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自然界未解之谜全集
10552600000078

第78章 地理猜想(1)

伊甸园究竟在哪里

导言:如果把《圣经》当作历史书来读,那么它的故事有许多确是已被证明了的事实。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圣经》中记载的一些地名的探索和研究。《圣经》中说夏娃和亚当被流放到一个环境适宜的地方。为了纪念他们过去的家园“伊甸”,夏娃和亚当将这个新家园也称为“伊甸”,它位于哪里,一直众说纷纭。

伊拉克南部。许多研究《圣经》的学者都深信,亚当和夏娃最初居住的伊甸园就在幼发拉底斯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汇合处苏梅尔,它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这些学者认为,《创世记》中提到的许多地理现象实际上是该处地方公元5至9世纪的地貌,《创世记》中提到的比逊河和基训河很可能就是那两条大河的支流,后来它们干涸了。另一种可能性是它们是古代的运河。

土耳其东部。另一些学者认为,如果四条大河是从伊甸园中流出的,那么伊甸园本身的位置肯定在两河(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文明的北面。因此,他们认定这块神秘的乐土是在土耳其北部的亚美尼亚。这一理论假设比逊河和基训河不是确切的地理河流,只不过是对遥远国度的一种含糊的描写。

以色列。有一些学者认为上帝的乐园一定是在以色列这块神圣的土地。那条流入伊甸园后又分为四条支流的河流一定是约旦河,它在《创世记》写成的时代要比如今长得多。基训河很可能就是尼罗河,而哈维拉就是阿拉伯半岛。这一理论的某些支持者甚至走得更远,他们宣称耶路撒冷的莫利亚山就是伊甸园的中心,伊甸园的范围包括整个耶路撒冷、巴斯利姆和奥利维特山。

埃及。支持伊甸园位于埃及的学者宣称,唯有尼罗河流域才符合《创世记》对伊甸园的描绘——这是一片水源丰富的乐土,但是水不是来自天上,而是从大地中冒出的水雾。事实上,尼罗河在到达第一处瀑布之前,确实是在地底下流淌的,然后它才从泉眼里流出地面。这些学者认为,无论是底格里斯河,还是幼发拉底河,都远离天堂的确切位置。

东非和爪哇。既然亚当和夏娃是最初的人类,既然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在东非发现的,所以许多人深信伊甸园就在东非。同样,1891年考古学家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发现了人类化石,所以也有人猜想那里是伊甸园的所在地。

中国新疆。有位叫崔赞泰的学者于1914年发表了一部专著,题为《创世记、伊甸园的真实位置和中国人的起源》,他在书中提出了这样的见解:伊甸园位于新疆的中亚高原。作者认为,流经伊甸园的大河是塔里木河,它有四条支流,都朝东方流去。

列姆利亚。19世纪中叶,有人提出一个假说:如今广袤的印度洋,原先是一片大陆。列姆利亚这个名称是动物学家史克拉特提出的,以纪念分布在非洲、印度南部和马来亚半岛的一类稀有的物种群——狐猴。另一些科学家认为,神秘的列姆利亚是人类的摇篮,因此它一定是伊甸园原址。

塞舌尔群岛的普拉斯林岛。查尔斯·戈登将军支持这样的观点:非洲和印度曾经是一块巨大陆地的组成部分。戈登为英国政府进行了大量的考察活动,最后来到塞舌尔群岛的普拉斯林岛。戈登被这个小岛的景色深深地迷住了,他深信这一定就是伊甸园的原址。令戈登如此深信不疑的是岛上生长的一种珍稀树种——复椰子树,它只生长在塞舌尔群岛。戈登认为这种树正是《圣经》里提到的智慧果之树。

火星。布列斯利·列普尔·特兰奇在一本题为《空中的人们》的书中指出,亚当、夏娃,甚至连诺亚都是火星上的居民。他宣称,《圣经》中有关河流灌溉乐园,后又分为四条支流的描述与自然界中的河流不符,唯有人工挖掘的运河才会这样流淌。据称,火星上就有这样的运河。因此,伊甸园很可能是太空人设在火星上的一个实验室。后来,火星发生了变化,亚当和夏娃的后裔被迫离开火星,来到地球上避难。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布利斯托尔。洗礼会教士埃尔维·卡洛韦宣称,伊甸园位于阿巴拉契科拉河的岸边,佛罗里达州布利斯托尔市以东1.6千米处。他的理由是,阿巴拉契科拉河是世界上唯一有四个源头的河流。附近有丰富的玛瑙、乳香和黄金矿,布利斯托尔又是哥斐树(美洲香槐)生长的唯一地方,即诺亚方舟正是用哥斐树建造的。

