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旅游文化
10626000000031

第31章 民间崇信与岁月风俗中的旅游文化(6)

元宵节还给封建时代的青年男女一次难得的浪漫时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佳节夜,京都华苑流光溢彩,满街花灯,满街游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笑语盈盈的暗香里,蕴含了多少寻寻觅觅不见心上人的那份惆怅和蓦然回首又见心上人的那份惊喜。当然,也有“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元夕》)。这种缠绵悱恻与失落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

元宵节对孩子们来说,简直就像到天堂里走了一遭,是最快乐的节日。他们欢天喜地,提个灯笼四处游走,就像流动于银河中的星星。

在元宵节的灯会上,各种灯争奇斗艳,应有尽有,如挂花灯、滚龙灯、走马灯、迎轿灯、放水灯、展冰灯。京城的宫灯、天津的宝莲灯、苏杭的玻璃花灯、广州的鸳鸯戏莲灯、东北的冰灯等等都很具有地方特色,也有较高的艺术性。伴随着花灯夜市,还有丰富的传统节目,如闹社火、耍龙灯、划旱船、踩高跷、舞狮子、猜灯谜、扭秧歌等等,雅俗共赏,人人都可以参与,元宵节可以说是最聚人气的节庆。

3.上巳踏青狂欢风俗

上巳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它由先民的踏青狂欢风俗演化而来,很有自己的特色。但在封建礼制的长期压抑下,这个充满原始自然人性的活动,在汉族地区逐渐被淡忘,节日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甚至连节日名称也一同融会消失于其他节日中。倒是在少数民族的节庆中,还或多或少看到一些痕迹。现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种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文化又为人们所重视,并大力开发。

追根溯源,上巳节的活动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周朝的情况。如《周礼》中的《春官》《地官》等都有反映,而事实上它的形成更早。

上巳节的时间在汉代时定在三月上巳日。可是“自魏但用三日,不以上己也”(《晋书·礼记》),就是说,从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日就改在三月初三日。于是“三月三”就成为我国汉族和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流传下来,尽管内容发生了变化,而且各民族有异,但其根源是同一的。

上巳节的原始本意是促进两种生产,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口的自身生产。其活动内容的特征表现为原始的狂欢,进而发展为放松心情的休闲性郊游。其仪式主要有如下一些。

祭祀高禖。高禖,又称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高禖就是管理婚姻和生育的神,大概在母系氏族就已经出现,所以相当长一段时间高禖是女神,其形象应该是裸体的孕妇,因为“禖”来自于“腜”。而“腜,妇始孕腜状也”(《说文解字·四下骨部》)。这种形象常出现在母系氏族时代的雕塑中,其特征就是丰乳肥臀并隆出肚子的女性。高禖神起初大概是没有名字的,后来一些氏族部落为了溯源寻根,就奉自己部落的女始祖为高禖。如夏朝以修己或女娲始祖为高禖(涂山氏女娲是夏人的先妣),商族则以简逖为高禖,周族把姜源奉为高禖。

祭祀高禖最直接的动机就是求子,促进人口生产。祭祀高禖的具体仪式,现在已不得而知,但从古代文献和民俗遗存中还能看到一点信息。如《周礼·地官·媒氏》就有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其核心内容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国家允许并鼓励男女突破现有婚姻制度而进行有限的自由恋爱和性结合。因为人口生产历来是国家大事,所以政府常常出面干涉,组织并力促高禖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种十足的代表着以生殖机能为宗教的原始时代的礼俗,其表现形式则采取了原始的群婚习俗,恩格斯称之为人类对群婚时代“还保存着一点朦胧的记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种现象在西欧也存在过,那就是古罗马的“沙特恩节”,即后来西欧的“狂欢节”,在中国各地区各民族中也普遍存在,如先秦时楚人的“游云梦”、燕人的“驰祖”、齐人的“观社”、宋人的“祭桑林”等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中国的狂欢节。在中原的汉民族地区,上巳节性自由的狂欢内容淡化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了春游的踏青活动。当然,一些象征性的游艺活动如“掏子孙窑”、栓“泥泥狗”、“抛童子会”也还含有对远古生殖巫术文化的追忆。

禊。即以沐浴为形式的一种仪式,最初可能是高禖仪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后来发展成为单独的活动仪式。这种仪式非常古老,有学者认为其始于商族的女祖简狄行浴的故事。因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曰简狄……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这是商族的后人为其祖先溯源而按天命观编造的故事,一个女人吃了鸟蛋就能生下儿子,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但它透露的信息密码应该是高禖的内容。也就是说,是简狄在春意盎然的上巳节去参加“会男女”,其中可能有戏水净身的环节(泼水节的由来),后来怀孕了。由于不可能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于是就编了个吞食鸟卵而孕的故事,也就有了《诗经》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上巳节的沐浴也就发展成为含有生育巫术和巫医水疗法意义的禊。

