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10630900000025

第25章 现代名茶(4)

华顶云雾茶,又名天台山云雾茶。它与普陀山佛茶颇有相似之处,产于我国佛教天台宗发祥地——浙江省天台山华顶峰梵宫古刹周围。茶树大都种植于海拔800~900米的山地,茶区气候夏凉、冬寒,常年气温为12.2℃;飞瀑流泉,浩白如练;浓雾笼罩,四季不绝;每逢冬季,经常积雪,年降水量1900毫米左右,茶地终年保持湿润;高山香灰土,深厚肥沃,茶场多选有利地形,分散种植,周围种以其他林木,形成防风、挡风的天然屏障。

采制工艺与茶质:由于产地气温较低,茶芽萌发迟缓,于谷雨前后采摘一芽一、二叶初展。原属炒青绿茶,手工操作,现改为半炒半烘,以炒为主,仍以手工方式操作,鲜叶经摊放,高温杀青,扇热摊凉,轻加揉捻,初烘失水,入锅炒制,低温挥焙等工序制成。成品茶外形细紧略扁,色泽绿润;香气浓郁持久,滋味浓厚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匀绿明;清香而带甘甜,饮之口颊留芳;畅人心脾,经泡耐饮,冲泡三次犹有余香,充分显示高山云雾茶的天然特色,素被视为绿茶中的珍品。

天台山栽培茶树历史悠久,约始于汉代。据记载,东汉末年方士葛玄(164~244)已在华顶植茶。隋唐以后,渐有名气。唐代,日本高僧最澄渡海西来天台山国清寺学佛,归国时带去天台山茶籽,种于日本近江(滋贺县)阪本村国治山麓,迄今已有1000余年。

19.竹叶青茶

竹叶青茶,因陈毅1964年游峨眉山万年寺品茶、赞美茶形美似竹叶,汤色清莹碧绿,遂称为“竹叶青”而得名。竹叶青茶产于四川省峨眉山区,系采摘早春细嫩茶叶制成。属炒青绿茶,其工艺考究,炒茶时低温而适度,投叶量少,每锅150克左右,巧妙采用抖、抓、撇、压等工艺,一次炒制成形。其外形扁平挺直,色泽嫩绿油润;汤色黄绿清亮,叶底浅绿匀嫩;滋味清醇爽口,饮后余香回甘。该茶有清神明目之功效。

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约始于唐代。宋代乐史所撰《太平寰宇记》列眉州为产茶州县。宋代陆游有诗赞峨眉茶曰:“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诗人是说峨眉山所产的雪芽(即白芽茶,为四川过去的名茶)可以同湖州所产的顾渚紫笋媲美。竹叶青茶是在总结峨眉山万年寺僧人长期栽培、制茶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从60年代开始批量生产。1985年在里斯本举行的第二十四届世界优质食品评比会上,获得金质奖章。1986年与1990年分别在广州与河南信阳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名茶。现在该茶已出口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20.安化松针

安化松针,属绿茶,因其外形挺直、细秀、翠绿,状似松树针叶而得名。湖南省安化县茶业试验场生产。茶地岗峦起伏,溪河网布,终年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500~1700毫米,相对湿度3~7月为90%;土层深厚肥沃,茶树品种优良。本品采一芽一叶,经杀青、揉捻、炒坯、整形、干燥、拣剔等6道工序。其工艺的独到之处是:杀青采用斜锅操作;揉捻为回转搓揉;炒坯先行闷炒,当时间至发出水蒸气时改为抖炒;整形则利用特制的揉盒加热整形,至条形细紧圆直,白毫显露,色泽翠绿为适度;干燥时,将整形的茶条摊于揉盒中烘焙。干燥后,趁热用牛皮纸包好放在石灰缸中贮存,经二三天后取出拣剔。

安化松针,成品内质香气馥郁,味醇鲜爽,汤澄碧绿,叶底嫩匀。安化县早在宋代产茶已很兴盛。1959年该县茶业试验场为挖掘本省名茶遗产,创制本品。1962年被评为湖南省三大名茶之一。

