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特效疗法
10522500000006

第6章 拔罐疗法(2)

3.走罐法:又称行罐法、滑罐法、推罐法、拉罐法、移罐法,指罐体吸附肌肤后,用手握着罐体在皮肤上进行移动(前进方向罐体口稍提起,后部着力于肌肤,速度可快可慢,视病情、部位与治疗需要上下左右移动罐体),以皮肤上出现红、紫、黑色斑为度的一种手法。此手法作用力度、面积都较大,与刮痧疗法有相似之处。操作前应在待走罐的部位涂上刮痧拔罐润肤剂,否则易出现皮肤损伤和疼痛。一般背部走罐宜上下移动,胸部应按肋骨走行方向来回移动,上下肢、腹部宜旋转移动(顺时针、逆时针均可)。此法对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外感等病症,如腰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感冒发烧、高血压、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肠炎、痤疮等病症都可广泛应用,且效果颇佳。常用走罐法有以下3种:

(1)浅吸快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3~5毫米高,移动速度为每秒30~50厘米行程,以皮肤微红为度。适用于体虚年迈、儿童和病情表浅者,如末梢神经炎、轻度感冒等。

(2)深吸快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5~8毫米高,移动速度为每秒15~30厘米行程,以皮肤表面红紫色为度。适用于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的多种病症。使用部位常以背部膀胱经,即背俞穴为主。

(3)深吸慢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8~12毫米高,移动速度为每秒3~5厘米行程,以皮肤表面紫黑色为度。适用于久寒痼冷、经络气血阻滞日久、筋脉肌肉失养等病症。如肌肉萎缩、中风半身不遂、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

结合罐手法

结合罐手法是指拔罐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使用,或取长补短、或强强联合以达到共同增加疗效的一种复合治疗方法。常用的结合罐法有刮痧拔罐法、针刺拔罐法、按摩拔罐法、药物拔罐法、艾灸拔罐法及其他拔罐法。

1.刮痧拔罐法:此法是刮痧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可先刮痧后拔罐,亦可先拔罐后刮痧,前者较为常用。使用时先在选定的部位(穴位)皮肤上涂抹适量润肤油,用水牛角刮痧板进行刮痧,若与走罐手法配合,刮拭皮肤时间应略短,皮肤出现红色即可在其刮痧部位走罐;若与留罐手法配合,刮拭时间可稍长,待皮肤出现红、紫或紫黑色时,再行留罐,留罐部位可以是穴位(包括阿是穴),亦可是病灶点(刮痧后皮肤上红紫或紫黑明显处,用手触摸,皮肤下常有明显硬节或条索状物,压迫多有酸麻胀痛等反应)。在病灶点处拔罐对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有明显作用。此法广泛运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哮喘、膝关节疼痛和屈伸不利、高血压、痤疮等病症,均有显著疗效。

2.针刺拔罐法:此法是针刺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针刺与拔罐双重效果,其治疗范围广泛。常见有以下几种:

(1)留针拔罐法即先在选定穴位进行针刺,待行针完毕后,将针留在原处(穴位),再以针刺点为中心行留罐即可(针尾、针柄等露出皮肤表面部分均在罐体中),留罐时间5~10分钟。注意针柄、针尾不可触及罐体内壁。胸背部禁用此法。

(2)针后拔罐法即先在选定穴位进行针刺,待行针完毕起针后,再以针孔为中心进行拔罐(留罐),5~10分钟起罐。若见皮肤针孔出现小血珠,可用消毒干棉球擦净并在针孔处稍做按压即可。

(3)刺络拔罐法又名刺血拔罐法,是指在刺络(刺血)后再进行拔罐的一种手法。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平口小刀浅刺,根据不同的病症,选用不同的刺激量,分为轻刺、中刺、重刺3种。轻刺以皮肤红晕为度,中刺以微出血为度,重刺以点状出血为度,然后在刺络(刺血)处拔罐,留罐时间10~15分钟,出血量5~10毫升为度,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干渗血,3~6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病程短、症状较重、表现亢奋,具有红、热、痛、痒等表现的实证型患者,如腰腿痛、风湿痛、肌肉劳损、神经性皮炎、丹毒、皮肤瘙痒、感染性热病、高血压(实证型)等病证的治疗。对虚寒体质的患者一般不用此法。

