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特效疗法
10522500000014

第14章 针灸(6)

六十七、龋病

牙齿的外面是一层硬组织,里面是牙髓,它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当牙齿发生龋坏时,由于坏的深度不同,出现的疼痛也不同。龋坏很浅时没有疼痛症状;龋坏加深,碰到冷、热、酸、甜食物可以出现疼痛;再进一步加深到达牙髓时,则出现牙髓炎的症状,即有自发痛。急性牙髓炎疼痛难忍,夜间加重,不能入睡,并且一侧面部或头部有放散痛,自己说不清是哪个牙引起的,慢性牙髓炎的疼痛则比较缓和。牙髓炎若不治疗,进一步发展成根尖炎,这时碰到冷热东西可以不再疼痛,但出现咬东西时痛,甚至引起面部肿胀,牙齿不敢咬合。

针灸

1.风热胃火型,上齿痛取下关、太阳、内庭、合谷;下齿痛取颊车、地仓、合谷,宜用泻法。

2.阴虚火旺型,上牙加太溪、行间,宜用补法,每次取穴1~2个,留针10~15分钟。

六十八、复发性口疮

口疮亦称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最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具有周期性复发的规律,所以常称为复发性口疮。

针灸

1.主穴取廉泉、足三里、合谷、曲池、颊车、内关。上唇溃疡加人中,下唇溃疡加承浆,颊黏膜溃疡加地仓,舌体溃疡加廉泉。每次选穴2~3处,交替使用,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中等强度刺激。出现针感后,可留针5~15分钟,可悬灸,每日1次,3~6次可为1疗程,疗程之间相隔1~2周。

2.针灸玉枕穴,左病取右穴,右病取左穴。脾胃积热型予点刺出血;阴虚火旺型将针尖斜向内上方呈30°角刺入3~4.5厘米,用泻法,留针10~15分钟,行针2~3次;中气不足型按前法进针后先泻后补,针后加灸20~30分钟,亦可单独用灸法每日1~2次。7天内可愈。

3.针刺治疗口腔溃疡脾胃炽热型,药用黄连解毒汤加减。取双侧足三里、内庭、合谷穴。阴虚火旺型,用知柏地黄丸加减。取肾俞、命门、三阴交、合谷穴。脾胃虚损型,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取双侧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合谷穴。三型均于溃疡面局部点刺出血,留针30分钟,溃疡点刺2日1次,10次为1疗程。

六十九、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种后天性的局限性皮肤色素脱失病。中医称“白癜”或“白驳风”。

艾灸法

【取穴】患处。

【操作】按艾卷回施灸法操作。将艾条点然后对准患处,由外向内一圈圈地逐渐缩小施灸范围,将患处灸至高度充血,1日1次,连续7~8次;此后灸当将患处灸至深红色或接近正常肤色,1日1~2次,当患处与正常肤色相同时,再灸3~5次,以巩固疗效。

灯火灸

【取穴】根据患部皮损范围大小不同选用相应的取穴法:①小面积的皮损:患处莲花灯火穴、手三里、足三里。②大面积的皮损:患处环周穴、手三里、膈俞、血海;

【操作】采用明灯爆灸治疗。患部面积太大的部位宜用患处“环周穴”,灸时由外向内一圈圈地往内缩小其范围。每次灸1环周,每天施灸1次,10天为1疗程,灸至患部皮肤变为正常皮肤色泽为度。

敷灸

【取穴】患处。

【操作】按敷灸法操作,取雄黄3.5克,密陀僧10克,白芷6克,白附子6克,共研细筛去粗末,用黄瓜切为平面趁湿蘸药末用力擦患处,然后弃去黄瓜片,调药成膏敷于患处。5~10天为1疗程。

七十、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系由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其临床特点为数个簇集水疱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为单侧性,伴有神经痛。相当于中医的“缠腰火丹”、“蛇串疮”,俗称“串腰龙”、“蜘蛛疮”。

艾灸法

【取穴】病变局部。

【操作】按艾卷药条回旋灸法操作。取药条一根,点燃药条一端,在病变部位均匀缓慢地向左右上下回旋移动,灸20~30分钟,灸1次即可。

灯火灸

【取穴】疱疹顶端(阿是穴)、血海。

【操作】采用明灯爆灸法施灸。先用消毒针点刺明显的疱疹出血,然后用明灯爆灸法治疗。每穴1壮,每天施灸1次,连灸2次痊愈。

敷灸

【取穴】患处。

【操作】按敷灸法操作。取黄连20克,七叶一枝花50克,明雄黄60克,琥珀60克,明矾90克,蜈蚣20克。先将蜈蚣放烤箱内烤黄,然后取上药研为细粉,经100目筛选过,混匀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用麻油调成糊状,将药糊涂在纱布上敷贴患处,1日1次,一般连用3~6天。

