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10468700000072

第72章 青海民族团结考察报告(7)

——帐篷文化的磨合。青海的藏族、蒙古族人民以游牧为生,一般以帐篷为住所。藏族普遍使用的帐篷是用黑色的粗牛毛织成的,外形一般呈四方形,由二柱一梁将帐篷撑起,外四周和四周顶部用多根绳拉紧固定在附近的桩上。玉树地区藏族住的帐房多呈六角形,各角均以木杆连绳子拉紧,外形好像蜘蛛的身体。帐篷的上方留有可随意开闭的长方形天窗。帐内之中央为灶,灶后是贮蓄牛羊粪的地方,最后的高处是挂佛像供佛经的地方。入帐以灶为界,左边通常是客厅,又是男人的居处,右边是妇女的居处,也是厨房。帐内四周还摆放着盛有粮食等物的牛皮口袋或羊毛口袋。帐篷内无床铺桌椅,只是在地上铺毡毯或羊皮,晚上各人盖着自己的皮袍就地而睡。

蒙古族的住所虽然与藏族相比在外形上略有区别,其多是圆形的蒙古包,直径一般有三丈,外形好像一顶瓜皮小帽。包内周围用木片制成可以折叠活动的栅栏将包撑起,栅栏外周围包以白色的毛毡,再拿绳子捆缚紧实,前面(多是朝东或朝南)安上两扇木制小门。包顶是圆形的毛毡,顶中间留有圆形天窗,另有盖子一片,可以随时按风向用绳子拉着开闭或转向。包内陈设则与藏族大同小异。参阅崔永红等主编:《青海通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774~775页。

——婚俗文化的磨合。青海的藏族、蒙古族青年男女之间社交自由,在山谷原野放牧,男女见面的机会多,双方相悦即可交友。男女青年在热恋过程中同居甚至生育子女被视为很平常的事,非婚生子不受社会歧视。男女青年经长期交往相互有了较深了解时,即正式告知双方父母,男方央请媒人送哈达、酒等聘礼,征得女家同意,便可择日结婚。结婚之日,迎亲和送亲的礼仪很隆重,婚宴期间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向客人敬酒。双方家长准备的牲畜聚集在新帐篷外,衣服礼品陈列在帐内,在双方亲友热烈的祝贺声中,一个新的家庭便诞生了。子女越多的父母负担越重,最小的子女不另设帐,就在父母的旧帐内完婚。《新青海》1933年第1卷第2、4期,张元彬文。转引自崔永红等主编:《青海通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776页。

——丧葬文化的磨合。青海的藏族、蒙古族的主要丧葬习俗为天葬和火葬。普通之人多行天葬。其法,藏族将尸体运至设在旷野的天葬场,喇嘛环立念经,超度亡灵,同时燃柏枝或吹奏一种音调特别的乐器,吸引秃鹫来集。天葬师剥除死者衣履,剖割尸体,让秃鹫啄食尸肉,若食不尽,还要碎尸,加上炒面等喂食,以连筋带骨食尽为吉利,谓之“悲慧双修”,灵魂可“升入天堂”。蒙古族将死者运到荒山旷野,任秃鹫或其他动物啄食。送葬者将尸体运到即急速返家,不能回头,驮尸的牛马一年之内不得役使。青海省编辑组:《青海省藏族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第150页。转引自崔永红等主编:《青海通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776页。火葬多用于寺院大喇嘛、贵族等,一般用柴火将尸体焚化,然后将骨灰敛起,择地安葬,有的将骨灰置入灵塔内以示纪念。参阅崔永红等主编:《青海通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776~777页。

——宗教文化的磨合。蒙古族最早信仰萨满教,藏族则信奉本教。后来藏传佛教兴起,蒙古族也随之信奉了藏传佛教。如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蒙藏群众居住的蒙古包帐篷中全部设有佛龛,供奉佛像,农历每年初一、十五奉献净水,点酥油灯,顶礼膜拜。有的每天磕等身头,平时都要念诵经卷,主要诵“加卓”、“嘛呢经”。在青海地区,山崖道旁,到处可见“嘛呢石”。嘛呢,即佛经“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中的二字。佛家认为此六字为佛教根本,也有译作祈祷语者,原文为梵文。凡成年男女,特别是老年妇翁,一有空就念嘛呢,左手转经轮,右手拨数珠,边念边拨,周而复始。参阅谢佐主编:《青海民族关系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0页。

又如祭敖包,其原意是蒙古语路标的意思。敖包是由石头、草皮围筑成台,上插经幡、经旗之类,原为边界标志,后来逐渐演变为宗教象征。于是祭敖包也就成为青海蒙藏两族群众宗教活动场所之一。敖包每年正月十三、五月初四各祭一次。正月十三由各部落自行安排,五月初四由寺院统一组织。祭山只准男性参加,每人都要在敖包上插一根拴有布条、挂有经帙的经旗,然后煨桑、点灯、诵经礼拜,最后赛马庆贺,尽兴而散。

