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趣味科学(科学知识大课堂)
10494500000035

第35章 趣味生物(4)

昆虫翅膀的由来

你知道吗?昆虫是地球上第一批“飞行家”,它的飞行史已有3亿多年。昆虫是靠自身背部进化出的一对(或两对)翅膀来进行飞翔的。此后约过2亿年,第二批“飞行家”上了天,这就是鸟类。鸟是将前肢进化成一对翅膀,来进行飞翔的。

大约在3.5亿年以前,地球上的昆虫迅速发展。大家熟悉的蟑螂,是当时地球上最占优势的一类飞行动物。科学家从化石的遗骸中鉴别出500多种蟑螂。这些古代蟑螂,与我们今天见到的蟑螂差别不大,都有翅膀,并且会扑动翅膀作短距离飞行,可以说它们是有翅类昆虫中最古老的成员。而古代有翅昆虫中个头最大的,要数石炭纪时期的巨大古代蜻蜓——现代蜻蜓的祖先了,它的翅膀展开了可达76.2厘米,常在原始时代的沼泽地区自由飞行。

那么,昆虫的翅膀是怎样产生的呢?

法国著名博物学家拉马克,在1809年出版的名作《动物学哲学》中写道:“凡是没有达到其发展限度的动物,它的任何一个器官经常利用的次数越多,就会促使这个器官逐渐地巩固、发展并增大起来,而且其能力的进步与使用的时间成正比例。”这就是拉马克著名的“用进废退”学说。你看,刚刚从蝌蚪发育成成体的小青蛙,爬上岸时,四肢很小,尾巴很大,后来在陆地上由于经常用后腿跳跃,后腿就变得发达起来,而尾巴却因用不上而退化消失了。“用进废退”的现象,在我们周围到处可见。

然而,科学家经研究认为,昆虫翅膀与身体的长度应有一定的比例,也就是说昆虫的翅膀必须达到足够的长度时,才能飞行。昆虫最初长出的那种又小又短的翅蕾对飞行是毫无用处的,根本谈不上越用越发达。因此用拉马克和达尔文的学说无法解释昆虫翅膀的由来。

1978年,美国堪萨斯大学的研究生道格拉斯,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个假说。他认为昆虫的翅膀当初并不是用来飞行的,而是用来吸收太阳的热能,换句话说,是用来当暖气片用的。冬天,昆虫和其他冷血动物体内的生化反应变得极为缓慢,它们的行动自然也十分迟缓。这样,早期的翅蕾被昆虫用来吸收太阳能,以提高体温和增强活动能力。为了吸取更多的太阳能,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演化,昆虫的翅膀越长越长,越长越大,最后终于达到了可供飞行的长度。

后来,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科学家柯尔和布朗大学科学家金梭佛,试图用实验来验证道格拉斯的假说。他们用不同大小的人造翅膀和虫体,测量吸热和传热的关系,并用风洞来检查这些人造昆虫的飞行能力。实验结果大体肯定了道格拉斯的假说,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翅膀越大,固然吸收的热量越多,但是,热量传导时消耗的能量也越多,也就是说翅膀大吸收的热量多,消耗的热量也多。进一步研究得知,翅膀长于1.25厘米时,吸放热量达到平衡,这时传入虫体的热量便不再增加。换句话说,如果仅仅为了吸热,昆虫翅膀不应该长于1.25厘米。然而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1.25厘米的长度,还不足以使虫体飞翔。要使虫体在空中飞翔,翅膀长度起码要有2.5厘米。

20世纪90年代,美国海洋生物学家格拉汉姆指出,在3亿年前的石炭纪时期,地球表面的空气比较稠密,含氧量也较高。地球化学家波诺尔指出,那时空气的含氧量为35%(现在为21%)。所以格拉汉姆认为,稠密的大气,可以给昆虫翅膀提供额外的升力。

英国剑桥大学的埃林顿等4名研究人员,用飞蛾在风洞中做飞行实验,还制造了一个机械模型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他们发现,飞蛾向下拍动翅膀时,首先需要把翅膀举至最高位置,然后再向下扇动翅膀。从翅膀根部产生的细小空气涡流,会一直朝着翼端向外流动,这样,翅膀上方的空气压力便会大大降低,从而产生了向上的托力,把飞蛾托举在半空中。可见,昆虫飞翔时,并不是按普通空气动力学原理进行的。

真是越来越复杂了。昆虫翅膀,当初到底是用来吸热的,还是用来飞翔的;或是开始为吸热,后来改用飞翔,仍是一个谜。如果能搞清楚这个谜,那么对人类航天飞行器的发展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蚂蚁王国

蚂蚁这种昆虫,人类恐怕很早就认识它们了。因为在我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的《尚书》里,便有“麻冕蚁裳”的句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戴着麻织的帽子,穿着蚂蚁那种黑色的裤子。人们还常常拿蚂蚁来形容别的事物,比喻勤学叫“蚁术”,形容战士爬墙叫“蚁附”,说大家聚会为“蚁聚”,描述部队的队形叫“蚁阵”。尽管古人用蚂蚁造了这么多的词,我却怀疑,他们对蚂蚁未必都了解得透彻。我认为,人类对蚂蚁有较全面的认识,恐怕是近代的事情。而且,即使是我们当代人,也未必对蚂蚁都了解,所以还有说蚁的必要。

