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民族教育的主要政策措施有:在全区回族聚居地区建立了寄宿制回族中小学近百所,开办了回族女子中小学和回族女子班;在银川创办了西北第二民族学院,主要任务是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民族干部。西北二民院现有汉语、历史、法律、外语、电子工程等系,1995年在校本、专科学生1708人,包括回、汉、蒙古、维吾尔等26个民族。同时在同心创办了同心阿语学校;在大中专学校设置民族预科部(班),1997年招收预科生300名,学习一年文化课后,直接进入区内高等院校学习;在自治区三所重点中学(银川一中、吴忠中学、固原一中)附设寄宿制民族班,择优招收农村回族学生,民族班创办10余年来,已毕业学生2900余名,考入大中专院校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在回族聚居的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实行了早午班,复式班等多种教学模式;对回族学生减免学杂费,设专项助学金、奖学金,目前把回民寄宿制中小学学生的助学金标准提高到:中学生助学金由原来的15元提高到30元,小学生的助学金由原来的12元提高到20元;在回族聚居较集中的西吉、海原、同心、泾源四个县实施世行贷款贫困Ⅳ教育项目工程,旨在提高民族教育的水平和回族儿童特别是回族女童接受教育的能力;在大中专院校招生时,对少数民族学生降低录取分数段和切块定向招生,扩大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录取比例,并规定了普通高校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比例年递增1%,目前,宁夏高考录取比例已达27.7%,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中高级建设人才。此外,积极鼓励和支持民族宗教人士办学,许多宗教界人士带头捐资助学、办学校等。
为了加强民族聚居地区的女童教育,提高回族女子入学率、巩固率,培养一批合格的回族妇女人才,推动回族女子教育的发展,自治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由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牵头,与甘肃、青海等省教科所协作研究的《农村女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于1992年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八五”重点课题。在各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宁夏课题组在宁夏回族聚居的南部山区6个县的8所农村小学开始了为期四年的女童教育试验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8所试验学校学龄女童入学率由试验初的71.2%上升到97%,提高了25.8个百分点。在校女生比由试验初32%提高到42.9%,提高了10.9个百分点。学前班入学率由试验初的72.4%提高到89.6%,提高了17.2个百分点。女教师的比例由试验前的36.1%提高到46.5%,提高了10.4个百分点。留级率控制在5%以内。在山区学生流失严重的情况下,8所试验学校女童巩固率98%以上。宁夏还采取免收农村小学生的学杂费、课本费;对农村五六年级女生,每月发一定的助学金;成立回族教育促进会;创办回族女子教育学校(同心海如女子中学和韦州回民女子小学)、举办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在大中专招生中,对回族女考生降低20分以上录取,并在定向招生中注意招收回族女考生;开设女子师范班,大力培养回族女教师等优惠措施,使回族女子的入学率、巩固率等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此外,宁夏各地还积极采取措施使回族妇女脱盲。宁夏海原县通过实施“231”工程,近年来有2400多名回族妇女脱盲。她们有了文化以后,积极学习新技术,涌现出200多名回族“女能人”。回族群众和宗教界人士对扫除回族妇女文盲的积极性也很高。宁夏同心县河西乡河草村小学回族女教师马玉萍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扫盲班和个别辅导等形式,帮助220多名回族妇女脱盲,被同心县授予“模范扫盲教员”称号。
为了加强民族教师队伍建设,自治区还将固原师范改为民族师范学校,在固原民族师范学校和吴忠师范学校开设一年制民族师资班(从1997年改为两年制),每年招收120名高中毕业生,女生占60%以上。在同心阿语学校增设回族女子中师班,近几年共培养女教师2100多名,其中绝大多数分配到南部山区任教,吸引了一大批回族女童入学,这些女教师目前已成为南部山区乡村小学教育战线上的骨干力量。自治区还规定,凡在回族聚居的南部山区工作的知识分子,包括教师每人都上浮一级工资,稳定了教师队伍,宁夏现已基本形成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稳定成熟的少数民族教师队伍。
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根据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民文化低,文盲多的状况,在全区实施了以扫文盲、扫科盲、学文化知识、学科学技术、学经营管理、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为内容的“231工程”,促进了少数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大批回族青壮年农民脱盲,一些回族农民初步掌握了脱贫致富的实用技术。可见民族教育的发展推动,是宁夏民族团结好(也可以说安如磐石)的加速器。
4.经济发展,扶贫有效
经济是民族团结安如磐石的基础。要搞好民族团结,首先必须诚心诚意地积极地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正如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地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苏联,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很不正常,我们应当接受这个教训。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个指导思想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了确认,从中央到地方确立了发展经济是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的方针。
正是在这个方针指引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国民经济实力增强。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达210亿元,比1978年增长4.1倍,财政收入13.7亿元,是1978年的4.5倍。农业上,从改变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入手,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对老灌区进行技术改造,建成了灌溉、排水、防汛、抗旱、水土保持、人畜饮水等水利工程体系。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发展,粮食产量1997年达25.5亿公斤,人均有粮居全国第5位。工业上,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能源、原材料为重点的支柱产业,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机械、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都有较快发展,一批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崛起。199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221亿元,比1957年增长207.8倍,煤炭开采能力增长48.1倍。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高等级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民航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和通航能力大大提高。全区已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和民航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通信业建成了移动通信网、分级交换网和数字交换网,县乡电话程控化,市话普及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目前已和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和友好往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8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45元,引黄灌区三分之二以上农户和村民的生活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宁夏在发展经济中,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大强化了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宁夏回族聚居的南部山区,是全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加大南部山区扶贫开发的力度,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直接关系到宁夏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大局。
