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白话黄帝内经
10678300000022

第22章 经脉别论

太阳经脉偏盛,则发生厥逆、喘息、虚气上逆等症状,这是阴不足而阳有余,表里两经俱当用泻法,取足太阳经的束骨穴和足少阴经的太溪穴。

本篇要点

一、说明环境、情志的变动和体力的劳逸都影响着脉搏。临床诊断,必须结合观察病人身体的强弱、骨肉皮肤的形态等,才能正确地了解病情。

二、详细地阐述了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等过程,指出其主要是依靠脾的运化和肺的输布,得以营养全身。

黄帝问道:人们的居住环境、活动、安静、勇敢、怯懦有所不同,其经脉血气也随着起变化吗?岐伯回答说:人在惊恐、愤怒、劳累、活动或安静的情况下,经脉血气都要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夜间远行劳累,就会扰动肾气,使肾气不能闭藏而外泄,则气喘出于肾脏,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肺脏。若因坠堕而受到恐吓,就会扰动肝气,而喘出于肝,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脾脏。或有所惊恐,惊则神越气乱,扰动肺气,喘出于肺,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心脏。渡水而跌仆,跌仆伤骨,肾主骨,水湿之气通于肾,致肾气和骨气受到扰动,气喘出于肾和骨。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强盛的人,气血畅行,不会出现什么病变;怯弱的人,气血留滞,就会发生病变。所以说:诊察疾病,观察病人的勇怯及骨骼、肌肉、皮肤的变化,便能了解病情,并以此作为诊病的方法。在饮食过饱的时候,则食气蒸发而汗出于胃。惊则神气浮越,则心气受伤而汗出于心。负重而远行的时候,则骨劳气越,肾气受伤而汗出于肾。疾走而恐惧的时候,由于疾走伤筋,恐惧伤魂,则肝气受伤而汗出于肝。劳力过度的时候,由于脾主肌肉四肢,则脾气受伤而汗出于脾。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变化都有其常度,人在这些变化中所以发生疾病,就是因为对身体的劳用过度所致,这是通常的道理。

五谷入胃,其所化生的一部分精微之气输散到肝脏,再由肝将此精微之气滋养于筋。五谷入胃,其所化生的精微之气,注入于心,再由心将此精气滋养于血脉。血气流行在经脉之中,到达于肺,肺又将血气输送到全身百脉中去,最后把精气输送到皮毛。皮毛和经脉的精气汇合,又还流归入于脉,脉中精微之气,通过不断变化,周流于四脏。这些正常的生理活动都要取决于气血阴阳的平衡。气血阴阳平衡,则表现在气口的脉搏变化上,气口的脉搏,可以判断疾病的死生。水液入胃以后,游溢布散其精气,上行输送于脾,经脾对精微的布散转输,上归于肺,肺主清肃而司治节,肺气运行,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如此则水精四布,外而布散于皮毛,内而灌输于五脏之经脉,并能合于四时寒暑的变易和五脏阴阳的变化。作出适当的调节,这就是经脉的正常生理现象。

专家点评本篇论述的内容都与经脉有关,但又不专论经脉循行等,故名“经脉别论”。

1.身心状况与发病

历代注家大多认为,“勇”者其形体强壮,不易发病,即病亦轻,易于消除;怯者其形体瘦弱,易于患病,即病亦重,难以康复。

2.生病起于过用

综观《内经》“生病起于过用”的论述,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情欲无节致病,饮食不节致病,劳逸过度致病,药物过用致病。

可见,情志、饮食、起居、劳作过度是损伤脏气导致整体失衡而患病的重要原因。

3.喘汗与脏腑的关系

喘为肺气上逆所致,汗为阳气蒸发津液外泄所成,为心所主。由于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当生活环境、情志活动及劳逸等因素引起其内外环境发生改变后,通过相应的生理途径,波及到不同的脏腑,使其功能失调;再经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影响到肺发为喘逆,波及到心则为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