七十一、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多形性皮疹,对称分布,易于复发和慢性化,自觉剧烈瘙痒。属中医“浸淫疮”范畴。

艾灸法

【取穴】大椎、曲池、三阴交、足三里。

【操作】按艾炷灸法常规施术。每日施灸1~2次,每穴灸3~5壮,5~7天为1疗程。

蒸气灸

【取穴】病变局部。

【操作】按药物蒸气灸法常规施术。取地肤子30克,蛇床子30克,苦参15克,白鲜皮15克,白矾3克。将上药加水煎煮30分钟,倾入盆中,趁热用药蒸气熏灸病变局部,待药水不烫时再洗患处。每天1次。

灯火灸

【取穴】湿疹部中心边缘。

【操作】采用灯火灸法常规施术。取灯芯草3~4厘米,浸入油中约1厘米,取出点燃,对准湿疹部中心及边缘爆灸,灸治次数由湿疹面积大小而定。每天或隔天施灸1次。

敷灸

【取穴】病变局部。

【操作】按敷灸法操作施术,治疗时用青黛膏敷贴病变局部,每2~3天换药1次,5次为1疗程。

七十二、荨麻疹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病因复杂,不易查明。临床以红色或白色风团为主要皮损特征。属中医学的“瘾疹”、“风痔瘟”范畴。

艾灸法

【取穴】曲池、合谷、风市、三阴交。

【操作】按艾炷灸法常规施术。每穴灸5~10壮,每日2次。

灯火灸

【取穴】百会、长强、合谷、曲池。

【操作】按灯火灸法常规施术。每穴每次灸1壮,一般只灸1次。慢性者每隔15天灸治1次。

敷灸

【取穴】神阙。

【操作】按药物敷灸法施术。取苦参、防风、扑尔敏各适量,分别研为细末,分装于瓶中贮藏,密封备用。临用时各取10克混合均匀,填入脐窝,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连续至痊愈为止。

七十三、银屑病

银屑病为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尚无确切定论。主要有遗传、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影响、神经精神因素及免疫学紊乱等原因,临床以覆盖银白色鳞屑的大小不等红斑、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或皮损为特征,属中医学“白疳”、“松皮癣”等范畴。

艾灸法

【取穴】皮损局部阿是穴。

【操作】按艾炷隔蒜泥灸法施术。取大蒜适量去皮,捣如泥膏状,敷于患处,厚约0.3厘米,上置艾炷点燃施灸,艾炷如蚕豆大或枣核大。如病灶范围较大,可每炷间隔1.5厘米处多炷灸之。施灸壮数不限,以灸至局部热痒灼痛不可忍受为度。根据皮损程度及病灶范围可每日、隔日或3日灸治1次。7~10次为1疗程。

灯火灸

【取穴】患处七星灯火穴、血海。

【操作】采用明灯火爆灸法施术。每天施灸1次,20天为1疗程。

敷灸

【取穴】神阙穴。

【操作】按敷灸法施术。取马钱子35克,朱砂8克,核桃仁12个,水银35克。将马钱子放入香油或豆油中炸,炸鼓后制成粉末。核桃仁入铁锅内炒焦轧细,将朱砂与诸药末拌匀,放入水银做成15个约鸡蛋大小的药丸备用,水银需先用适量香油单独研好后备用。患者清洗肚脐。将1药丸放入肚脐固定,24小时后更换新药丸,用过的药丸还可用来外擦局部皮损。

七十四、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常见的慢性皮肤病,病因不明,但与神经精神因素有明显关系。以皮肤苔藓变及剧烈瘙痒为临床特征。属中医学的“牛皮癣”、“摄领疮”、“顽癣”范畴。

艾灸法

【取穴】血海、曲池、三阴交。

【操作】按艾卷温盒灸法施术。点燃艾条,置于上述穴位皮肤约5分处,每穴每次灸5~10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度。

七十五、牛皮癣

本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临床表现以浸润性红斑及多层性银白色鳞屑为主,病程经过缓慢,有复发倾向。

针灸

针刺背部心俞、肝俞、肺俞、脾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胆俞、胃俞、膈俞等穴,每次取3~5穴,中度刺激,留针30分钟,每周2~3次。

