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投射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感情投射。这也就是说所有人的兴趣爱好都和自己是一样的,它把他人的特性强行加入了自己既定的框框中,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以理解。例如,俊贤非常喜欢打篮球,而且只要跟别人一说话,就围绕着篮球没完没了,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如果他在跟别人说篮球,没有引起他人的共鸣,他就会认为别人不给面子,这就是所谓的感情投射。二是,认知缺乏客观性。在生活中,有些人对自己喜欢的人,会越看越了解,觉得他越来越好,而完全忽视了他的缺点。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呢,则越看毛病越来越多,以至于模糊了他人的优点。因而表现出过分地赞扬和吹捧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的人或事。这种认为自己喜欢的人或事是美好的,自己讨厌的人或事是丑恶的,并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这些人或事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其实,失去了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中。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由于人有一定的共同性,有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与人之间毕竟有差异,不考虑个体差异,胡乱的投射一番,就会出现错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错误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丝毫不顾忌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到子女身上……我们得记住,人与人之间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投射效应过于严重,总是以已度人,那么我们将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
心理学课堂: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要有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3.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
异性效应--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在人际关系中,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人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辞:“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其实,这就是心理学上“异性效应”的应用。在人际关系中,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人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
“异性效应”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表现是男女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会比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更有趣,会更让参与者感到心情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和追求异性敬慕的心理能得到满足。与异性交往时,人们会激发起更大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力,也会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变得更积极、更高尚。因此,男性和女性一起做事、处理问题都会显得比较顺利。
林晓雨是北京某大型企业公关部的经理,年轻又漂亮,她来到公司以后,为公司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了领导眼中的“红人”,同事眼中的“耀眼人物”。
一次,公司出现了原料奇缺的情况,负责此事的材料科同事,一个多月以来到处奔走联系,但结果都无功而返。公司在无奈的情况下,只能委派林晓雨出马,让她外出负责与各个单位联系原材料问题,她出动三天之后,公司的原材料问题就迎刃而解。
另外一次,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运作资金周转不过来,公司领导决策,只能向银行请求贷款。可是贷款申请早已送出,但银行方面却迟迟不给音讯和答复。眼看公司就要支撑不下去,领导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面对这样的情况,林晓雨主动请求去和银行交涉,再和银行领导几经周旋之后,最后竟获得了近百万美元的贷款。
由于林晓雨工作上的出色表现,因此受到了公司领导的器重,工资连连升级,各类奖金也接踵而来。
其实,林晓雨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原因有三个:
一是,林晓雨天生丽质、容貌秀美、身段高雅,她先天的优势很容易得到异性的认可和青睐,自然办起事了就顺利一些。
二是,她的头脑清醒,口才敏捷,知识和阅历很是丰富,而且善于待人接物,这也很容易得到异性的赏识和赞美。
三是,这个社会毕竟是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很多人外出办事多数是和男性打交道,而林晓雨凭借先天的美丽和聪明,再加上是女性特有的魅力,由她出面处理事情,很多男性看到这样漂亮的女性有业务相求不主动相帮都难。
综合以上三个原因,其实归结起来林晓雨的成功秘诀就在于灵活而巧妙地应用了“异性效应”。
留心有下我们周围的小事,不难发现“异性效应”才是我们生活当中最常见的现象。比如,男营业员接待女顾客时,要比接待男顾客热情些,还有男人对女性求助者一般总要客气些。这都是“异性相吸”的异性效应。
异性效应还有一个更为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在宇宙飞行中,占60.6%的宇航员会产生“航天综合症”,如:头痛、眩晕、失眠、烦躁、恶心、情绪低沉等,而且一切药物均无济于事。几年前,在南极考察的澳大利亚科研人员也得了这种怪病,晚上失眠,白天昏昏沉沉,用了许多方法,均无法治愈。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竟是“没有男女搭配,是性别比例失调严重,导致异性气味匮乏的结果。”因此,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哈里教授向美国宇航局提出建议,在每次宇航飞行中,挑选一位健康貌美的女性参加。谁知,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办法,竟使困扰宇航员的难题迎刃而解。
在对现实生活的研究中,心理学家还发现,在一个只有男性或女性的工作环境里,尽管条件优越,卫生符合要求,自动化程度很高,然而,不论男女,都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不高,这就归根于男女的不搭配。这种异性效应的表现以青少年最为突出,那么,如何巧妙利用异性效应以激发自身的潜能,获得更多工作上与学业上的成就呢?
