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熟悉的关于季羡林先生有一段佳话:有一年北大开学时,一个外地新生拎着大包小包来校报到,看到一位老人走来,就拜托老人替他看一下包,老人欣然允诺。近一个小时过去,新生办完手续回来,谢过老人,愉快告别。几天以后,北大举行开学典礼,这个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位替他看行李的老人!
一位名扬中外的学术大师,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学子看包,从“欣然允诺”到“愉快告别”,从这一过程中,我们不难读懂,老人的心该是一种怎样的和谐啊。
小孩子得到一颗捧捧糖,哭闹嘎然而止;寒冷的冬天,有了一件防寒的棉衣;饥肠辘辘时,得到一块面包;困了的时候,美美地躺在床上……这时候,我们的希翼得到了满足,感到内心的平衡和幸福。知足者常乐,我想,这也是内心和谐的一种具体体现吧。
人在物质方面的正常需求总是有限的,古人说:“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但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处处充斥着诱惑的陷井。人心不足蛇吞象。有的人经受不住金钱、权力、地位、美色的诱惑,追求奢华生活,从而铤而走险,不断地攫取不义之财,最终玩火者必自焚,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被绳之以法。如此案例举不枚举。这些人就是一个“贪”字在作怪,只有“贪”才能满足其不断膨胀的欲望。
“和故能谐”。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是关键,人的内心和谐是基础。内心和谐使人品格高尚,不自欺,不欺人,既能勇于争先,又不计较名利;既能刚正不阿,又能与人和睦相处。内心和谐使人具有正常的心态,不自卑,不伤感,不妒忌,不献媚。我们常说的“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内心和谐是金。如何做到内心的和谐,在生活中要多些感激,少些抱怨,多些理解,少些责骂,多些称赞,少些苛求。知足常乐,顺其自然,常怀感恩之心。孜孜不倦地求知修身养性,达到并保持内心的永远和谐,则乃人生的最高境界。
这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是多元化的,社会的阶层和成员都是各自在不同的圈子内活动生活着,有人条件非常好,却是非常的苦恼,有人条件非常差,却活得有声有色天天乐滋滋的。我悟出来一个道理,就是幸福取决内心平衡与和谐。一位学者对幸福的公式是这样列的:幸福=现实的享受拥有/主观的欲望与追求。分子愈大,当然是更幸福,但是分母愈大,把幸福打了一个大折扣,幸福就愈少了。只有内心的平衡与和谐才是幸福和快乐的源泉。
有一个人,条件非常好,双职工并有一个好的就业单位,儿子上大学,家庭美满,老人也是有劳保不需负担,自己天天开着汽车上下班,不想在工作中收受施工方的好处,遭到处罚,最后自己的精神失常,乐极悲来,被送到精神病院治疗。家中妻子老人小孩,都受此拖累,陷入的痛苦的泥潭中。按幸福的公式,分子缩小了,分母变成了0。幸福也是无从谈起,还有一个中年人,收入丰满,天天上下班开着汽车,最近也是乐极生悲,包了个二奶,玩起女人来了,家中吵闹不断,老婆要离婚,老人干着急,最后也是病到了,那里谈得上幸福可言?按幸福的公式,分子变小了,因包二奶花不少的钱的,分母更是增大,欲望出格了,所以幸福对于他来说这个值是小了。还有一对夫妻,虽是贫穷,相互敬爱,家中区区十多平方的房子被打扫得干净整洁,有条有理,夫妻白天打工,晚上散步访友。非常的轻松快乐。幸福值比起上述二位条件好的人来说,是高多了。
人的生命价值用什么来度量?工作的业绩、丰厚的薪金、豪华的别墅、高级的轿车,这些已成为现代人不惜一切代价所追求的目标。然而,生命的精华,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地劳动,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和无夜的睡眠来量度生命。究竟是令人羡慕的工作重要?还是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重要?孰是孰非,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所以要在心里放一个跷跷板,保持内心的平衡,才能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一日一心得
