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组成】干姜、肉桂、丁香、黄连各3克。
【制配】将干姜、肉桂、丁香、黄连研为细末。每次用开水冲服1.8克。
【主治】慢惊风。
10.【组成】石菖蒲、姜各适量。
【制配】将石菖蒲、姜分别捣烂,取汁。两汁调匀,服下即愈。
【主治】婴幼儿惊厥。
11.【组成】巴豆霜、大黄、干姜、蜜水、薄荷汤各适量。
【制配】将巴豆霜、大黄、干姜研为末,蜜水糊丸,如绿豆大。薄荷汤化服。
【主治】小儿急惊风。
12.【组成】人参、白术、木香、白茯苓、白附子、天麻、全蝎、僵蚕各等份,生姜3片。
【制配】将上述材料共捣碎。加水50毫升,生姜煎至25毫升。每次服6克。
【主治】小儿慢惊风,头晕目眩,多睡有痰。
13.【组成】大蒜头12克,鸡蛋1只。
【制配】蒜去皮,捣烂。鸡蛋去黄留清,将蛋清与蒜泥调匀。敷于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药干则重新换。
【主治】小儿惊风。
14.【组成】陈胆星2.7克,朱砂、薄荷尖0.3克,生姜汁5毫升,竹沥15毫升,麦冬3克,橘红2.4克。
【制配】将陈胆星、朱砂共研细,竹沥、生姜汁和匀,再用麦冬、橘红、薄荷尖,煎汤。温服。
【主治】小儿惊厥,目直气端,昏闷不醒,筋抽搐搦。
15.【组成】牛黄、钟乳(研)各2.4克,麻黄(去节)、秦艽、人参各2.4克,桂心2.1克,龙角、白术、甘草、当归、细辛各1.5克,杏仁1.2克,蜣螂(炙)9枚,蜀椒适量。
【制配】将上述材料切碎,入绢袋中,酒浸之。每日服3次。
【主治】小儿惊厥。
16.【组成】苦茶10克,葱须2根。
【制配】将苦菜、葱须入锅水煎。每日服2次。
【主治】小儿惊厥。
17.【组成】木防已3.5克,铅丹、防风、桂心、龙齿各2.4克,丹砂、甘草(炙)各1.8克,独活0.6克,细辛、当归、干姜各1.5克,莽草0.3克。
【制配】将上述材料一同切碎,入绢袋中,酒浸5宿。每日服3次。
【主治】小儿风痈发动,手足麻木。
18.【组成】紫石英2.4克,铁精、花神、独活各1.5克,远志(去心)、桂心各1.8克,蜂房(炙)、牛黄各0.6克,干姜、甘草(炙)、人参各1克。
【制配】将上述材料切碎入绢袋中,用清酒浸5宿。初服,每日服2次。
【主治】小儿风痛发作,言语谬错。
19.【组成】独活、甘草、木防已各1.2克,干姜、细辛各1.5克,鸱头1枚,桂心60克,铁精30克,人参10克。
【制配】将上述材料切碎入绢袋中,酒浸5夜。初服,每日服2次。
【主治】小儿风痫。
20.【组成】生姜50克,大蒜头10克,50度白酒200毫升。
【制配】将生姜、大蒜头捣烂放入碗内。用白酒浸15分钟后涂搽患儿全身。如配合耳尖、十宣穴放血效果更佳。
【主治】退热镇惊。
注意事项:
1.因小儿惊厥多由高热、脑膜炎、脑炎、癫痫、中毒等引起,所以当小儿患上述病症时应及时治疗。
2.病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小儿鹅口疮
鹅口疮是指小儿舌上、口腔黏膜上出现状如鹅口的白色点状或片状白屑。因其色白如雪片,故又称雪口。其白屑,状如凝乳,不易拭去,若强揩之,其下面的黏膜则见潮红、粗糙,不久又复生,常伴有哭闹不安,拒乳等症。本病可因先天胎热内蕴,或口腔不洁,感受秽毒之邪而致。
1.【组成】干姜1.5克,黄连4.5克。
【制配】将干姜、黄连入锅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主治】小儿鹅口疮。
2.【组成】生姜汁10毫升,蜂蜜30毫升。