宁夏南部贫困的西海固始终牵动着中南海。1972年,周恩来总理听说西海固人民还在干旱和贫穷中受煎熬时,不禁潸然泪下。他在中直机关7000人大会上说:“西海固人民还在受苦,我这个当总理的有责任啊!”会后,他指示有关部门,加快实施引黄河水灌溉西海固的计划。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领导不断深入西海固地区考察,帮助当地分析情况,制定发展战略,提出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河山、治穷致富”的建设方针,并从沿海各省调派大批干部和科技人员“对口支援”。198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宁夏的西海固与甘肃的定西、河西这3个全国最贫困、最干旱的地区列入国家重点扶贫攻坚计划,连续10年每年拨专款2亿元进行扶贫开发,其中西海固地区每年划拨3400万元。1994年,国家又决定将“三西”扶贫攻坚计划延长10年。近十多年来,中央给西海固地区拨出了大量的各类扶贫资金,并给西海固地区注入了大量贷款,还为它引入了外国政府贷款、世界银行贷款等。西海固各族人民利用这些资金打井挖窖、种草植树、改坡造田、兴修水利、造桥铺路、吊庄移民,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1986年,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下,国家投资2.5亿元建成了固海扬水工程,甘甜的黄河水上山坡、跨荒原、穿涵洞,扬上了370多米高的亘古荒原,使同心、海原、固原3县57万亩干旱的土地成了水浇地,并解决了当地20万人、10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虽然国家和自治区对西海固的农业生产环境进行了治理,但仍难以彻底解决这里水资源奇缺、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1991年开始的连续5年的特大干旱,使西海固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变得十分恶劣。中央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十分焦急,李鹏、李瑞环、吴邦国、姜春云等领导同志都对西海固的抗旱救灾工作做了具体指示,专门派出工作组奔赴宁夏指导工作,并给西海固拨出了大批的救灾物资。1995年5月,胡锦涛来到西海固旱情最严重的同心县窑山乡考察,他吩咐宁夏的同志,要进一步解决好西海固的扶贫和长远发展问题,力求使山区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状况有一个明显改善。
20世纪80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为从根本上解决西海固群众的贫困问题,决定将那些土地超载的人口逐步从大山中迁移出来,实行吊庄移民。10多年来,在自治区的大力组织和灌区人民的配合下,全区已在河套地区建立了21处移民基地,开垦荒地60万亩,移民28万。
1991年6月,在宁夏考察工作的江泽民总书记专门来到隆湖移民吊庄基地,实地考察了西海固人在新家园中的生产生活状况。当他了解到移居到这里的1.3万特困农民已经稳定脱贫并且人均收入甚至超过当地平均水平时,深感欣慰。江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宁夏移民扶贫开发的成绩,并称赞隆湖移民基地的成功建设是“扶贫的一个壮举”。1994年,经过全国政协赴宁夏专家考察小组的调查,并与自治区党委、政府反复研究,一个被称为“1236”工程的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被描绘了出来:即移民100万人、兴建灌区200万亩、投资30多亿元、6年内完成。在李瑞环的支持下,全国政协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扬黄扶贫灌区作为大柳树第一期工程的建议案》。江泽民、李鹏立即对这个建议做了重要批示,指示有关部委研究落实。1998年9月16日,这项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的工程在宁夏各族干部群众的努力下,一期工程实现了试通水,滔滔黄河水被提升了170米,灌入了西海固27万亩荒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宁夏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回族聚居的南部山区进行扶贫开发,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战略高度,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坚持不懈地开展扶贫工作。经过近20年的努力,通过实施以工代赈、温饱工程、“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移民开发计划、人畜饮水工程、劳务输出工程、村村通公路通广播电视工程、对口支援、横向经济联合,以及“一帮一”、“手拉手”等反贫困措施,宁夏的扶贫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且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在资金和技术上积极支持。实施“科教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把扶贫工作转移到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使扶贫成果得以巩固,扶贫效益不断提高。根据山区的实际,决定了“大力植树种草,兴牧促农,因地制宜,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方针,坚持开放式扶贫,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相结合,先后投入30多亿资金,开发山区资源,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兴建、再建“固海”、“同心”、“盐环定”等几项大型扬黄灌溉工程,大规模开展兴修旱作农田、小流域综合治理、打井打窖、种草植树,新建了一批增强山区发展后劲的建设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区域性支柱产业。进行移民吊庄异地开发建设,大力推广农业应用技术,实施温饱工程,建立流通实验区和扶贫开发区,促进了回族聚居地区的改革开放,使山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村村通了电,乡乡通了公路,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1994年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2元。山区贫困人口由139万减少到52万,贫困面由69%下降到25%,盐池县已于1997年率先摘掉了贫困帽子。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山区群众的脱贫问题,自治区决定建设大柳树一期扬黄扶贫工程,即“1236”工程,投资30亿元,用6年的时间,开发200万亩水浇地,解决100万人的脱贫问题。这是一项关系到解决山区百万群众温饱问题乃至全区经济发展的大事。同时,实行山川县市对口支援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包乡包村扶贫,开展了闽宁对口帮扶。宁夏军区“百井扶贫”工程和节水灌溉、地膜玉米、土豆淀粉、种桑养蚕等扶贫措施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施我区扶贫攻坚计划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正是由于经济的基础作用,所以,宁夏经济越发展,宁夏的民族团结就越巩固。
5.回汉族际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