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诸葛亮兵书
10670200000015

第15章 将苑(14)

大义灭亲,不仅是政治家必须具备的政治品德,也是一种高明的统御谋略。古往今来,许多胸怀宽广、雄韬大略的政治家无不善于利用这一谋略,大做文章,达到某种政治目的。作为领导者,在自己的亲属触犯法律时,能够不恂私情,铁面无私,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才能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树立领导者的形象和威信,才能上行下效,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美国有一位名闻遐迩的富翁梅考科,他以严格管理公司员工而闻名。他在公司内部设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违者必罚,绝不姑息。梅考科创业之初,有过一段特别艰苦的日子,很多人都另谋高就弃他而去,但有位老工人却一直跟随着梅考科,可以说是患难之交。后来公司逐渐步入辉煌,这位老工人却祸不单行,先是妻子病故,留下两个年纪很小的孩子,接着有个孩子又不小心跌伤了腿。老工人心里十分苦闷,只能借酒消愁,结果被工头看见,老工人一时冲动,就和工头大打出手。梅考科在和老工人进行了一次长谈之后,依然坚决地开除了这位和自己有数10年交情的老工人,这使得全公司的员工对梅考科肃然起敬。不过,梅考科不仅私下给了老工人一笔钱,还安排他在自己的一个牧场当管家,这又令众人信服不已。

梅考科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严明的规章制度是其成功的保障。

四十七东夷

【原文】

东夷之性,薄礼少义,捍急能斗,依山堑海,凭险自固。上下和睦,百姓安乐,未可图也。若上乱下离,则可以行间,间起则隙生,隙生则修德以来之,固甲兵而击之,其势必克也。

【注释】

东夷:东边的少数民族。古代将四方边境之少数民族统称夷狄,除东夷外,西边的称西戎,南边的称南蛮,北边的称北狄。

堑:天然的险阻。

行间:遣派间谍进行颠覆工作。

隙:误会。

【译文】

东边少数民族的特性是:轻视礼教、缺少道义,剽悍急躁、擅长争斗,依靠着高山并凭借着海洋,倚仗险要的地形来保护自己,内部上下团结和睦,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无法图谋攻打。如果上层有叛乱而百姓离心,就可以进行颠覆,使他们产生纷争,再用仁义道德来招抚他们,或用强大的军队去攻击他们,就必然能取得胜利。

【心得】

夷夏之防,历来是古代中央王朝治国方略之一。“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4篇,都是诸葛亮对如何制伏当时给蜀国造成不安定因素的少数民族所制定的策略,对东夷要乱中求胜、对南蛮要速战速决、对北狄要以逸待劳、对西戎要等待“鹞蚌相争”的时机,这在军事中同样有可以借鉴之处。

公元前314年,燕王受到相国子之及其党羽的愚弄,将王位传给了相国子之。相国子之执政3年,燕国大乱,各宗族的人都十分痛恨子之,燕国将军市被和太子平准备进行谋反。此时,有人劝说齐宣王攻打燕国,但齐宣王并未起兵,只是派人转告太子平,说自己愿意为太子效力。于是太子平和将军市被纠集党羽包围了王宫。但谋反却失败,太子平及将军市被殉难,同时也造成燕国数月的内战,死伤数万人之多,燕国百姓怨声载道。看见时机成熟的齐宣王立刻发兵10万攻打燕国,而燕国的百姓早就对此深恶痛绝,齐兵一到,就开城迎接,燕国的3000里疆士就这样被齐宣王轻易得到了。

诸葛亮所提出制伏东夷的策略,其实和齐宣王智取燕国是异曲同工,其中之精髓就是“乱中取胜”4个字罢了。

四十八南蛮

【原文】

南蛮多种,性不能教,连合朋党,失意则相攻。居洞依山,或聚或散,西至昆仑,东至洋海,海产奇货,故人贪而勇战。春夏多疾疫,利在疾战,不可久师也。

【注释】

多种:多族,意谓繁多。

失意:不符合自己的意愿。

久师:长时间作战。

【译文】

南边的少数民族数目繁多,其本性不能被教化,常纵横联合而结成利益团体,失去利害关系就相互攻打。他们居住在山洞中依靠着山峰险阻,有的聚集在一处,有的分散在各处,西方至昆仑山,东方则到达大海,大海中盛产奇货,所以人性贪婪又善于争斗,春夏两季常有疾病瘟疫,适合速战速决,不能持久作战。