【制配】将生姜汁和蜂蜜混合调匀。涂患处,每日2~3次。
【主治】小儿鹅口疮。
3.【组成】吴茱萸15克,天南星5克,胡黄连、大黄各10克。
【制配】将上述材料共研细末,与醋调成糊状。敷足心涌泉穴24小时。
【主治】小儿鹅口疮。
4.【组成】附子、吴茱萸各10克,米醋适量。
【制配】将附子、吴茱萸共研细末,用米醋调成稠糊,做成饼状。敷贴两足心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连用3~5天。
【主治】小儿鹅口疮。
注意事项:
1.注意保持小儿口腔卫生。
2.可服食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
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脐炎是指新生儿脐带脱落前后的一种急性蜂窝组织炎,在新生儿脐带脱落前后有脐部渗液,久不愈后或有脓液渗出,周围皮肤红肿。本病中医称“脐湿”或“脐疮”。
1.【组成】四季葱3~5根,干马齿苋适量。
【制配】将马齿苋烧炭存性,研细末。再将四季葱切碎煎水。待水温热后洗脐部,用消毒棉球拭干水,再将马齿苋末撒于脐窝上,盖上纱布,胶布固定。每天1次,连用3~5天。
【主治】新生儿脐炎。
2.【组成】柿叶(鲜品为佳)5克,葱白3克。
【制配】将柿叶和葱白一同捣烂。敷患处。每日2次。
【主治】新生儿脐炎。
3.【组成】生姜、葱白、萝卜干、生地、田螺肉各适量。
【制配】将生姜、葱白、萝卜干、生地、田螺肉共同捣烂如泥。涂脐四周一指厚,包住,勿使药入脐中。
【主治】新生儿脐炎。
4.【组成】黄连、郁金、黄相各3克,轻粉0.75克,白矾1.5克,葱适量。
【制配】将黄连、郁金、黄相、轻粉、白矾共研为细末,以葱煎汤。洗净患部,然后用药撒脐上,每日3~4次。
【主治】小儿脐部肿烂。
注意事项:
1.注意小儿脐部卫生,保持干燥。
2.应及时用药消炎。
虫症
肠道寄生虫病是一种因饮食和各种污染物致使肠道生长对人体有害的蛔虫、蛲虫、姜片虫、钩虫等寄生虫的疾病。该病小儿尤为多见,轻者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重者可出现各种疾病及合并症。蛔虫病以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脐周疼痛、时作时止、大便下虫或粪检有蛔虫卵为主要特征。蛲虫病,又称线虫病,以饮食异常、精神烦躁、睡眠不安、肛门会阴部瘙痒及大便排出虫为主要临床表现。钩虫病主要表现为乏力、易疲劳、气促、心慌、面色萎黄、苍白、浮肿及异嗜症和腹部不适、疼痛等。姜片虫病,以腹痛、慢性腹泻、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为主要症状。
1.【组成】葱30克,菜油15毫升。
【制配】将葱切细,用菜油以烈火炒,不放盐、水,每日清早空腹1次服完,2小时后再进饮食,连服3天。
【主治】小儿蛔虫病。
2.【组成】食醋适量。
【制配】醋加温开水,比例为1∶2,每晚睡前擦肛门周围,连用数日,并烫洗衣被。
【主治】小儿蛲虫病。
3.【组成】牛奶250克,独头蒜25克。
【制配】将牛奶同独头蒜共煮成羹温服。
【主治】小儿蛲虫病。
4.【组成】大蒜1头,香油少许。
【制配】将大蒜去皮捣成泥状,用香油调匀,在每晚睡前涂擦肛门周围。
【主治】小儿蛲虫病。
5.【组成】大蒜素适量。
【制配】口服大蒜素,1岁以下80毫克/天,1~2岁90毫克/天,2~3岁160毫克/天,分4次服,连服7天为1疗程。
【主治】小儿隐孢子虫病。
6.【组成】黄鳝150克,姜汁、花生油、米饭各适量。
