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明诗三百首
1050400000092

第92章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海若,别署清远道人,晚号茧翁。临川(今属江西)人。是继晏殊、晏幾道父子、王安石之后又一临川才人,所以他哭儿子汤蘧诗有“恨杀临川隔江左,半山(兼指王安石)无路得乘驴”之句,因为安石儿子王雱也先父而卒。二十一岁中举人。万历五年(1577),首辅张居正欲使其子及第,罗致汤显祖等一并入选,以张声势,他谢绝,并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万历十年,居正去世,显祖于次年乃成进士。由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借此闲职,读书深夜。

十九年,他上疏力劾辅臣申时行、给事中张文举,神宗一怒而将他贬谪徐闻(今属广东)典史,因于端州(即肇庆)认识了意大利神父利玛窦。后迁遂昌(今属浙江)知县,借此而过“长桥夜月歌携酒,僻坞春风唱采茶”(《即事寄孙世行吕玉绳》)的生活。

这时候的政局,正如他在《平昌钟楼晚眺》中所咏“独树老僧归夕照,一山栖鸟报斜曛”那样幽暗。神宗早已懒于设朝,他在《至日闻圣主深居有感》中叹道:“南都至日逢南至,传道天心欲闭关。”亦见其人之倔犟耿直。

二十六年,终于弃官返里,作《牡丹亭还魂记》。因堂前植白山茶花,故名玉茗堂。堂中文史狼藉,宾朋杂坐。鸡埘豕圈,接迹庭户,他指着床上堆的书对人说:“有此不贫矣。”

他的诗,属于性灵派,故与袁宏道等很投合。他的《牡丹亭》,实为诗的戏剧化,不懂戏曲而爱诗的人,同样可以欣赏。但有些诗流于粗率。诸体中七绝最好,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以为晚明七绝,汤显祖、徐渭、袁宏道能居胜地。宋长白《柳亭诗话》卷二,以为“明季多宗此派,实一时气运所关”。换一种说法,明代后期的文学发展的趋向,促使他们的诗歌比较能够真实地直抒自我。另一方面,正如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二所说,汤显祖等人的作品,“佳作止于秀逸,气格不大,力量不厚耳”。虽然“厚”在全部明诗中,是很难求得的。有《玉茗堂集》。建国后有徐朔方整理的《汤显祖诗文集》。

阳谷店①

独来阳谷店,绕屋是青山。

似有江南色,萧萧檐树间。

【注释】

①阳谷,故城在山东省,明属兖州府。

【说明】

作于万历十五年(1587),从北京回归南京途中。

《水浒传》中写武松打虎的景阳冈即在阳谷,读此诗后,犹可想见当年阳谷风情。

沈际飞(崇祯时人)评云:“画。”

天台县书所见①

池暖风丝着柳芽②,懒妆宜面出山家③。

春光一夜无人见,十字街头卖杏花④。

【注释】

①天台县,今属浙江。②池暖句,以淡墨铺春景,引出下句。③懒妆句,刘禹锡《春词》:“新妆宜面下朱楼。”汤诗翻其意,谓虽懒妆而犹含风姿。“出山家”与“下朱楼”亦相对照。④十字街头,人多的地方,逆应上句“无人见”。

【说明】

杏花时节,漫步山城,本地风光,无意中得之。题目的“书所见”,暗示对此景印象深刻。

高座寺为方侍讲筑茔台四绝①有引

方家女种落教坊②,年年踏青雨花台上③,望而悲之曰:“我祖翰林君也,双梅树为记,因地入梅都尉家而酹绝④。”予为植其墓,春秋祠之。教坊人先已为李道父郎中放其籍⑤,嫁商人矣。

