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10550900000024

第24章 历史疑云(6)

项羽死在哪个东城

导言:项羽,古代中国著名将领及政治人物,秦末时被楚怀王芈心熊心封为鲁公,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高祖刘邦所败,在乌江自刎而死。但在司马迁的评价中项羽死于“东城”,而这个东城在哪里却说法不尽一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抒发了千百年来人们对楚王项羽自刎于乌江的感叹和惋惜。项羽是秦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与刘邦曾争夺天下,最终被打败,前202年自杀而死。本来项羽死于乌江无可争执,但是司马迁在对他进行评价时说:“(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司马迁所说的东城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一直众说纷纭。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东城县故城在濠州定远县东南五十里。”康熙二十三年修的《凤阳府志》关于定远县的建制沿革中写道:“南梁始置定远县,以汉东城县故城为县治。唐天宝四年(745)迁至今城。”《隋书·地理志》亦载:“南梁改东城为定远县,属临濠郡。”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卷三十中也载:“淮水又东,池水注之。”池水“径东城县故城南”。据此,有人推测东城县在池水附近。池河属淮河水系,因此,东城当在今日定远东南五十里。

《辞源》中也载:“东城,县名,汉高帝五年(前202年),项羽兵败,自阴陵至东城;皆此地。东晋后废。故城在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对东城的解释更为详细,书中记道,东城共有三处:“一、东城县:秦置。汉高帝五年,项羽兵败,自阴陵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文帝封淮南历王子良为侯邑。东晋后县废。故城在今安徽定远东南。二、(东城)南朝宋置,今阙。当在江苏境。三、(东城)南齐置,今阙。当在湖北境。”

如按上述记载,项羽应死在滁河以北的定远。那么司马迁为何在《史记》中,又说项羽自刎在滁河以南的乌江呢?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东城在今日乌江附近的江苏境内。

清史志学大师和方志学奠基人章学诚,在《和州志·补沿革》卷末中载:“夏书曰:淮海维扬州。孔氏传曰:北据淮,南距海,淮海之间,其地广矣。和处江北,而实介于淮海之间。故扬州域内也。春秋战国皆属楚地。秦为九江郡之历阳及东城县之乌江亭地,历阳为都尉所治。汉高帝更九江郡为淮南国,历阳及东城乌江亭地如故。”这段记载说明,秦汉时期,乌江属东城县,设在历阳(今和县)和东城两县之间。秦时以郡下分县,县下分乡,乡下分亭,亭下分里。十里为一亭。所以从这段文字中还可以看出,乌江为东城县的首亭。

乌江和东城的这种关系,在其他史书中也都有记载。宋元之际的史学家马端临编撰的《文献通考》上载:“乌江本乌江亭,汉东城县,梁置江都郡,北齐改为密江郡,陈临江郡,后周乌江郡,隋改为县。有项亭。”这就是乌江的建制沿革。

唐朝宰相李吉甫撰的《元和郡县志》亦载:“项羽自阴陵至此,尚有二十八骑。南走至乌江亭,灌婴等追羽,杨喜斩羽于东城。”如果乌江不是东城的亭地,也就不可能有“南走至乌江亭,灌婴等追羽,杨喜斩羽于东城”的记载了。

根据以上史书的记载,可以确定乌江是汉东城的属地。那么,东城就在定远,而应在乌江附近。乌江现属和县,与江苏省相接,以乌江大桥为界,桥南为安徽,桥北为江苏。所以说,东城应在乌江附近的江苏境内。

在《史记·灌婴列传》载“(灌婴)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羽之后”,即“下东城、历阳,渡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如果东城在定远,为什么不下东城、全椒、历阳呢?

以上说法,都有道理。因此今人仍无法断定项羽死于哪个东城,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铁血”契丹民族神秘消失

导言: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曾有一个搏击长空的鹰之族扶摇而起,又神秘消失,这就是契丹。契丹在两百多年间挥斥长城内外。但是元代蒙古人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后,就对契丹连年征战,频繁用兵的契丹人被征服,契丹国——辽国逐渐灭亡。据说,辽国灭亡时拥有数百万之众,但是今人却找不到契丹人后裔的任何蛛丝马迹,这个强悍的民族究竟去哪里了呢?在中国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一个与北宋北宋抗衡,让北宋闻之丧胆的政权出现——辽国。辽国的前身是契丹国。“契丹”在其族语中的含义是“镔铁”,即为坚强,宁死不屈的意思。这个民族在两个世纪里,曾经挥斥长城内外,辉煌一时。但令人惊异的是,如此一个强大的民族竟如同过眼烟云一般在地平线上消失得无影无踪。据说,辽国灭亡的时候拥有数百万之众。那么,人们不免要追问:数以百万计的契丹人都到哪里去了?而且在契丹王朝灭亡后,整个契丹文化也随之消亡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1922年,一位比利时传教士,在中国内蒙古一座被盗掘一空的九百多年前的契丹人古墓中,发现了一块刻满奇怪的类似文字符号的石碑,当时,没有人能识别这些犹如天书的符号。

契丹人建立辽国后确实曾经创造契丹文,然而,契丹文字早在700年前就失传了。经历史学家考证认为“天书”就是早已被岁月掩埋的契丹文字。此结论一出,举世期待。这一个消失的王朝、一段沉睡的历史会不会由此显现出来呢?1986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发现一座契丹公主与驸马的合葬墓,它是迄今为止出土辽代文物最多的墓葬。墓穴丧葬制度明显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虽然墓中的尸骨已经风化,但包裹他们全身的银丝网络和盖在头上的黄金面具记录了主人生前的雍容华贵。墓中的陪葬品从金器和玉器到生活用具精美绝伦,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