懂得把握平衡原则的人在多么紧张工作的情况下,都知道该怎样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工作状态,怎么体味生活中的情调和趣味,保持一种从容和风度。态度决定一切,内心因素决定外在表现,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平衡心,能够使事业蒸蒸日上,也能让生活快快乐乐。
忍是最难做到的
南怀瑾语录:我们要想学佛,要想修行成就,“忍”是最难做到的,就徽打坐修定,为什么定不住啊!两个腿痛,你就忍不住了,这个忍就是忍辱里的一忍啊
佛门堪净,不论是僧众、居士还是信徒都应小心行事,来此之人都是虔诚学佛的,所以南怀瑾先生说,要想学佛,要想修行成就,就要先忍。
佛祖认为,能够忍辱的人,才能成为大人物。如果不能像饮甘露一样忍受恶毒的辱骂,就不能算是有智慧的人。
佛祖的要求似乎太高:能忍受羞辱就算了不得,像饮甘露一样忍受辱骂,不是太勉为其难了吗?但真正的大人物确实能达到这种境界。比如武则天,虽是一个女流之辈,度量却异于常人。当时徐敬业带头造反,骆宾王为他起草了一篇讨伐武则天的檄文,发布全国。檄文中极力夸大武氏的罪恶,颇多过激之词。武则天阅读檄文,看到“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的句子时,不禁微微一笑。当她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顿觉其笔锋犀利异常,直指心腹,不禁惊出一身冷汗,同时兴起惜才之心,对身边人说:“宰相怎么失掉了骆宾王这样有才能的人呢?”
武则天为何能对骂她的话如饮甘露呢?大概是善于换角度思考问题吧。比如骂她“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表面看是说她不守本分,像狐狸精一样善于迷惑先帝以邀宠,但反过来想,这等于说她心怀大志,且貌美如花,魅力惊人。这不是夸她吗?难怪有人说:“不公正的批评是一种伪装的恭维。”事实确实如此。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是说武则天权欲薰心,老公尸骨未寒,她就抢了老李家的产业,可谓击中要害。但武则天的目光又转到作者的才华上,不恨而生爱惜之情。
在受到羞辱时,转换角度看待问题,心态就变了,完全可能产生“如饮甘露”的感觉。
那么,“甘”受羞辱跟成为大人物有什么关系呢?南怀瑾老师认为:
第一,不为羞辱所动者,能冷静发现事物中的好处。
不管对方是恶意指责还是善意批评,其中必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如果克服情绪冲动,冷静倾听对方的意见,就能得到其全部价值。
有一个故事:师经是个盲琴师,有一天,魏文侯在宫中跳舞,师经为他弹琴伴奏。魏文侯跳到得意处,唱起了歌儿:“听我的话,不要违背我……”师经一听,马上拿起琴去撞击魏文侯,却没有击中人,只打中帽子上悬挂的珠串。珠串被打散,珠子散落满地。
魏文侯恼怒地问左右:“做臣子的竟敢打他的主子,该当何罪?”
左右回答:“应该活活煮死。”
于是,侍从们拖着师经走下堂。才下一级台阶,师经回头问:“我可以说一句话再死吗?”
魏文侯说:“可以!”
师经说:“从前,尧舜做君王,只担心他们讲的话没有人敢反对;桀纣做君王,只担心他们讲的话有人反对。现在,我打的是暴君桀纣,并没有打你。”
魏文侯惭愧地说:“放了他吧!这是我的过错。把琴悬挂到城门口,作为我改过的符信;不要修补珠串,作为我的警戒。”
结果,全国上下都夸魏文侯贤明,很多人主动来贡献意见,魏国的政治因此大大得到改善。
师经未说明原因,举琴就打人,魏文侯被打得莫名其妙,难怪会恼怒。但师经一旦指出了他的错误,他就“如饮甘露”,并且马上做出恰当的回应,不愧是大人物。
第二,不为羞辱所动者,能谨慎避免可能的危机。
大人物通常不会根据个人喜恶决策,他们会谨慎地权衡利弊,然后选择最有利的做法而避开危机。所以,不管对方怎样羞辱,他们的着眼点还是利弊二字。
西汉时,汉高祖刘邦曾率军进攻匈奴,结果损兵折将,被围困在白马这个地方,差点全军覆没。后来好不容易脱围,回国后不久就死了。惠帝年幼,由吕后垂帘听政。过不久,匈奴冒顿单于给吕后寄来一封信,大意是:你没有丈夫,我没有妻子,两个人都不快乐,不如两家合一家,不是两全齐美吗?