一窝蚂蚁,看上去似乎都一个模样,其实不然。蚂蚁群里却有雌蚁、雄蚁、工蚁、兵蚁的区别。

刚孵化出来的雌蚁和雄蚁都有翅膀,约一厘米长,是蚂蚁王国里的大个儿。它们全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人们叫它为“三节头蚂蚁”。

每年六七月间,这些繁殖蚁就开始分群。他们成群结队地趁黑夜飞出巢穴,并在空中飞个不停,那不是练翅膀,而是寻找对象。好事成了后,雄蚁就死了。雌蚁落到地面,摔掉翅膀,找个地缝钻进去,在里面产卵,生育未来的新王国的成员。她就成了蚁后。

不久,第一批蚂蚁出世了。许多蚂蚁仅有两三毫米长,他们是兵蚁和工蚁。尽管他们还是幼虫,但生来就是劳苦的命,刚刚发育完全,便出外活动,为新王国作贡献。

蚁后还在产卵。这时,她不吃不喝,像所有仔细看顾自己的小宝宝动物一样,它整天守候在那比芝麻粒还小的白白生生的卵旁边。她能耐再大,也照顾不了所有的卵。这时,工蚁会主动地帮助她。奇就奇在蚁后和工蚁能根据卵发出的表示冷、热、干、湿的不同气味,适当地搬动卵,放置在适当的地方。除此之外,他们还能根据实际需要,对卵进行处理,分别地将卵按比例地孵化成工蚁、兵蚁、雌蚁和雄蚁。怎么达到这一点呢?通过喂食来实现。具体如何实施计划的,目前还是一个谜。

蚂蚁王国是个分工极为明确的王国。那乱纷纷的蚁群,实际分工极细,并且都有岗位责任制。有站岗放哨的门卫,有寻找食源的侦察兵。侦察兵出外觅食时,发现了巨大的食物,自己扛不动,拖不回,他会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招呼一大帮工蚁和兵蚁来,循原路跑到食物堆放处,大家齐心协力往回拖。倘若半道上遇到别的王国成员来抢劫,兵蚁就会列队相迎,奋力斗敌。工蚁依然照搬不误。不论敌人多么强大,兵蚁不会后退,直到打跑敌人为止,自己断头掉腿,决不眨眼皱眉。敌人跑了,他们又会喜洋洋地将巨大食物化整为零,高高兴兴地搬回家中。他们获胜而归时,也许会像人类打了胜仗似的载歌载舞,可惜,这方面的情况,我们知之甚少。

工蚁是苦力儿。他们负责搜集食物,但自奉甚微。他们吃的是些甜果或昆虫的汁液,但不是吃最好的。他们把精美的食物喂给蚁后吃。蚁后过着饭来张口的生活,惟一的工作便是产卵。而且,是按将蚁群维持在一定数量的比例产卵,既不多产,也不少产。食源丰富就多生些,食物匮乏就少生些。计划生育做得好,似乎不像人类那么盲目。现在,世界上的政治家、学者大叫“人口爆炸”,蚂蚁王国里似乎没有这种呼声。

蚂蚁怎么实现互相的联络呢?如果捉只蚂蚁放在水面上,就会发现从它的腹部末端会散发出一层薄薄的油脂儿。这是他们的通讯工具。蚂蚁爬行时,将这“油”涂一点在地面,后来的蚂蚁依靠其灵敏的触角能嗅到“油”的气味,便可依此前行。所以蚂蚁不会迷路,走多远,也能找回家里。不同王国里的蚂蚁,“油”的气味是不同的,故此不会找错门儿。这似乎比人类的无线电通讯落后一点,不过,蚂蚁不像人类可乘火车远行,可坐飞机上天,他们不用无线电,只用涂油法便够用了。因此,恐怕不能说他们的通讯方式落后。

蚂蚁还是牧民和气象专家。

蚂蚁牧民放牧的不是牛、羊,而是蚜虫。

蚜虫能分泌出一种含蛋白质、糖分的蜜汁。蚂蚁用触角轻轻地拍打蚜虫的尾部,蚜虫就会分泌出蜜汁。这是蚂蚁的美食。这有点像人类的挤牛奶。人吃了奶,就得照顾牛。蚂蚁为了多获蜜汁,也会保护蚜虫,有时还把蚜虫搬到蚜虫爱吃的植物上,像人把牛赶到水草肥美的地方一样。因为蚜虫便是蚂蚁的“蜜牛”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时还受气候之害。但是蚂蚁能预测天气。谚语说:“蚂蚁搬家,大雨倾盆。”看来,蚂蚁值得人类学习的地方不少。

