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韬》的由来
《六韬》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全书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所以叫做《六韬》。“韬”字又写作“弢”,原义是“弓袋”,引申出来的意思就是蕴涵,用于兵法即为秘密谋略。因此,我们不妨把《六韬》理解为六种“锦囊妙计”。实际上,人们把用兵的机谋称为“韬略”,也正是由《六韬》、《三略》两部兵书衍化而来的。
关于《六韬》的作者和成书时代问题,古今学术界说法很多。《庄子·徐无鬼》:“纵说之则以金版六弢。”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司马崔说:“《金版》、《六弢》,皆《周书》篇名,或曰秘谶也。本又作《六韬》,谓《太公六韬》,文、武、虎、豹、龙、犬也。”成玄英《疏》文与此大同,唯《太公六韬》作《太公兵书》。按《史记·留侯世家》言张良“数以《太公兵书》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二引唐李靖说:“张良所学,《六韬》、《三略》是也。”《隋书·经籍志》兵家类有《太公六韬》,更明确注出:“周文王师姜望撰。”此后正统的书录大都沿用此说,即认为《六韬》是姜太公吕望所撰。
姜太公生活的时代是商末周初。相传他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当过屠夫,后来西至渭水垂钓为生,遇见一心要消灭商朝的周文王姬昌。文王死后,继位的武王尊太公为师尚父,并在其全力协助之下,于牧野之战中大获全胜,一举完成了灭商的大业。可以认为,姜太公是一位才华非凡、功勋卓著的名将。然而这还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因此推断他能够写出像《六韬》这样全面系统的兵法著作来,那就未免过于牵强附会了。道理很简单,《六韬》从形式(文字、语法等)到内容(思想、史实等)都大大地超越了姜太公时代的文化水准,而只可能出现在诸子争鸣、诸强争霸的战国之后。这也就是所谓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由此可以肯定地说,《六韬》只是托名之作;《六韬》全书采用文武问话、太公言兵的对话体裁,只是借古说今,以求传世。
《六韬》的作者究竟何许人也,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需要弄清楚的倒是成书的年代。《汉书·艺文志》儒家类著有《周史六弢》六篇,下注“惠、襄之间,或曰显王时,或曰孔子问焉。”唐人颜师古说:“即今之《六韬》也,盖言取天下及军旅之事。弢字与韬字同也。”颜氏的说法是可信的。《汉书·艺文志》之所以把《周史六韬》归入儒家一类,大概仅因为“或曰孔子问焉”。既然《周史六弢》即今之《六韬》,那么关于它的成书年代便有了三说:“惠、襄之间”,当为公元前676年至前619年“显王时”,或公元前368年至前321年“孔子问焉”,亦或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除三种说法之外,今人有谓成于秦代的,有谓成于秦汉之际的。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中说:“特是《六弢》、《豹韬》之名,见于《庄子》、《淮南子》,则是战国秦汉之间本有其书,汉人仅有所附益,而非纯出于伪造。周秦诸子,类非一人之手笔,此乃古书之通例,又不独《六韬》为然。”我们大致赞同他的观点,认为《六韬》初成于战国中期的周显王时,定型于秦末黄石公以《太公兵书》授张良,战国秦汉约200年间代有附益。下面不妨把前文未曾提到的重要证据略加分述。
第一、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大批竹简,其中就有《六韬》残篇。
第二、中原地区骑兵用于作战和铁制兵器广泛用于战争均在战国中晚期,而《六韬》中不但多有记载,而且详有论述。
第三、《六韬》文句多处类同于《韩非子》、《吕氏春秋》、《尉缭子》、《孙膑兵书》,而书中用韵则有入于古的,有出于古的。
二《六韬》的思想和战术
《六韬》虽属战国秦汉间托名太公之作,但仍不失为一部极有分量的古代兵书。书凡六卷,总计60篇,每卷围绕一个中心,每篇深入阐明1~2个军事战略或战术问题。
《后汉书》卷六十九《何进传》李贤注:“《太公六韬篇》:第一《霸典》,文论;第二《文师》,武论;第三《龙韬》,主将;第四《虎韬》,偏裨;第五《豹韬》,校尉;第六《犬韬》,司马。”其中《霸典》即《文韬》,《文师》即《武韬》。李贤注以“文论”“武论”“主将”“偏裨”“校尉”“司马”总括《六韬》各卷主题,可谓言简意赅,点到为止。今分述各卷篇目、内容如下;
卷一《文韬》12篇: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主要讨论战前准备和用兵原则等问题。
