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明诗三百首
1050400000085

第85章 王世贞 (2)

作诗时严嵩虽已身死,王忬却未被昭雪,所以有“岂无”云云。穆宗即位,忬复原官,但未获恤典。万历十五年(1587),乃赐祭葬,赠兵部尚书。辟治墓域,创建碑亭。他在《先司马祭赠圣纶碑阴记》中有云:“不特先臣墓木已拱,而臣之发皓齿堕,去鬼无几何矣。”因这时世贞已六十二岁。时间过得也真快,不但逝者含冤于地下二十余年,他儿子也由壮龄而进入暮年,连皇帝都换了三个了。

登太白楼①

昔闻李供奉②,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③。

欲竟重来者④,潺湲济水流⑤。

【注释】

①太白楼,《嘉庆一统志》:“李白酒楼在济宁州南城上,唐李白客任城县,县令贺知章觞之于此。今楼与当时碑刻俱存。”唐任城县即今山东省济宁市。李白《任城县厅壁记》:“帝择明德,以贺公宰之。”贺公名失传,后人以贺知章充之,实误。②李供奉,唐玄宗召见李白后,有诏“供奉翰林”,后因称李供奉,意思是在皇帝左右供职的人,故也称宫官。③天门,这里指天空。④竟,穷尽。一作“觅”,恐非。⑤济水,古与江、淮、河并称“四渎”。

【说明】

作者曾官青州兵备副使,本诗当是此时作,也是作者的名篇。

诗原为自己登太白楼而作,却从当年李白登楼长啸说起。但月照天门,后继无人,徒有济水长流而已。

《皇明诗选》宋徵舆云:“结得高深。”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天空海阔,有此眼界笔力,才许作《登太白楼》诗。”

上谷杂咏①

海内兵戈遍,兹方可晏然②?

生儿先共虏,与鬼不分年③。

马失来时道④,雕盘战后天⑤。

城中七万户,箫鼓旧喧阗⑥。

【注释】

①上谷,战国燕地,秦汉至晋皆置上谷郡,以郡在谷之头而得名。明初为易州,属保定府,今为河北易县。②晏然,安然。③生儿二句,意谓当地人民从小便与虏方(指鞑靼部)在交战,因而常有成鬼的可能。上句写尚武,下句写艰危。④马失句,写路途曲折。⑤雕盘句,指烽烟暂息。即《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幕有乌”之意。⑥箫鼓,这里指军中乐器。鲍照《出自蓟北门行》:“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说明】

明之易州,地近边塞。海内战乱不息,此地所以能够暂处晏然者,亦因人民自幼皆习武艺,不使强虏侵占,但他们也经常处于死生的边缘。末二句是追溯语,却雄浑爽健,以今日之晏然回顾旧时之喧阗。

忆昔

忆昔南巡汉武皇①,楼船车马日相望。

轻裘鄠杜张公子②,挟瑟邯郸吕氏倡③。

秋尽旌旗营细柳④,夜深烽火猎长杨⑤。

孤臣亦有遗弓泪⑥,不见当时折槛郎⑦。

【注释】

①忆昔句,汉武帝曾巡南郡,渡江过彭蠡(江西鄱阳湖)等地,这里比喻明武宗之往南方游幸。②轻裘,形容优游飘逸的样子。鄠(hù)杜,鄠县(今陕西户县)杜陵。杜陵即乐游原,汉宣帝在此筑陵,乃改名,后亦为游娱之所。张公子,汉成帝时富平侯张放,为杜陵张汤之后代,常伴成帝微行出游,使成帝得以近幸赵飞燕。时有童谣云:“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③挟瑟句,战国时大商人吕不韦经商于赵国国都邯郸(今属河北),取邯郸善歌舞之姬人以进于子楚(即秦始皇之父)。倡,通“娼”。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张公子指钱宁一流,吕氏倡谓刘孃。”钱宁,明武宗嬖臣,常诱武宗荒游,纵声色为乐。

刘孃,武宗在大同时所幸美人,参见黄佐《南征词之五》。④细柳,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军,屯军细柳(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以备匈奴,世称细柳营。这里借喻武宗好逞武功,自称“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朱寿”,将武业当做儿戏。⑤长杨,汉行宫名,因宫有长杨树而名,故址在今陕西周至(盩厔)县东南,供皇帝游娱,这里也借喻武宗常于夜间游幸,并以“细柳”密对“长杨”。⑥遗弓,指皇帝死亡。传说黄帝乘龙升天后,其弓下堕,百姓乃抱弓而哭。⑦折槛,汉成帝时,槐里令朱云请斩安昌侯张禹。帝怒,欲诛云,云攀殿槛,槛折。后以比喻敢于直谏的臣子。杜甫《折槛行》:“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

【说明】

诗咏武宗好游幸,爱声色事。两联对仗皆极工整高华,结末感慨于无朱云那样倔犟的折槛直臣。其实当时的直臣还是不少,只是多因此得祸。如正德十四年正月,武宗自太原还至宣府,命嬖臣江彬提督十二团营。及还京,复欲南幸,廷臣伏阙谏者百余人。彬激帝怒,皆下狱,多有杖死者,而宁王朱宸濠亦即谋反于此时。

