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旅游文化
10626000000050

第50章 历史人文遗存中的旅游文化(7)

陶器的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14000多年以前。那时是用手来捏制坯子,用堆烧法制作出最原始的陶器。到新石器时代,陶坯成形技术开始从捏制法向盘筑法再向模制法过渡,烧制技术也从堆烧发展为多种多样的窑烧。到了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中国的陶器就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中分别以彩陶、黑陶和白陶的面貌出现了。原始的绘画艺术也在陶器上表现出来。可以说,陶器从它产生初期就开始了实用与艺术的结合。

商周时期,由于窑式的改进,窑温可达到1000度以上,并使窑件受到窑内还原焰的作用,白陶器在烧制过程中有了成为原始青瓷的机会。有学者认为,到西周时,原始瓷已经发展为瓷器了。瓷器是以高岭土、长石、石英为原料,经混合、成形、干燥、烧制而成,其工艺比陶器复杂。瓷器出现后,陶器仍然在继续生产与发展。

秦代陶器烧制技术已经相当高了,这一点从秦始皇陵墓出土的兵马俑可窥见一斑。

到汉代,陶瓷制作工艺快速发展,制瓷工匠们在烧制原始瓷器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制作工艺水平,终于在东汉晚期,成熟的瓷器被烧制成功,不但烧制青瓷,而且还生产黑瓷,产品大多是日常用品。当时的产地主要在南方。

三国魏晋南北朝,这三个半世纪,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分裂的时期。除了西晋短暂统一外,南方和北方长期处于对峙局面。但这时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南北经济各有发展。青瓷在浙江一带得到了较高水平的发展。受南方影响,北方的陶瓷业也随后发展起来,并生产出了白瓷器,瓷器已经成为上层社会和世家大户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了。

唐代是中国瓷器制作工艺走向成熟的时期。表现为:一方面,有中国特色的青、白两大类瓷器已经形成了系统,并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基本格局,另一方面,已经有历史公认的名窑出现。青瓷以越窑为代表,白瓷以邢窑为代表。唐朝陶器工艺一个最灿烂的成就就是“唐三彩”的出现。唐朝也是中国瓷器走向世界的繁荣时期。

宋代的陶瓷无论在工艺上还是在规模上都继续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产品丰富,除了日用品外,还出现了陈列品,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宋代的青瓷达到了其发展的顶峰,其中以官窑、汝窑、耀州窑、龙泉窑、景德窑的产品最为著名;白瓷则以定窑、磁州窑、平阳窑、界首窑、德化窑、彭县窑最著名;黑瓷以建窑、古排窑为好;彩瓷则以钧窑为佳。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早期青花瓷,但色彩暗黑不亮丽。

元代瓷器的质量相对较低,但在将中国传统绘画与制瓷工艺结合方面有较大的创新,特别是色彩的发展很有成就,釉下青花和釉黑红走向成熟,色彩艳丽。同时还由琉璃陶演化出一种新工艺品“法华器”。在此期间,景德镇瓷器名扬全国,确立了其瓷都的地位。

明、清两朝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明代出现的紫砂陶以江苏宜兴的最著名,不但温润可爱,而且造型奇巧,很快就闻名天下。也有将紫砂胎加瓷釉烧制的,别具特色。瓷器方面,则在装饰色彩上下功夫,彩瓷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器物造型、纹饰繁多而精美,彩釉品种丰富多彩,除了青花瓷器是主流产品外,还发明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拼合成彩画的“斗彩”(逗彩)。宋代偶尔为之的“窑变”杂釉技术在清代被完全掌握。

(2)中国古代著名陶都

在中国陶器生产史上,曾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产地,其产品名扬全国,被不同的时代誉为陶都。主要有以下几个。

淄博陶都。在山东淄博市,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陶器生产基地之一。其产品特点是质地细腻,造型新颖,釉彩鲜艳。其中以“两点釉”、“茶叶末釉”最为称奇。前者是在漆黑的釉表面上均匀地撒满金属光泽的银白色小圆点,用此种茶具盛茶则金光闪闪,盛酒则银光熠熠,在日光照耀下晶莹夺目,被视为茶道中的精品。后者是在橄榄色的釉面上均匀地布满茶叶末似的细微晶粒,显得娇嫩而不俗,艳如花,美如玉,为中外茶客珍爱之物。