这样,青海各民族经过民国时期的民族互动、碰撞、磨合、认同和整合,在汉族与回族、土族、撒拉族的互动、磨合、认同,藏族与蒙族的互动、磨合、认同两个板块上为新中国的民族团结奠下了基石。

三、青海民族团结的现状

青海的民族关系经过历史沧桑的变迁,各民族在互动中碰撞与磨合交织运作,认同与整合交替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多年来由于青海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认真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稳定促发展,以发展稳定巩固民族团结的工作思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切实保障各民族人民的正当权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谱写了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历史新篇章。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案例1:玉树藏族的“活菩萨”——刘自山

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这里自然灾害频繁,小雪灾年年有,大雪灾三、五年就有一次。出生于四川的汉族干部、玉树县县委书记刘自山,为了全县农牧民的脱贫致富,他跑遍了全县62个村牧委会,为藏族群众办了一桩桩、一件件好事实事。他熟悉这里的山水,更熟悉这里的农牧民,群众也熟悉他,亲切地称他为“活菩萨”。《青海日报》2002年5月18日发表了魏兴国、东治的长篇报道:《雪域赤子——刘自山》,对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模范事迹作了详细的报导:

玉树县是国定贫困县,多年来县财政主要靠上级政府的行政拨款,而刘自山自担任玉树县领导以来一直为改变等、靠、要的状况而努力。就拿扶贫工作来说,刘自山经常教育干部要多从“造血”方面想办法,他常常召集乡镇干部一同分析贫困原因,寻找扶贫开发项目,制定脱贫致富的方案和措施。每一个扶贫开发项目从制定规划、立项到实施,他都亲自到现场,并经常检查过问,直到工程竣工。

为了修通仲达乡谢格村的公路,他决定实地勘察。有一天他从结古镇出发时,开始下起了大雪,到达谢格山脚下时,山早已被大雪覆盖,此时要翻越谢格山是极为危险的,和他一起的县委办公室秘书劝刘自山回县上,等天气好了再来,但刘自山执意要去谢格村,就这样他一身雪、一身水,顺着雪往下滑,抓住灌木根往上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第二天,他凭着在州工交局工作的经验,对道路路线进行了勘测……

地处通天河畔的安冲乡拉则村耐格贡次2社几十户人家,世世代代几乎与外世隔绝,短短的3公里路要绕58道弯,翻山崖爬陡坡,急性病人因道路艰险,不能及时送住县、乡医院治疗而死亡事时有发生。当地政府和牧民多年来修路的愿望一直没有减弱过,但地势险峻,修路难度大。为了这条路,刘自山带领技术人员不知多少次骑马到实地勘测,向村民承诺,要沿通天河笔直的崖间开出一条道路,修路上崖,让天堑变通途。许多好心人劝刘自山不要感情用事,在这里修路是异想天开,不可思议。牧民们也纷纷摇头,他们太熟悉这座座大山了,历史上几次修路,都被阻隔在这只有一公里的崖前,未能如愿。但刘自山决定率领大家攻破这道难关。雄关如铁,公路修到壁立千仞的峭崖之前时,刘自山带领乡干部为牧民们买来了炸药、铁锨、钢钎等。在历时3年的修路中,刘自山引进资金,又不知来现场多少次,和当地干部、农牧民解决了施工中的多少难题。路修通了,牧民们载歌载舞,涌到公路中段庆贺这一喜事,牧民们将“刘书记”三个大字工整地涂写在路旁的石壁上。这是老百姓为共产党员树起的丰碑!

结古镇扎曲河下游的东风村德格社、白塔社村民因扎曲河受污染,人畜饮水遇到难题,刘自山又带领乡村干部跋山涉水,实地勘察,寻找水源,从山腰引水,将甘泉引到德格、白塔两社的村中,解决了农牧民“吃水难”的问题。

刘自山时常要求自己和教育干部始终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学藏语、住帐篷、吃干肉、拌糌粑都是他在深入基层中,同藏族牧民群众打交道,锻炼出来的,他常讲,“要了解农牧民群众的困难、要真实地听到农牧民对党委、政府的意见和希望,就不能摆领导干部的架子,要深入基层,首先要从生活上与群众打成一片。”