表面看,这封信蛮有吸引力。一个女作家曾说:女人最大的幸福是七十岁了还有人给她写情书。吕后虽然没有七十岁,也算个老太婆了,居然有人给她写情书,岂不是大幸?但政坛不比文坛,没有这么浪漫,冒顿想要的不是爱情,而是汉朝的江山。所以,他的信分明是欺负汉朝孤儿寡母,挑衅之意十分明显。
吕后见信大怒,想斩掉来使,立即出兵。大将樊哙怒不可遏,表示愿领兵十万,“横扫匈奴”。还是大将季布比较冷静,心想,高祖率三十万大军都被打得落花流水,樊哙想用区区十万兵横扫匈奴,不是说梦话吗?季布向吕后建议:现在高祖刚去世,国内人心未定,战争创伤尚未平复,怎能因一时之辱,置天下安危于不顾呢?
吕后马上冷静下来,命人写了一封非常谦卑的信,大意是:大王不忘怀于我,给我来信,想我年老色衰,头发掉了,牙齿脱了,路也走不稳,哪配得上大王您呢?现在奉上我平日乘坐的御车两辆、良马八匹,请大王乘坐。
冒顿见信,挑不出毛病,只好暂时打消了大举入侵中原的念头。
但暂时示弱不等于丧失志向,汉朝此后努力发展国力,经“文景之治”,实力已与匈奴相当。到汉武帝时,出兵漠北,这才真正实现了“横扫匈奴”的目标。
假如当时忍不住羞辱,贸然开战,那么,受辱的恐怕就不止是某个人,全国人民都要跟着遭殃。所以说,只有能忍辱者适合当大人物,因为他们能够识大体,顾大局。不能忍辱的人,一时兴起,不知会干出什么傻事来,哪能把大家的事交给他来决定呢?
一日一心得
济群法师说:“忍辱不是一种无能,真正具有忍辱修养的人,从他的身上会爆发出一种非常强大的人格力量。”杰出的意思是胜过大多数人。大家都不善于忍辱,只有个别人善于忍辱,就足以显示其杰出了!
忍辱波罗蜜
南怀瑾语录:忍辱的时候有痛的感觉,有非常痛苦的感受,而心念把痛苦拿掉,转化成慈悲,这才是忍辱波罗蜜。
南怀瑾先生在授课时曾提到元代作家许名奎在《忍经·劝忍百箴》中的看法。
能忍辱者,必能立天下之事。圮桥匍匐取履,而子房韫帝师之智;市人笑出胯下,而韩信负侯王之器。
死灰之溺,安同何羞;厕中之箦,终为应侯。盖辱为伐病之毒药,不暝眩而曷瘳。
故为人结袜者廷尉,唾面白干者居相位。噫,可不忍弄欤!(《辱之忍第十五》)
能够忍受侮辱的人,一定能建立统一国家的大业。张良在桥下爬着给老人捡鞋,从此他胸怀帝师的智谋;市井之人讥笑韩信从别人胯下爬出,其实他负有王侯的器量。《说苑·众谈篇》中说能够忍受耻辱的人安全,能够忍受羞辱的人可以生存。被看成是不可能复燃的死灰,韩安国受到何等侮辱;被裹在厕所的席子里,范雎最后封为应侯。侮辱实在是给人治病的毒药,不使病人昏迷又怎能治好病呢?所以为别人系上裤子的人当了廷尉,甘心让自己的脸被人吐唾沫的人居于宰相的地位。忍受耻辱者促命,忍受羞辱者安全。
当我们被别人冤枉时,如果费尽心机地去解释,往往会适得其反,佛家倡导:“禅门宜默。”遇到这种事情时,与其争辩,不若一默,要相信事情总会有真相大白的时候。暂时的隐忍,是为了真相更快的到来。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人们关心自己的面子有时甚于关心利益。你卖东西宰他几十元钱,他心疼,但不记恨;他欠你几百元不还,你不高兴,但不恼恨。但如果他伤了你面子,你就可能怀恨在心,轻则关系疏远,重则反目成仇。
所谓伤面子,在佛家看来,其实不过是一种幻觉。别人羞辱你,非议你,嘲笑你,并没有真的使你毁容,甚至连一丝肉体痛苦都感觉不到,为什么觉得难以忍受呢?不过是妄念在作怪罢了!