碧血谁裁双树栽,为茔相近雨花台。

心知不是琵琶女,寒食年年挂纸来⑥。

【注释】

①高座寺,在南京聚宝门雨花台附近,晋为永嘉寺,今已废。方侍讲,方孝孺,明惠帝时曾任翰林侍讲。燕王朱棣兵破南京时,因拒绝草诏被杀。其遗体究葬于聚宝门外何处,今已不可考。茔台,坟台。②方家女种,方孝孺死时,二子二女皆上吊、投河,故孝孺已绝后,此处女种指其堂兄弟的后代(一说魏泽曾收匿孝孺幼子,详见本书魏泽诗)。教坊,掌管乐舞承应,其中也有以犯人妻女没入官府,充当官妓,从事吹弹歌唱。名隶乐籍,户称乐户。③雨花台,见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④梅都尉,驸马都尉梅殷,太祖女宁国公主丈夫。永乐三年,被锦衣卫指挥推桥下而死。此诗第三首云:“不知都尉当年死,也似梅花近雨花。”并有注云:“都尉亦死靖难。”魏晋以后,帝王之婿例加驸马都尉称号,非实官。酹(lèi),以酒相祭。⑤李道父(甫),李三才,曾任南京礼部郎中,也是汤显祖好友。放其籍,从乐籍中解放。⑥心知二句,语颇沉痛,意谓与《琵琶行》中琵琶女之嫁商人不同,亦与“我祖翰林君也”语相照应。寒食,见王世贞《寒食志感示儿辈》。

【说明】

方孝孺死难时,宗亲坐死者多至八百四十七人,有收藏他文章的以死罪论处。但至成祖之子仁宗即位后,已谕礼部,方氏家属籍没入官者皆赦为平民,还其田地。万历十三年,又释放坐孝孺案谪戍者后裔,在浙江、江西诸地共一千三百余人,实为明初一场大狱。

此诗作于万历十一年,则仁宗即位后所诏谕者,并未立即实行。

天竺中秋①

江楼无烛露凄清,风动琅玕笑语明②。

一夜桂花何处落③,月中空有轴帘声④。

【注释】

①天竺,山峰名,又寺名。在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山飞来峰之南。亦借指杭州。②琅玕,指竹。③一夜句,传说月中有桂树。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④轴帘,犹言卷帘。轴,旋转貌。

【说明】

全诗微妙处在末句,写嫦娥在中秋夜卷帘。何故卷帘,诗未明言,却有渺渺予怀之趣。

甲申见递北驿寺诗多为故

刘侍御台发愤者附题其后①

江陵罢事刘郎出②,冠盖悲伤并一时③。

为问辽阳严谴日,几人曾作送行诗。

【注释】

①甲申,万历十二年(1584),时作者南下就南京太常博士任道中。递,围绕。驿,古代行人休息之所。侍御,侍御史的省称。明代无侍御史,这里指御史。按,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二,题作《题东光驿壁刘侍御台绝命处》,诗云:“哀刘泣玉太淋漓,棋后何须更说棋。闻道辽阳严谴日,无人敢作送行诗。”东光在今河北省东南,南运河东岸,则北驿寺当在河北。又据沈德符《野获编》卷十九,“刘坐戍广西之浔州,病死,或云为其戍长所酖,莫能明也。”则“绝命处”又非在东光。②江陵,指张居正,江陵人,万历时任首辅。③冠盖,指显达的官员。

【说明】

刘台,字子畏,万历初以张居正推荐任御史,巡按辽东。因误奏捷,奉旨斥责,台乃上疏劾张居正,言辞激烈。居正怒甚,遂捕台至京师,下诏狱。居正阳具疏救,乃除台名为民,而恨犹不止。最后将台戍广西,饮于戍主所,归而暴卒。这天居正亦卒。时为万历十年。

《明诗纪事》又引钱谦益《列朝诗集》云:“先是,过客题诗哀刘侍御者,遍满驿壁,义仍书此诗,后人遂绝笔。瞿元立为余诵之,与今集本异。”

又据《野获编》:“时方奏捷(指与女真部落交战)。故事,按臣主查核,不主报功。刘不谙(御史)台规,以捷上闻,江陵票旨(拟旨)诘责太峻,刘遂疑惧,露章数千言,劾江陵诸不法,颇中肯棨。”刘台得谥较晚,则因议补诸名臣谥时,礼部右侍郎郭正域“独靳刘不予,谓其抗疏,乃遭诘畏祸,先发制人,非本心云”。

汤显祖于甲申年又作《即事》云:“汉家七叶珥金貂,不见松阴叹绿苗。却叹江陵浪花蕊,一时开放等闲消。”张居正与刘台同卒于万历十年,至十二年,籍没张居正家,榜居正罪于天下,家属戍边。显祖题壁诗所谓“江陵罢事”即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