石湾陶都。又被誉为“南国陶都”,地址在广东佛山市石湾镇。这里的陶瓷生产始于南宋,所产陶瓷又称“石湾公仔”。其特点是浑厚凝重,古雅朴拙,豪放洒脱,神形兼备,美观实用。明朝开始生产欣赏品,产品有人物、动物、山水盆景、器皿四大类,其中以人物器皿类为最佳,一直盛传不衰。更难能可贵的是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的南风古灶(在今佛山市忠信路),至今500年来窑火不绝,生产不断,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奇迹,被载入世界吉尼斯之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开辟为广东著名旅游景点。

界首陶都。位于安徽省界首县。其产品特点是继承了“唐三彩”的制作工艺手法,并有新的创造。表现为构图丰满浑圆,釉色光艳华丽,花纹古朴典雅,线条刚劲流畅,其主要产品多为艺术品。

宜兴紫砂陶都。位于江苏宜兴,其产品以日用陶瓷为主,质坚耐用。创制于北宋的紫砂陶是其代表作。紫砂茶壶被誉为天下“神品”,茶壶胎壁无釉,呈多孔性,有较强的吸附力,泡茶5天后仍然能保持茶香,而且外观造型优雅,温润可人,被茶客奉为珍品。

(3)中国历代名窑与瓷都

名窑的出现是与瓷器的制作工艺走向成熟相关联的。到唐代,由于政权统一,经济发达,社会开放,加上瓷器制作工艺经过近千年的积累,瓷器制作进入到繁荣时期,生产地域扩大,窑场数目增多,一些东汉或魏晋时就已创烧的窑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开始出现对各个窑场的评价,于是名窑与瓷都自唐代有了说法。

唐代主要有六大青瓷窑:

越州窑。一般称为越窑,其烧瓷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东汉末期。早期的窑址主要集中在上虞县沿曹娥江两岸的山坡上,到唐代时,上虞、慈溪、余姚、宁波、诸暨、绍兴、镇海、鄞县、奉化、临海、黄岩等县共同组成了这一庞大的瓷窑体系范围。其中以上虞、慈溪两县为中心,最为繁荣。慈溪的上林湖有古窑遗址100多处。自唐朝开始在该地设立“贡窑”,专烧进贡用瓷。

唐代越窑青瓷为当时全国之冠,并生产出一个新品种,叫做“各色”瓷器,是在青瓷的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其釉色以青瓷的青绿为主,无光。各色始于唐,盛行于五代,中断于南宋。

鼎州窑。居唐代六大青瓷窑的第二位,也是六大青瓷窑中唯一位于北方的窑。现在出土的鼎州窑产品是在靠近唐代鼎州的铜川市黄堡镇。其产品“胎似越窑而的黄,并有绿釉而的黄者”。鼎州窑产品的最大特色是装饰十分丰富,有创花、贴画、印花,用化妆土在釉下绘花纹的青釉白彩和在釉上用黑彩点画花纹的青釉褐彩等等。

婺州窑。窑场位于浙江金华地区,这里烧窑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晋时期或更早,唐朝起进入其大发展时期,其产品被陆羽《茶经》列为青瓷窑第三位。但其质量并不高,多数为比较粗糙的民间用瓷,胎质粗,脸色灰黄,釉色主要是青中泛黄。尽管这里最早使用化妆土改善器物外观,但终因土质太差,质量品位提不上去。

岳州窑。《茶经》排其为第四位,窑场在今湖南湘阴县,并延伸到衡阳湘江部分地方。湘阴一带烧瓷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三国时期。岳州瓷,胎一般比较薄,胎色灰白,釉色以青绿色为多,也有青黄色。釉层较薄,玻璃质感很强,多有细碎的开片,有的器物胎釉结合得不好,容易剥釉。晋杜毓《荈赋》对其进行的总体评价为:“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