多年来,刘自山的调查研究次数和天数每年都超出州县规定的数字。为了能更真实准确地了解农牧民的困难和他们对县、乡两级领导干部的意见和要求,刘自山每次下乡前不让办公室的随行人员打电话通知乡镇,到了基层也不让乡镇领导知道,也不进乡镇大院,直接来到农牧民的定居点和帐篷内和牧民亲切交谈。事先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到牧民家中不要向牧民介绍他的身份。就这样,他与牧民无拘无束地聊天,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生产情况,也更多地了解到了乡镇干部在牧民心中的形象、工作能力及现实表现。常常一聊就大半夜,牧民给他说了不少实话、真话。他说这样不但了解到我们村级“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各级干部实践“三个代表”,群众满意不满意的现实表现,也考察了干部。至今县委办公室主任江永尼玛还记得他第一次陪同刘自山下乡的情形。当时他们住在下拉秀乡一个牧民家的帐篷中,与往常一样,他没让县上通知乡镇干部,也不让随同人员在牧户家中暴露身份。到了晚上要睡觉了,这家牧户因没有多余被褥而犯难,但刘自山却拉过皮褥子,盖着牧户让出的一床被子。江永尼玛和司机怕刘自山住帐篷晚上受冻,想向牧户多要一条羊皮当褥子,铺厚一点,但被刘自山挡了回去。他说:“让我们跟牧民一样睡睡帐篷,一是体会一下他们的居住条件;二是缩短了跟群众的距离,加深了感情。”玉树县的干部群众说刘书记真正做到了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跟刘自山一起工作的干部都知道,刘自山每次下乡不是一般性的走马观花,走走形式,而是带着问题、带着思考下乡,对群众反映最突出、最强烈的问题,能办的,有条件办的,立说立行,马上去办。一时办不了的,把问题带回来,发挥班子集体智慧,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每次下乡,刘自山总是将当地乡党委、政府及村支部和牧民群众最急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然后安排县委政府和当地乡党委政府拿出方案来解决。在解决问题中,他都是一抓到底,督促检查,现场解决问题成了他的习惯。他常说:“领导干部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把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职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

结隆乡叶曲河畔的孤寡老太太加塔亲切地称刘自山为知冷知暖的“甲书记”(汉族书记),至今清晰地记得刘自山前后四次来到她家的情形。两年前,刘自山到结隆下乡,在与当地干部闲谈中得知,杂年村这位老太太没儿没女,住在离乡政府不远的叶曲河畔,平时在附近行乞。由于精神不愉快,说话有时癫癫狂狂的,被人们视为“疯子”。当刘自山来到这一间用草垛垒起的只有一人高的围墙,上面用一根木杆搭起的顶棚上覆盖着草皮的低矮土房时,他心情沉痛,当他走进土房,见到屋内简单的灶具和破旧的铺盖,他流泪了……回到乡政府,一向和蔼温和的刘自山第一次发火了,并严厉批评了乡干部。离开乡政府时刘自山掏出200元钱,让乡领导给这位老太太买些生活必需品。同时责令乡领导,要组织党员团员干部在10天内给老太太盖间像样的房子。为了给老太太盖房子,他又决定从办公经费中挤出1000元钱帮助老太太盖房。

时隔一年,刘自山第二次看望加塔老太太,以前的草垛土房旁已盖起了一栋坚固明亮的房子,玻璃窗户,严实木门,还有半间牛粪房。屋内已有了铁炉、锅碗柜,还有当地的藏式卧床。正在山坡上拾牛粪的加塔老太太远远看见刘自山的汽车停在她家门口,她上气不接下气跑到刘自山面前,双手紧紧握住刘自山的手,连连说道:“甲书记牙保达(真好),甲书记牙保达”。

在刘自山的关心下,这位老太太不但精神恢复了正常,还知事达理,见了人就说县上领导和乡党委干部关心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事。现如今乡上每月为她提供口粮,给她捐出了3头牛,加塔老太太不但喝上了牛奶,还吃上了香喷喷的酥油糌粑。

有一次刘自山下乡到了小苏莽乡多陇村时,发现有两个特困户一年四季还住在自然形成的岩洞内。刘自山亲自走进岩洞中,仔细察看了尕罗一家3口人和昂吉一家5口人的生活,就在这岩洞中,他召集一同来的县委办公室的同志商量如何解决这两户的居住问题,首先从维修车辆费中拿出资金为这两户购置了两顶牛毛帐篷,过后在乡党委、政府及党团员干部、职工的帮助下为这两户特困户修建了新房子。

有了这样把心都掏给了藏族群众的汉族干部,青海的民族团结能不稳于磐石吗?不仅汉族干部如此,少数民族干部也如此,回族女干部张玉香就是一个典型。

案例2:藏族群众的贴心人——回族女干部张玉香

张玉香是1985年12月参加工作的循化县回族女干部。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或优秀共产党员。《青海日报》2002年4月18日发表了王平、翼人的报导:《把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记中共循化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玉香》,对她在藏族群众中耐心做计划生育工作的先进事迹作了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