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
凉肌粉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卷三。
【主治】夏日遍身生赤痱子。
【组成】白芷、枫叶、藁本、苦参、黄连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用9克,以蛤粉2大块,同研匀细,入生绢袋内,每次洗浴后,扑于身上。
鹅黄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功用】止痛收干。
【主治】痤痱疮作痒,抓之皮损,随后又疼者。
【组成】绿豆粉30克,滑石15克,黄柏9克,轻粉6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以软绢帛蘸药扑于患处。
皮肤瘙痒
二味消风散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六。
【主治】皮肤瘙痒,不能忍者。
【组成】苏州薄荷叶、蝉蜕(去头、足、土)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空腹时用温酒调下6克。
二味消毒散
【来源】《外科大成》卷一。
【异名】二味拔毒散(《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功用】消疹止痒。
【主治】热疖、痤、疥、疹,风湿痒疮。
【组成】白矾30克,明雄黄6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清茶调化,用鹅翎蘸扫患处。
八风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异名】八风汤(《保婴撮要》卷二十)。
【主治】风气上攻,头目昏眩,肢体拘急烦疼,或皮肤风疮痒痛;以及寒壅不调,鼻塞声重。
【组成】藿香(去土)250克,白芷、前胡(去芦)各500克,黄芪(去芦)、甘草、人参(去芦)各1千克,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各1.5千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薄荷少许,同煎至21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或每服6克,用腊茶水调服;小儿虚风,每服1.5克,以乳香、腊茶水调服。
人参消风散
【来源】《卫生宝鉴》卷九。
【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头目眩晕,耳啸蝉鸣,眼涩好睡,鼻寒多嚏,皮肤顽麻,瘾疹瘙痒。
【组成】川芎、甘草、荆芥穗、羌活、防风、白僵蚕、茯苓、蝉壳、藿香叶、人参各6克,厚朴、陈皮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6克,以清茶调下;若暴感风寒,头痛声重,寒热倦疼,可用荆芥、清茶或温酒调服。
四生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主治】肝肾风毒上攻,眼赤痒痛,羞明多泪;风毒下注,脚膝生疮;及遍身风癣,服药不验,常觉两耳中痒者。
【组成】黄芪、川羌活、沙苑蒺藜、白附子(生用)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6克,用薄荷酒调服。如肾脏风下疰生疮,以腰子批开,以药末6克含定裹好,煨香熟,空腹时细嚼,以盐酒送服。
防风浴汤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
【功用】祛风,润燥,止痒。
【主治】风湿外侵,周身瘙痒不可止。
【组成】防风90克,蒴(切)30克,羊桃根90克,石南30克,秦艽30克,川升麻30克,苦参90克,茵芋30克,白蒺藜30克,蛇床子30克,白矾30克,枳壳30克。
【用法】上药细锉。用水14升,煎至10升,去滓,于暖室中洗浴,令汗出。
苦参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
【主治】遍身风瘙痒不可止。
【组成】苦参30克(锉),苍耳苗30克,蔓荆子30克,牡荆子30克,晚蚕沙30克,白蒺藜30克(微炒,去刺),晚蚕蛾15克,玄参30克,胡麻子30克,蛇床子30克,天麻30克,乳香15克。
【用法】上药捣细为散。每服6克,不拘时候,以紫笋茶调下。
枳壳羌活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〇。
【主治】妇女血风攻注,四肢麻木瘙痒,有如虫行,或肌生赤肿疼痛,肩背拘急,精神倦怠。