寿州窑。地处安徽淮南市,其烧窑时代始于东晋、南北朝。早期以烧青瓷为多,入唐后则以烧黄釉瓷为主,故被陆羽评价为“寿州瓷黄,茶色紫”。其制瓷工艺受北方瓷窑的影响,造型比较粗犷,不如南方瓷器秀气,且流行使用化妆土,表层是透明的玻璃质釉,上釉以蘸釉法,釉层厚薄不均,釉色浓淡不一。玻璃质和化妆土有的结合得不好,有剥釉现象。

洪州窑。主要分布在江西丰城市曲江镇赣江沿岸及清籼溪、药湖一带约20公里的地面上。大概在东汉晚期,这里就烧制出了比较成熟的瓷器了,与越窑基本相同。中唐时期为洪州窑制瓷业的高峰期,但陆羽《茶经》评价为“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为最末等。事实上,洪州瓷器在唐代还是相当有地位的,其产品被确认为“名瓷”,在中央政府是挂了号的,而越州瓷却未被列入名产(见《旧唐书·韦坚传》),可见洪州瓷在质量上是有知名度的。从五代开始,洪州瓷逐渐衰落。

唐朝除了以上六大青瓷名窑外,还有一些地区的瓷器品质也是相当不错的,比如温州、永嘉、瑞安一带的瓯窑,长沙的铜官窑,四川的邛崃窑,等等。唐代北方的白瓷名窑主要有河北内丘县的邢窑和曲阳县的定窑,以及河南的巩县窑、密县的西关窑、登丰的曲河窑等等。

宋代制瓷业实行官民并办,先后形成了烧制贡御瓷器的五大名窑。五大名窑不是宋人自己封的,而是后世瓷器藏家评定的。

汝窑。宋代著名官窑。明朝的王世懋在《纪录汇编》中评价说:“宋时窑器,以汝窑为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汝窑大约开始烧制于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之前不久,二十几年后,即在靖康之变中毁于战火。汝窑窑址一直不很清楚,直到1987年在河南宝丰县大营镇的清凉寺(宋代属汝州)找到一处为宫廷烧御用瓷的窑址,经过考证,基本认定为汝窑,属于临汝窑系。汝窑瓷在民间流传极少,在南宋时就已经非常珍贵,现在仅在北京故宫、台湾故宫和其他少数几个博物馆藏有几件,为稀世珍宝。其特点是釉厚如堆脂,显得清淡凝重;色彩稳定,无光泽;由于釉厚,常常有许多细碎的开片,状如蟹爪。汝瓷的颜色可分为天青、粉青、卵青三种,它是自东汉以来青瓷器在工艺上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代表作。

官窑。是宋王朝在内府中自设的窑场,专门炼制供内府所用的瓷器精品。官窑又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又称为汴京官窑,始烧于宋徽宗政和到宣和年间(1111~1125年)。其产品的特点是造型典雅古朴,釉色淡清,晶莹纯厚如堆脂,遍身开纵横交错的大块纹片,露出深褐色的脸色,更显出青釉的冰清玉洁。在烧制时,与汝窑类似,采用极细的支队支烧。北宋官窑窑址现在因埋在古汴京城下,无法寻找。

南宋官窑窑址在今杭州乌龟山下。南宋早期的青瓷产品为薄胎薄釉青瓷,工艺极高。后期官窑青瓷追求玉石质感,改变烧制工艺,制出薄胎厚釉青瓷,釉质如玉石般光亮晶莹,釉面上显露横竖交织的蟹爪纹片或层叠的冰裂纹片。南宋官窑还有一个最大的特征是“紫口铁足”。

哥窑。窑址所在地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哥窑就是龙泉窑,在龙泉县,有人认为是在杭州凤凰山下,与官窑同在一处,也有人说是在景德镇,但大多认为是在杭州附近。哥窑瓷的特点是:造型简练、古朴,制作精巧,釉的色调较浅淡,有粉青、月白等色。而“金丝铁线”(又叫做“文武片”,古人称为“百圾碎”)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其最大的特点。同时,它也具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钧窑。窑址在河南禹县。钧窑始烧于北宋初年,属于北方青瓷系统。它首创了釉中添加氧化铜作为呈色剂的新工艺,为我国的陶瓷美学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宋代钧窑产品特色为胎质细腻坚致,胎底厚实庄重,造型规整,釉的色彩丰富,色泽光亮幽雅,绚丽多彩。金朝的钧窑釉色带红斑,显得十分活泼艳丽。元代钧窑大发展,成为北方地区最大、最主要的窑系,产品特点是胎体厚重、粗糙,釉层也变得极厚。

