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10550900000022

第22章 历史疑云(4)

古书上还一再声称李渊欲立世民为太子,世民多次辞谢:“上(李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世民拜且辞。及为唐王,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上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武德五年十一月)有人说这其实是伪造的。因为李渊处境艰危,早有意于反隋,而首先将此事提到日程上的则是刘文静,世民亦积极参与鼓动,因此只能说他是谋划者之一。既然世民并非首先畅导者,那么在成败毫无眉目之际,李渊怎么可能预先许诺世民为太子呢?而且,世民平定全国的功业在当时尚无踪影,李渊又如何能未卜先知呢?及为唐王和初登帝位之时,也不可能立世民为世子或太子。遍查新旧《唐书》,未见当时有人请立世民为世子。如果确有其人,事迹必载史籍,本人必获殊赏。

有学者认为,建成、元吉集团的确曾主动进攻,但这主要是想收买尉迟敬德、段志玄等秦府骁将,拟调秦府程知节往康州任刺史,通过高祖将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王府,并不许私谒秦王。

后来,玄武门之变终于爆发了,李世民事先就部署好了,令尉迟敬德、长孙无忌、侯君集、张公谨、杜君绰等亲信率勇士预伏于玄武门内。这日早晨,建成、元吉上朝,途经临湖殿,发现异常,转辔东归,伏兵杀出,世民搭箭射杀建成,尉迟敬德等追杀元吉。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太子李建成的力量远胜过李世民,为何李世民能够成功地发动政变呢?而李世民要发动政变,必须先占领关键之地——玄武门,那么玄武门总领常何是被李世民买通了吗?因为常何是建成的部下,因此,李世民只要买通常何,政变之日,由常何屯守,建成等不致生疑,世民得以成功。另一种观点认为,常何早在攻洛阳时即追随李世民,虽曾从建成讨河北,但入长安却是奉李世民之令,李建成未必能信任他。但是李建成又怎能允许自己不信任的人担任镇守玄武门的要职?

另外,李建成真如唐国史所言是“荒色嗜酒”的阴险小人吗?据史书载李建成曾为大唐创建立下了赫赫战功,掌握着东宫独立的武装长林兵,并且获得手握兵权的四弟齐王元吉的支持。高祖最为信任的宰相裴寂,也是建成的坚定支持者,高祖宠爱的张婕妤、尹德妃等人经常说建成的好话。显然,建成的“接班人”地位十分稳固,完全没有搞阴谋诡计的必要。

因此,唐书故意丑化李建成也是真实存在的历史。而玄武门之变的真相由于李世民集团的掩盖现在已经不可能完全复原了,人们只能根据历史书籍进行分析和揣测当时的境况。

陈桥兵变是偶然的吗

导言:史书上许多被标榜的事情,在史实中却并非如此。如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世一般都认为是一场“走秀”,是由赵匡胤预谋的行动,他也并不像史书所写“事前并不知道”,而是所有的计划都在他的掌握中。因为,在陈桥兵变中有很多的疑点不能被解释清楚。据宋史记载,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被迫称帝,发生著名的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的历史。据说赵匡胤称帝完全是事发突然,他本无称帝之意,是那些将军们强让他当皇帝的。那么,历史真的像宋史所说的那样吗?大多数人认为陈桥兵变是有预谋的。

原因如下:

据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载:“及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师之日,将策点检为天子。故富室或挈家远避于外州,独宫中未之知也。”由此可知,当时军队没有到陈桥就已有兵变之说,由此可见陈桥兵变绝不是一次偶发事件,而是早有预谋的。

众所周知,黄袍乃是不寻常之物,私藏黄袍更是死罪,既然是这样,谁敢将其随身携带在身上呢?而且兵变如果是突然的,那么怎么会有一件早已准备好的黄袍给赵匡胤披上呢?正所谓“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从这里看,黄袍只能是预先就准备好的。

兵变成功后,在宣布后周恭帝退位时,翰林学士陶谷即拿出一份禅位诏书。“太祖将受禅,未有禅文。谷在傍,出诸袖中曰:‘已成矣!’”陶谷如果是刚刚得到赵匡胤即位的消息,怎么会有已经准备好的诏书呢?整个禅位过程如此顺利有秩序,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事先排练好的。