卷二《武韬》5篇: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主要讨论把握敌情和争取主动等问题。
卷三《龙韬》13篇:王翼、论将、选将、立将、将威、励军、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兵征、农器,主要讨论军事指挥和战争条件等问题。
卷四《虎韬》12篇:军用、三阵、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道、略地、火战、垒虚,主要讨论平坦地带的用兵问题。
卷五《豹韬》8篇:林战、突战、敌强、敌武、鸟云山兵、鸟云泽兵、少众、分险,主要讨论险要形势下如何用兵。
卷六《犬韬》10篇: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主要讨论军事训练与诸兵种作战要点。
概括起来看,《六韬》一书的筋脉系于一个“韬”字之上,谋略致胜的思想贯穿于每卷每篇之中。因此我们认为,《武韬·三疑》“凡谋之道,周密为宝”(汉墓简书作“凡谋之道,周微为主”)8个字是应该大写的;不是写在兵家的卧室之内,而是写在自己的心上,以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永远立于先算、多算、见机而动、动则为主的不败之地。
吴如嵩先生曾经指出:《六韬》一书,“吸收了先秦兵家和诸子论兵的精华,成为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具有独立体系和特色的重要兵书。”
“《六韬》最精彩的内容是它的战略论。它论战略,继承了前人的思想,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为孔德骐《六韬浅说》所作的序言,书由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9月出版)吴先生的话是十分精辟的。
通观先秦兵书不难发现,《六韬》把前人全民皆兵、国力先行的思想,不战而胜、胜于无形的思想,上兵伐谋、以计为首的思想,择将任势、信赏必罚的思想,会心应道、行法用术的思想,利而诱之、亲而离之的思想,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思想,重围巧伏、机动灵活的思想,借敌资己、反客为主的思想,避实就虚、扬长抑短的思想,兵贵神速、先发制人的思想,以逸代劳、以假乱真的思想,等等,统统融而为一,且能赋以新意。
譬如《文韬》,旗帜鲜明地提出政治先于军事、战争本乎道义的主张,进而深入探讨了收揽人心、争取民众的重要性。
《孙子·始计》:“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但并未进一步论述如何才能“令民与上同意”的问题。且看《文韬·艾师》怎样讲:“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归之。(通行本“归”作“赴”,今依汉墓竹书改)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面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这就把孙子的思想做了透彻的阐述和准确的发挥。
再如《武韬》,相当系统地讲清楚了一系列大军事、大战略问题。《孙子·谋攻》:“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故意善用兵者,屈人之兵的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这便是孙子的“全胜论”、“大兵观”。
《六韬》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思想。《武韬·发启》:“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入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通。微哉微哉!”“无甲兵而胜,无冲隆而攻,无渠堑而守。(此二句依汉墓竹书)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微哉微哉!”“大明发而万物皆照,大义发而万物皆利,大兵发而万物皆服。”
《武韬·顺启》:“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能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能怀大理;恩盖天下,然后能保天下;权盖天下,然后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则大运不能移,时变不能迁。”