【组成】枳壳(去瓤,麸炒)60克,羌活(去芦头)、牡荆子人参各45克,防风(去叉)、芍药、白茯苓(去黑皮)、白芷各60克,细辛(去苗叶)、当归(切,焙)、甘草(生用)各30克,牡丹皮75克,芎90克。
【用法】上药捣碎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用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食后细呷。
皮肤枯燥
泽肤膏
【来源】《证治准绳·类方》卷八。
【功用】滋阴养血,润肺止嗽。
【主治】皮肤枯燥如鱼鳞;肺燥咳嗽。
【组成】牛骨髓、真酥油各等分。
【用法】上药二味,合炼一处,以净瓷器贮之。每次3匙,空腹时用热酒或蜜汤调服。
澡豆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主治】手干燥。
【组成】大豆黄150克,芷蓿、零陵香子、赤小豆(去皮)各60克,丁香15克,麝香3克,冬瓜仁、茅香各17克,猪胰5具(细切)。
【用法】上药捣细过罗,与猪胰混合,曝干再捣,筛取细末。用时加水洗手面。
皮肤瘢痕
灭瘢丹
【来源】《疡医大全》卷十二。
【主治】面部瘢痕。
【组成】轻粉、白附子、黄芩(微火略炒)、白芷、防风(研细末)各等分。
【用法】上药炼蜜为丸。于每日洗面之时多擦数次,临睡洗面时又擦之。不须3日,自然消痕灭瘢。
玉容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三。
【主治】黧黑斑。
【组成】白牵牛、团粉、白蔹、白细辛、甘松、白鸽粪、白芨、白莲蕊、白芷、白术、白僵蚕、白茯苓各30克,荆芥、独活、羌活各15克,白附子、鹰条白、白扁豆各30克,防风15克,白丁香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用少许,放手心内,以水调浓,搽搓面上,良久,再以水洗面,早晚各1次。
【禁忌】服药期间,戒忧思、劳伤,忌动火之物。
皮肤皲裂
回神膏
【来源】《普济方》卷三〇〇。
【主治】手足皲裂,如蒸梨状,虽春夏亦如此。
【组成】生姜汁、红糟、猪脂、盐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烂,炒熟,搽入皲裂处。当时虽痛,少顷便皮软皲合。
润肌膏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三。
【功用】润燥生肌,活血止痛。
【主治】手足皴涩,皮肤裂开疼痛,不能迎风者。
【组成】珠子沥青120克,白黄蜡24克,乳香6克。
【用法】于铁锅内,先下沥青,随手下黄蜡,乳香;次入麻油10~20毫升,俟沥青熔开,微微熬动,放大净水盆于其旁以搅药;用铁滴1~2点于水中,试之如硬,少入油,看硬软合宜,新绵滤于水中揉扯,以白为度。瓷器内盛,或油纸裹。每用先火上炙裂口子热,捻合药亦上火炙软,涂裂口上,用纸少许贴之,自然合矣。
狐臭
六物胡粉膏
【来源】《医心方》卷四引《小品方》。
【主治】腋下及手足心、阴下、股里恒如汗湿,其气甚臭者。
【组成】干商陆30克,干枸杞白皮15克,干姜15克,滑石30克,甘草15克,胡粉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以苦酒涂腋下,微汗出,易衣复更著之,不过3次便愈。或一岁复发者,复涂之。不可多涂。
五香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功用】芳香辟秽。
【主治】狐臭。
【组成】沉香、檀香、木香、零陵香各9克,麝香1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次用0.15克,水调,搽擦腋下,3日一次。或用药末6克盛绢袋内,挂腋下。
青木香散
【来源】《医心方》卷四引《范汪方》。
【主治】腋臭。
【组成】青木香60克,附子30克,白灰30克,矾石15克。
【用法】上药合捣为粉。掺腋下。
湿香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主治】体臭。
【组成】沉香1.22千克,甘松、檀香、雀头香(或藿香)、甲香、丁香、零陵香、鸡骨煎香各100克,麝香71克,熏陆香97.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临用时以蜜和。预和不中用。
蜘蛛散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
【主治】腋臭。
【组成】大蜘蛛1个(用黄泥、赤石脂少计,捣罗极细,加盐少许,杵制为窠,置蜘蛛在内,烧令通红,候冷剖开)。
【用法】上一味,研为细末,入轻粉0.25克,用酽醋调成膏,临卧敷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