(4)挑痧拔罐法是指拔罐与挑痧配合使用的一种手法。先在选定的部位(经络穴位)拔罐,最好用走罐手法,若留罐时间应稍长、吸力应稍大,待皮肤上出现紫红或紫黑斑块后起罐,在皮肤出现紫红或紫黑较明显处(一般此处皮下有硬节,可大可小)用消毒针进行挑刺,每个部位挑刺2~3下,以皮肤渗血、渗液为度,用消毒棉球拭干,亦可涂75%酒精或碘酒。此法可用于中暑、郁痧、闷痧、感染性热病、风湿痹痛、痛经、神经痛等病症。

(5)皮肤针拔罐法是指皮肤针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手法。皮肤针有小锤式的七星针、梅花针及圆筒式的皮肤针,治疗时先在选定的部位(以背部督脉与两侧膀胱经为主要施术部位)进行叩击(每分钟叩击100次左右)或滚动。一种是轻手法,以皮肤红晕但不出血为度,主要用于老幼体弱、虚证及久病患者;另一种是重手法,以皮肤轻微出血为度,适用于多种病证,以年轻体壮、新病实证者为佳。皮肤针后再行拔罐,起罐后,若皮肤上有血迹,可用消毒棉球拭干。

3.按摩拔罐法:是指按摩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手法。可分为先按摩后拔罐和先拔罐后按摩两种。先按摩后拔罐法是指先根据病情在选定的部位(经络穴位)上进行各种手法的按摩,按摩完毕后再进行拔罐,根据不同情况选用闪罐、走罐或留罐手法,以增强按摩的疗效。先拔罐后按摩法,是指通过拔罐(主要用走罐和留罐手法)皮肤出现紫、黑斑和皮下结节后,在紫黑斑或结节处使用按摩手法,主要为解结消灶、促进痧斑吸收,以增加拔罐疗效。此法在临床多种病症中被广泛运用。

4.涂药拔罐法:即在施术部位涂抹某种药物与拔罐相配合的一种手法。常用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施术部位涂抹某种药剂后再拔罐,一种是拔罐后在拔罐部位涂抹药剂,前者在临床上更为常用。常用药剂有刮痧拔罐润肤油或润肤增效乳,它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疏通经络、消炎止痛、保护皮肤等功效。另外如正骨水、跌打损伤药酒、生姜水、大蒜汁等均可使用。注意因风油精、驱风油等刺激性较强,临床上(尤其是孕妇)一般禁用。此手法广泛用于疼痛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内脏疼痛等病症。

5.艾灸拔罐法:是指艾灸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手法。一般是先在选定部位进行灸法然后再拔罐,以艾灸的药物和温热作用来加强疏经通络、温经散寒、祛除寒湿、行气活血等功效,与拔罐同用可增强疗效。常用配合手法有以下几种:

(1)艾炷灸拔罐法分直接灸与间接灸拔罐两种。直接灸即将艾绒搓捏成上尖底平的圆锥形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面施灸。间接灸是施灸时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某些物质(如隔一片姜叫隔姜灸、隔一片蒜叫隔蒜灸、隔一附子饼叫附子饼灸等)。上述灸法都应在患者感觉皮肤发烫时,换艾炷和隔垫物再灸,以皮肤潮红但不烫伤为度,灸后再行拔罐。此法适应证较广,外感表证、咳嗽痰喘、脾肾虚证、风寒湿痹、妇人气虚血崩等症均有疗效。隔姜灸拔罐法多用于腹痛、受寒腹泻等症。隔蒜灸拔罐法多用于痈疽、瘰疬、肺炎、支气管炎、肠炎等症。附子饼灸拔罐法可用于阳痿、早泄等症。