其实早在1400多年前,契丹作为一个中国北方民族就已经出现在《魏书》里。他们以游牧为生,以车马为家,迁徙无定,勇猛善战。公元916年,部落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辽。大辽王朝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这个善战的民族在中国北部持续存在了200多年,与宋朝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在此期间,中国中原地区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被阻断,以致亚欧大陆中西部国家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契丹的统治之下,错误地将中国称为“契丹”。探险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里第一次向西方介绍东方时,就是以契丹来命名中国的。

契丹民族不但建立了强大的军事王国,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至今在黄河以北地区保存下来的古佛寺和佛塔,历经多次地震而不毁。契丹王朝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除了大量吸收中原汉族人才以外,还通过和宋朝的贸易获得先进的生产技术。契丹这个马背上的枭雄,曾在中国北方开创过一派繁华的时代。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民族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渐渐衰落,以致到后来完全寻觅不到这个民族遗留的任何蛛丝马迹。最后一个关于契丹人的记载是蒙古成吉思汗重用的耶律楚材。他出生于辽灭亡65年后,但他已经不认识、也不会书写契丹文字。耶律楚材死后,史书中关于契丹人的记载就很少了。契丹人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吗?他们的血脉也无一点音讯吗?他们的后裔会不会生活在广大默默无闻的百姓当中呢?

史学家们通过陆续出土的契丹墓葬,以及对契丹文字的识别,对契丹的神秘消失渐渐形成了几种推测:

第一种推测,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族源,与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据考证,几百年前,一支契丹军队来到位于大兴安岭和嫩江之间的呼伦贝尔草原修筑堡垒,经过长时间的驻守,他们就繁衍生息在这个地方不再离开了。他们后来被称为“达斡尔人”。早在清代就有人提出达斡尔源于契丹,也有现代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契丹族和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历史,找到了大量证据表明,达斡尔人是继承契丹人传统最多的民族。但这些只是间接的证据,是不能给出定论的。

第二种推测,西辽灭亡后,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迁移到了伊朗克尔曼地区,被完全伊斯兰化。通过伊朗克尔曼地区的部分墓丧形式与契丹民族的相同这一点基本可以肯定这一推论。

第三种推测,金、蒙战争爆发后,部分“誓不食金粟”的契丹人投靠了蒙古,并在随蒙古军队东征西讨中扩散到了全国各地。据历史记载,一代名将阿苏鲁就是投靠蒙古的契丹后裔,他的先祖曾参加西南平叛的战争。

第四种推测,契丹部落最后流落到了“云南地区”。他们的根据是:在云南施甸县,发现了一个仍在自己祖先的坟墓上,使用契丹文字的特殊族群,统称“本人”。

在施甸县由旺乡的一座宗祠里,还发现了一块上面篆刻着“耶律”二字的牌匾。据“本人”介绍,这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阿苏鲁”,并表明他们的契丹后裔身份。历史上确有记载,阿苏鲁是投靠蒙古的契丹后裔,他的先祖曾参加西南平叛战争。但这并不能证明这些“本人”就是阿苏鲁的后代,毕竟漠北和云南相隔万里,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学术界始终未能给这个自称契丹后裔的族群正名。

后来专家们利用DNA技术与发现的契丹民族的骨骼等进行鉴定,发现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因此达斡尔族应该是契丹人的后裔。而云南“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很可能是蒙古军队中契丹官兵的后裔。另外,有报道称,经有关专家考证,生活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七贤镇甘石沟村和上林镇申明亭村的近300名谷姓居民也是古代少数民族契丹族耶律氏的后裔。为什么本支耶律氏改为谷氏呢?可能因本支兴起于上谷郡,故以祖籍地名为姓,以示纪念。

但是这些说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秦始皇真的“坑儒”过吗

导言: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他是使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秦始皇到底有没有坑过儒,又是一个难解的谜。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灭赵、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灭魏、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灭楚、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灭燕、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也是中国封建制王朝的开始。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在完成政治上许多举措之后,秦始皇开始了精神上的控制。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为儒生大排酒宴。在宴会上,众多儒生围绕着是否实行分封制,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王绾、博士生淳于越等人主张实行分封,而丞相李斯等赞同实行郡县制,并指责淳于越等“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最后秦始皇支持李斯的观点,并采用李斯的“焚书”建议,下令除秦纪(秦国史书)、医药、卜筮、农书以及国家博士所藏《诗》、《书》、百家语之外,凡列国史籍、私人所藏的儒家作品、诸子百家著作和其他典籍,统统焚毁。同时,禁止谈及《诗》、《书》和“以古非今”,违者定当严惩乃至判死罪。

“坑儒”的直接起因是方士侯生、卢生等讽议始皇,继而逃走。战国以来,阴阳五行之说盛行,一切方术都用阴阳五行来推演。在燕、齐沿海地区,出现了一批讲神仙方术的方士。他们宣称,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山上的宫阙用金银筑成,住着很多长寿的神仙,山上生长着长生不老的妙药。秦始皇称帝后,为求长生不老,迷恋仙道,不惜重金,先后派徐福、韩终、侯公、石生等人前去寻求仙药。由于多方未果,引起秦始皇的不满,他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乖戾、暴躁,喜怒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