登岱①

尚忆秦松帝跸留②,至今风雨未全收。

天门倒写银河水③,日观翻悬碧海流④。

欲转千盘迷积气,谁从九点辨齐州⑤。

人间处处襄城辙⑥,矫首苍茫迥自愁⑦。

【注释】

①岱,泰山的别名。②秦松,见李梦阳《郑生至自泰山》。跸,帝王巡幸之处。③天门,泰山登顶处。写,通“泻”。④日观,泰山观日出处峰名。徐中行《登岱》颔联云:“天门雪尽河流合,日观春晴海色分。”⑤谁从句,李贺《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诗的齐州本指中州,泰山则在齐地,故王诗有双关意。⑥人间句,《庄子·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山(今名泰隗山),由方明驾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适遇牧马童子,便上前问路,小童告诉了他。黄帝感到很奇怪,小童连大隗所在地方也知道,又问治理天下之道,小童说:“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小童又说,他患目眩症时,有长者教导他说:“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庄子的意思,在阐释道家无为、不生事的主旨。襄城,今属河南,这里作典故用。辙,车马的痕迹。⑦迥,远。

【说明】

泰山多云气,路又曲折,易使人迷路,而天下偏多扰事之徒,因此到处有迷惑人的难以识别的歧途,诗人为此而感叹。

哭敬美弟①

尚书阡陌紫云屯②,新奉君王表墓门③。

莫较生前供养日,九泉先得侍晨昏。

【注释】

①敬美,王世贞之弟世懋字,先世贞三年而卒。②尚书,指世贞父王忬,于万历时赠兵部尚书。阡陌,指墓道。紫云,祥瑞的云气,贯次句。③新奉句,参见《寒食志感示儿辈》。

【说明】

共二十四首,这是第十三首。

世贞兄弟,共经家难,第十一首所谓“尚忆当年废《蓼莪》,凄然吊影两湘累”。今弟先兄而卒,自更为悲痛,但对泉下的亡父,却得先一步侍奉。

世懋亦能诗,其《逢友》云:“归来双鬓两萧然,见画犹能记昔年。风雨一船曾泊处,借人灯火草堂前。”

题弈棋图

松下两仙人,棋声日敲击。

不愁清景移,愁他杀机发。

【说明】

作者是凡人,却在为仙人担心。可见要消除杀机,连仙人也难做到。

送妻弟魏生还里

阿姊扶床泣,诸甥绕膝啼。

平安只两字,莫惜过江题①。

【注释】

①题,通“提”。

【说明】

当是遭家难后,作者妻弟前来探望,又将渡江回里时作。

本来已无平安可言,但死者已死,存者尚存,家亦未抄,于无可奈何中姑作自慰之词,还叮嘱妻弟告诉魏家的人。这种心情,原非个别。

岑参《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语亦真切自然,王诗则别有沉痛委屈处。

西城宫词①

新传牌子赐昭容②,第一仙班雨露浓③。

袋里相公书疏在④,莫教香汗湿泥封⑤。

【注释】

①西城,即西苑,也即北京的三海。因在紫禁城以西,故名。明代为御苑。②昭容,古代九嫔之一,这里指宫嫔。③雨露,指皇帝的恩宠。④相公,指严嵩。⑤泥封,古人封书函,用泥封于绳端打结处,上盖印章,这里借喻密封的文件。

【说明】

明世宗求长生,信方士,斋醮时每有宫嫔执仗侍从。因为皇帝自己忙于打醮,便将大臣的书疏交给宫嫔放在袋里。

陈田《明诗纪事》己签云:“田按,弇州《袁江流》云:‘相公有密启,为复未开封。九重不斯须,婕妤贴当胸。’《西城宫词》云:‘袋里相公书疏在,莫教香汗湿泥封。’永陵(指世宗)移居西苑,以嫔御掌朝奏,即此二诗可见。”

当时臣子也有上疏谏奏的,但常受严谴。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户部主事海瑞上疏,是最后一次。疏上,海瑞即被捕下诏狱,追究主使的人(因海瑞只是一个主事,非大臣),后移解刑部论死,赖首辅徐阶力救。是年冬,世宗崩。穆宗即位的次日,便将海瑞释出。

题复甫墨牡丹①

百种沉香亭畔枝②,锦嫣红翠午风迟。

那期虢国夫人到③,淡扫春山八字眉④。

【注释】

①复甫,即陈道复,名淳,长洲人。受业于文徵明,善书画。②百种句,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沉香亭前木芍药(即牡丹)盛开,唐玄宗和杨贵妃前往赏览,李白乃作《清平调》三首,词甚华美,中有“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句。③虢国夫人,杨贵妃三姐的封号,嫁裴家。张祜《集灵台》:“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乐史《太真外传》:“虢国不施脂粉,自衒美艳,常素面朝天。”④春山,喻眉。八字眉,唐代妇女流行的眉式。韦应物《送宫人入道诗》:“宝镜休匀八字眉。”

【说明】

作者《陈道复牡丹》题记云:“陈复甫作墨本牡丹,甚得徐熙野逸之趣。记宋有去非(陈与义)先生著作墨梅绝句,至今艺林以为与梅传神,复甫岂其苗裔耶?何无声之诗与无色之画两相契也。”按,陈与义因作《和张矩臣水墨梅》诗而受徽宗激赏,中有句云:“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方九皋。”王世贞又有《题石田写生册》云:“以浅色淡墨作之。吾家三岁儿一一指呼不误,所谓妙而真者也。‘意足不求颜色似’,语虽俊,似不足为公解嘲。”意谓意足自能颜色具。

画牡丹大都用浓艳的色彩,今只用墨,如同虢国夫人之淡扫蛾眉。诗人异想,艳从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