21.江山绿牡丹

江山绿牡丹,别称“仙霞化灰”,为绿茶类古今名茶。产于浙江省江山市仙霞岭化龙溪两侧裴家地、龙井等村。仙霜岭位于浙闽交界,主峰海拔1503米,山区林木茂盛,溪水环绕,浓雾弥漫,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江山县自古即为名茶产地。早在北宋时期仙霞山区所产之茶,已成为江南名茶之一。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曾赋诗致其诗友毛正中(江山人)——《谢赠仙霞山茶》诗:“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座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快。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品泉大师东坡先生这首诗说明,仙霞山茶在宋代元祐年间(1086—1094)已是“色、香、味”俱佳的“三绝”珍茗了。由于历经千载沧桑,江山几经易主,这曾名闻遐迩的仙霞珍茗,不知何年已经绝迹了。然而,在我国迈向一个新历程开端的1980年,江山土特产公司组织茶叶科技人员恢复试制这一历史名茶取得成功,为中国茗苑里增添了一束色泽翠绿、芳香四溢的新花——江山绿牡丹。

采制工艺与绿牡丹特色:茶树芽叶萌发早,芽肥叶厚,持嫩性强,故当地茶农有早采嫩叶的习惯,一般于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一、二叶初展。为保证茶叶质量,以传统工艺制作,经摊放、炒青、轻揉、理条、复揉、初烘、复烘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茶条索形状自然,白毫显露,色泽翠绿诱人,香气清高,滋味鲜嫩爽口,汤色碧绿清澈,芽叶朵朵分明,叶色嫩绿明亮。江山绿社丹投放市场以来,颇受国内外广大茗饮者的青睐,一直供不应求,江山市有关部门已在90年代初制定了发展绿牡丹茶生产的规划,预计至1994年茶园发展到2000亩,年产量达到4000公斤。江山绿牡丹在问世之初的1982年,商业部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全国名茶;1986年在浙江省优质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省优质名茶。

22.花果山云雾茶

花果山云雾茶,产于江苏省连云港花果山,花园分布于海拔400米左右的山坡上,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有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叶片肥厚,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儿茶多酚类和咖啡碱含量均较高。一级茶全以一芽一叶为原料,炒1公斤干茶需6~7万个芽头。其工艺过程分为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干燥方法有抛、抖、焖、翻、搓、抓、理等,并根据鲜叶采摘时间与老嫩程度,适时调节锅温,变换手法,动作轻、重、快、慢有序,直至燥干为止,全过程需50分钟。

花果山云雾茶成品,形似眉状,润绿显毫,香高持久,滋味鲜浓。经化验,含儿茶多酚类与咖啡碱分别达147.33毫克/克和4.35%,不仅为良好饮料,且对消炎、杀菌、治痢、化食等有一定疗效。该茶始于北宋年间,已有900多年生产历史,曾被列为皇室贡品。1924年曾获南洋劝业会奖。新中国成立后,在外形上加以改进,1980年评为江苏省三大名茶之一。现销往各大城市,并出口日本、新加坡和欧美等国。

23.龟山岩绿

龟山岩绿,产于湖北省麻城市东30公里的龟峰山。该山如巨龟,昂首翘尾,冲霄凌汉,十分奇丽。有白龙井、黑龙井、喷雪崖、观音崖诸名胜;有化主庙、无梁殿、亭台等古建筑;尤有令人赞赏的石刻、雕塑、险径、怪石、盘松、虬柏等景观,为麻城地区著名的游览胜地。素有“名山雄峙邑城东,天落蓬莱第一峰”、“振衣直上千寻壁,举手来扪五尺天”之赞誉。解放后山中遍植佳木、果树、药材和云雾茶,更使龟峰锦绣苍翠。1962年董必武副主席到此地游览时,曾誉其山为“第二庐山”,并挥毫题诗曰:

昔日游此地,今为产茶区。

龟峰名久著,牯岭德不孤。

烂漫红花剩,蒙茸绿草铺。

此山潜宝特,前进莫踌躇。

龟峰山区的茶农,遵照董老的遗愿,在位于海拔300—800米的龟头、龟尾、东南沟、大块地及柿饼山等处,绿化造林,扩充开壁茶园,挖掘宝物。如今这里已是茶园遍地,果树飘香,一派勃勃生机。

茶区年均气温16℃,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2℃,无霜期达230~240天,年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82%;属岩石风化的黑色土层,PH值为5.5~5.8。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采制工艺与茶品:一般于谷雨前后10天内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制茶过程除整形工序沿用传统工艺外,其余均改机械操作。整形为该茶的关键,其手法要快、匀,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茶条收集摆直,用手掌合抱,虎口张开,右手向前,左手向后,令茶条在手中转动,去重回轻,往复循环。成品茶条索长直圆匀,色泽翠绿带灰,白毫显露;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回甜,叶底黄绿匀嫩。含茶多酚类化合物17.69%,可溶性总糖2.65%,水可溶物39.93%,氨基酸4.36%,咖啡碱4.5%。该茶系1959年在龟山云雾茶的基础上改革工艺发展而来,分特级、一、二级。60年代被誉为湖北省四大名茶之一,1980年参加全国农垦产品展评会,名列同类产品第一名。销往武汉、广州、麻城等部分大中城市,并销往香港、美国等地。目前除一般销售外,多供做礼品茶和展销。

24.君山毛尖

君山毛尖,产于湖南省洞庭湖君山岛,原名“君山茶”,1962年以后始称今名,俗称“白毛尖”,属绿茶类。茶区的天然环境,正如《茶疏》云:“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君山位于岳阳市西15里的洞庭湖东北角,四周为十二座小山峰环抱,山上竹木青翠,岛中为洼地,属湖积沙壤,微酸性,含腐殖质和各种矿物元素。年均气温15℃,昼夜温差较大,雨量充沛,尤以早晚云蒸霞蔚,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湿度大,温射光多,宜于茶树滋长发育。

采制工艺与茶品:鲜叶于清明前后四五天采摘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初展,不采虫伤叶、紫色芽叶、风伤叶、有鳞片及马蹄叶。鲜叶经分摊(自然萎凋)、杀青、摊凉、揉捻、炒二青、摊凉、做条、提毫、足火等工序。制成之毛茶,经拣剔后,用桑皮纸包封,贮于箱、坛中密封。成品茶外形白毫显露,条索坚固,色泽油润,内质香高鲜嫩,滋味鲜醇甜爽,汤色清澈明亮;叶底鲜嫩,黄绿匀壮,冲泡后芽叶成朵,如盛开的菊花。

君山毛尖,始于清代。乾隆四十六年(1781)即选为贡茶。《巴陵县志》载:“君山茶,色味似龙井,叶微宽,而绿过之。”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君山茶场,又选育“君峰”、“君山绿”、“比普”等优良茶种繁殖,进一步提高君山茶品质。该茶于1963年被评为湖南省优质名茶,1983年获外贸部优质产品荣誉证书。1987年再次被评为湖南省优质名茶。

25.青城雪芽

青城雪芽,产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灌县西南15公里的青城山区。这里峰峦叠翠,古树参天,有“青城天下幽”之誉。产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雾雨蒙蒙,年均气温15.2℃,年降水量1225.2毫米,日照190天;土层深厚,酸性黄棕紫泥,土质肥沃。

采制工艺及茶品:于每年清明前后数日采摘一芽一叶为制茶原料,要求芽叶全长在3.5厘米,鲜嫩匀整,无花及杂叶、病虫叶、对夹叶、变形叶、单片叶。制茶工艺为:1.杀青,采用两手翻炒、抖闷结合;2.在竹簸里用团糅合推揉法进行手工揉捻,注意保持芽叶完整;3.二炒,锅温保持80°~100%,到七八成干时起锅;4.热锅搓条整形,进行提毫;5.烘焙,以优质木炭作燃料,竹笼上放一层草纸,茶叶放在草纸上烘烤,烘到含水量达6~7%时止;评选,单锅评选后,足火包装入库。雪芽成品茶,外形秀丽微曲,白毫显露,香浓味爽,汤绿清澈。

