病在床的母亲的情况下就加入到救火的行列中。
赖宁本来是不会牺牲的,第一轮火势控制得差不多的时候,指挥救火的领导硬性要求把学生撤离火场。眼见赖宁已经坐上下山的车了,可谁知火借着风力又一次肆虐起来。眼看森林被熊熊大火吞噬着,赖宁觉得不能离开,他和同学又坚定地留了下来,他们拿着树枝拍打着来势汹汹的火焰。
天慢慢黑了,再加上山势的陡滑在客观上增加了救火的难度,何况风还没有停,这又使得救火行动更加困难。
火势借着风力再次袭来,赖宁和两个同学被大火隔开了。下山的路已被大火封死,赖宁只能向着山上攀爬……
最后,火扑灭了,三千五百亩的森林、电视卫星接收站和石油公司的油库都保住了。可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却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为了救这场大火,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她。后来人们发现赖宁的时候,他倒在地上,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额头靠着山坡,眼镜也不见了,左手撑着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爬的姿势。
在这之前,赖宁已经救过三次火,并且每次救完火不留姓名便离开了。后来林业部门给学校写了表扬信,老师和同学们才知道赖宁的光荣事迹。
虽然赖宁已离我们远去,但他身上闪耀的勇敢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