定窑。是在唐代邢窑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属于白瓷,其中心窑址在今河北曲阳县。定窑烧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到北宋时被指定为烧制御用瓷器的官窑,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即胎壁薄,釉色主要是白泛米黄色,开创了以印花为主的装饰风格。其优雅的釉色,精美的装饰,以及省工高产的工艺技术,使之一举挤垮了邢窑,而为各地仿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定窑系。定窑不仅烧白釉瓷器,还产有黑定、紫定、绿定和加红彩、金彩的金装瓷器。元朝时,定窑衰落成生产粗瓷器的窑场。

宋代主要的六大瓷系是陶瓷研究者对宋代各地官、民窑场生产的主流瓷器进行划分,而不局限于五大名窑的官窑性质的窑场。它们是定窑、钧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江南青白瓷窑系。定窑、钧窑前面已经介绍过了。

耀州窑系。是以青瓷刻花和青瓷印花为特征的北方青瓷窑系,窑址位于陕西铜川市黄堡镇一带。其制瓷业产生于唐朝初年,早期以黑瓷、白瓷为主,中唐时开始烧青瓷。耀州窑的生产一直延续到明代,受之影响的有河南临汝、宜阳、宝丰、新安、禹县、内乡等窑,还有广州西村窑和广西永福窑。

磁州窑系。是宋元时期在北方地区窑址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民间窑系。其中心有两个,一个是今河北邯郸市彭城镇,一个是今河北省磁县观台窑。受磁州窑影响的地域有河南、山东、山西、安徽,乃至东北的辽金窑场、西北的西夏灵武窑和福建泉州、广西石村、四川广元等窑场。磁州窑的特点是粗犷奔放,在较差瓷土制作的瓷胎外加施白色化妆土,同时通过“白釉剔花装饰”和“黑釉剔花装饰”等手法,造成了强烈的黑白对比和生动明快的装饰效果。

龙泉窑系。窑址分布于今浙江丽水地区,是继唐朝越窑、婺州窑而起的一个烧制青瓷的窑场。龙泉窑兴起于北宋中晚期,到清代中叶停烧。龙泉窑的最成功之处是它的釉色,有青翠欲滴的梅子青、状如美玉的精青和豆青,把古代青瓷生产推上了顶峰。装饰方面有凸玄纹、浮雕式的莲瓣和堆贴的牡丹、双鱼等等。南宋和元代,龙泉窑产品都是中国外销的主打产品。

江南青白瓷窑系。青白瓷又称影青瓷,其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泛青,这是宋代初年产生的一个新瓷种。它从宋初一直烧到元末,影响波及到江南半壁江山。其中心地区在江西景德镇,并呈扇形分布于江西周围,直到东南沿海各省。早期青白瓷釉色偏黄,胎体较厚,到北宋中期,胎体薄而匀,釉色呈纯正的影青色,釉层色泽如玉,晶莹润澈。装饰流行刻画花、印花、镂空和捏塑。到元代,青白瓷生产走向衰亡。

明、清主要有三大瓷都:

景德镇瓷都。位于江西省东部昌江两岸。汉代这里就开始烧制陶器,魏晋南北朝时开始烧瓷器,唐代烧制出白瓷,宋代以生产影青瓷著名,并被定为官窑。元代是其大发展时期,明清两朝皆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中心之一。从明朝开始,享有瓷都之称,并以五彩缤纷的颜色釉以及金色、红色瓷器的风采刷新了中国瓷的新形象,产品开始销往东南亚、阿拉伯和欧洲等地。景德镇瓷器的特点是“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特别是郑和下西洋带回了青花颜料,浓艳异常,把青花瓷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景德镇的传统名瓷发展到1000多个品种,其中以青花瓷、青花玲珑瓷、薄胎瓷、粉彩瓷为其四大名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