七十六、子宫颈炎

子宫颈炎是指子宫颈炎症性病变,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子宫颈炎,临床较为少见。慢性子宫颈炎多数为急性发展而来,也有无急性病史,一发现即呈慢性证候。

针灸

主穴取肾俞、带脉、中极、三阴交;配穴取曲骨、阴陵泉、血海。主穴每次可取2个,配穴取1~2个,每日1次,交替应用。

七十七、子宫脱垂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中医学称之为“阴挺”、“阴茄”、“阴疝”等。

针灸

1.主穴取维胞、维胞上4厘米;配穴取悬钟、三阴交、横骨。每次用主穴一对,配穴两三个,每天1次,强刺激,不留针。针横骨时应在排尿后,可进针4厘米。

2.主穴维胞;配穴取曲骨、关元、阴陵泉。强刺激,不留针,每天1次。针维胞穴时,应沿腹股沟方向斜刺4~5厘米,大幅度捻转,使病人有子宫上提之感,则效果明显。

3.取3组穴:A,冲门、三阴交;B,府舍、阴陵泉;C,维胞、中极、血海。以上三组,轮换交替针刺,每组第一穴(主穴)强刺激,向内向下斜刺6~8厘米,留针2~3分钟,每半分钟提插1次,每次提插要达到宫口和阴部有往上抽动的感觉为宜,然后大幅度捻转1次即出针。配穴中等刺激。

七十八、盆腔炎

盆腔炎是泛指女性盆腔器官组织炎症性病变,范围很广,以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为多见。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表现以下腹部持续性疼痛和白带增多为主证。在急性期常伴有发热、怕冷、头痛等症状,在慢性期常伴发腰酸、经量增多、经来腹痛,或因输卵管闭锁造成继发性不孕。针灸1.取中极、关元、归来、三阴交、足三里、肾俞穴。每次任选2~3穴,隔日1次,中刺激。

2.取关元、中极、归来、肾俞、次髎、足三里、三阴交穴。每次取2~3穴,中刺激,隔日1次。

七十九、崩漏

本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无周身及生殖器质性病变,而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障碍所致的子宫异常出血。分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大类。相当于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艾灸法

【取穴】神阙、血海。

【操作】按艾炷隔姜灸法施术。取0.2厘米的鲜姜片,用针穿数孔,放在穴位上,然后置1黄豆粒大小艾炷于姜片上点燃,每次施灸7~10壮,以施灸处皮肤红晕、温润为度,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10次为1疗程。

灯火灸

【取穴】隐白、大敦、太冲、中都、神阙。

【操作】按明灯爆灸法操作施灸。每次选2~3个穴位,取灯芯草3~4厘米,将其一端浸入油中约4厘米。用棉纸吸去浮油,点火,垂直接近穴位,当灯芯草头部爆出并发出爆淬声时,火即熄灭,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敷灸

【取穴】百会。

【操作】按敷灸法操作施术。取红蓖麻子仁15克捣如泥,敷于百会穴(剪去头发)。绷带上下包扎即可,血止后洗去。1天换药1次。

八十、带下病

妇女阴道内有少量白色无臭的分泌物,滑润阴道,为生理性带下。若带下量过多,色、质、味异常,即为带下病。西医诊断为阴道炎、宫颈糜烂、盆腔炎等急、慢性炎症疾病及宫颈癌、宫体癌等均可出现带下病症状。

艾灸法

【取穴】隐白、大都。

【操作】按艾卷温盒灸法操作施术。用艾卷点燃靠近穴位施灸,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温热为度,每穴施灸10分钟左右,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灯火灸

【取穴】带脉、三阴交、归来、足三里、气海。

【操作】采用阴灯灼灸法施术。每天施灸1次,每穴1~2壮,7天为1疗程。

敷灸

【取穴】神阙。

【操作】按敷灸法操作施灸。取生芡实30克,桑螵蛸30克,香白芷20克。诸药共研为细末,醋调后敷神阙穴,1日换药1次。

八十一、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指妊娠30周后胎儿,在子宫体内的位置不正常,多见于经产妇或腹壁松弛者。胎儿多呈横位或臀位、斜位、足位。

艾灸法

【取穴】至阴、隐白、三阴交。

【操作】按艾炷无瘢痕灸法施灸。每次选用1~2个穴位,每穴每次施灸3~5壮,艾炷如麦粒大,每日灸治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