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对通古斯大爆炸进行研究的人认为是陨石撞击地球,但是他们却始终没有找到陨星坠落的深坑,也没有找到陨石。1945年,前苏联物理学家卡萨耶夫通过对日本广岛受到原子弹轰炸留下的废墟进行考察,他发现通古斯爆炸后的废墟与广岛废墟有众多相似之处:爆炸中心受破坏,树木直立而没有倒下;爆炸中人畜死亡,是核辐射烧伤造成的;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形相同,只是通古斯的要大得多。因此,卡萨耶夫认为通古斯大爆炸是一艘外星人驾驶的核动力宇宙飞船,在降落过程中发生故障而引起的一场核爆炸。但是这种大胆的猜测却没有被认可。此外还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是彗星撞击地球形成了爆炸,有人认为是宇宙黑洞造成的。但是关于黑洞的性质、特点,人们了解的还很少;还有人认为,通古斯大爆炸的罪魁祸首是地壳深处总数达1000万吨富含甲烷的气体大规模泄漏。
国立莫斯科大学的流星物理学教授斯图洛夫提出新的看法:通古斯大爆炸可能是源自流星且被烧红了的气体或烟尘导致了大爆炸。他通过计算认为,耐热、飞行速度较慢、质地不太硬的陨石等天体落入地球大气后,会很快或逐渐破裂成碎块,在空气阻力作用下这些碎块的飞行速度会骤降,它们落到地面后不会造成大爆炸的后果。而如果是某天体以极高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相互作用时释放出极大能量,而这种能量远远超过使该天体完全气化所需的能量,那么“闯入者”在抵达地面时就已完全变成被烧红的炙热气体或烟尘,这些气体或烟尘在飞行、撞击地面、在森林里迅猛蔓延时会产生和爆炸一样的效果,使大片林木倒伏并烧焦。根据斯图洛夫的计算,当一个直径约40米、飞行速度达每秒35千米的流星坠入地球大气时,它就会发生上述罕见的气化,最终导致通古斯大爆炸。但是同时他也表示这只是一种假说,尚需验证。
通古斯爆炸可以说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大一次爆炸。有人说传说中的史前文明也是毁于地球的某一次爆炸,那么是否可以从通古斯爆炸中发现蛛丝马迹,来证明地球上曾经遭到毁灭的历史呢?
骷髅城市——印度“死丘”
导言:摩亨佐达罗城在印度语意思是“死亡谷地”,这个城最久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考古表明这座古城有着高度的文明,他们有自己的文字,又有精密的计数方法,城里面有城墙和街道。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在印度河下游,即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南部,发现了这个古城。在遗迹中他们还发现了大量的骸骨,死因不明。印度“死丘事件”被科学家列为世界上难解的三大自然灾难之谜。1922年被印度考古学家拉·杰·班纳吉等人首次发现,根据测定,其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摩亨佐达罗”,也被称为“死丘”。因为他们在古城发掘中,发现了许多人体骨架,从其摆放姿势来看,有人正沿街散步,有人正在家休息。灾难似乎突然降临的,几乎在同一时刻,全城4万~5万人全部死于来历不明的横祸,一座繁华发达的城市顷刻之间变成废墟。
从遗址来看,摩亨佐达罗曾经是一座非常繁荣的古城,占地约8平方千米,分为西面的上城和东面的下城。上城居住着宗教祭司和首领,城内布置地十分豪华,有大厅,著名的摩亨佐达罗大浴池。浴池面积达1063平方米,由烧砖砌成,地表和墙面均以石膏填缝,再盖上沥青,因而滴水不漏。而下城设置比较简陋,布局不太规整,考古学家猜测可能是一般劳动群众居住的地方。整个建筑布局科学合理,已经具备现在城市的一些特征。考古学家还从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精美的陶器、青铜像以及各种印章、铜板等,还发现了2000多件有文字的遗物,包括500多个符号,这说明这里的文明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但是,远在3600年前为何就有文明这么发达的城市呢?而古城里的人又为何离奇死去呢?真凶又是谁?
