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不好的习惯早就形成了,而且习以为常。我们自己也许感觉不到,却不知不觉地冒犯了别人。我们经常埋怨别人对自己不礼貌、不友善,其实,也许是我们自己的态度或习惯不好,才影响到了他人的态度和情绪。
会见尊长要保持谦恭的态度。尊重领导和长者,是起码的礼节。有的人正好相反,看见领导,心里就想:“大家都是人,谁也不比谁高,我将来的成就没准比你更大呢!”看见长者,心里就想:“你除了年纪比我大,其他方面也平常。”心里有了不恭的想法,自然会在神色和言行上表现出来。其实,别人是否高明,那是别人的事,你在尊者面前不懂礼节,却暴露了自己没有修养。
一位导师带24个学生到国家某部委的实验室参观。这时,部长走进来,很有礼貌地和大家打招呼:“抱歉,让大家久等了!”同学们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回应。一个叫小丽的女孩,犹犹豫豫地鼓了几下掌,同学们这才稀稀拉拉地跟着拍手。
部长皱皱眉头,说:“欢迎同学们来参观。我将向大家讲一些有关情况。我看同学们好像都没有带笔记本,这样吧,王秘书,请您去拿一些我们部里印的纪念册,送给同学们作纪念。”
秘书抱来一摞纪念册,部长依次分给大家。同学们都坐在那里,很随意地用一只手接过部长双手递过来的手册。部长脸色越来越难看了。轮到小丽时,她礼貌地站起来,身体微倾,双手握住手册,恭敬地说了一句:“谢谢您!”部长舒心地一笑。早已汗颜的导师看到此景,也微微松了一口气。
两个月后,当同学们为找工作发愁时,小丽被点名招进了那个部委的实验室。
你瞧,礼仪看似小事,它却经常成为影响人生命运的大事,我们怎么能掉以轻心呢?假如你能随时露出甜甜的微笑,做人功夫已经及格了。很多人终生都没有学会这件小事。
礼节是一个人最佳的“推荐信”。判断一个人修养的高低,不是看他的学识和才华,而是看他是否能够以礼待人,在做事的时候是否能够做到“如承大祭”。
40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能在20多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因为这个细节,加加林一下子赢得了主设计师的好感。罗廖夫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自己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他决定支持加加林执行这次飞行。
德国有一句谚语叫“脱帽在手,世界任你走”。有礼节不一定总能为您带来好运,但没有礼节却往往使你与幸运擦肩而过。
对于知礼守礼的人来说,成功的大门会向他们敞开。他们即使身无分文,也随时随地会受到人们热情的接待。假设有这么两个人,他们在其他方面都一样,只是在待人处世方面不同:一个谦和友善,助人为乐,举手投足无不具有绅士风范;而另一个举止粗鲁轻佻,对人总是吹毛求疵,没有一点合作精神。很显然,前者的事业会蒸蒸日上,后者只会江河日下。
礼节是叩响成功之门的第一块金砖,它能使有礼节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喜悦。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没有教养的人有了胆量,胆量就会带有野蛮的色彩,而别人也必以野蛮相看待——学问就变成了迂气,才智就变成了滑稽,率直就变成了粗俗,温和就变成了谄媚。没有礼仪,无论什么美德都会变样。他说,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节。
一日一心得
所谓教养,是以美德为根基,而以礼节为藻饰的。如同钻石,经过琢磨和镶嵌之后,它就放出光彩来了。美国成功学家马尔登也说过:“文明的举止,还有这背后所蕴藏的对人的体谅、关心,是我们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不同的举止,可以使我们或者恼怒,或者平静;或者兴高采烈,或者羞愧难当;或者与禽兽为伍,或者与圣贤同列。这种东西好像是我们日常呼吸的空气一般,平时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润物细无声,天长日久却一点一滴地对我们产生作用。
少用兵法计谋
南怀瑾语录:什么叫增上慢?增上慢是人本来只有慢心,因某种原因又把慢心的作用发挥得更淋漓尽致。譬如学问好、多闻的人,最容易产生增上慢。岂止学问,一切人在任何方面有些成就,更高更上的慢心必然随之增加。像聪明人本来就自以为了不起,聪明人若再加上学识、经验,如果走上坏路子,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足以济其奸’,不学还好,有了学问更助长其作恶。
