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白话黄帝内经
10678300000038

第38章 气厥论

胆移热于脑,则鼻梁内感觉辛辣而成为鼻渊,鼻渊症状,是常鼻流浊涕不止,日久可致鼻中流血,两目不明。

本篇要点

本篇是讨论寒热之气在脏腑之间相移传化而发生的各种病变。它一方面说明寒热之气厥逆,可以为患多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脏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脏腑有病,可以相互影响,互相传变。

黄帝问道:五脏六腑的寒热互相转移的情况是怎样的?岐伯说:肾移寒于脾,则病痈肿和少气。脾移寒于肝,则痈肿和筋挛。肝移寒于心,则病发狂和胸中隔塞。心移寒于肺,则为肺消;肺消病的症状是饮水一分,小便要排二分,属无法治疗的死证。肺移寒于肾,则为涌水;涌水病的症状是腹部按之不甚坚硬,但因水气留居于大肠,故快走时肠中濯濯鸣响,如皮囊装水样,这是水气之病。脾移热于肝,则病惊骇和鼻衄。肝移热于心,则引起死亡。心移热于肺,日久则为鬲消。肺移热于肾,日久则为柔疒至。肾移热于脾,日久渐成虚损;若再患肠澼,便易成为无法治疗的死症。胞移热于膀胱,则病小便不利和尿血。膀胱移热于小肠,使肠道隔塞,大便不通,热气上行,以至口舌麋烂。小肠移热于大肠,则热结不散,成为伏瘕,或为痔疮。大肠移热于胃,则使人饮食增加而体瘦无力,病称为食亦。胃移热于胆,也叫做食亦。胆移热于脑,则鼻梁内感觉辛辣而成为鼻渊,鼻渊症状,是常鼻流浊涕不止,日久可致鼻中流血,两目不明。

以上各种病症,皆由于寒热之气厥逆,在脏腑中互相移传而引起的。

专家点评

中医学认为:五脏之间均按五行生克规律维持其协调平衡状态,如果脏气逆乱,则破坏了五脏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而出现相应的病变。本篇以喘息为例,例举了肺、肾、胃脏气逆乱的病理表现。阳明胃气逆则卧不安,呼吸不利喘息有声;肺气逆则起居如故,喘息有声;肾气逆则水气上逆,卧而喘息等。总之,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五脏之气逆乱,则病变丛生。

综上所述,人体的阴阳水火、表里上下、气血营卫、脏腑经络之间的协调和谐,是保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关键。无论什么原因,破坏了这种协调和谐,皆可称为“逆调”,均可造成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