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上半年,我还在武汉工作的时候,随医疗队下乡巡回医疗。有一次路过一个水利工地,发现有一个农民因为抬石头不慎腰扭伤了,疼痛难忍,腰不能动。我当即给他针刺了人中和后溪两个穴位,并让他活动活动腰部。这位农民工一边活动一边说“好!好!好!”。几分钟后就惊呼“不痛了!不痛了!”,原来不能活动的腰也能活动了。
就在2009年10月我到美国讲学前夕,南京市公安局的一位朋友腰扭伤了,来到南京中医药大学找到我用针灸治疗。也是经过如同上面那个病人一样的治法,两次而愈。
上面讲的是别人的腰扭伤,下面我给大家讲讲我自己腰扭伤的情况。
2010年4月23日下午,我在下蹲时突然腰扭了,当时就不能站起来正常行走了。我心里非常焦急,因为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要到常州市去为市民们做针灸穴位养生保健讲座,自己腰痛,不能伸直,还怎么做讲座呢?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正常讲座,情急之下,我就自我按压人中、后溪、腰痛点和委中穴,一边按压,一边慢慢活动腰部。腰扭伤很快也就好了,为了巩固疗效,晚上我还围着小区的湖快走了两圈。由于治疗及时,方法得当,丝毫没有影响第二天的讲座。
有的患者可能会说了,我急性腰扭伤两三年了,已经形成慢性腰肌劳损了,该怎么办?对于急性腰扭伤没有及时有效地治疗而转为慢性腰肌劳损的患者,我们可以在腰背部用指压、按摩、艾灸、拔火罐的方法来治疗。如果选用委中穴,就只能用指压轻轻按揉或皮肤针轻轻叩刺,就不适合重叩出血了。
记得是1976年,我在武汉公安局工作的一位高中同学,他患急性腰扭伤多年,后来只要天气不好就发作(慢性腰肌劳损急性发作),在针灸科门诊找我给他拔罐治疗。我给他在腰背部拔了6~8个大罐。拔上火罐后由于病人很多,忙不过来,就把他给忘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喊我,问他的时间到了没有?我一看,哇!已经40多分钟了,不是时间到没到的问题,而是超过了正常拔罐时间的4倍之多了(每次拔火罐的时间一般是控制在10分钟左右)。赶忙取罐,结果每一个火罐都起了许多血泡,于是便作了相关处理,用消毒针刺破血泡,用棉球把里面的水压出来(不能把水泡挑破,否则,破皮之处碰到衣服摩擦会引起疼痛,或者造成感染),再涂上一点烫伤膏、黄连膏,敷上干净纱布。经过这样的处理,他身上水泡、血泡的创口很快就愈合了,而且没留下斑痕。几天后,那位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的腰痛从那次治疗之后竟然一次而愈,再不像原来每次发作,都要做3~5次拔罐治疗了。
此事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就是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物极必反”,我上面讲的那个病例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一次饱和刺激量带来了特殊治疗效果。就像有的人会在扎针的时候因刺激量大了而晕倒(医学上称为“晕针”),但是往往这类病人的疗效要比不晕针的人好得多。所以,在针灸学中又有一句行话叫做“十针不如一晕”,就是说针治十次,还不如晕针一次的治疗效果。
这个病例其实也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们向大家所介绍的家庭穴位保健方法,都是很安全的,大家完全可以放心使用。有时候艾灸或拔火罐,可能会因为火力太强或者时间太久出现水泡、血泡什么的。这也不要紧,大家不必紧张。其实,中国古代及20世纪30年代日本盛行的发泡灸法、瘢痕灸法,还提倡有意识地灸出水泡来,并且还将灸后是否发泡(谓之“灸疮”)作为灸疗效果的依据呢。
现代有研究表明:水泡的产生和灸疮的出现,是机体的一种蛋白质变异现象,这种异性蛋白的刺激,就像人们种牛痘防天花一样,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卫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王教授提醒·
那么,在艾灸或拔罐过程中为什么还要防止烫伤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避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疼痛;二是防止出现感染;三是为了能使灸疗防病治病的方法能顺利地在广大群众中得以推广、普及,避免有人因为灸疗会起水泡而不愿接受这种对防病保健、益寿延年有着重要健康意义和作用的绿色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