【心得】

建安三年,诸葛亮兵伐南方不毛之地,虽然七擒孟获的故事流传至今,但险山恶水、毒蝎狼虫这些恶劣的条件也使蜀军损失不少,加之远离本上作战,军饷粮草消耗巨大,诸葛亮才总结出了“利在疾战,不可久师”的经验。

汉武帝曾发起对匈奴的讨伐战争,从公元前133年的马邑之战,一直到公元前119年,历时15年之久,虽然最终取得了“漠南无王府”的战争胜利,使匈奴远逃,不再来犯,但为了支援旷日持久的战争,汉武帝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征募了过量的兵役,耗费了过量的军费,结果导致“海内虚耗、人口减半”的惨烈局面。特别是农民的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政权的稳定。

孙武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出发提出的速战速胜方针。孙武认为,旷日持久会使军队疲惫而挫伤锐气,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开支不足,诸侯会乘机进犯,其后果无法挽回。他根据当时战争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交通运输、财力物力等条件限制,提出了“役不再籍,粮不三载”的具体要求,是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要求的,也是孙武以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研究战争的一种表现。

秦始皇使大将蒙恬率军北征,又使屠睢率楼船水师南攻,征战10余年,壮男披甲作战,壮女担负运输,辍耕废织,民无以为生。始皇死,只4年就亡国灭祀。这被史学家称为“穷军之祸”。

因此可以说,诸葛亮提出的不仅仅是远征南蛮的军事策略,速战速决的作战原则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是值得借鉴的。

四十九西戎

【原文】

西戎之性,勇悍好利,或城居,或野处,米粮少,金贝多,故人勇战斗,难败。自碛石以西,诸戎种繁,地广形险,俗负强很,故人多不臣。当候之以外衅,伺之以内乱,则可破矣。

【注释】

金贝:金银财货。

俗负强很:习惯于强暴凶狠。

不臣:不称臣,不臣服。

外衅:外来的侵扰。

【译文】

西边的少数民族,性情勇猛凶悍、贪图利益,有的筑城居住,有的居住野外,粮草缺少,但金银财宝很多,所以人们生性勇猛善战,很难被打败。从沙漠一直往西,民族种类繁多,地域广阔,地势险要,习惯于强暴凶狠,所以人们多不臣服而有造反之心,应该等到他们受到外来的侵扰,窥测到他们内部发生混乱冲突时,才能攻破他们。

【心得】

《战国策·燕策二》中记载:“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啄。鹬曰:‘今日下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下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诸葛亮所说的“候之以外衅,伺之以内乱,则可破矣”,其实就含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想法。凶狠的西部民族很难令其臣服,只能等到他们遭到其他势力挑衅而发生混乱时,才有机会制伏他们。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苏联,不愿意让英、美支援的波兰流亡政府重新执政,但自己却无法控制流亡政府,而强攻华沙又绝对会是一场惨烈的消耗战。于是,当流亡政府在华沙起义时,本来可以迅速攻至华沙和起义军夹攻德军的苏军却突然停止进攻。在起义军和德军激战的60余天中,数次拒绝了英、美两国要求苏军恢复对德军攻击的请求。最后,起义军弹尽粮绝、全军覆没,德军也损失惨重,华沙几乎成为一座死城,苏军乘机发动进攻,轻易地攻取了华沙。二战结束后,由苏联支援的波兰政府上台执政。

要想去征服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也许只有等到其遭遇外患与内忧时,才能趁机而攻破吧!

五十北狄

【原文】

北狄居无城郭,随逐水草,势利则南侵,势失则北循,长山广碛,足以自卫,饥则捕兽饮乳,寒则寝皮服裘,奔走射猎,以杀为务,未可以道德怀之,未可以兵戎服之。汉不与战,其略有三。汉卒且耕且战,故疲而怯;虏但牧猎,故逸而勇。以疲敌逸,以怯敌勇,不相当也,此不可战一也。汉长于步,日驰百里;虏长于骑,日乃倍之。汉逐虏则斋粮负甲而随之,虏逐汉则驱疾骑而运之,运负之势已殊,走逐之形不等,此不可战二也。汉战多步,虏战多骑,争地形之势,则骑疾于步,迟疾势县,此不可战三也。不得已,则莫若守边。守边之道,拣良将而任之,训锐士而御之,广营田而实之,设烽堠而待之,候其虚而乘之,因其衰而取之,所谓资不费而寇自除矣,人不疲而虏自宽矣。

