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10701800000003

第3章 情绪心理学--驱除坏情绪的困扰(2)

说完,米开朗基罗让助手取出工具,提着石粉对石像的鼻子进行加工。米开朗基罗在石像的鼻子上抹着石粉。抹了一会儿,他来到市长面前,说:“尊敬的市长,我已经按照你的要求加高了石像的鼻子,你看现在还行吗?”

市长看了看点点头说:“雕石匠,现在好多了,这才是完美的艺术。”

市长走后,米开朗基罗的助手百思不解,问:“你只是在石像的鼻子上抹了三把石粉,石像的鼻子根本没有加高。”米开朗基罗说:“可是,市长认为高了。”

据说那尊石像还矗立在佛罗伦萨的街头,知道那尊石像来历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谚语:权贵的虚荣就是石像鼻子上的三把石粉。

虚荣心就是以不适当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简单地说,所谓虚荣心就是扭曲了的自尊心。

人为什么会产生虚荣心呢?这与人的需要有关。人类的需要有很多种,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一个人的需要超过了自己的担负能力,就会想通过不适当的手段来达到自尊心的满足,这就产生了虚荣心。虚荣者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往往只追求面子上的好看,不顾现实条件,最后造成危害。有时甚至产生犯罪动机,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虚荣者的内心其实是空虚的。他们表面的虚荣与内心的空虚总是不断地斗争:没有满足虚荣心之前,因为自己不如他人的现状而痛苦;满足虚荣心之后,又唯恐自己真相败露而受折磨。虚荣者的心灵总会是痛苦的,完全不会有幸福可言。

那么,如何认知虚荣心和改变虚荣心呢?

1.改变认知,认识到虚荣心带来的危害。

虚荣心强的人,在思想上会不自觉地渗入自私、虚伪、欺诈等因素,这与谦虚谨慎、光明磊落、不图虚名等美德是格格不入的。虚荣的人为了表扬才去做好事,对表扬和成功沾沾自喜,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他们对自己的不足想方设法遮掩,不喜欢也不善于取长补短。虚荣的人外强中干,不敢袒露自己的心扉,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虚荣在现实中只能满足一时,长期的虚荣会导致非健康情感因素的滋生。

2.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的需要,必须把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建立在社会责任感上,正确理解权力、地位、荣誉的内涵和人格自尊的真实意义。

3.摆脱从众的心理困境。

从众行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另一面。对社会上的一种良好时尚,就要大力宣传,使人们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发生从众行为。如果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不正之风任其泛滥,也会造成一种压力,使一些意志薄弱者随波逐流。虚荣心理可以说正是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所带来的恶化和扩展。例如,社会上流行吃喝讲排场,住房讲宽敞,玩乐讲高档。在生活方式上落伍的人为免遭他人讥讽,便不顾自己客观实际,盲目跟风设计,打肿脸充胖子,弄得劳命伤财,负债累累,这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所以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面对现实,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处理问题,摆脱从众心理的负面效应。

4.调整心理需要。

需要是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人有对饮食、休息、睡眠、性等维持有机体和延续种族相关的生理需要,有对交往、劳动、道德、美、认识等的社会需要,有对空气、水、服装、书籍等的物质需要,有对认识、创造、交际的精神需要。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满足需要中度过的。可人毕竟不能等同于动物,马克思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在某种时期或某种条件下,有些需要是合理的,有些需要是不合理的。对一名中学生来说,对正常营养的要求是合理的,而不顾实际摆阔的需要就是不合理的。对干净整洁、符合学生身份的服装需要是合理的,而为了赶时髦,过分关注容貌而去浓妆艳抹、穿金戴银的需要就是不合理的。要学会知足常乐,多思所得,以实现自我的心理平衡。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他的话虽然未必全对,但至少反映了相当一部分生活的真实。让我们用实事求是的武器,去战胜虚荣心理吧!

心理学课堂:

1. 坦然去面对自己的生活环境

2. 虚荣心若不是过度,并不是坏事,不必太在意

3. 正确对待荣誉

4. 正确对待舆论

浮躁--无所事事的催化剂

浮躁,是人在精神上的一种焦灼情绪,它是人们在人生目标不明确的前提下,呈现的一种忙碌、浮泛、混乱无序的心理状态。

中国文化自古就给人一种沉稳、含蓄的感觉,就如太极拳般心平气和、不急不躁。然而,事实上,也是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在劝诫戒骄戒躁。《论语》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还有“小不忍,则乱大谋”、“三思而后行”,等等,这些无不告诫我们凡事要脚踏实地,心平气和,戒骄戒躁。

