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应急管理预防、演练与自救
10701500000019

第19章 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3)

第三节 应急演练的评价

一、应急演练评价

(一)应急演练评价的含义

应急演练评价是指观察和记录演练活动、比较演练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并提出演练中的发现。

应急演练评价的目的是确定演练是否达到演练目标的要求,检验各应急组织指挥人员及应急响应人员完成任务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点:辨识应急预案、程序中的缺陷;辨识培训和人员需要;确定设备和资源的充分性;确定培训、应急演练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在应急演练的评价过程中,评价人员的作用主要是观察演练的进程,记录演练人员采取的每一项关键行动及其实施时间,采访演练人员,要求参演应急组织提供文字材料,评价参演应急组织和演练人员的表现,并反馈演练发现。

应急演练评价要求采用应急演练评价方法对应急组织及应急人员进行综合评价。应急演练评价方法是指应急演练评价过程中的程序和策略,包括评价组的组成方式、评价目标与评价标准。其中,评价目标是指在演练过程中要求演练人员展示的活动和功能,可与演练目标相一致;评价标准是指在演练过程中对演练人员各个主要行动及关键技巧的评判指标,这些指标应该具有可测量性。

(二)应急演练发现的等级

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价最重要的目的是能够提出演练发现,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积累经验。演练发现是指通过演练评价过程,发现应急预案、应急响应、应急救援中存在的问题。按对人员生命安全的影响程度可将演练发现分为三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

不足项是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应急准备缺陷,可能导致场外应急准备工作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不足以确保应急组织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不足项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纠正。演练发现确定为不足项时,策划小组负责人应对不足项详细说明,并给出纠正措施建议和完成时限。最有可能导致不足项的应急预案编制要素包括职责分配、应急资源、警报、通报方法与程序、通信、事态评估、公众信息、保护措施、应急响应人员安全和紧急医疗服务。

整改项是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单独并不可能对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整改项应在下次演练时纠正。有两种情形下的整改项可列为不足项:某个应急组织中存在两个以上整改项,共同作用可妨碍生命财产安全;某个应急组织在多次(两次以上)演练过程中,反复出现前次演练识别出的整改项。

改进项是指应急准备过程中应予以改善的问题。改进项不同于不足项和整改项,一般不会对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不必要求对其予以纠正。

(三)应急演练评价的指标体系

应急演练评价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只有科学地反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优势与不足,才能有助于推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因此,要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设计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评价指标及其模型结构

首先,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总内容进行设定,如突发事件营救响应能力的状况、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物质基础的工程防御体系的状况等。其次,研究设定反映上述内容的评价要素,形成评价指标集。评价指标集是评价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有代表性的、能够概括应急管理水平的要素组成,可包括反映突发事件危险性的评价要素、反映承载能力的评价要素等。最后,研究反映各个评价要素的具体指标,如火灾发生率、经济人口密度等。这些评价指标是评价指标集的基础数据。

2.确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参照标准

参照标准是指在确定的评价范围内通过对若干评价对象的评价而形成的统一标准。参照标准的作用在于它可以在一个确定的评价群体中,用统一的评价尺度对评价对象进行比较,并对其作出孰优孰劣的判断。

3.建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

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对各个要素及其指标进行层次分析,根据其各自的分值与基础数据,确定分值的权重,以此作为分析判断的基础,使不同的评价要素和指标能够在统一尺度下进行比较,避免单一内容评价可能出现的类型偏差,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对应急演练进行评价,或者说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的目的是找出突发事件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以便强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因此,评价模型的设计必须将评价功能和开发建设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评价是手段,开发建设才是目的,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强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作用,才能真正地将应急演练的目的发挥出来,才能真正地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二、应急演练总结与追踪

应急演练的总结与追踪是全面评价演练是否达到演练目标、应急管理水平是否需要改进及改进是否完成的一个重要步骤。

演练总结可以通过访谈、汇报、协商、自我评价、公开评价和通报等形式完成,最后形成总结报告。总结报告是对演练情况的详细说明和对该次演练的评价。总结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训练或演练总结,包括目的、目标和场景的评论;重大偏差、缺陷的总结;建议和纠正措施;完成这些纠正措施的日程安排。

策划小组应在演练结束规定期限内,根据评价人员演练过程中收集和整理的资料,以及在演练人员和公开会议中获得的信息,编写演练总结报告并提交给有关管理部门。

在应急演练结束之后,还要对应急演练进行追踪。追踪是指策划小组在演练总结结束之后,安排人员督促相关应急组织继续解决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或事项的活动。为确保参演应急组织能从演练中取得最大收益,策划小组应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充分研究,确定导致该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纠正方法、纠正措施及完成时间,并安排专人负责对在演练中发现的不足项和整改项的纠正过程实施追踪,监督检查纠正措施的进展情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