【制配】将鳝鱼洗净切段,用姜汁、花生油拌匀,待饭煮至水分将干时,把鳝鱼肉放在饭上,文火焖30分钟后服用。
【主治】小儿钩虫病。
7.【组成】米醋适量。
【制配】每小时口服1次米醋,连服3~5次。或顿服30~50毫升米醋,大儿可多服,以不痛为止。
【主治】小儿蛔虫性剧烈腹痛。
8.【组成】生姜汁5~10毫升。
【制配】将生姜汁加等量温开水冲服,首次见效者每4小时服1次,首次未见效者1小时后加服1次。
【主治】小儿胆道蛔虫病。
9.【组成】风眼果(去壳)7~10个,瘦猪肉100克,食盐适量。
【制配】将风眼果、瘦猪肉加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风眼果及瘦猪肉。
【主治】小儿疳积,蛔虫病。
10.【组成】使君子肉30克,猪肉20克,面粉30克,葱、姜、盐各5克。
【制配】把使君子肉捣碎,猪肉洗净剁碎,葱、姜剁碎与肉末搅拌加盐,同面粉混合均匀,做饼10个,蒸熟。每次服1个,每日2次。
【主治】小儿虫症。本方适用于小儿身体虚热而有蛔虫者。
11.【组成】槐实、葱白各等份。
【制配】将槐实、葱白水煎。连洗肛门3次。
【主治】蛲虫病。
12.【组成】鲜葱白、麻油各15克。
【制配】将葱白捣烂取汁。用麻油调和,空腹1次服下(成人酌加),每日2次,一般服1~7次后腹痛减轻。此时大便可转为稀便,但不致腹泻。除个别现象外,多数未见有蛔虫驱出。也可用青葱(连根须)60~90克,捣烂取汁顿服,10分钟后,再服麻油30克,约半小时即可止痛,4~6小时后,排出黏液粪便,有时挟有蛔虫。
【主治】蛔虫病。本方作用在于通闭止痛,对虫积内阻而引起腹痛者,可促使蛔虫排出,缓解腹痛。
13.【组成】生姜10克,鲜葱白5克,川椒30克,鲜苦楝树根皮、面粉各20克。
【制配】先研细川椒,再将苦楝树根皮、葱白、生姜共捣烂如泥状,加入面粉拌匀,倒入清水适量调成糊状。置锅内加热,做成圆饼。敷腹痛处,用布巾缠紧直至痛止。
【主治】蛔虫性腹痛、胆道蛔虫病。
14.【组成】鲜生姜100克,蜜糖适量。
【制配】姜捣烂取汁加蜜糖。1~4岁30~40毫升,5~6岁50毫升,7~13岁50~60毫升。每日分2~3次口服。
【主治】蛔虫性肠梗阻。
15.【组成】大蒜瓣、榧子(香榧)、使君子仁各30克。
【制配】将大蒜、榧子、使君子仁捣碎,水煎取汁。每日3次,空腹时服。
【主治】钩虫病、丝虫病、蛲虫病、蛔虫病、绦虫病。
16.【组成】大蒜适量。
【制配】把大蒜切成碎粒。空腹吞服。
【主治】钩虫病。
17.【组成】大蒜、白酒各适量。
【制配】将大蒜捣汁取15克和白酒适量调匀。口服。
【主治】蛔虫病。
18.【组成】大蒜、凡士林各适量。
【制配】将大蒜捣碎,调入凡士林。临睡前涂于患儿肛门周围,第二天早晨将肛门清洗干净。
【主治】蛲虫病。
19.【组成】生姜100克,米醋250毫升。
【制配】将生姜洗净,切成细丝,浸泡在米醋中,密闭贮存备用。每次空腹食用10毫升。
【主治】蛔虫性腹痛。
20.【组成】苦楝根皮60克,酒适量。
【制配】将苦楝根皮捣烂加酒炒热。热熨脐部。
【主治】蛔虫性腹痛。
21.【组成】食醋100克,白芜荑55克,狼牙草37克,白蔹18克。
【制配】将白芜荑、狼牙草、白蔹研为细末。每次服2克,以食醋100克空腹送下。
【主治】小儿白虫病。
注意事项:
1.裤子、尿布、床单应勤蒸煮,保持清洁。
2.幼儿应尽早改掉吸吮奶嘴及手指头的习惯。
3.指甲剪短,吃东西前要洗手。
4.幼儿要吃的东西及所使用的器具,均需消毒。
5.家中如有可疑患者,应一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