有位青年作家得到一位知名老作家的推荐而名声大振,由此各种报刊的约稿纷至沓来,他应接不暇,陷入难以招架的状态。但是他很珍惜这些报刊编辑部的关怀,不想轻易地失去联系,于是他便“左右开弓”,有求必应。小说、散文、杂文、创作经验,无所不写,甚至还为一些厂家拟广告辞,为暴发户撰写发家史。这么一来,收入颇丰,没多久就跨入了先富起来的人的行列。然而,伴随而来的却是作品水平的滑坡,名声的贬值。原本在小说创作中取得的成绩却被杂乱无章的各类“作品”给冲淡了,他非常苦恼。这位青年作家的老师一直关注着他的变化,对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浮躁的结果,是经不起名利诱惑的必然。

现代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既充满着机遇与挑战,又到处有利益的诱惑。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没有为实现这个目标而矢志不移的精神,就容易被一时的利益或满足所诱惑。浮躁是一种情绪,一种并不可取的生活态度。

浮躁是工作学习的大敌。患有此症者,轻则心绪不宁,无所事事,重则善恶不分,误入歧途。闲暇之余,或是双休日,虽有安静的学习环境,但现代媒体特别是电视、电话、电脑、广播等大量信息纷至沓来,使人难免有眼花缭乱之感。加之变化纷纭、多姿多彩的外部环境,又使人受极大诱惑,故,如何远离浮躁,潜心学习,就成为对我们学海荡舟的考验。

浮躁不仅使人失去思想上的冷静,失去心理上的平衡,更会使人不再用脑子去思想,而是用眼睛和耳朵去思想,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是什么。浮躁的人不再考虑自己的长短优劣,只与别人比较所走的途径和结果。

有一个年轻人,他的家境不好,从小就过着缺吃少穿的生活。他认为家里贫穷的唯一原因是没钱,也知道要摆脱家境困难的惟一方法也是快快赚钱。

一天,他去拜见一个有钱人,问他做什么样的生意赚钱最快?有钱人告诉他:你应该向钱学习,钱赚钱最快。年轻人想,这不等于没有说嘛,我有钱了还不知道用钱去赚钱,还用向钱学习?有钱人就是这副德性。

他又去向一个专门研究钱的人讨教,研究者告诉他:钱是有灵性的,它不会像盲人那样瞎跑的。它总是流向了解它掌握它并且最勤奋的人那里,年轻人心想,这个人太迂。钱如果真的有灵性,为什么不去救穷人?所以说,钱真正是个瞎子,有钱人不缺钱,它就是一个劲地往他们那里跑。

一个圈子兜下来,年轻人觉得一无所获,他想再努力向别人讨教还不如自己亲自付诸于行动。于是,他向别人借了一笔钱,一头就撞进了他认为来钱最快的期货市场。没过多久,他的钱就像一块劣质的布一样缩水很快,连一个响声也没有,就从大变小最后变没了。

于是,他不仅成了一个穷光蛋,而且还成了一个整天被债主们追逼的躲债人,此时,他也明白钱的厉害了。他只好老老实实地跑进有钱人家里再继续请教,有钱人说你好好看看我是怎么赚钱的,说完就随手拿给他一叠报刊和一大批资料,他以为有钱人又在作弄他。有钱人见他还不明白就说:我每天都在研究钱最喜欢什么地方,什么地方最适合钱的生长且生长得最快,我就把钱投到那里。这可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你不可小视的。。

他又找到研究者,研究者给他开了一批书目,说钱是有专门知识的,你千万别小看它,它可不是随便什么人想赚就能赚到的,当你要进入资本市场前,最好先了解一下它的性格,因为它的脾气很大。

听了他们的话,年轻人浮躁的心终于静了下来,他学习了钱的专门知识,不久,他终于在资本市场里掘得了第一桶金。当他回过头再来体会有钱人和研究者的话,方才知道了什么是知识的力量。

在这个故事中,年轻人过于浮躁的心,使他不肯定花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和落实别人的建议,却认为别人说的全是废话,是致使他一直贫穷与无所作为的主要原因。后来,他明白了,在发财的秘密中,只有先克服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理,才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专门知识,并融会贯通,钱财才会自然找上门来。

人一旦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必然盲目狂热,追名求利,希望快速发财,立即成名,就不可能脚踏实地,耐住性子,就不愿意去用脑子想问题,花力气干事情。其结果是:在物质和精神都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披挂上阵,轻狂浮夸,好大喜功,情绪烦躁,手忙脚乱,仓促从事,草草收场。最终浮躁只能成为无所事事的催化剂,让你更加的一事无成。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浮躁心理呢?