临水孵卵。是上巳节的又一种古老仪式,其核心内容仍然是求子巫术的体现,来源大概也与简狄吞食鸟卵而孕的故事有关。古人的认识水平有限,在简狄事迹的影响下,以鸡蛋来模拟孕育,通过食卵这一生育巫术,来达到求子的目的。于是就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漂流,谁拾到谁食之。这种风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流行。每当阳春三月,天气明媚,绿水青山,“于是缙绅先生,啸寿命友,携接党章,冠者八九”,来到河边郊游,并“浮素卵以蔽水,洒玄醪于河中”(张协《洛禊赋》),这是大户人家的做派。而一般人家则又兴起以枣代卵,枣子多而易取,又谐音“早生贵子”。于是,到了上巳节,到处可见“洒玄醪于沼沚,浮绛枣于泱池”(萧子范《家园三月三日赋》)的现象。文人雅士则别出心裁,将临水浮卵又创造性地发挥为“曲水流觞”。如《荆楚岁时记》载:“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这时的上巳节已经完全没有了原始的目的———性,而成为纯粹的春游活动。

祈年。是上巳节最古的项目之一,即促进农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作为农耕民族,总希望农作物籽实饱满,年成丰收。要达到这一愿望,古人天真地认为,对农作物进行现身说法的教育是最好的办法。既然上巳节“会男女”的高禖能促进人口的增长,那么,通过男女在田地中的交合巫术,也就能刺激庄稼作物学会多交媾而多产粮食。于是,上巳节高禖之类的“野合”就不仅仅是为人口生产而为,同时也有促进生活资料生产的意义。到后来,“野合”没有了,象征性的巫术仪式却长期存在于上巳节的祈年仪式中。

4.清明祭祖风俗

清明节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但由于中华民族有着祖先崇拜的文化特点,加上农耕民族对节气的重视,而清明节又处在一年季节变化中特殊的地位,所以它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节日,且与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

清明节的时间是在春分后十五日。因其最初的意义是祭祀祖先,故又有鬼节、冥节之称,并于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并称“三冥节”,都与祭祀祖宗、神鬼有关。后来由于将上巳节和寒食节皆纳入清明节之中,故又有了春游踏青的意义。但祭祖扫墓始终是其核心内容。

清明节的祭祖风俗渊源久远,大概是在原始宗教的祖先崇拜出现时就有了。到汉代,清明节已经很具规模了。

在中国历史上,汉族清明祭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家中或祠堂里祭祖,这种风俗大概在部落时代就已形成。春秋时期实行每五年一次在太庙中祭祀远近祖先。到近代,祖庙没有了,多在宗族祠堂或家内祭祀祖先。另一种形式是上坟、扫墓,又称墓祭,渊源也很久远。《周礼》中就有记载:“凡祭墓,为尸。”“尸”,神主之意,就是说在祭墓时,要立一神位,在墓旁先供奉,这种风俗至今在浙江仍流行。一般是先供奉神主,再祭左右邻墓,最后祭祀自家的祖先。祭品最初是献给祖先生活所需要的实物,货币流行后又祭以钱币,汉代用冥钱,唐朝改为纸钱,于是出现“烧纸”之风俗。也有把纸钱压在坟的四角、坟顶的,叫“压钱”。除了献酒肉祭品、烧压纸钱外,还要为坟墓培土、割草或修坟立碑。中华民族是很讲究社会和谐的民族,即使对死者,也认为他们有另一个世界,在那里生活要有社会关系,所以,后人在祭祖时,也要考虑祖先的周边关系,于是就有了向孤坟野鬼散钱的风俗。如江南有些地方,在清明节前一日或后一日,要举行城隍散粮仪式,届时,由三四个人扛着城隍神在街上乱跑,后面跟着一群手执钢叉或刀剑、脸抹黑灰的小孩,也乱蹦乱跳,装成小鬼。游完街后,来到郊外的乱坟岗,焚烧很多钱纸、银锭,说是城隍爷给孤魂野鬼散发钱粮了,仪式完后将城隍神扛回庙中。

清明节的内涵除了祭祖这一核心外,还有其他的内容。这些内容有的在发展中被强化,以至于淡化了祭祀祖先的活动。据明朝人记载,当时北人重墓祭,“郊外哭声相望,至不忍闻”,而“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乌履相望,日暮,幡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谢肇淛《五杂俎》)。这是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后旅游之风兴起的自然现象。所以每至清明节前后,江南地方的市民就会“画船箫鼓,男女杂集,名之曰上坟”(《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实际上是“如杭州人游湖,厚人薄鬼,率以为常”(张岱《陶庵梦忆》)。