(2)艾卷灸拔罐法分单纯艾卷灸与药条灸拔罐两种。用棉纸把艾绒裹起来做成圆筒形称为艾卷,艾卷内只有单纯艾绒称单纯艾卷或艾条,艾卷内除艾绒外加入药末而制成的艾条叫药条。将艾条(包括单纯艾条与药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另端可用手或其他工具,如艾条支架等支持,燃端距皮肤0.5~1寸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5~10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灸毕再行拔罐。此法具有温经散寒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等症。

四、拔罐施治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拔罐疗法一般适用于风湿痛、腹痛、胃痛、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痛、目赤肿痛、毒蛇咬伤及丹毒、红丝疔、疮疡初起未溃时等。拔罐法在下列情况则不宜使用:高热、抽搐、痉挛等;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肌肉瘦消或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慎用。

2.拔罐时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及体位移动时,火罐易脱落,应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杯罐。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抓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3.拔罐后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淤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时间太长,皮肤起水泡,小的不需特别处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用针刺破,流出泡内液体,涂以龙胆紫药水,防止感染。

正常反应

真空拔罐通过抽气枪的抽气作用使罐体内形成负压,吸附局部皮肤及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等)隆起于罐口平面以上,病人觉得局部有牵拉、紧缩、发胀、发热、向外冒凉气、酸楚、局部发痒、舒适等感觉,部分患者感到疼痛立即或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失;闪罐、走罐多次后,留罐数分钟后局部皮肤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斑,或起罐后皮肤出现小水泡、罐体内有水蒸气等,这些感觉和现象均属正常反应。

异常反应及预防处理

1.异常反应及表现:拔罐过程中,病人感到被吸附部位牵拉、疼痛等不适难以忍受,或出现手脚发凉、发麻,甚至出现头晕、目眩、心慌、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恶心欲吐或呕吐、出冷汗,甚至晕厥等晕罐现象均属异常反应。

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有:患者精神过分紧张,对疼痛较为敏感,病人过度虚弱、饥饿、疲劳、醉酒等;罐体内负压太高以致吸力过大;吸附时间过长;属拔罐慎用或禁用病症的患者使用或接受拔罐;使用拔罐手法不当,如走罐时不涂抹润肤剂且吸力过大;吸附部位不当,如吸附部位有浅在的较大动脉分布(如腹股沟动脉)等。

2.预防及处理原则:预防及处理原则:正确使用拔罐手法,严格遵守注意事项及慎用、禁用证的有关提示。对过饥、过渴、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醉酒的患者不予拔罐。若万一患者出现晕罐现象,应立即起罐,让病人平卧,采取头低脚高位,让病人松衣解带,喝一杯热糖水,同时用刮痧板棱角或手指点按百会、人中、内关、合谷、足三里、涌泉穴。处理后让病人静卧片刻即可恢复。

(1)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尤其对需宽衣暴露皮肤的患者应令其避开风口,以免受凉感冒。

(2)选择好拔罐部位或穴位,一般以肌肉丰满、皮下组织充实及毛发较少的部位进行拔罐为佳。

(3)拔罐时嘱咐患者不要移动体位,以免罐体脱落。拔罐使用罐体吸附数目较多时,罐体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体互相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拉伤,或因罐体间互相挤压而致罐体脱落。

(4)前一次拔罐部位痧斑斑块未消失之前,不宜再在原处拔罐。

(5)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灶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间宜短;拔罐部位肌肉丰厚,如背部、臀部、大腿部,拔罐时间宜长;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上肢部,拔罐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可适当延长,天热时则可相应缩短。

(6)起罐后皮肤局部潮红、瘙痒,不要乱抓,可涂抹刮痧拔罐润肤增效乳或油,经几个小时或数日即可消除。

(7)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区分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如遇异常紧拉、疼痛或严重不适,应立即调整负压(拉动罐体底部排气阀门杆稍放一点气减压即可)或起罐重新吸附。

(8)过度疲劳、饥饿、大渴、醉酒者应让患者休息、饮食、饮水、酒醒后再行拔罐;对疼痛过度敏感者应用轻手法(即使用留罐、走罐手法时吸附皮肤不宜太高或尽量用闪罐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