1. 在攀比时要知己知彼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例如,相比的两人能力、知识、方法、投入是否一样,否则就无法去比,这样得出的结论就会是虚假的。有了这一条,人的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减低,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

2. 要有务实精神。务实就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精神,是革新求变的基础。没有务实精神,重塑只是花拳绣腿,这个道理人人应该明白。

3. 遇事善于思考 。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能跟着感觉走。目标要实际,过程要坚实,真正做一个务实打拼的人。

心理学课堂:

1.志存高远。只有把理想和追求树得高一些,把事业和责任看得重一些,把名利和享受看得淡一些,真正坚持不懈地把学习作为完善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才会远离浮躁。

2.挡住诱惑。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冷静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劣势和优势,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然后立足现实,确定目标,制订措施,付诸实践,才有成功的可能。

愤怒--破坏好情绪的天敌

愤怒,就是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不满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你火、火、火什么?”本来是一部影片里一个特务心虚着急时说的话,后来就成了人们调侃他人急躁、发火、愤怒时打趣的话。有个熟人特爱发火,一有心情不顺就大发牢骚,看什么也不顺眼。而他的妻子每次都幽默地调侃他:“你火、火、火什么?”听到这句话他立时破怒为笑,被妻子的幽默化解了心中的怒气。

“发火”,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愤怒,是人对客观事物不满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据美国的一项心理研究表明,多数人发怒的持续时间是一分钟到两天,平均为十五分钟。客观地说,愤怒并非全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在特殊的情况下表现为正义感的宣泄。如在战场上以愤怒的情绪为战友报仇,打退敌人的疯狂反扑,像黄继光那样愤怒地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等。但更多的愤怒表现是一种遭遇挫折时的情绪反应。古人说的“怒从心头起,恨从胆边生”,就说明愤怒行为是在心理正常时不愿采取的、与你的愿望不相一致的行为方式。极度的愤怒会使你陷入疯狂状态,会使你失去自制力。从心理学角度看,一般的愤怒会干扰人们间的思想沟通,阻碍和谐感情的交流,甚至危及人的前途。

老子也曾说过:“世人秉性不相同,万事万物有前行有后随,有缓慢有急躁。有的坚强,有的虚弱,有的安稳,有的危险。圣人只是除去那种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东西。因此,圣人是顺应自然而不妄为的。”而现代心理学教授钱玉芬则告诉我们,情绪谁都有,即使是大人物,生生气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说穿了,发怒不过是由于外在强烈刺激而引起的一种不良情绪反应,是人身上真正自然的东西。

你看,伟大的孙中山先生就因为一时的不小心生过气,甚至被部下当面驳了面子。

一天,孙中山在胡汉民的办公室发现了一大堆由他签发,但被胡汉民束之高阁的手令。他勃然大怒,忍不住拍桌子高声大叫:“展堂!展堂!”

胡汉民匆匆进来,望着孙中山,像是不懂他为什么大发脾气似的。

孙中山脸色苍白,喊道:“我不相信这是真的,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

“先生,您究竟说的什么事情?”

孙中山一下子把胡汉民的公事箱翻了个底朝天,从里面倒出一堆尘封的文件。他的双眉紧锁,气势汹汹,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你还问我什么事?你看你自己做了什么事!”孙中山大声斥骂。

胡汉民凝然不动,微侧着脸,注意地听着孙中山的训斥,最后他问:“先生还有其他的话要说吗?”

孙中山板着脸:“没有了!”

胡汉民“呼”的一声窜到桌旁,抓起那些文件,一份一份递到孙中山的鼻子下面,并口若悬河地进行自辩:“这份手令事关升黜任免,处置不当,于理不应颁发;那份手令是关于调兵遣将的,不合机宜,发下去势将贻误戎机;而这几份又是关于拨款过多或过少,自待另行斟酌。”

“即使在专制时代,”胡汉民语气尖刻地说,“也有大臣封驳诏书,请皇帝收回成命的故事。例如唐太宗将以给事中郭承嘏为华州防御使,给事中卢载因为郭承嘏公正守道,屡次封驳,认为他不宜置之外郡,因而他也封还这道诏书,太宗欣然接受,立刻恢复郭承嘏的原职。先生可曾读过这段历史吗?”

“读过。”

“当年先生亲拟中华革命党的党员誓词,其中有‘慎施命令’一条,先生还记得吗?”

“记得。”

胡汉民急急地说着,好像生怕失去了他所占据的上风,“调和鼎鼐,总理阴阳,原是宰相份内的事。我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其实。请问先生,今日之事是不是我在行使我应有的职权,尽我应尽的责任?”

孙中山紧盯着对方,一声不吭。

“先生,我在请教你呢。”胡汉民咄咄逼人。

这件事真是令孙中山先生很尴尬。

以孙中山先生的胸怀与气魄,谁能想到他也会做出一个脾气暴躁的人的行为呢?可见,在生气这件事上,连伟人也是不能免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