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10468700000005

第5章 前言(5)

李普修:我们与维族人之间处得很好的,我觉得维族人易相处,倒是汉族人与我们不好处,比如说河南人有的不好相处。我与维族处的最好的、交心的朋友是艾肯拉洪,他是维族也种菜,有一年他种的西红柿都烂了根,四季豆长芽虫,眼看准备开花的苗要完了,他来找我,我帮他用药物灌根的办法治好了烂根病,用喷药法治了芽虫病。西红柿、四季豆收成都不错,就这二样就卖了好几千元钱。那时和田菜价高,西红柿卖到了5元一公斤唷。从那开始维族老乡的菜地有什么难处都来找我,我都帮忙。我们家有活干的时候他们也都主动来帮,我常到艾家聊天,我们一块吃东西,往来很好,维族人家的孩子不听话时,大人们常说“叫李老头子来教育他们”。因为孩子们很听我的话,他们父母对李老头尊敬。处得最好的维族朋友大概也有了3、4家,依比布拉、吾布拉洪、艾肯拉洪等。依比布拉家的西瓜有一年不行了,不仅烂根,长出的小瓜都叫地老虎吃掉了。依比布拉没辙了来找我帮忙治,我教给依比布拉种瓜农艺,告诉他们应打桩,分叉并如何使药,最后治好了。

李桂花:和田号召老乡们种菜,维族老乡也建了大棚种上菜,可他们没技术,需要帮忙,像依比布拉、吾布拉洪他们种子没了就来我这要。艾肯拉洪是5小队的,今年2月里他家西红柿又得了黑斑病,急得来找老李,老李上他家菜地一看。西红柿全用地膜盖着,是太不透气给捂出病来的,赶快掀掉地膜,把每棵病根部的土挖开些,然后灌进汤药,就治好了。我们一直往来很好,有一回他家孩子的手被面汤烫伤,急急呼救,老李用简单方法给处理一下,帮他送到医院治好了。总之他们一有啥事都来找你帮忙。早时维族人是不会到汉族人家吃饭的,连水都不会喝一口,现在他们来我家吃饭是常事,我们家现在也不吃大肉了。

李普修:我种菜这么多年,我也喜欢把技术教给少数民族,愿意与他们交朋友。我们家的房子就是他们帮着我们盖好的。

李桂花:我学了一般的维语,我在卖菜中要与维族人打交道多,基本用话都会了。老头子也会说一些。吃大肉嘛,我一点也不吃了,老头子有时吃一点。

李普修、李桂花虽然是一对文化水平并不高的汉族菜农,但他们却懂得尊重维族、关心维族,表现出了对维族真情实意的爱。

个案4:对少数民族像对待自己兄弟姐妹一样的彭玉莲

彭玉莲是若羌县吾塔木乡胡家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妇女。30年前初到若羌的彭玉莲。面对茫茫的戈壁和一毛不拔的盐碱滩,束手无策。但是在维族群众的帮助下,不仅给她送去了口粮及生活用品,还帮她解决了住房问题,使她在胡家村安居了下来。如今富起来的彭玉莲向周围还没有脱贫的维族群众伸出了援助之手:

1988年冬天彭玉莲看到25户维族乡亲生活非常困难,看到此她就跟丈夫商量,决定给每户送一只羊(当时她就已有100多只羊),帮助乡亲们发展畜牧业。她一户一户的送,一户一户的教,让他们了解科学养殖的技术。也正是这一只羊改变了很多户农民的生活。当时送出去25只羊等于送出了几万元钱,她的亲戚和老乡们都说她傻,但她却说:“我是在父老乡亲们的支持和帮助下发的家,看到乡亲们困难,我不帮良心何在?”与此同时她又用自己的拖拉机带着自己的子女打了5车柴禾分送给村里10户越冬困难的维族群众。

1993年古尔帮节期间,彭玉莲得知乡敬老院的老人们生活很困难,吃肉也很困难,她就从自己家里赶出8只羊,送到敬老院里。

肉孜塔热提都是她的邻居,由于没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生了几个孩子,经济负担很重,孩子大了没衣服穿也没钱上学,彭玉莲看到这些除了教育他要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外,还从养殖到种植手把手地教他,如今的肉孜已不是从前的他了,富裕的生活让他时常带笑在嘴边。由于是邻居他们两家相互间走动也多,按正常来说劳动工具或其他物品只要不是自己的,只能借来用,但他们两家不一样,肉孜家没有的东西,他可以直接到彭玉莲家去拿,就连吃穿及日用品也不例外,彭玉莲有急需的东西也可到肉孜家去拿。更为可贵的是他们两家的房屋钥匙双方都有,真是亲如一家人。

在1999年古尔邦节即将来临的日子里,她得知五保户海里且木汗又住院了,她马上带上补品去看望,在得知海里且木汗因没钱,交不了住院费时,她马上回家拿了600元替她交上,海里且木汗出院后,她又带上面粉及日用品去看她。她得知老党员买买提明·依布拉音生病住院,因身边没有子女,既没人照顾也付不起医疗费时,她又出现在病床前,满袋的营养品,可口的饭菜,让老人着实感动,她流着泪对彭玉莲说:“孩子,多谢你这么多年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你比我的亲生女儿还亲,我真不知怎样感谢你才好”。彭玉莲摇摇头说:“我们各民族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互敬、互爱、互帮、互助是应该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提供的2000年新疆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先进个人材料(打印稿)。