首先,要利用“异性效应”取长补短、丰富完善自己的个性。进入青春期以后,少男少女在心理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男孩子往往性格开朗,不拘泥于细枝末节;女孩子则往往性格文静怯懦,感情细腻丰富,有较多的被动意识。少男少女之间在相互交往,相互吸引过程中可及时发现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逐渐完善自己的个性。
其次,要利用“异性效应”提高学习与工作的效率。男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偏重于抽象化,概括能力较强;女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则多倾向于形象化,观察细致,富有想象力。男女在一起学习或者工作可以相互启发,使思路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彼此的思想观点相互启迪,往往能触发出智慧的火花。
再次,要利用“异性效应”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男女们往往非常留心异性朋友(特别是自己喜欢的异性朋友)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喜欢对异性同学品头论足,同时又都很重视异性对自己的评价,谁也不想在异性面前丢丑,因此他们在评价对方的同时也会注意规范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这样他们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往往可以学会评价自己,使自我评价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当然,凡事皆有一个“度”的问题。男女朋友们在交往过程中既要坦诚相待、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又要注意男女有别,适当把握异性之间交往的“度”,这样才能使异性效应起到最好的作用。
心理学课堂:
1.在人际交往中,要正确利用异性效应
2.适当克服与异性交往产生的胆怯、不满等心理
晕轮效应--爱屋及乌的心理错觉
晕轮效应是指某人或某事由于其突出的特征给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他人忽视了其其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这种强烈心理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也称之为光环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戴恩·伯恩斯坦曾经做过一项实验,给参加实验的人一些人物相片,这些相片被分为三种:有魅力、无魅力和一般魅力,然后,让实验者评定出几项与外表无关的特征,比如,婚姻、职业状况、社会和职业上的幸福等等。结果,几乎在所有特征上,有魅力的人都得到了最高的评价,仅仅因为外表的漂亮,气质的高贵,就被认为具有所有积极肯定的品质。这就是晕轮效应,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在人际交往中,晕轮效应是指我们在对别人做评价的时候,常喜欢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要么全部都好,要么全部都坏的整体印象。比如,大家都熟悉并且常犯的“以偏概全”、“爱屋及乌”、“一个人一好百好”错误,就是晕轮效应造成的。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们要善于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防备晕轮效应的负作用。同时也可以利用晕轮效应的影响增加自身的吸引力。与人交往时,可以采用先入为主的策略,让对方了解我们的优势,以获得肯定积极的评价。
事例一: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大文豪,年轻时曾在一次贵族舞会上,遇上了冈察洛娃。冈察洛娃貌美靓丽,是“莫斯科的第一美人”。普希金看着风华绝代的美人儿,就彻底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狂热地爱上了她。在追求她一段时间后,就很快和这位美人结了婚。结婚之后,艳丽风流的冈察洛娃对普希金的诗文创作毫无兴趣,她整天只顾着涂脂抹粉、穿着打扮,沉醉在上流社会的交际和宫廷舞会中。而普希金每每看着自己的靓丽妻子,就忍不住想把自己创作好的诗文念给她听。谁知,冈察洛娃只要听说丈夫普希金要给她念诗文,她就将自己的耳朵捂起来,说:“不要听!不要听!”然后经常性地拉着普希金要他陪她去游乐,陪她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和舞会。对此,普希金对妻子的虚荣不但不生气,反而为了让妻子高兴,就放下手边的诗文创作工作,整天陪着妻子游乐、出席各种各样的晚会。