南老师读了那么多有关谋略的书,他自己又是写书又是编书,但我还是不愿意说南老师善用谋略,或者说他就是一个谋略家。南老师对谋略学是很慎重的,几千年的历史,能被南老师推崇为谋略家的,也没有几个人。他平时谈话中,更多的是讲道德,而比较少谈谋略。他说,要谈谋略,必须以儒家的道德为基础,以道家的清心寡欲的修身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光谈谋略就会用歪了。南老师一辈子做人处世,都以诚信为本,不用机谋权变。
说到运用计谋,全世界大概没有比中国人更擅长的。因为中国人习惯于用战争思维来考虑问题,“商场如战场”,“官场如战场”,“考场如战场”,“情场如战场”,“人生如战场”,做什么事都搞得跟打仗一样紧张。在战争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运用计谋很正常。比如贴在耳边说人坏话,在兵法上叫做“离间计”,用的人问心无愧,根本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可耻。
中国人为什么习惯于战争思维呢?可能是战争太多造成的。纵观五千历史,大部分时间在战争年代度过,从未有过百年和平。战争多了,研究战争的学问就丰富了,什么《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还有其他各种兵法、计谋,把战争的规律、方法和技巧都摸透了。中国人懂四书五经的并不多,可是说到兵法,无论工人、农民,无论博士还是文盲,多少都懂一些。过去农民闹革命,很多人一字不识,却能带兵打仗,还常打胜仗。因为他们懂兵法。
这是什么原因呢?从根源上来说,中国人除了兵法,没有多少学问可学。在封建时代,中国人有机会读书的只是少数。而且可读的书太少,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被秦始皇“烧”,被汉武帝“罢”,被历代皇帝“禁”,剩下的就没什么了。加上一千多年的思想禁锢,限制学术创新,中国人可用的,除了儒学、佛学、道学,大概只有兵法了。儒学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礼不下庶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跟小老百姓没什么关系。佛道之学,神乎其神,玄之又玄,一般人哪搞得明白?只有兵法,易学易用,现学现用,方便得很。
为什么说中国人学兵法很方便呢?不管哪个野心家争夺天下,都要老百姓帮忙打仗,在军队这个大课堂里,大概没有不好学的学生,否则小命都会保不住。等到打完仗了,回家种田,差不多“军校”也毕业了。他们流向各地,很自然地成了兵法教员。比如夏夜纳凉之际,吹嘘自己的光荣事迹,这不跟哈佛商学院开案例课一样吗?
所以,在中国流传最广的,不是儒学,更不是佛学和道学,而是兵法。对老百姓来说,兵法是一件便宜又实用的工具,它就好比农民的锄头,心平气和时,拿着它搞生产;火气上来了,扛着它去造皇帝的反,价值和使用价值都能得到充分体现!
但是,一个国家精通兵法的人居然比精通哲学的人多,这是很可悲的。所以呀,都说中国是文明古国,其实文明古国的人最没学问了。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战争规则根本不适于现代商业社会。因为兵法的主要作用是破坏而不是建设,运用它们,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制造麻烦。可悲的是,现在书店里《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这一类书仍卖得很火,可见相当多的人仍在用战争思维做人做事,相对以商业惯例做人做事的老外而言,太落伍了,就好比骑一辆破自行车跟人家的豪华奔驰赛跑一样,怎么比得过人家呢?
总之,像兵法之类只有破坏力量而少创造功能的学问,并不是越多越好。为人处世,只要把一个“爱”字理解透了,已经掌握了天下最高的学问。如果再把真、善、美三个字理解透,你已经知道怎样把人生经营得快乐而充盈,又何必借助那些害人害己的垃圾学问去苦心算计呢?
一日一心得
当你需要运用计谋侥幸获胜时,往往是前面的工作缺失太多,综合实力明显不足。从提升实力着手,是最简明的成功方法。李嘉诚说:“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你以互利为目标,得到的将是合作;你以自利为目标,得到的将是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