美国威斯康星州的盖尔斯维尔。1886年凡斯莱克牧师出版了一本小册子,他在书中宣称,伊甸从阿里根尼山脉一直延伸到落基山脉,而伊甸园则位于密西西比河东岸,从威斯康星州的十字城到明尼苏达州的韦诺那之间。当大洪水来临之际,诺亚正住在如今的威斯康星,洪水把他的方舟一直朝东冲去,最后在阿拉拉特山登陆。

大陆漂移学说是正确的吗

导言:现在大部分学者都认同地球上的大陆原本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板块的飘移才形成今天的格局,这就是板块漂移说,它提出的基础是大陆漂移学说,是由20世纪初魏格纳偶然发现的,但此说一提出,就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虽然今日许多的地质变迁都能证明大陆漂移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仍然有许多令人不解的地方。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极为相似。此后经研究、推断,他在1912年发表《大陆的生成》,1915年发表《海陆的起源》,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该学说认为在古生代后期(约3亿年前)地球上存在一个“泛大陆”(即一块大陆),相应地也存在一个“泛大洋”。后来,在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泛大陆的花岗岩层分离并在分布于整个地壳中的玄武岩层之上发生漂移,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海陆分布。

该学说成功解释了许多地理现象:如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问题,非洲与南美洲发现相同的古生物化石及现代生物的亲缘问题,南极洲、非洲、澳大利亚发现相同的冰碛物,南极洲发现温暖条件下形成的煤层等等。但它有一个致命弱点:动力。根据魏格纳的说法,当时的物理学家立刻开始计算,利用大陆的体积、密度计算陆地的质量。再根据硅铝质岩石(花岗岩层)与硅镁质岩石(玄武岩层)摩擦力的状况,算出要让大陆运动,需要多么大的力量。物理学家发现,日月引力和潮汐力实在是太小了,根本无法推动广袤的大陆。因此,大陆漂移学说在兴盛了十几年后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上世纪50年代,海洋探测的发展证实海底岩层薄而年轻(最多二三亿年,而陆地有数十亿年的岩石);另1956年开始的海底磁化强度测量发现大洋中脊两侧的地磁异常是对称的。据此,美国学者赫斯提出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软流层物质的对流上升使海岭地区形成新岩石,并推动整个海底向两侧扩张,最后在海沟地区俯冲沉入大陆地壳下方。

正是海底扩张学说的动力支持,加上新的证据(古地磁研究等)支持,大陆确实很可能发生过漂移,从而使复活的大陆漂移学说(也称板块构造学说)开始形成。

人们开始接受这一说法,但科学家注意到这个假说还存在许多缺点,其中有一些是根本性问题。如由于对地球深部的研究十分肤浅,海底扩张的成因问题,理论上没有完满解释;板块说最主要的依据是地磁观测,然而对古地磁观测数据的精度和解释,至今有争议;板块构造研究重点在海洋,大陆的地质结构比海盆复杂,虽然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大陆作过一些工作,大陆板块的研究至今有待深入。此外,板块说把目前海陆等大地貌单元的分布,看作是“飘移”过程的偶然结果,显然不符合构造地貌研究的基本思想。因此科学家对此还持谨慎态度。

导言: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的大陆原来是一个大陆,后来由于板块移动,才形成七大洲和四大洋,而且今时今刻大陆板块仍以非常微小的速度飘移。然而如果大陆真的是在漂移,又是什么力量推动它移动的呢?是地球内部爆发的力量还是符合魏格纳的观点?或者是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潮汐力和由地球自动形成的离心飘移力,共同使大陆沿着赤道不断地向东漂移?大陆漂移说认为大陆会移动,所以才会形成今天的大陆格局。但是如果大陆真的是在漂移,那么又是什么力量推动大陆漂移呢?

