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10488100000022

第22章 权力围城,云波诡谲——感受国王总统的政坛风云之谜(2)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一些史家也不赞同传说中的加尔各答黑洞事件。在辛哈和班纳吉两人合著的《印度通史》一书中说,事发的那天晚上不可能有多达146个欧洲人留在加尔各答,真正的人数大概只有60人。后来之所以夸大到死了123人,很可能是出自那位“爱好虚荣的霍威尔”想以此来表现自己。巴基斯坦学者拉希姆等人写的《巴基斯坦简史》中在提及这一事件时说:“按照德雷克的说法,总数为39人,其中16人在夜间死去”。不管是60人也罢,16人也罢,他们究竟是如何死去的实在难以断定。由于当时加尔各答局势混乱,没有确凿可信的证据来说明究竟有多少英国人被俘和死掉。众所周知,当时适逢英法七年战争爆发之际,一方面,英国人耀武扬威,准备与法国殖民者争夺南印度霸权,另一方面,孟加拉人对英国“生意人”的横行霸道深恶痛绝。所以当道拉率军攻打加尔各答城内威廉堡时,英国人肯定是孤立无援的,在混战中英国死掉一些人也是完全有可能的。霍威尔之所以夸大其词,只不过是想唆使英国人反对道拉政府。后来霍威尔本人因祸得福,在死里逃生后,一度擢升为孟加拉省督。

加尔各答黑洞事件中另一个疑问在于关押英国俘虏的“黑洞”到底有多大,能够使一夜之间在146人中竟有123人窒息而死。一般认为,这146人被关在一间20平方英尺的房间内,四周漆黑,只有一扇小窗供通气,所以到第二天一早闷死这么多人。据印度文献目录学家夏尔马所编《印度争取自由斗争百科词典》的有关“黑洞”条目的论述,它仅仅18平方英尺大。如果真是如此,那是绝不可能容纳下这么多人的。由此可见,霍威尔的口述言过其实,令人难以置信。很显然,霍威尔的说法是别有用心的。事后,英国人果真采取了报复手段,一度重新夺回加尔各答。

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加尔各答黑洞事件中究竟死了多少英国人,至今也还是一个疑团。

法国大革命领袖丹东叛国之谜

丹东为法国大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是这样一个政府要员,最后却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其中的缘由谁又能说得清?

法国大革命时期,欧洲政治局势复杂,诸多不安的因素威胁着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一批波旁王朝的流亡贵族更是勾结国外封建反动势力,伺机颠覆新政权。对此,法国共和政府始终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组建了著名的公安委员会和革命法庭,镇压敌人内外勾结的破坏活动,保卫法兰西共和国的安全。

在国家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情况下,国内的政治斗争却日益尖锐。在复杂的党派政治斗争中,为了彻底打击政敌,执政党对凡持有不同政见的人动辄就扣上“通敌”的帽子。到1793—1794年雅各宾派专政时期,这种政治斗争更是走到了极端,甚至连雅各宾派自己的领袖人物也难以幸免。乔治·雅克·丹东便是其中的牺牲品。

1759年10月26日,丹东生于奥布河畔阿尔西镇一个检察官家庭。由于学习法律,丹东早年曾是一位律师。1798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开始参加雅各宾俱乐部,后来被选入议会,曾任著名的科尔得利俱乐部主席、共和政府的司法部长等职,与马拉、罗伯斯庇尔一起并称为雅各宾派的“三巨头”,为拯救共和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1793年6月雅各宾派取得革命政权后,丹东主张对内实行法治,对外休战议和,提倡宽大和人道。他的这些主张引起了激进派罗伯斯庇尔、圣茹斯特等人的不满和反对,致使雅各宾派走向分裂。由于与罗伯斯庇尔派的严重分歧,丹东逐渐变成雅各宾派的右翼,被排挤出救国委员会,回归故里,不久再次复出。

丹东极力攻击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和社会保安委员会。因此,吉伦特派分子乘机利用丹东势力准备发动政变,阴谋推翻雅各宾派政权。1794年3月30日夜,丹东与德穆兰等人被救国委员会逮捕,被指控勾结米拉波、从王室领取贿金、图谋劫持国王路易十六外逃;与吉伦特派结盟、主张对敌人和解与宽容、与可疑的外国人勾搭;个人财产急剧膨胀……4月5日,丹东以“阴谋恢复君主制颠覆共和国”罪被送上断头台,时年35岁。

丹东一案可说是疑团重重,扑朔迷离。那么他为什么会被判处通敌叛国的罪名呢?这可能与他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急剧膨胀的个人财富有着密切的关系。

