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胜在制度赢在执行
10628800000013

第13章 领导是制度的首要制定者,也是制度的第一执行人(1)

领导者或领导人才的优秀程度既取决于一些基本素质的优秀程度,又取决于这些素质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质量和综合效果。要造就优秀的领导者或领导人才,就要确保这些基本素质都是优秀的,而且还要确保这些优秀素质能够用最佳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最终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领导者要尊重制度

企业执行力是指企业及其组织成员贯彻战略部署、推进决策实施、实现组织目标和完成工作任务的实践活动和行为能力。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流的企业必然具有一流的执行力。提升企业执行力,对于推动和实现企业战略结果化、企业管理精细化、企业运营科学化、企业发展持续化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企业来说,领导者是最重要的执行主体,是企业执行力的第一推动者。执行是否到位,既反映一个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企业领导者的综合素养。领导者以身作则,企业执行力必然就强,否则将大打折扣。提升企业执行力,首先要提升领导执行力。要求领导者要有敬业精神、重战略思维、具专业素质、讲工作方法。

但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不管多么优秀,都不能取代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提升企业执行力,最根本的是提升制度执行力。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制度化的企业,是靠制度管出来的。建立完善合理的制度,不断规范执行力标准,对于企业持续有效的发展至关重要。制度越健全,执行越充分;制度越合理,执行越有力。

强化制度的绝对权威性。制度至高无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游离于制度之外,更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这是企业制度化管理的本质要求。为此,必须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员工以执行制度为己任的意识,坚决杜绝“好人主义”,令出必行,决不搞“下不为例”。

变“手动挡”为“自动挡”,推进制度的自动运行。提升企业执行力的核心就在于推进制度的自动运行,实现制度化管理。为此,要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企业制度,使之覆盖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努力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企业的长效机制。要切实维护和保持制度的稳定性、一贯性和连续性,不能因人而异,更不能因人而废。要大力增强全体员工的规则意识,让员工养成按制度、按规范、按程序办事的行为习惯。要严格进进行制度的监督与考核,让制度落实到位。

领导者要带头遵守制度

要让组织真正实现制度化管理,作为领导者,制定原则,不仅是用来约束员工的,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你必须率先遵守制定的原则,必须是随时随地地,要成为大家的榜样。否则,你一时的疏忽、轻率就会给你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在任何一个公司中,领导者的行为都是员工们的榜样。制度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对领导者的要求远胜于普通员工。领导者只有在制度下身体力行、带头遵守,才能维护制度在员工们心目中的权威性,才能让下属自觉地遵守制度。

领导者带头遵守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是实现制度化管理的关键,也是各项工作全面上升的关键。有句老话是“善为人者能自为,善治人者能自治”。一个公司的业务能否在激烈竞争的潮流中得到发展,关键之处还在于领导者是否有正确的自律意识。领导者只有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才能建立起人人遵守的制度。反之,如果一个单位的领导者都不能遵守或执行单位的制度,却要求其下属去遵守,必然引起下属的不满,从而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主观能动性差,执行各项制度只是走过场,使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各项工作成绩自然也就上不去了。

领导者要认识到自己也是工作单位中的一份子,也应该处于管理运行机制之中,而不是高高在上。领导者的工作内容是有其特定性的,在管理运行机制中处于特定的地位,但不应该独立于这个机制,成为享有“特权”的阶层。列宁的做法就是对此绝好的注解。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一天早晨,朝阳透过薄雾,把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 人民委员会就设在斯莫尔尼宫,这天是著名演员唐·小卡列莲娜汇报演出的日子,在门前站岗的是新战士洛班诺夫。

班长叮嘱他说:“洛班诺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岗,而且是我们实行一次性通行证的第一天。到这里来的人很多,你的任务是检查他们的通行证,确认后就要收上来,不得第二次使用。列宁同志要来这里看演出,你千万不能让坏人混进来!而且这一次性通行证是瓦西利同志的创新,千万不要搞砸了!”

“是,班长同志。”洛班诺夫行了个军礼,“我以革命的名义保证,一定为列宁同志站好岗!”

太阳越升越高,到斯莫尔尼宫看演出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农民,还有学生。洛班诺夫认真地检查了他们的通行证,并一一收取。

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在考虑什么问题。

“同志,您的通行证?”洛班诺夫拦住了他。

“噢,通行证,我就拿。”列宁急忙把手伸进衣兜里拿通行证。

一位来开会的同志看到洛班诺夫拦住了列宁查通行证,就生气地嚷起来:“放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宁!”

“对不起。”洛班诺夫严肃地说,“我没有见过列宁。没有通行证,谁也不能进!” 列宁把通行证交给洛班诺夫。洛班诺夫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列宁同志,他非常不安,举手行礼说:“列宁同志,请原谅,我耽误了您的时间。”

列宁握住这位年轻战士的手,高兴地说:“你做得很对,小伙子!你对工作很负责任。谢谢!”

