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10468700000076

第76章 青海民族团结考察报告(11)

他们围绕“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进步”这一主题,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工作方针政策,积极探索民族地区民政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依法维护和保障各族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为多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深化救灾救济工作改革,切实保障各族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近5年,我们有效地组织开展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特大雪灾、东部山区大面积旱灾和洪水灾害的救助工作。全省共下达救灾款14194万元,发放捐赠衣物436万件,争取国内外捐赠款物2500多万元,救助灾民850万人(次),维护了灾区的社会稳定。建立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省共投入保障资金1610万元,对3.59万名城镇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在农村牧区,对各族困难群众“以保障基本口粮,再补零用钱”的方式,基本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贯彻落实民族自治政策,保证各民族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使各民族地区享有自治权利。在行政区划的调整变更中,注重体现民族特点,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自治权利。全省设立了6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外,还在34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了民族乡,有效地保障了当地主体民族享有处理民族事务的自治权利,积极推进村民自治,发展基层民主。全省农村牧区普遍建立和实行村民选举制度。全省4121个村委会普遍实行民主选举,由各族群众自主选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人担任村委会干部。在当选18809各村(牧)委会干部中,其中少数民族11003人,占村委会干部总数的58.5%,党员占63.7%,50岁以下的占85.1%,妇女占14.6%。

——加大勘界和调处边界纠纷的力度,保持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我们把勘界作为维护民族地区稳定的根本措施来抓,全省已勘定省际边界线4481公里,约占省际界线总长的63%;勘定省内州县界线13150公里,占州县界线总长的91.2%;有20多个县、市基本完成了乡级界线的勘定任务。及时调处了6处省内热点草山、边界纠纷,分别与四川、甘肃省和西藏协商调处了久治县与阿坝县和德令哈市与肃北县的边界纠纷,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与西藏类乌齐县的边界冲突,化解了矛盾,维护了边界地区稳定,促进了各民族团结。

——坚持分类指导,推进民族地区民政事业的发展。在推进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在东部农业区普遍建立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养老保险、社会福利等保障制度;在青南牧区首先解决无畜户、少畜户等特困牧民的生活困难。在婚姻登记管理工作中,推行牧业区婚姻登记代办员制度,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婚姻服务。在殡葬管理工作中,根据藏族群众土法火葬的习俗,积极倡导火葬,修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火葬场,满足当地藏族群众的丧葬需求。建立农牧区敬老院276所,集中供养五保户老人862名,分散供养3173人,农牧区敬老院覆盖面达到50%。

——积极培养和大胆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厅党组带头做民族团结的模范,经常教育各族干部牢固树“五湖四海”和“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在全厅上下形成了各民族干部职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和睦相处,团结共事的良好风气。大力培养和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近几年我厅采取集中学习、以会代训、选送干部和外出培训等形式,积极培训少数民族干部,厅机关26名少数民族干部,被提拔到领导岗位的13名,占50%。

3.青海省水土保持局

他们针对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恶劣,水土资源匮乏,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洪涝灾害加剧,是青海贫困的根子,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造成农业产量长期低而不稳,各族农牧民生活十分贫困的现状,广大职工立足本职,深入基层,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把扎实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作为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粮、果、菜、蓄全面发展。截止目前,共计投资2.16亿元,已建小流域274条;兴修水保骨干工程19项(完成土石方300余万方);农田基本建设坡改梯工程实施260万亩;雨水集流工程实施1.71万户,兴修3.2万眼窑;建立270平方公里以上的治理示范区17个;植树造林345.8万亩;种草60万亩,有效保护草地1500余万亩。这些工作措施每年可拦泥沙1000万吨,拦蓄地表径流1.2万方,粮食增产1.1亿公斤,解决6.24万人和34.9万羊单位的饮水困难,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4平方公里。农牧民群众“三料”(燃、饲、肥)俱缺的困难基本解决。这些有效地改变了青海农牧业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生态环境,已成为加快青海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保护国土、根治水害、开发水利的根本性措施,对于促进青海各民族团结进步具有深刻的意义。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柴沟过去是山秃、水缺、地废、人穷的贫困山区,水土流失面积达92%,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群众生活十分困难,治理前人均纯收入80余元,平均亩产82公斤。1983年被青海省水土保持局列为重点治理流域后,经过7年的综合治理,治理程度达73%。如今林草繁茂,梯田连片,面貌焕然一新,正常年景亩产400公斤,人均纯收入800余元,大大高出该县平均水平。