据《宋史·杜太后传》记载,杜太后得知赵匡胤黄袍加身后,说:“吾子素有大志,今果然。”因而她听到消息后不慌不忙,还谈笑自如。《涑水纪闻》也记载,杜太后说:“吾儿生平奇异,人皆言当极贵,又何忧也。”看来,这加身黄袍似乎已经是众人早已皆知的事情。难怪有人讽刺说:“阿母素知儿有志,外人反道帝无心。”

司马光的《涑水记闻》还说,当时周恭帝柴宗训年纪幼小,故军政大事多由重臣裁决。在大臣中,赵匡胤多智略多战功,将士归心。早有右拾遗郑起等人上书宰相范质,说不应让赵匡胤掌管军队。范质虽然没有采纳,但官员百姓们却都认为郑起说得有道理。因此一听说赵匡胤将带兵北征的消息,京城就传:“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赵匡胤等都是有谋略之人,因此流言一出他就知道了,不禁大惧,跑回家偷偷和家人商量:“外间若此,当如之何?”他的姐姐当时正在厨房里做饭,听见家里人跑来找告诉她这件事,立即脸色发青,面如铁色,提着根擀面杖跑进屋子,追着赵匡胤就打,边打边骂:“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胸怀,乃来家问恐怖妇女何为耶!”赵匡胤被骂得无言以对,只好默然而出。由此可见赵匡胤想做皇帝的野心,在赵家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古代起兵反事多借助“神”的力量,陈桥兵变也不例外。在宋朝大军驻扎陈桥驿的当晚,苗训就称有天有二日的奇观。而根据现在的常识,这基本不可能。苗训编造此言无非是给赵匡胤做宣传工作,让当时的百姓和官兵相信赵匡胤继位是顺应天命。

当时是因镇、定二州的军情告急:契丹和北汉联兵进犯,赵匡胤才得以领兵出征,为什么黄袍加身后,不费一枪一刀,战事已定?

清代学者查慎行专门写了一首《汴梁杂诗》,来讽刺这件事:“梁宋遗墟指汴京,纷纷禅代事何轻。也知光义难为弟,不及朱三尚有兄。将帅权倾皆易姓,英雄时至忽成名。千秋疑案陈桥驿,一着黄袍便罢兵。”意思是说,出兵之前十万火急说是外敌来犯,但是怎么赵匡胤一披上黄袍,就没有下文了?难道敌人闻风而退了?后来,镇州节度使郭崇报告说:契丹与北汉军皆遁。那么,他们为什么突然退兵呢?难道是因为看到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害怕了,不敢进军了?那后来怎么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宋朝挑衅呢?

由上面的各种疑点,就可以看出陈桥兵变是有预谋事前策划的,不过有人分析了当时的历史资料认为,赵匡胤并没有发动和直接策划陈桥兵变,这个“图谋者”另有其人。

那么,为什么认定赵匡胤没有直接参与和指挥“陈桥兵变”的具体实施呢?有人说从多方面的史料记载也可以看得出来,在“陈桥兵变”的整个过程中赵光义的活动十分频繁,而且很多重大事件都是由他决定的。而赵匡胤却显得非常低调。而且后来赵匡胤的禅位,竟然传弟不传子!虽然史学界有另外的猜测,但是也不能说与“陈桥兵变”不无关系。

但也有人说就是由赵匡胤发动的,他是幕后真正的主使者。

后周灭亡时,当时宰相范质曾说:“仓卒遣将,吾侪罪也。”其实,即使他不派赵匡胤出征,后周也会灭亡的。

虽然很多人都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预先谋划的,但也有学者认为赵匡胤当时虽然掌握了后周的政权,但他认为兵变还不是时候,而他的弟弟赵光义等人却认为时机已到,在赵匡胤没有任何命令下,于是他们直接策划了陈桥兵变,赵匡胤是被“强穿黄袍”的。

雍正之死迷雾重重

导言:雍正在清代历史上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传说他毒死了康熙,篡改了遗诏才登上了皇位。他的一生也是迷雾重重。其死因更是让史学家争论不止。因为人们不知道他是病死还是被人谋杀的,广泛流传的说法是雍正帝是被吕四娘割了首级。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满族,清圣祖玄烨第四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胤禛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在圆明园猝然去世。胤禛突然而死,官书却没有记载雍正的死亡原因。于是,雍正帝死因之谜,朝野众说纷纭。