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了颠覆新兴的资产阶级政府,英国政府出钱包庇法国的流亡贵族及特务在法国从事间谍活动,偷取国家机密。早在1798—1790年有人诬陷马拉一案时,丹东就被称为“密探”、“英国间谍”、甘愿“把自己卖给任何一个想收买他的人”等。后经科尔得利俱乐部向各区及制宪会议、市政厅发出为丹东辩解的陈情书,流言蜚语才稍微平息。然而,丹东大批的私人财产却始终为人所怀疑。在1790年底他还债台高筑,到1791年不仅偿还了所有债务,还购置了大片田产及新的住宅,与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据说,丹东被捕后,在他的文件中发现了英国外交部给当时在巴黎从事阴谋活动的银行家别尔列格的指令信,要他向信中指定的一些人支付欠款,以作为效忠英国的报酬。人们怀疑丹东即是领取钱款者之一,否则信件怎么会在他手上呢?因此,有人猜测,法庭在最后审判丹东时,认为他曾经与英国勾结,妄图颠覆政府,最终判处他通敌叛国罪。

热月政变后的1803年,一位保皇党人潜回巴黎时被拿破仑当局抓获,他在供词中称丹东曾经参与劫持路易十六外逃的密谋,并以此向英国人索取高额酬金。后来另一名保皇党人的回忆录中也有类似于此的记录。1851年公布的米拉波与王室代理人马克公爵的通信中曾提到“丹东收到3万里弗尔”,这更加使丹东的名声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是,差不多与此同时,也有人在为丹东辩解。1848年革命前夕,史学家韦尔奥梅精心收集资料,试图证明丹东的财产是取之有道的。著名史学家米什莱在自己的著作——《法国革命史》中称丹东是“大革命的天才”、“法国人民的象征”。后来的第二帝国和第三共和国的一些历史学家也纷纷著书撰文来证明丹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丹东的形象大大改变了,他又重新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丹东究竟是不是英国的间谍?他究竟是否领取过效忠英国的报酬呢?事情已经过去两百多年了,可能许多证据已经遗落他处了,这或许将是一段永远无法了结的谜案。

华盛顿为何拒绝竞选第三任总统

在现今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为了竞选总统而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可曾想过当初华盛顿在民意极高的情况下拒任美国总统呢?

在美国历史上,乔治·华盛顿绝对是一位重量级人物。作为美国的开国元勋,是他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独立战争,从而彻底摆脱了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使美国走上了自由之路。自1789至1797年他连续两次任美国总统,在美国历史上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他组建了第一个合众国政府,确立了国家信誉。在他执政期间,促进了海上贸易发展,收回了在联邦时期被侵占的领土,平息了少数白人叛乱,制定了影响深远的土地政策,并使国内出现和平,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明显提高。这一切,足以使他终生受到美国人的爱戴。

但是,在他第二次担任总统任期即将结束时,很多人准备再次推举他继续担任美国总统,并且当时的宪法上对总统连任也没有任何限制。可是,华盛顿不以功臣自居,毅然谢绝竞选第三任总统,并在1796年9月发表了著名的《告别词》,说服国会,告诉国民,详细阐述他对治国安邦的见解。1797年3月4日,华盛顿向他的继任者约翰·亚当斯和平移交了权力,从而创立了和平移交最高权力的范例,并由以后历届去职总统所信守。华盛顿从此告别政坛,回到维尔农山庄,专心致志于他的家庭生活以及种植园的管理工作。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自愿放弃了来自民意的可以终身拥有的巨大政治资本和权力。

对于华盛顿这一出人意料举动的真实原因,国内外许多历史学家已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和研究,但迄今仍然众说纷纭,没有确切结论。原因是华盛顿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他卸任以后,返回他心爱的维尔农山庄时,都没有明确表露过心迹。尽管如此,历史学家们还是根据华盛顿的生平经历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探究华盛顿拒任的原委。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华盛顿主要是担心自己会卷入激烈的党派斗争中去,因而不想继续从政。当时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激烈的党派斗争,华盛顿本人也觉察到了选民中间日益增长的党派情绪,因此在其告别演说中,语重心长地呼吁团结,反对党派斗争,反对其他分裂势力。不幸的是,在党派斗争中他虽然长期一直保持中立,但在第二任总统后期,他失去了非党派的立场,成为了一个联邦党人。在这种形势下,他中断自己的从政生涯看来是一个开明政治家的最好选择了。

另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舆论的攻击对华盛顿作出拒绝连任第三往总统的决定起了主要影响。英国一位历史学家则说得比较明确:由于想要空闲,由于感到体力衰退和受到反对派的谩骂而气馁,华盛顿拒绝接受要他担任第三任总统的要求。

美国许多历史和政治学家看法也大致相同。随着党派斗争的加剧,舆论界的斗争也愈演愈烈。在两派报刊互相攻击的同时,华盛顿在他第二任总统期间,也受到反对派无情的攻击。这种攻击如此激烈,以致弄得他焦头烂额,十分难受。他被指责为“伪君子”、“恺撒”,说他藐视公众。当他提出不连任第三任总统时,许多杂志在其头版头条中还把他的举动称为“恶毒的谎言”。华盛顿在其执政末年所受到的舆论攻击,几乎使他难以忍受。史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华盛顿不想再连任第三任总统的理由。

不管怎么样,华盛顿不顾公众的压力,坚决拒绝连任第三任国家总统,从而创立了美国总统决不超过两届任期的不成文惯例。这个惯例一直到1940年才被罗斯福所打破,但在罗斯福死后这个惯例正式被写进宪法第22号修正案里面,从而又恢复了华盛顿创立的传统。

1799年12月12日,华盛顿由于偶感风寒,最后病情转重,不治身亡。这位美国人的国父虽然去世了,但他为美国留下的许多精神财富却永远留在了世世代代人民的心中。

列宁遇刺之谜

伟大的列宁造就了强大的苏维埃政权。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之父,竟然被本国人刺杀,这其中隐藏了什么秘密呢?