佛家特别重视“忍辱”的修养。当然,佛家所谓“辱”,不仅仅包括心理上的折辱,也包括身体上的损伤。对我们凡俗之人来说,身体上的损伤不属于可忍范围,因此这里只讲心理伤害,也就是所谓的伤面子。
大凡一个想在人世取得成就的人,首先一条,必须丢得起面子。如果怕丢面子,说话办事就会多所顾忌,畏首畏尾,向人提请求,怕遭拒绝;发表意见,怕被嘲笑;事情未做好,怕挨批评,这也怕那也怕,还能办成什么事?所以,古今立大志者,无不从“忍辱”修起,以求达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境界。如何到达这种境界呢?可分三个修炼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不理。
所谓不理,就是不对别人的羞辱做出反应。这是比较低的层次,但较易实行,所以也为一些高人所推崇。
寒晦禅师曾问拾得禅师:“人家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蒙骗我,应该如何应对?”
拾得禅师回答:“只可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为什么说不理的层次比较低呢?因为这只能说明你修养好,而不是真正的觉悟。而且,不理也可能被看成一种无声的反抗,因而激起对方更大的愤慨。比如,丈夫跟妻子吵架,妻子唠唠叨叨,丈夫一言不发,甚至躲到外面去。那么,妻子不仅不会消火,反而会恼羞成怒。
所以说,不理是比较消极的方式,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可以用来应对无礼冒犯,但不宜用来应对跟身边人的日常矛盾。
第二个层次是:不受。
所谓不受,就是不往心里去。当对方说话无状时,只是听着,不要思考对方话中的含义,也不要把对方的话跟自己联系起来。不妨把对方看成一个电影演员,正在表演这个情节。
为什么不能思考对方话中的含义呢?因为对方情绪激动时,看问题的眼光就变成了“哈哈镜”,说的话也是针对“哈哈镜”里的那个人,而不是你,你又何必把他的话跟自己联系起来呢?
打个比方,妻子对丈夫说:“嫁给你真是倒了八辈子霉!”这并不能说明她真的后悔嫁给丈夫。因为她这会儿只盯着丈夫的缺点,对优点视而不见。所以,她的话其实是针对一个只有缺点没有优点的男人,而不是她的丈夫。既然如此,又何必拿她的话当真呢?
第三个层次是:不忍。
所谓不忍,就是同情对方的愚昧,不忍心看见他胡说八道,就像一个母亲不忍心看见儿女发烧说胡话一样。
一个人无礼羞辱别人,肯定是受内心欲火、妒火、怒火或其他种种邪火焚烧,以至言行失控,这跟感冒发烧说胡话有何区别呢?一个头脑清醒的健康人,对一个病人,只需同情,无须愤恨。比如鲁迅小说《药》中那个不幸被捕最后被处斩的革命志士,他不同情自己的处境,不恼恨狱卒的粗鲁,反倒感叹他们“可怜”。这就是一种不忍之心。
一日一心得
对那些羞辱自己的人是否该忍?有的人心里可能有此疑惑。其实,这并非一个需要讨论对错的问题。“忍辱”是人生成功与幸福必须的一种能力,那么,无论对错,都不妨修炼这种能力。
法忍是六度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