有学者认为“死丘”事件可能是由于远古印度河床改道、河水泛滥、地震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所致。他们猜测是特大洪水将位于河中央的古城摧毁了,城内居民同时被洪水淹死。但反对此说法的人认为如果真的是因为特大洪水的袭击,城内居民的尸体早就被洪水冲走了,不会有这么大量的骷髅被保存下来。另外,考古学家在古城的废墟里也没有发现遭受特大洪水的证据。
第二种说法是在远古时这座古城发生过一次迅速而严重的传染病造成了全城居民的死亡。但是无论是怎样严重的传染病也不可能让全城的人几乎在同一天同一时刻死亡。从废墟中骷髅的分布情况来看,当时有些人还正在散步或者在干活,并没有患病。古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经过仔细研究,也否定了因疾病传播而导致死亡的说法。
第三种说法是外族人大规模进攻,将全城的居民都屠杀了。但是入侵者又是谁呢?有人认为可能是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但是有史料显示雅利安人入侵的事件比摩亨佐达罗城毁灭的时间晚了几个世纪,因此入侵说由于缺少证据也不成立。
在“死丘”中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就是在城中发现了废墟中有大量的黏土和矿物碎片。在罗马大学和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实验证明:废墟当时的熔炼温度高达1400℃~1500℃,这样的温度只有在冶炼场的熔炉里或持续多日的森林大火的火源才能达到,而大量存在的烧熔黏土和矿物碎片是绝不可能在少数的锻造炉中形成的。岛上也没有森林,因此有学者推断大火很可能是一次大爆炸引起的。
在死丘城市科学家还发现了不少爆炸的痕迹,他们找到一个爆炸中心,中心地区的建筑物全部夷为平地,且破坏程度由近及远逐渐减弱,只有最边远的建筑物得以幸存。这和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的景象十分相似。
在古印度诗《摩诃婆罗多》里,人们还找到了对摩亨佐达罗城发生爆炸的描述:“空中响起轰鸣,跟着是一道闪电,南边天空有一股火柱冲上天,有一道光将天割开了一半……房屋、街道同所有生物,都被这些突如其来的天火烧毁掉。”而在印度历史上曾经流传过远古时发生过一次奇特大爆炸的传说,许多“耀眼的光芒”、“无烟的大火”、“紫白色的极光”、“银色的云”、“奇异的夕阳”、“黑夜中的白昼”等等描述都可佐证核爆炸是致使古城毁灭的真凶。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人类才使用了第一颗原子弹,很难让人相信距今3600年前就有人类掌握了原子能技术。但在印度古代梵语叙事诗《摩呵婆罗多》中有一段关于战争的描写:“好像自然的威力一下子迸发了出来。太阳在旋转。武器的热焰使得大地熊熊燃烧。大象被火烧得狂奔,想躲避这可怕的灾难。河水沸腾,百兽死去,敌人一片片倒下,尸体狼藉。马和战车都被烧毁了,整个战场一片大火劫后的景象。海面上死一般的沉寂,起风了,大地亮了起来。这真是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死者的尸体被可怕的大火烧得肢体不全,不复成形。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或听说过这样一种武器。”这种可怕的场景又不得不让我们将这种有着巨大威力的“武器”与原子弹联系在一起。
那么既然不可能是原子弹,又会是什么造成了大爆炸呢?有人认为在宇宙射线和电场的作用下会形成一种微粒,当微粒大量的聚集在一起,就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继而发生大爆炸,爆炸的温度足以将石头融化,但是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而英国学者捷文鲍尔特和意大利学者钦吉推测摩亨佐达罗毁于外星“宇宙飞船”。他们推测大约在35000年前,一艘来地球的宇宙飞船突然发生了爆炸,造成了摩亨佐达罗城的大灾难。由于外星人是否存在至今仍然没有答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成立。
人类的敌人——赤潮是如何形成的
导言: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赤潮被人们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称其为“有害藻类”。对于赤潮,人类早就有其相关记载,如《旧约·出埃及记》中就有关于赤潮的描述:“河里的水,都变作血,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喝这里的水了。”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赤潮现象,如清代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就形象地记载了与赤潮有关的发光现象。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与此同时,自然灾害也频繁暴发,其次数和危害也与日俱增,赤潮就是其中的一个。有资料显示,目前,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潮发生都很频繁。其中日本是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赤潮
我国在近十几年来,由于海洋污染日益加剧,赤潮灾害也有加重的趋势,由分散的少数海域,发展到成片海域,一些重要的养殖基地受害尤重。如在浙江附近就曾发现赤潮,而且其近岸海域发现赤潮的时间越来越早,次数越来越多。《光明日报》2001年6月11日第4版载,当年在浙江发现多次赤潮现象:4月9日,平阳县南煤岛出现小面积赤潮;5月10日,舟山中街列岛海域发生大面积赤潮,颜色为褐红色,呈条状分布;5月12日,嵊泗县嵊山岛周围发现赤潮;5月13日,宁波附近虾峙门、渔山至头附近海域发生小面积赤潮,呈条状和块状分布;5月15日,南鹿岛和大陈岛附近海域发现赤潮……
赤潮是海洋受到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有机物和营养盐过多而引起的。赤潮的颜色不仅有红色,其颜色是多种多样的。影响赤潮的颜色主要看引起赤潮的是哪种海洋浮游生物。由夜光虫引起的赤潮,呈粉红色或深红色。由某些双鞭毛藻引起的赤潮,呈绿色或褐色。据统计,能引起赤潮的浮游生物有上百种,其中甲藻类是最常见的赤潮生物,有二十多种。
一旦发生赤潮,就会给海洋中生活的其他生物,给海洋环境乃至生活在这一海域沿岸的居民造成严重危害,它能造成海洋鱼类和贝类大批死亡。如果人食用了被赤潮污染的鱼或贝,还能造成死亡。
尽管当今人们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研究赤潮,但是,直到今天,人们对引起赤潮的原因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赤潮发生的机理以及赤潮与各种海洋环境要素的关系,仍然是科学家们正在深入研究的课题。比如说,现在普遍认为,赤潮与海洋污染有密切关系。但是,人们在远离海岸的大洋深处也发现过赤潮,这是为什么呢?难道除了海区富营养化能引起赤潮外,还有别的原因吗?此外,人们还发现,暴雨过后,海水表层盐度迅速降低,也能刺激赤潮生物的大量急剧繁殖,这又是为什么?正因为人们无法弄清赤潮的真正成因和发生规律,所以现在我们也不能提前获知赤潮发生的时间和区域,也就无法进行准备和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