1918年8月30日,列宁在做完演讲后离开位于莫斯科谢尔普霍夫卡大街上的米海尔松工厂,他穿过人群,走向自己的汽车,工人和水兵们簇拥着领袖,高声叫喊着他的名字。突然,响起一阵枪声,列宁捂着胸口倒下了!

俄《共青团真理报》报道称,当晚11时左右,列宁来到大街上,暮色已经很深,周围一片嘈杂声,因此,枪响的时候根本没人听见,只是当列宁倒下时,人群才一下子被恐惧所凝固。片刻之后,人们开始四处逃散,只有一个人十分沉着冷静——苏维埃步兵师政治委员助理巴图林。巴图林后来说:“向列宁开枪的人我没有看见。当时我喊:‘抓住凶手!’我看到我后面有个样子古怪的女人,就搜了她的口袋,夺了她的提包和伞,叫她跟我走。这时,人群中有人指认她就是向列宁开枪的人。”这个女人就是芬妮·卡普兰。

列宁纪念馆也有俄罗斯学者对当时刺杀现场的描述:“卡普兰犯下了一个错误,也许她是想就此献身。当时她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靠在一棵树上,异常冷静地看着喊叫的人们从米海尔松的大门里跑出来,狂奔出来的都是水兵和年轻的工人,他们高声喊道:‘抓住她,别让她跑了!’这个时候,卡普兰先是在原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鞋子,后来又像一个高度近视眼的人那样眯缝起眼睛朝黑暗的地方望去。冲到她面前的人们看了看她,然后大声喊道:‘就是她!就是她开的枪!’”卡普兰就这样被逮捕了。

卡普兰在被逮捕后三天遭枪决。行刑的现场就在克里姆林宫内。当时开来一辆轻型卡车,执行的枪声被卡车马达的轰鸣声掩盖了。卡普兰死后,她的尸体没有掩埋,而是被塞进一个铁桶里浇上汽油焚烧了。女刺客卡普兰在行刺后被逮捕,迅速遭到处决又是为什么呢?研究卡普兰在刺杀列宁未遂后境遇究竟如何,与俄罗斯那一段历史究竟有何内在联系?

卡普兰的全名是芬妮·耶菲莫芙娜·卡普兰,她1890年出生在乌克兰沃伦省一个犹太人家庭。

俄国1905年革命以后,卡普兰开始接近无政府主义者,并且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她在革命者圈子里活动的时候用“多拉”的化名。卡普兰第一次参加恐怖活动是1906年,她策划组织参加对基辅行政长官的暗杀,但是没有成功,她被捕后被判为终生苦役。因此,年纪轻轻的卡普兰很早就开始品尝铁窗生涯的沉重和痛苦。俄罗斯解禁的历史资料披露说,她当时几乎完全失明,她后来虽然被送往教会医院就医才恢复健康,但是,她的视力依旧没有恢复,无法正常开枪射击,至于是否真的就是刺杀列宁的枪手很值得商榷。

而且,在诸多证词中并无指认者的姓名。因为,疑凶还有两名:一名中学生和一名戴水兵帽的人。列宁中弹后见到他的司机吉尔就问:“抓住他没有?”列宁指的是男性,而不是“她”。吉尔起先说只看见一只拿手枪的手,后来才说是卡普兰。被认为属于她的那支枪,是4天后找到的。1922年德国大夫从列宁颈部取出的子弹,经检验不是从那支枪射出的。

绝大多数人认为卡普兰就是刺杀列宁的真凶,是右翼社会革命党委派的恐怖分子。但是,卡普兰的审讯记录也未能使情况明了。社会革命党人的惯例是,任何恐怖行动都应作为执行该党判决而公布,然而,该党声明,并未插手谋刺列宁。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视力很差的卡普兰并未直接参加刺杀列宁的行动,背后另有其人。这些学者甚至还提出了大胆的假设和推理:刺杀列宁的行动成为后来“克里姆林宫大审判”的导火索!但是不论如何,正由于发生了卡普兰刺杀列宁事件,此后与之相关的事件也都成了苏维埃政权延续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高档机密,以至于最终成为“20世纪的黑洞”,俄罗斯历史永恒的谜团。

“国会纵火案”之谜

1933年2月27日晚,坐落在柏林共和广场西侧的国会大厦突然起火,这就是轰动世界的“国会纵火案”。那么究竟是谁潜入帝国议会大厦并把它付之一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