蚂蚁的种类挺多,有山蚁、灰蚁、黑蚁、红头蚁等等,但是他们都各有各的王国,他们王国的组织形式大致差不多。有人说,“细察一种蚁,便知百种蚁”,目前看来,还是有道理的。不过,随着科学器材的改进,生物化学的发展,人类也许会对不同蚂蚁的区别分析得清楚,那是未来的事。然而,那一天迟早会来的。

热带森林的“霸王”

通常,人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把蚂蚁置于死地,可是生物世界中大名鼎鼎的劫蚁,却是热带森林里所向无敌的“霸王”。

100多年前,在亚马孙河畔的拉脱维娜农场,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人蚁之战。一个夏日的早晨,场长西蒙接到警察局的通知:有一个长约10公里、宽约5公里的褐色劫蚁群,正在向这里涌来。西蒙让工人们作好随时撤离的准备。然而,大家不愿离开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坚决要求留下来与劫蚁大战一场。

西蒙和各耕作队的队长用了整整一天时间,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这时,旷野里已充满蚁群迫近的迹象:大群鸟儿惊慌地鸣叫着,向亚马孙河对岸飞去;凶猛的美洲豹和它们的捕食对象——猴子,一起四处逃窜……第三天早晨,望哨发出了警报。1小时后,蚁群走近了,那是一只只有半个拇指大的劫蚁。它们走到排灌沟前,一只叠一只,像叠罗汉似地叠起了近2米高的蚁墙,然后上面的劫蚁居高临下地跳下去。劫蚁纷纷跌落在沟水中,被抽水机抽上来的水流冲进了亚马孙河。

近中午的时候,蚁群停止进攻,全部后撤了。可是,太阳刚偏西一点儿,它们带着许多树叶又卷土重来。一些劫蚁刚爬上树叶,另一些劫蚁就把树叶拖下水去。树叶成了蚁群的“登陆艇”。一时间,千“舟”竞发,无数“登陆艇”向居住区开来。然而,区区树叶怎么抵挡得住强大水流的冲击,它们被掀翻,卷走了,成堆的劫蚁葬身于亚马孙河。

夜晚,蚁群又停止了进攻。热带的晚风是很猛烈的,天快亮时,给抽水机供电的电线被大风刮断了。这时,蚁群又开始了新的进攻。由于抽水机断电,水抽不上来,一段排水沟迅速干涸了。劫蚁乘机涌了过来。人们迅速退到耐火材料沟后面,马上把汽油灌进沟里,并点起火来。涌过来的蚁群,被熊熊大火所吓退……西蒙突然想到,农场里的汽油只能连续燃烧两天时间,只好打开大水闸,让亚马孙河的水冲进来,将可恶的蚁群淹死。但控制大水闸的开关在火墙外300米的地方,那里是劫蚁的天下。西蒙决心冒这个风险。他挑选了3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并和他们一起“武装”起来:在紧身衣裤外面穿上密封服装,戴上头盔和手套,穿上几重袜子,再穿长统靴子。

人们用土在火焰中压出一个小缺口,“飞毛腿”劳斯箭似地穿出火墙,在“褐色海洋”中飞奔向前。只用了两分半钟,劳斯已跑到控制大水闸的开关那里。这时,劫蚁已爬满他的全身。他迅速扳动控制枢纽,直至把闸门全部打开。劳斯开始往回跑了,他猛然感到有一只劫蚁已钻进防护衣。眼看离人群只有30米了,那只可恶的劫蚁已咬穿几重内衣,在他的背上接连咬了几口。劳斯终于晕倒在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西蒙和两个小伙子同时冲出去,把他救了回来。

勇敢的劳斯被救醒了。他和伙伴们坐在小木船上,望着淹死在大水中的千千万万只劫蚁,感到非常高兴。

劫蚁为何这么厉害呢?因为这种昆虫是吃荤的,而且总是集成大群,四处流浪和游猎,因而毒蛇猛兽都只能退避三舍。

蝴蝶迁飞的三大谜

据文献记载,最早发现蝴蝶漂洋过海的是航海家哥伦布。他在环球旅行的途中,发现成千上万只蝴蝶结队从欧洲飞往美洲。据统计,全世界曾有200多种蝴蝶,发生过上千次迁移飞翔。

蝴蝶为什么要迁飞?这是第一个谜。

有的昆虫学家认为,昆虫迁飞是为了逃避不良的环境条件,是物种生存的一种本能行为。它与遗传和环境条件有关。他们提出两种假说:

第一种假说认为,迁飞是昆虫对当时不良环境条件的直接反应,如食物缺乏,天气干旱,繁殖过剩,过分拥挤等等。如大菜粉蝶在成虫羽化的时候,如果它寄生的植物不能为它提供较佳的食物来源,它就会迁飞,去寻找合口的美味。相反,如果它寄生的植物已能满足它的需要,它就不迁飞了。

第二种假说认为,某些环境条件的变化,影响到昆虫的个体发育,致使昆虫发育成为一种迁飞型的成虫。这些迁飞型成虫往往在形态、生理状况和行为方面与居留型成虫有明显的不同。他们发现,光照周期、温度、种群密度、食物条件的不同,都会使成虫在生理和飞行能力上产生明显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