一种认为雍正帝是抱病而亡。依据《上谕内阁》和《朱批谕旨》等官方记载,雍正七年(1729年)冬天起,雍正皇帝生了一场大病,一直到雍正九年(1731年)秋天,他的病情仍不见好转,饮食也不规律了,睡眠常常不安。1735年(雍正十三年)农历八月二十日起,雍正帝病情加重,但他仍未停止工作。到二十二日晚上病情加重,于是召见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等人,“面谕遗诏大意”,到凌晨时驾崩。雍正帝因病而亡的说法顺理成章,更有人提出雍正因“中风”而死。

另一种说法认为雍正帝是因吃太多的丹药中毒而死的。从清宫档案资料可以看出,雍正帝有《烧丹》诗词,赞称丹药的功效,而他自己平时爱吃丹药,有时还赐给臣下。同时,雍正帝还推崇紫阳真人,为紫阳真人重建道院,赞赏真人“发明金丹之要”。雍正在宫中养了不少道士,他希望这些道士能给他治病保健强身。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在圆明园内为雍正帝炼丹,烧掉了成百吨的燃料,出炉了一批又一批的“灵丹妙药”。雍正帝服了大量丹药,终因丹药中有毒成分在体内积聚发作而死。八月二十三日即雍正帝死后第二天,乾隆帝就下令驱逐张太虚等道士,这可作为雍正暴死的有关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被刺身亡之说。是吕四娘入宫行刺,并取走雍正帝的人头。起因是雍正年间,湖南人曾静固守夷夏观,游说大将军岳钟琪,劝他举兵造反。岳钟琪害怕身败,将其告发,曾静被捕入狱,供认自己反清的思想多受老师吕留良影响。当时吕留良已经死去,雍正便下令将吕家后人全部问斩,吕留良的学生严鸿逵等也相继被杀。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孙女,由于外出,躲过了这场大难。作为吕家唯一的幸存者,吕四娘决心复仇,学了一身武艺,尤其精于剑术。由于吕留良一案株连很广,激起了汉人义愤,所以在当时著名侠客甘凤池等人的积极协助下,吕四娘始终没有被清廷抓住。雍正十三年八月,吕四娘混进宫中,用飞剑将雍正头砍去。清政府为了掩饰真相,便制造了雍正病死的假象(见《清朝野史大观》)。也有人说,吕四娘入宫行刺,曾得到一名叫鱼娘的女子协助。

也有人说雍正是死于湖南卢氏妇人剑下。相传卢某因为谋反被雍正所杀,其妻精于剑术,为夫报仇,刺死雍正后自刎身亡(《明清宫廷疑案》)。

由于这些说法都缺乏足够的史料证据,因此,还有待人们进一步研究。

刘邦为何杀大将军韩信

导言:《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范蠡离开越国之前给文仲写了一封信说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古代许多有远见的英雄功成名就后,便拂袖而去,免使后来有“鸟尽弓藏”之祸,但也有“贪图”一时荣华富贵的功臣不相信这句至理名言的,结果最后身首异处,还落下反叛的罪名。韩信是秦末楚汉战争中的著名军事家,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为刘邦定国平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其最终结局仍逃不过“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命运。公元前196年,韩信因“叛乱”之名被杀并诛其三族。关于韩信的下场,有人说是罪有应得,有人说是刘邦心胸狭窄,他不能容忍功高盖主的韩信呆在身边,认为他是含冤而死。

认为韩信罪有应得的人为其列出了几大罪状:

一、自恃有功,请封假王

汉高祖四年,平定了齐地后,韩信派人对汉高祖刘邦说:“齐人伪诈多变,遇临楚地,是一个易于反复的国度,不设一王位来镇守,大局难以稳定,希望你委派我当个假王。”此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正盼望韩信前来增援,见了韩信使者带来的信,不禁怒发冲冠,骂道:“我困在这里,早晚盼他来辅佐我,他竟然想自立为王!”身边的张良和陈平见势不妙,悄悄地对刘邦说:“现在我们正处境不利,无法禁止韩信称王。不如趁势做个人情,让他为我们守一方之地。不然,就会发生内乱了。”刘邦一听,顿然醒悟,连忙大声说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要做就做个真王,为什么还要当假王?岂有此理!”接着,刘邦派张良赴齐,立韩信为齐王。之后,韩信才出兵与项羽会战于垓下,项羽大败。刘邦封韩信为齐王,实属无奈之举,因而,楚汉之争一结束,刘邦就夺了韩信的兵权,并徙封他为楚王。从这时刘邦对韩信就有了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