他又回过头来对旁边那位同志说:“你不该责备他。我们就需要这样认真负责的好战士。革命纪律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我也不能例外。”

看完这个似乎很陈旧的故事,你的感想是什么呢?也许有人会一笑了之。但是,我们看看现实生活中,什么事在发生?某老总面对拦住他的门卫,还能像列宁那么坚持原则吗?可能一个耳光就上去了,然后门卫被炒掉。

有的人可能要说了,我自己的公司,我制定了制度,那是约束员工的,我作为领导者,那是凌驾于制度之上的。所以我破坏制度,也是合理的。

这个人说的也没错,他是企业的主人,员工是打工的,为了达到他的目的,所以他制定了制度。这样的说法,说给员工,在道理上,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我们的员工会怎么想,他们的职业化到了那个程度了吗?他们大多是普通人,现在被你“剥削”了很多,已经感觉不爽了。现在看你还带头破坏公司的制度,于是这些普通人,自然而然地拿自己和老板比,他们觉得你赚了很多钱,还不按时间上下班,违反公司的制度,那是不合理的。他们发自内心地希望,老板能和他们一样,努力工作,这样他们看到老板拿走了利润时,心里感觉才好一些。他们评论,老板也不容易,和我们一样辛苦,所以你拿走他们的剩余价值时,他们的怨气会少一些。你没见到在旧社会,一些开明的地主是和长工一起干活的,一方面是监督,另一方面是让长工找到了心理平衡。

领导者还是带头维护制度吧,连伟人列宁都是这样做的,难道你比他更高明吗?做不到这一点,领导者就很难体察群众的利益和疾苦,很难深入了解、合理把握管理机制的运行状况,也不容易正确处理自身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

作为企业的组织者和制度的制定者,领导者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会成为企业其他成员的行为榜样。领导在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先行”作用犹如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一般,是能够加快制度实施的过程,提高制度实施的效率。相反,连管理者自己都对条例视若无物,员工又如何会将制度切实执行?

“管人先做人”,优秀的管理者,他们本身就是遵守纪律和制度的楷模,就是员工遵章守纪的带头人,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下属不做的事,自己首先不去做。这样,一方面,可以正确引导员工遵守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也能给那些破坏规章的人施加巨大的心理压力。

既然身为领导者,就要对自身有高标准的要求,在群众面前要有模范的行为和形象。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带头遵守。领导者的模范行为不仅能够引导员工正确地理解、执行管理制度,而且能使整个管理机制成为有生命力的、亲近员工的有效形式,从而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好的工作效益。

执行制度绝不能有例外

在平时工作中,为何我们总有这样的感觉:制度非常严密,规章也非常细致,然而,在一些领导身上还是存在不正之风,还是会产生一些违反企业制度的行为,让员工不能满意。何也?我们觉得,这主要是我们在执行制度时有了例外。因此,要阻止违纪,使领导作风建设能开展得实实在在,让员工对我们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感到满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做到执行制度时不能有例外!

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应该是执行制度的模范,领导是决策者,更应该有执行制度的严肃性和主动性意识,而不应该超越制度、凌驾于制度之上。那样,既破坏了民主,也亵渎了制度。制度如果成为某些人随意搓揉的面团,员工便会丧失对领导的信任。因为领导执行制度时有了例外,也就会有人进行模仿,出现一批在执行制度时的例外。为何我们在办事时,不是凭制度、凭规章,而首先想到找熟人、托关系,这实际上也昭示了制度可以放在一边,通过托关系或找熟人把不能办成的事办成的不正常现象的存在。这种领导者在执行制度时的例外,具有极大破坏性的示范和教唆作用。

执行制度时,不能有任何借口。领导者不能抛开制度打招呼、批条子,更不能找借口,有特殊贡献、或为招商引资而为某些违规行为开“绿灯”。领导者嘴上要求严格执行制度,但一旦碰到特殊情况,就找借口说某某对我们有贡献、某某是上级领导,以后在资金、项目上能够多多关照我们。那么上级又凭什么在执行制度时随意而“自由”?难道奖金的下拨和项目的确定,就是个别人说了算?还不是在执行制度时有了例外,让个别人享有特权。制度执行一旦有了例外,在执行制度时就有了空隙可钻,正如大堤,一旦有了突破点或决口,那就非常危险了。

《明史杂俎》记载,朱元璋有一次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乐?有人说功高盖世者最快乐,有人说金榜题名者最快乐,有人说富甲一方者最快乐,而一个叫万钢的大臣回答:“天下守法者最快乐。”朱元璋听后大悦,夸赞万钢“见解甚是独到”。可以说,“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只有有所敬畏,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保持清醒头脑。与个人作用、个人责任相比,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要着力在领导中树立规范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的意识。把“越规者,规必惩之;逾矩者,矩必匡之”作为警戒。

有了小方面的例外,就会有大方面的借口。一些领导者就从小开始,先是为熟人开后门,办些小事,再到为亲朋好友提拔任用拍板;从为他人介绍点小业务,到直接插手工程,收受贿赂,无不是从执行制度有例外开始。也正是因为某些领导的这种“带头”精神,社会上就形成了凡事要托关系、找后门的不良风气,在企业内也就有许许多多违法乱纪的行为发生而不能及时被发觉。况且,执行制度时的例外,也不是普通人能“例外”得起来的。即使想例外,也得找领导者或权力部门才能例外得起来,这当中就会产生必然的违纪行为了。

因此,应该倡导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执行制度时,无论谁都不应该有特权和例外,领导者不仅要在执行制度上做表率,还要在全社会营造严格执行制度的氛围,让大家做执行制度的模范,做执行制度的监督者。破除例外,尽显公平,这才是我们享有尊严和体面的基础。

领导遵纪守法很重要

N公司与M公司由各自的代表谈判后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由M公司拟定,N公司与M公司共同修改。M公司在起草协议的时候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相关的法律,而在协议中出现了一些不合法的条款,N公司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实际上这份协议是无效的。

协议执行的过程中M公司出现了没有想到的困难,公司中懂法律的员工仔细研究了协议之后提出了该协议实际上是无效的,如果不执行可以减少公司损失的提议,M公司的领导权衡了利弊之后采纳了这个建议。由于M公司为减少自己的损失而单方面停止执行双方的协议,给N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双方立刻由合作伙伴变成了法庭上的原告和被告。长期的打官司过程,严重影响了两个公司正常的经济活动,无意间,双方的损失都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