再如《龙韬》、《王翼》一篇,提出了“王者帅师,必有服肱羽翼以成威神”的主张,并且进一步阐明了司令部的建设和人员的分工职责。腹心、谋士、天文、地利、兵法、通粮、奋威、鼓旗、股肱、通材、权士、耳目、爪牙、羽翼、游士、术士、方士、法算,凡七十二人,分别负责作战、宣传、督导、天文、地理、教练、运输、信号、工程、侦察、间谍、外交、医护、军需、统计等各方面的参谋和管理事宜,是后世军工设置规模的雏形,在世界军事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将》一篇,提出了“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的主张,并进而说明需以“勇智仁信忠”作为将领的必备素质;《选将》一篇,论从军事实践中选将;《立将》一篇,论立将之重;《将威》一篇,论赏罚之法:这些无不具有普遍的军事指导价值。
《阴符》《阴书》二篇关于战区秘密通信的方法,据考证,要比西方采用同样的方法早上千余年。
《军势》一篇把道家思想引入军事战争理论,重申了“全胜不斗,大兵无创”的精神,指出:“资因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故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无与战。”
《奇兵》一篇除再次强调“全胜不斗,大兵无创”的精神外,还再次强调了将才的重要:“故将者,人之司命,三军与之俱治,与之俱乱。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
另外,《五音》、《兵征》二篇讲到了“听声”“望气”的侦察手段,以前人们说是迷信,作者倒认为这是出神人化的境界,是连现代侦察技术都要为之努力的高超境界。
《虎韬》、《豹韬》、《犬韬》三卷较多地讲述了当时的具体技战术,这在今天是否就失去了借鉴意义了呢?否。如《虎韬·疾战》说:“左军疾左,右军疾右,无与敌人争道;中军迭前迭后。敌人虽众,其将可走。”这与现代战争中常见的闪电战、钳形合围阵法极其相似。如《豹韬》中《鸟云山兵》、《鸟云泽兵》二篇,其阵法不但很像诸葛孔明所布“八卦阵”,而且与现代战争条件下的“瞒天过海”“声东击西”的战术也是息息相通的。如《犬韬》中《战车》、《战骑》、《战步》三篇,详细分析了各兵种的优劣长短,这与“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孙子·谋攻》)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这里需要提醒读者的是,古今通,精神通,披沙可以拣金。所以,千万不要把《六韬》的迷信色彩、帝王思想看得太重,而要把《六韬》的精华汲取出来,为今日之我所用,向世界范围推广。
三《六韬》的价值和影响
《六韬》一书的出现既然是与战国联系在一起的,这里就不能不简单谈谈战国形势。战国,顾名思义,战争的纷纭是其特征。在长达250余年的七雄争战中,打了上千仗,死了数百万人,秦国最终以其国富兵强、善于用兵而消灭了韩、赵、魏、燕、齐、楚,建立起统一的大秦王朝。
战国较之以前,军事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这些新情况,归结起来约有六点:
其一,生产技术的提高为军队提供了新的武器装备。传统兵器如戈、矛、剑、戟等,原来都是用青铜器制造的,战国时期则广泛为铁制兵器所取代。铁器比起青铜器来,其强度要大得多,而其资源却要丰富得多,用铁制兵器装备军队,杀伤力无疑更大。
其二,军队扩充,组织发达,兵员增至数十万、百万以上,出现了拥有万辆以上战车的强大战争机器。
其三,兵种由以前的车战为主,发展到车、骑、步、水诸多独立的兵种。
其四,由车战的先陈后攻、先礼后兵,发展到骑步兵的突袭、迂回、分兵游击,说明战争方式和具体战术起了新的变化。
其五,战争规模加大,战线拉长,时间常常是旷日持久,结果则是由兼并到统一。
其六,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军事理论家,提出了许多新颖而实用的军事主张。《六韬》能进入为后人所推崇的兵书之林,决非偶然。
《六韬》成书于战秦汉之间,决不意味着它只能在那个时代才有效用,这是不言而喻的。
《史记·齐太公世家》:“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谋,皆姜太公为本谋。”司马迁之言不虚,《六韬》的确为历代名将所珍爱推崇,甚至被誉为兵家之始祖。刘邦的谋士张良所以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无疑与他精研《六韬》、深思其理大有关系。项羽、刘邦作楚汉之争,终以汉胜楚亡而结束,是否与张良“数以《太公兵书》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有关呢?我看是只能信其有,不能信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