青城山产茶历史悠久,宋代即设置茶场,并形成传统工艺。从建国后于50年代制作出青城雪芽新名茶。经测定,该茶叶内含氨基酸高达484.29毫克/100克。色、香、味、形都臻上乘。1982年被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

26.茅山青锋

茅山青锋茶,产于江苏省山势巍峨、景色宜人的茅山东麓金坛市国营茅麓茶场。1982年研制成功,属特种茶类,选料精良,加工精细,工艺技巧精湛,品质优异,外观沿主脉对折,具有独特风格。

其品质特征:外形——色泽绿润,挺秀显毫,匀正光滑,平直略扁,犹如青锋短剑;内质——香气清爽高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肥嫩匀齐。

金鹿牌茅山青锋特级茶,于1983年4月在江苏省地方名茶评比中荣获第一名;同年并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4年又荣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5月在江苏省优质名特茶评比会上,再次荣登榜首;1990年荣获国家银质奖;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特别奖;1993、1994两年连获江苏省名茶评比第一、二届“陆羽杯”奖。

茅山青锋茶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地区。

27.金奖惠明

金奖惠明,又称云和惠明、景宁惠明,简称惠明茶。1915年美国在巴拿马举办万国博览会,中国选送的“云和惠明茶”被公认为茶中珍品,荣获一等证书与金质奖章,因以得名。

惠明茶,产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红垦区赤木山的惠明村与惠明寺周围。茶区位于浙江省南部,瓯江上游,属山区及半山区,一般海拔650~800米,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年均降水量1886毫米;全年无霜期达268天;土壤以酸性沙质黄壤和香灰土为主,土质肥沃而润泽;山上林木葱茏,常年云雾弥漫。茶树分为大叶茶、竹叶茶、多叶茶、白叶茶和白茶等品种,尤以惠明寺和涤头村两地所产茶叶最佳。

惠明产茶历史悠久,相传,唐朝时畲族老人雷太祖在惠明寺周围辟土种茶,成为赤木山区发展茶叶生产的创始人。但长期以来,因交通闭塞,知者甚少,清咸丰年间(1851—1861)始渐有名气,1915年获国际金奖后,遂即成为闻名国内外的世界名茶。

惠明茶的制作工艺与品质;选用鲜叶为芽头肥大、叶张幼嫩,芽长于叶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为主,制作分杀青、揉捻、初烘、辉锅等四道工序。鲜叶采回经适度摊青,投芽叶于铜锅内炒青,至适度时起锅,摊凉并轻轻揉搓,后用焙笼烘焙至八成以上干度,再入锅整形翻炒至足干。成茶条索紧密壮实,颗粒饱满;色泽翠绿光润,全芽披露;茶味鲜爽甘醇,带有兰花之香气;汤色清澈明绿。

1982年和1986年,商业部在长沙和广州召开的两次全国名茶评比会上,惠明茶连续获得全国优质名茶称号,行销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

28.径山茶

径山茶,因产于浙江省余杭县西北境内之天目山东北峰的径山而得名。径山主峰为凌霄峰,亦是天目山的东北峰。因此,山有东、西两径,东径通余杭,西径通临安的天目山。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空气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左右,年降水量1600~1800毫米;年日照1970小时左右,无霜期244天;峰岭之间云雾缭绕,泉水淙淙,茶区多为药、黄壤,土质肥沃,结构疏松,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

径山茶的采制工艺与茶品特色:径山茶属烘青绿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通常制作1公斤特级或一级径山茶需采6.2万个左右鲜芽叶。以手工炒制,小锅杀青,煽风散热是径山茶的工艺特点。具体分为鲜叶摊放,小锅杀青,煽风摊凉,轻揉解决,初烘摊凉,文火烘干等几道工序。成品茶条索纤细苗秀,芽锋显露,色泽翠绿,香气清幽,滋味鲜醇,汤色嫩绿莹亮,叶底嫩匀明亮,经饮耐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