又如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位于浅山区,人口2190人,耕地5457亩,属少数民族村,该村山大沟深,大小山头千余座,干旱少雨,水土流失是该村贫困的根子,水源奇缺是该村发展的制约因素。80年代,青海省水土保持局在此开展小流域治理,先后治理5道梁、4条沟、12面坡,新修水平梯田4400亩,建成5条渠道,水浇地面积达1849亩,植树造林7600亩,现全村人均占有水平梯田2亩以上,水浇地0.8亩,林地3.5亩,人均成材树73株。1997年,小高陵村粮食总产达230万公斤,人均产粮525公斤,全村总收入265.9万元,人均纯收入1200余元,成为湟源县的小康示范村。1997年得到来青视察的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同志的高度评价,称赞为生态农业的雏形。

再如“九五”开始,青海省水土保持局实施青海省政府确定的三大扶贫工程之一的东部干旱山区综合治理工程。重点抓7个民族自治贫困县的综合治理。在治理经费的安排上,他们向贫困地区倾斜,以工代赈资金、支援不发达资金等全部用于民族贫困县乡。1996年他们正式开展工作,已完成总体规划并通过审查。这件“急百姓之急,救百姓之苦”的大好事,预计到“九五”期末,会使69.93万各族贫困人民实现温饱。

4.中共海北藏族自治州委员会

他们以增强民族团结为宗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州委坚持每年集中一个月时间,在全州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做到年年有新内容,年年有新成绩,有力推进了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他们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引导各族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开门建州、科教兴州,以农稳州、以工富州、以商活州的发展思路已成为全州人民的自觉行动,推动自治州国民经济驶入了快车道。海北州畜牧业作为全国高海拔草地畜牧业的典型。他们以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重点,通过发展民族教育、实施倾斜政策,在招生、招干、聘用等方面采取放宽报名条件,降低录取分数线,扩大招生名额等办法,为扩大民族干部来源,壮大民族干部队伍打下了基础,在党校办民族干部班,选送民族干部到大中专院校进修,到省直机关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赴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等,使民族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他们引导群众坚定勤劳致富,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念,改变对宗教的盲目依赖心理,淡化宗教意识,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同时,始终牢牢控制了全州宗教的领导权,把宗教工作纳入全州两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引导宗教与自治州的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

5.兴海县人民政府

他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除全力抓好经济工作外,始终如一地在搞好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与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形式多样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爱国主义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与普法教育相结合。让群众学法、知法、用法、守法,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对于发生的民族纠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发现和解决不稳定因素,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中的人民内部矛盾,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与反对民族分裂,保持社会稳定和维护祖国统一相结合。随着国内外敌对势力和达赖集团对该县渗透活动的日益加剧,及时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认清达赖政治上的反动性和宗教上的虚伪性,教育群众与达赖集团彻底划清界线,及时取缔邪教组织“门徒会”,对首要分子、骨干分子给予严厉打击。他们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他们确定“牧农为本、科技兴县、商贸活县、资源富县”的经济发展战略,强化牧农基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强了全县各民族团结。