彭玉莲说得真好!维汉两个民族就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对兄弟。兄弟之情,手足之爱,正是新疆维汉互动整合认同的重要表现。

3.汉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新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在新疆还有许多汉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为了新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

个案5:吴登云:为民爱民的好医生

在祖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上,在天山山系与昆仑山山系的连接处,有个叫乌恰的偏远县城。这个我国境内日落最迟的地方,生活着以柯尔克孜族为主体的四万多各族人民。这里的柯尔克孜族牧民讲述着一个汉族医生的真实故事,他就是三十六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地为当地四万多名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汉族群众服务的白衣天使——模范共产党员、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

他亲手从自己的腿上割下皮肤,移植到了柯尔克孜族小男孩的身上。

1972年,波斯坦铁列克乡一户柯尔克孜族牧民外出放牧,把年仅两岁的小男孩独自留在毡房里。岂料,三角架下熊熊燃烧的火焰吸引了好奇的目光。他歪着头,摇摇晃晃往前爬,一不小心扑倒在火堆上,胸部、腹部、大腿被火大面积烧伤,重达三度,50%的皮肤被烧焦。昏死过去的男孩被送进了医院。作为一个医生,再没有比看见病人的痛苦更揪心的了,更何况这是一个年仅两岁的幼小生命。吴登云想尽一切办法挽救孩子的生命。切除烧伤的焦痂后,他先是用四只鸡皮轻轻覆盖伤口,后又动员男孩的父亲捐献皮肤,但深深的恐惧使这位父亲难以接受。吴登云便毅然挽起裤管,注射局部麻醉,从自己的腿上割下13块皮肤,移植到了小男孩身上。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男孩如今已经长成29岁的壮小伙了。但吴登云的腿上却永远留下了浅浅的疤痕。

柯尔克孜族人的身上流淌着他的鲜血,维吾尔族人的身上也流淌着他的鲜血。

1991年6月10日,膘尔托考衣乡二十岁的柯尔克孜族妇女哈力帕因腹膜炎住进乌恰县人民医院。患者腹腔积有大量浓液,只有手术才能治疗。患者家庭贫困,身体虚弱,生命垂危,手术后必须输血才能保住生命。医院没有血库,经血型鉴定,患者正好跟吴登云的血型相同,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为患者献了300ML血,又上台给她做手术。年轻的柯尔克孜族妇女哈力帕得救了。

1991年11月,乌恰县农业银行热依汗古丽两个月的婴儿消化不良,腹泻不上,什么药都用了,就是不好。住院医师认为没法挽救了,让家长把孩子带回去。当他得知此事,立即赶到病房,仔细检查了孩子的病情,看了病历后认为单靠药物不行,更需要支持疗法。于是便决定将自己的血给孩子输血试试看。当时给孩子输了60ML,隔两天又输血60ML,输血后孩子的病情竟奇迹般地好转了。孩子病情好转后,母亲给他送来鸡蛋和滋补品,孩子的母亲磨破了嘴皮,他也不肯收下,他说:“不必客气,你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孩子,治病救人是我的神圣职责。”现在的孩子十岁了,他的名字叫地力木拉提,长得胖乎乎的,身体健康。母亲热依汗古丽经常在孩子面前提起他的名字说:“是汉族医生吴院长救了你的生命,你的血管里流着汉族医生的血,你的生命是民族团结的结晶。”

吴登云进疆37年来,仅探过四次家。每次都来去匆匆,最长不过在家里住十多天,最短仅仅几天。他不仅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且还教育自己的三个子女把宝贵的青春献给了这片热土。他惟一的女儿在护送柯尔克孜族干警治病返回途中不幸因公殉职。他几次都有调回内地或克州等条件优越的地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会,但他都婉言谢绝了。他说:“乌恰县是我献身的地方,这里的人民需要我。我对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

现任克州州长艾山白克和吴登云一起工作了十几年。他对吴登云不平凡的一生无限感慨地说:“一个来自内地的汉族干部,在新疆最艰苦的四类地区扎根37年,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开发建设新疆的赞歌。他不愧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民族团结的楷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提供的2000年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材料(打印稿)。

个案6:王蔚:把一生都献给了和田水利事业的专家

王蔚生前是和田行署总工程师。1951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自愿报名投入新疆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调和田地区工作,四十年如一日,为发展和田地区的事业和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鞠躬尽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为了纪念王蔚对和田人民的贡献,和田人民修建了王蔚纪念馆,将其事迹永远作为维汉团结建设新和田教育的基地。我们在和田考察时参观了这个纪念馆无不为之感动。下面是《新疆日报》记者采访后撰写长篇通讯:《永恒的丰碑》中的一个片断:

他和维吾尔族乡亲同流泪,共欢笑,把满腔的爱洒遍和田大地……

1970年冬,寒风裹挟着雪花扑打着排孜瓦提水电站工地。

临时工买买吐逊边干活边瑟瑟发抖。他的脖子缩在破棉袄里,下身套着条单裤,光脚穿着工地上夏天发的长统胶靴。

王蔚注意到了这个干活从不偷懒的小伙子。趁回和田市办事的机会,他上街自己掏钱买了一条厚厚的绒裤和一双结实的棉胶鞋。回到电站,王蔚走进工棚:“买买吐逊,来,把这穿上。”年轻人愣住了。19岁的买买吐逊,从小失去父母,尝尽了无依无靠的辛酸。此时,一阵父爱的暖流滚过他的心头,两行热泪滴落在崭新的绒裤和棉胶鞋上。

买买吐逊勤奋学习,干得更欢了。1972年秋,王蔚推荐这位维吾尔族孤儿上了新疆八一农学院水利系。

学校放暑假,买买吐逊回到和田。王蔚高兴地拉他上了电站工地,给他介绍电站施工进程,描述和田水电建设的明天。分手时,王蔚热情地拉着他的手说:“小伙子,好好学,家乡需要你啊!”

买买吐逊没有辜负王蔚和乡亲们的希望,197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被考虑留校任教。许多同学羡慕买买吐逊,可他却急得哭起来。他一次次找领导:“我要回和田,我要到王蔚身边工作!”

他终于如愿以偿,回到了和田,回到了排孜瓦提水电站,回到了王蔚身边。

当年,买买吐逊曾悄悄到和田的商店里看过绒裤和棉鞋的单价,一共19元多。工作后他第一次拿上工资,就专门去王蔚家还钱。

王蔚没有收他的钱。他高兴地对买买吐逊说:“只要你努力工作,用学到的知识好好为家乡父老服务,就是对我的最好报答。”

买买吐逊记住了王蔚的话,努力工作,刻苦钻研,除去短期调离的时间外,他在水电站工作12年,有9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像买买吐逊这样得益于王蔚的帮助,培养而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水利干部还有很多,现在担任和田行署副专员的买买提明·依得力斯,水电处副处长吉力力,和田河灌溉管理处副处长多力坤……遍布全地区7县1市的250多名少数民族水利干部,都能说出一些感人的故事。

不仅是水利干部,在和田城乡,王蔚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即使离城百儿八十公里的偏远乡村,提起管水的王老总,村民们也都记得他啥时来到村头,田间,住在谁家炕头、院里,出过什么治水的主意、办法。

1984年春天,皮山县最缺水的皮亚勒玛乡,8000多亩庄稼又被旱魔扼住了脖子,小麦卷起了叶子,棉花垂下了头。

就在乡亲们最困难的时候,王蔚来到了村边。他沿着干涸的河床看,围着枯死的庄稼转,跟着人背驴驮拉水的队伍走了一程又一程。这一次,他在老乡家里住了4天,同乡亲们商量挖渠引水的事。

乡长阿不都·热扎克向王蔚诉说,他小时候听爷爷讲,乡亲们祖祖辈辈都做挖渠引水这个梦,就是没有实现。60多年前的—个夜晚,爷爷他们点起—只只葫芦油灯,走出村子,走向戈壁,走向东边的喀拉喀什河。他们用高高挑起的这一簇簇火苗测量地势和渠线,整整走了12天。皮亚勒玛男女老少盼着他们,可是盼回来的却是眼泪和叹息。漠风吹熄了葫芦灯,也吹灭了皮亚勒玛人的希望,这里的地势比东面高,水怎么能往高处流?庄稼旱死了,土地荒芜了,苦日子把人们逼出了故土。穷苦的乡亲们用一亩地向地主换一块馕,挣扎在风沙弥漫的逃荒路上。

王蔚的心情沉重而又激奋,他斩钉截铁地说:“乡亲们,如今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个梦一定要实现;皮亚勒玛引不来水,我王蔚死也闭不上眼睛!”

从此,王蔚和一批水利工作者的身影便常常出现在这一带的戈壁滩上。接着,施工队伍驾着隆隆的挖掘机和推土机也开进了工地。一条长达71公里的东水西调引水渠,出现在墨玉和皮山之间。皮亚勒玛人的眼睛亮了,祖祖辈辈的梦想要成真了。

1990年8月25日,喀拉喀什河水带着皮亚勒玛人祖祖辈辈的希望和企盼流进了这片干涸的土地。

“水来了!”“水来了!”人们奔走相告,男女老少1000多人围在渠口,跳呀,笑啊,有的竟捧着水放声大哭……

王蔚同皮亚勒玛乡亲的心情一样高兴。他凌晨4时就赶来查看引水效果。79岁的阿合买提·尼牙孜,紧紧握着他的手,呜咽着说:“旧社会,我哥哥为堵河水砍树梢,从树上掉下来摔死了。我父亲去杜瓦河上游找水,又累又饿,倒在荒山里,再也没能爬起来。今天,我要让死去的亲人知道,是共产党给我们引来了救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