在和妻子的享乐过程中,普希金的创作灵感几乎枯竭,他的这一生还因为妻子的美丽,最后弄得债台高筑。在他们的生活逐渐落魄的时候,妻子和一个逃亡到俄国的法国贵族丹特士好上了。面对妻子的红杏出墙,普希金和丹特士进行了决斗,在与之决斗中因为腹部受了重伤,最后抢救无效而死亡,就这样,俄国的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了。
事例二:
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大臣弥子暇深受卫灵公的宠爱。一天晚上,弥子暇听说母亲突然生病,就偷偷驾着卫灵公的座车赶回家看望母亲。按照当时卫国的法律,私自偷乘国君座车的人是要被砍掉双脚的。但是,卫灵公得知此事以后,非但没有怪罪于弥子暇,反而称赞他说:“真是孝顺呀!为了看望母亲,连违法受刑也顾不上了。”
又有一次,弥子暇陪同卫灵公观赏果园。他尝了一个桃子。觉得很好吃,就把吃剩的挑子给卫灵公吃。按常理,臣子将吃剩的东西给国君是大不敬的事,但卫灵公却说:“你真是爱戴我呀,有好东西也不独自享用,还留下来给我尝。”
后来,弥子暇因某事冒犯了卫灵公而失宠。卫灵公想起过去的事,就气呼呼地说:“这家伙早就不是个好东西──擅自驾乘我的车,还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真应当从严处罚!”
上述两个例子中普希金因为觉得妻子的外表是漂亮的,所以觉得妻子的一切都是漂亮的,而忽略了妻子的虚荣和不好品质。后来,还为妻子放弃写作,并因为妻子的红杏出墙而死。对普希金来说,他可以说因为爱上了妻子的美貌,就等于爱上了妻子的一切,包括好的和不好的。而卫灵公呢,在他宠信弥子暇的时候,认为弥子暇做的事都是好的;在不满意弥子暇的时候,便认为他做的一切都是坏的,甚至连以前认为好的事也变成坏的了。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的。爱德华·桑戴克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然后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这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以偏概全。即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是好的”的印象;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盖全的主观心理臆测,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认识障碍,正如歌德所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晕轮效应的心理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
2.它容易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
3.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这种非理性和片面的、断章取义的认识,很容易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犯了错误,所以,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1.要注意“投射倾向”。在生活中,有些人看到他人做了一件好事,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人是天大的大好人,看到他人从监狱里放出来,然后不断地做好事,就认为这个人是别有用心,充当好人。这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他人身上的现象,就是“投射倾向”。投射现象是一种非理性、非清醒的行为,如果不加以注意,就很可能制造出晕轮效应,作出各种各样的偏见行动。
2.要避免“以貌取人”。通常来说“以貌取人”是一种“由表及里”的推断,这种推断是含有很大的偏见成份在里面的。所以,我们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绝不能只满足在他人的长相和穿着上,而应该更注重于去了解他人的行为和品质等这些内在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晕轮效应的影响。
3.要避免自己心理的“循环证实”。这是说如果你对一个人有偏见,你就常常会为自己的这个偏见,而去寻找理由来证实。例如,你怀疑宿舍的室友偷了你的钱包,然后你就非常留心这个人的一举一动,时间长了,对方当然能觉察出你对他的异常举动,由此让对方产生对你的不满情绪,要么或者故意疏远你,要么防着你。而你对对方的这种本能反映,又会加深你对他是小偷的看法,认为他要是没有做亏心事,干什么要防着你呢。其实,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角色互动和双向反馈。即因为一方感情的偏失,导致对方感情的偏失,而对方感情的偏失又会反过来加强一方偏失的程度。而这种循环往复的心理证实,无疑会让自己走进晕轮效应的迷宫迷而忘返。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自己心理上的“循环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