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者魏格纳认为大陆板块就像船一样,可以在海洋上慢慢漂移,但是这种说法遭到了科学家的一致否决。魏格纳认为是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潮汐力和由地球自转形成的离心飘移力共同使大陆沿着赤道不断地向东漂移。但事实上,只有非洲和南美洲这两个大陆跨越赤道,其他大陆不是在赤道南部就是北部,而南极洲更是远离赤道,它就不可能飘移了。

现在科学家多认为是由于地球内部热量爆发,地壳剧烈活动,导致板块互相碰撞和挤压,而让大陆断裂,并且漂移。支撑大陆板块漂浮的高低部分取决于这一岩石层的密度和厚度,以及来自地幔的热量所产生的部分浮力。

但美国学者认为大陆板块受到的一半浮力来自于地壳的热量,而地壳的密度和成分为大陆板块提供了另一半浮力。

研究人员断定,地壳主要由放射性矿物质的衰变提供热量,这些热量通过地幔向外转移。来自地幔的热量使地壳岩石层膨胀,导致后者密度减小,同时能够漂浮得更高。他们说,如果没有地幔产生的热效应,地球上的一些大都市将沉入几百米深的海底。但这一理论尚需验证,大陆是怎么移动和被抬升的还将被研究下去。

导言: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人们根据一定的特征将其分为若干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外大气层,每个层次有一定的厚度,但是将每层厚度相加却不是大气层的厚度,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每一个人的认识不同还是大气也会“胀缩”?地球表面是由一个大气层包围着。人们根据它的特征将它分为各个层次。每个层次有一定的厚度,但是它究竟有多厚呢?从发现有大气层以后,人们就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

1644年,托里彻利和维瓦尼通过实验推算出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是8千米。后来人们发现气体受到压力时体积会收缩,所以在大气层的垂直方向其高度随密度变化而变化,其中在海平面上的大气层最稠密,并意识到大气层厚度绝对不止8千米。

大气层

到了20世纪40年代,火箭技术获得了成功,人们用火箭探测大气上界的限度已超过400至500千米。后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极光出现在800~11200千米上空,因此有科学家把1200千米作为大气的物理上界。随着对大气层的不断认识,美国科学家施皮策又把500~1600千米的高度称之为“外大气圈”,并认为大气由这一高度逐渐消融到星际特质之中去了。大气层上界大约是2000至3000千米。

而比利时的尼克莱发现320~1000千米高度范围存在一个“氦层”,在这层以外,还有一层更稀薄的“氢层”,它可能延伸到64000千米左右的高空。

由于科学家们划分的方法不同,才让大气层的厚度出现了这么多的结果。大气层究竟有多厚,可能始终是科学研究的难题。

地磁转动之谜

导言:地球的磁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南北极磁场位置曾经发生过对换,即地磁上的北极变成地磁南极,地磁上的南极变成北极,这就是“磁极倒转”。如果将地球的历史缩短成一天,你会发现指南针会疯了一般地旋转,这是因为磁极倒转已经发生了数百次。地球的磁场并不是从形成时就不变的。科学家说地球的南北磁极曾经发生过对换,即地磁的北极变化成为地磁的南极,地磁的南极变成地磁的北极。这就是“磁极倒转”。而在地球45亿年的岁月中,磁极倒转已经发生了好几百次。

人们在世界各地记录当地的地磁场方向和强度。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在火山熔岩和大陆与海底的地质沉积物当中,能够找到更加久远的历史上的地磁记录。所有这些数据都告诉我们,地球磁场的空间分布非常复杂,反映了它的产生机制也非常复杂,绝不是可以简单地想象为由一根南北向的磁铁棒所发出的;而地磁场的方向与强度在漫长的历史当中随着时间而发生的变迁,也是充满了未解之谜。

在地球演化史中,“磁极倒转”事件经常发生。仅在近450万年里,就可以分出四个磁场极性不同的时期。有两次和现在基本一样的“正向期”,有两次和现在正好相反的“反向期”。而且,在每一个磁性时期里,有时还会发生短暂的磁极倒转现象。

地球磁场的这种磁极变化,同样存在于更古老的时代。从大约6亿年前的前寒武纪末期,到约5.4亿年前的中寒武世,是反向磁性为主的时期;从中寒武世到约3.8亿年前的中泥盆世,是正向磁性为主的时期;中泥盆世到约0.7亿年前的白垩纪末,还是以正向极性为主;白垩纪末至今,则是以反向极性为主。如果把地球的历史缩短成一天,在这期间你会发现手上的指南针会疯了般地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