【注释】

势失:失去有利的情势。

长山广碛:长山,即阴山。碛,本意为水中之石,在此引申为沙漠。句意为凭借险要的阴山和辽阔的沙漠。

怀:感化。

裔粮负甲:裔,抱着;负,背着。句意为背负着粮食与装备。

迟疾势县:县,同“悬”,指差距大。句意为速度的差距大。

烽堠:烽火台。

【译文】

北方少数民族没有固定居住的地方,他们追随丰盛的水草而迁徙,形势有利就南下侵犯,形势不利就北上逃窜,高山连绵,沙漠浩瀚,完全能够自卫。饿了就捕捉野兽喝乳汁,冷了就睡兽皮穿皮袍,奔跑着射击猎物,将捕取猎物作为营生手段,无法用道德去感化他们,也不能用兵马去征服他们。汉朝不与他们作战,有三个理由:汉朝的士兵一边种地一边打仗,所以疲惫又胆怯,北方民族进行放牧狩猎,所以安闲又勇敢,用疲惫对抗安闲,用胆怯抗击勇敢,是无法进行抗衡的,这是不能作战的第一点原因。汉兵擅长走路,一天可以行走一百里,北方民族擅长骑马,一天的行程是汉兵的几倍,汉兵追逐北方民族需要背负粮食与装备跟随着部队,北方民族追逐汉兵时则驱使战马,运输的方法不同,追逐的方式也不对等,这就是不进行作战的第二点原因。汉兵作战多进行步战,北方民族则多进行骑兵作战,如要争夺有利的地形地势,骑兵快于步兵,快慢悬殊,这是不进行作战的第三点原因。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所以采取守卫边疆的方法。而守卫边疆,应该选择优秀的将领来担任,同时训练精锐的士兵去防御,大规模实行屯田使仓库充实,并设置烽火台用以了解敌情,等到敌人内部空虚时就乘机而入,趁他们衰竭时去攻取他们,这就是不耗费物资就使敌人自取灭亡,不必兴师动众就使敌人土崩瓦解的方法。

【心得】

公元前559年,一天,晋悼公问荀萤说:怎样才能使郑国臣服呢?荀萤回答道:郑国之所以屡服屡叛,是因为有楚国作依恃。只要削弱楚国的力量,郑国就自然会真正归服了。但是,要削弱楚国,在军事上需要运用“以逸待劳”计。他建议把晋国的军队分成为上、下、新三军,每次同楚国作战,只动用一军人马,三支军队轮番使用;而且还应采取扰战法,当看楚军进时,我军即退,当看楚军退时,我军又进;要弄得楚军求战不得战,求安息不得安息,往来奔跑,疲惫不堪。而我军却有两支军队经常位于休整状态,这样以逸待劳,有一天就能战胜楚国,使郑国失去依恃而归顺我国了。晋悼公按照荀萤的说法去做,并委任荀萤为中军主帅,果然搞得楚军疲敝不堪,这时荀萤见时机已到,发起突然攻击,绳阳一战,晋军声威大振,最后,迫使楚王不得不接受公子贞“我兵乍归,喘息未定,岂能复战”的意见,忍痛“让郑于晋”,任凭晋国进攻郑国,使之归降于晋国了。

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在东郡围困住洛阳王王世允,窦建德率领大队人马来救援,在汜水以东的战场展开绵延数里的阵势,士气旺盛。李世民知道窦建德自从山东起义以来,从来没有真正遇到过强敌,而现在看他的士卒们鼓噪不休,说明其军令不严,再观察他驻扎的兵马,又说明他十分轻敌。于是李世民决定暂时按兵不动,等待对方士气衰落、疲劳倦怠的时候再乘虚而入。果然还不到一天的时间,窦建德大军的饮水粮草就出现了困难,李世民便乘对方混乱之机,与程咬金从两面攻击窦建德的大军,一举击溃对方,活捉了窦建德。

诸葛亮之所以不愿和北方的民族作战,就是因为无法用己之短去克敌之长,那么就不如先采取守势,以逸待劳,等到敌人内部空虚时,就能以最小的损失来得到胜利。荀萤分军制敌,以逸待劳。李世民同样不想和士气正旺的窦建德对阵,而是冷静地以逸待劳,终于趁其内部空虚时轻松地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