清明节演化为踏青郊游是有原因的。踏青的内容本来是在上巳节的狂欢中,由于上巳节的主要内容已经在历史中淡出,而清明节则在不断强化,同时扫墓又要去郊外,于是就将上巳节的踏青一并归到清明节中了。随着人们精神生活追求的提高,郊游被重视,清明节踏青也因之而流行,并将之理念化:踏青,象征着人之常青不老,年年如青草。事实上,踏青活动对人的身心健康确实有益,人们在无意中体会到了这一点,并有意无意地以各种形式和活动内容来加强其健身效果。这样,在清明节时,就有了不少游乐活动,如荡秋千、放风筝、斗鸡、拔河、踢球、打马球、赛龙舟等。直到今天,清明节仍是人们怀念先人并从事郊游的重要节日。

5.端午赛龙舟风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三大节日之一的端午节。端午本来称“端午”。“端”是“初”的意思,每个月都有三个“五日”,“端午”就是初五。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顺序排列,第五个月就是“午月”,古人常常把“五月”写成“午月”,也就把“端午”写成了“端午”。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在八月初五生的,如是宰相宋璟提议,将“端午”正式改为“端午”,以避玄宗之讳。又因古人常常把“午时”当作“阳辰”,于是端午节又被称为“端阳节”。由于这个节日在五月五日,所以又被称为“重五”、“重午”,或者干脆就叫“五月五”。此外,还有称之为“端节”、“蒲节”、“蒲午”、“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的。

端午节的起源应该与中华龙文化有关。早在华夏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崇龙部落曾是一个势力强大的中坚力量。他们生活在东南沿海一带,传说中的伏羲、女娲、颛顼、大禹、黄帝等都被视为崇龙部落的著名首领,其实他们中有的是由其他图腾崇拜部族融合到崇龙部族的。随着华夏民族的形成,龙也就成了全民族的共同信仰。汉代是中华文化最终确立、成熟的时代,也是龙文化最终占据主流文化地位的时代。这时,古代吴越地方崇龙族每年的图腾祭祀(祭龙)风俗也传到了北方。赛龙舟可以说是这种祭祀活动的主要内容,它起源于古代百越民族的祭龙活动。至于这种活动形式形成的直接原因,有人认为是这些远古的崇龙族喜欢将龙的图腾绘制在独木舟上,又划着这种舟去探亲访友,有时大家遇到一块,便会出现竞赛活动,比谁划得快,逐渐形成风俗,并用在祭龙的仪式中,成为一种原始自然神崇拜的表现。

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崇拜形式和仪式都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赛龙舟的内涵由原始自然神崇拜变为了社会神的崇拜,于是出现了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介子推说、纪念屈原说、源于越王勾践练兵说、源于吴王夫差疏河庆祝说、始于伏波将军马援说、纪念白洁夫人说(云南)、表彰曹娥说等等。现在能见到的最早有关龙舟的文献资料主要有长沙出土的战国楚墓的帛画,该画中就有一男子站在龙舟上,但此画并无“赛”的意思,只是承载逝者渡往另一个世界。鄞县出土的春秋青铜器上有四个戴羽冠的人以双手划龙舟的画姿,这也许是赛龙舟的最早信息。此外,《穆天子传》和屈原的《楚辞·九歌》中也都有赛龙舟的记载,可见龙舟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但历史上有关端午节赛龙舟的含意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流行,意义也最为深远,至今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内容之一而经久不衰。这不仅仅是因为大诗人屈原于五月五日这天沉江,而在于纪念和张扬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赛龙舟风俗始终是端午节中的重头戏。所谓龙舟,就是一种以龙形为特征的竞赛船只。但在后代,龙舟赛主要是为了再现当年人们鼎力拯救屈原的现场,所以龙舟大多选用当地传统的“渔划子”和长宽适度的打草、运货、渡人的“板划子”充当。这种龙船头尾无装饰,只在其中安装一对高约2米的撬杠,用一根结实的绳索通过撬杠顶端紧系船头船尾将船日成用状,以减轻行进中的阻力,再在绳索上系彩带以区别非竞赛船只。到清代,人们开始打造专供竞赛用的龙舟。这种龙舟一般用杉木构造,船头装有樟木雕成的龙头,船尾有竹片装点成的凤尾。船上还有各种其他的装饰,如翘杆、旗帜、神楼、大鼓、铜锣、神位等。到现代,龙舟的制造式样和装饰不断变化,推陈出新,各具特色,令人眼花缭乱。

端午节除了赛龙舟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游艺活动,如盛行于金辽时期的端午“射柳”、“击球”活动,流行于南北朝时期的“斗百草”,盛行于明清时期的“端午景”,以及北京地区的“游天坛”等,端午节还是插艾挂蒲、采草药的日子。这些都是旅游创新可挖掘的好题材。

6.七夕女儿乞巧风俗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称七夕节。因为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又被称为女儿节、乞巧节、双星节,现代更有人提议将其定为中国的情人节。

其实,七夕节起源于远古先民的星辰崇拜。在原始的万物有灵论和自然崇拜的泛神论思想下,人们崇拜各种自然物和自然现象,而且将其看作如同人世,不但有男女饮食,而且有悲欢离合,牛郎织女的故事就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