6.平安县人民政府

他们大力发展民族经济,促进各民族经济地位的平等,为民族团结奠定经济基础。一是鼓励和扶持少数民族群众兴办个体私营经济。将回族作为本县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头雁”在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全县私营企业主中,回族占34%,回族聚居的村尔湾村有望在本世纪成为平安第一“亿元村”。二是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和引导帮助少数民族走农业产业化之路,脑山藏族群众的地膜洋芋种植已成为全县的“样板”,拉树岭回族村牛羊贩运育肥的产业化经营创造了青海有名的“拉树岭牛羊育肥”模式。他们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社会事业发展,提高民族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民族团结创造条件。通过争取“贫三”项目等资金,使少数民族各乡中小学危房已得到全面改选,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99.2%,初中入学率96.8%,少数民族非文盲率达到98.2%;并在藏族地区开展汉藏双语教学。5个民族乡的乡镇卫生院改造全部完成,大大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使“花儿会”、射箭比赛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得以保存和发展,全县电视覆盖率已达78%。各民族乡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人饮工程已完成,自来水进了每个村,村村通电,30%的民族村实现了通电话。他们重视宗教工作,正确处理宗教问题,消除了妨碍民族团结的不利因素,针对平安回、藏两民族几乎全民信教的实际,在尊重群众的宗教信仰和感情的同时,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对违反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行为,政府立场坚决,毫不含糊,不留任何有害于稳定的因素。对达赖分裂祖国的活动进行旗帜鲜明地揭批,保证了在达赖故乡未发生一件传播传单和藏胞出逃的事,也没有由达赖私下认定的人掌管寺院和信教群众的事件。他们引导各民族群众互尊互敬,鼓励民族之间的互相交流,使民族团结由和平共处走向和谐交融。县乡政府组成人员中,少数民族干部占总数的13.7%,其中在县级领导中占20.5%,乡镇领导中占20.3%。各民族群众的民间交往频繁,民族感情深厚,形成了各民族间团结的大好局面。

7.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他们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昆仑山脚下,江河源头,肩负着玉树、四川、西藏等毗邻地区广大藏族群众防病治病任务。年创收入较90年代初期翻了三翻,固定资产增长了10倍。在医院这所大家庭里,各族职工顾大局、识大体、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为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开创良好局面。医院党委一贯重视加强学习党的民族政策,要求各族职工相互尊重,把民族团结始终贯穿在职工教育之中,付诸于各项医疗工作之中,教育职工懂得“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的深刻道理。自建院以来,汉族医务人员手把手培养当地民族专业人才,使他们已成为专业骨干。他们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大局,提供医疗服务质量。医院每年为各族特困患者捐钱送物,无偿补贴医疗费高达一万元左右,以病人为中心,提高两个服务,对就诊患者,不管族别、一视同仁、热情服务,推行承诺服务制,实行全方位优质服务。

1999年受国务院表彰的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主要有:

1.门源回族自治县县长乌成云(回族)

他担任门源回族自治县县长以来,长期坚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关民族问题的论述,并结合门源县实际情况,深入调研,反复思考,形成了自己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刻认识。认真贯彻落实《门源回族自治县自治条例》,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够深入了解掌握民族政策,自觉尊重兄弟民族间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民族大团结,经济大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他在充分认识县情的基础上,分析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发展经济的新思路,新举措。提出了“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的发展目标,制定了“开门建县、农牧立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资源开发富县、科教兴县”的六大战略,并把“油品经济”、“育肥大县”、“水电走廊”、“煤龙经济”作为支柱产业和主攻方向,不断加强农牧业基础,使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9.98%的增长速度。

2.海南藏族自治州水电局局长黎佳(藏族)

他在高原牧区整整奋斗了40多年,仅在水电战线上就干了近13年。作为水电局局长他注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向专家内行请教,并逐步掌握了很多水利专业知识,成为大家公认的专家。为了切实解决边远山区农牧民的饮水问题,他踏遍了海南州的山山水水,每一个项目做到心中有数。并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争取资金增加水利投入,加快水利建设发展步伐。仅1998年全州共争取资金3852.13万元,兴建各类水利工程62项,解决和改善28848人、33.98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解决旱变水面积3100亩、改善灌溉面积4.67万亩。

3.西宁市财政局副局长董秀敏(蒙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