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马谡在战前颐指气使,吹嘘自己“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在战时,他骄傲轻敌,让军队驻扎在山上,舍弃有利地形,不切实际地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法,副将王平几次劝说都没有用,因而他是个赵括般的危险人物。马谡这个危险人物根本不是“杰出将才”,而只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因而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派马谡来时,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耶!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马谡领命时立过军令状,表示“若有差失”,则“乞斩全家”。但结果他令军队全军覆没,耽误国事,还使诸葛亮险些被司马懿所擒。因此综合以上因素,正是因为马谡在战前、战时、战后的各种表现的综合,造成了马谡的被斩,而马谡的被斩,绝不仅仅是因为失掉了一个小小的街亭。所以尽管马谡没有畏罪投敌,而且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临死前还留了一份遗书给诸葛丞相,使全军官兵感动得痛哭流涕,但诸葛亮最后还是杀了马谡以谢众人。
尽管马谡被斩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谜团,但总之还是造成了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让后人为之扼腕叹息。
13诸葛亮写过《后出师表》吗
三顾频频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这是后世对诸葛亮的赞颂。诸葛亮是在中国人心中有较高地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当年刘备能在东汉末年那样一个群雄争斗的时代里建立蜀汉王朝,诸葛亮可谓功不可没。刘备死后,他的儿子刘禅即位。蜀汉政权在诸葛亮的主持下向曹魏政权发动了六次北伐。历史记载,公元227年“一出祁山”之前,诸葛亮向刘禅呈递了《前出师表》,第二年“二出祁山”前又写的《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句。
查诸史料,《后出口币表》是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录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的,而《汉晋春秋》中的这篇《后出师表》又是出自三国孙吴张俨的《默记》。除此之外,当时较为著名的史籍中,都没有收录《后出师表》。
因此,人们不得不向传统说法提出了疑问:诸葛亮真的写过《后出师表》吗?
有人做出了否定的回答。他们的理由是:
首先,《后出师表》的立意完全不同于《前出师表》。在《前出师表》中,诸葛亮雄心勃勃,充满了对北伐必胜的信心,并明确地表决心说“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而在《后出师表》中,语气则明显沮丧,竟有“然不伐贼,王业亦之;惟坐待之,孰与伐灵”。不仅没有了往日之雄心,而且还作了如此的自我贬低。凭诸葛亮一向的表现,自然不会如此。
其次,《后出师表》中说“议者谓之非计”,看似是为说服别人进行北伐。但是根据历史记载,当时蜀汉并没有人反对北伐,那么诸葛亮何必有如此一说?
第三,《后出师表》中提及了一些与史实明显不符的事情,还有一些人名错误。《后出师表》中说:“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颌、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但是此表上于建兴六年的十一月,而《蜀志·赵云传》则说赵云“建兴七年卒”,并且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颌、邓铜等人,史书上都没有记载。可见,《后出师表》肯定有问题。
最后,从文辞风格上,前后《出师表》迥然不同。《前出师表》辞意恳切,风格高迈;而《后出师表》有大量的意义雷同、辞意庸陋的句子。两篇风格如此不同的文章,显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否定《后出师表》为诸葛亮所作的学者认为,《后出师表》可能就是张俨所作。但是有人提出,张俨其人对诸葛亮的北伐持有相当的乐观态度,这与《后出师表》中的悲观失望完全不同,因此不可能是张俨所作。又有人提出伪造《后出师表》的人可能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诸葛恪在吴王孙权死后被任命为吴大将军。诸葛恪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和掌握兵权,打算发动对魏的战争,但是此举遭到了全国上下的一致反对。于是诸葛恪就伪制了《后出师表》,以使自己的伐魏主张有一个旁证,因此表中才有“议者谓为非计”一句。
对上面的观点,也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后出师表》确是诸葛亮所作。他们认为,由于诸葛亮和诸葛恪的亲戚关系,使诸葛恪完全可以得到诸葛亮的文字,因此《后出师表》确实是出自诸葛亮的手笔。
“出师一表真名世”——诸葛亮作完《前出师表》后,究竟有无写作《后出师表》?这还是一个谜。
14杨家将奋战抗辽是真是假
杨家将忠肝义胆,在抗辽保宋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功勋卓著。其故事催人泪下,至今仍广为流传,尤其是杨家第一代英雄“杨老令公”的英勇事迹更是令人钦佩称颂。
辽国景宗在公元982年去世后,由12岁的辽圣宗耶律隆绪即位,他的母亲萧太后执政。这时,有人向宋太宗上奏章,认为辽国政局变动,正好可以趁此机会把燕云十六州失地收复过来。宋太宗借辽国“主幼国疑”的大好时机,就在雍熙三年 (986)发动了第二次进攻辽国的战争。
但是,辽军勇猛异常,很快宋军就已失去战争主动权,宋太宗便令各路宋军后撤,但给西路军一个任务,那就是在放弃四州时,把当地居民迁往内地。当时应、寰二州已失守,想把四州百姓撤出来十分困难。杨业建议派兵佯攻,吸引寰州辽军,并且派精兵埋伏在退路的要道,掩护军民撤退。监军王傀反对杨业的意见,他认为有精兵数万,不怕辽军,主张沿着雁门大路,大张旗鼓行军。杨业却说,现在敌强我弱,要避敌锋芒。而王倪却讥笑他,主将潘美也支持王倪的主张。杨业只好带领手下人马出发。临走的时候,他伤心地流泪,指着前面的陈家峪对潘美说:“我兵败之后,退到这里,希望你们在这个峪口两侧,埋伏好步兵和弓弩手。等我退到这里,您就带兵接应,两面夹击,也许能转败为胜。”
等到战后,杨业退到陈家峪,已经是太阳落山的时候。杨业退到陈家峪口,只见两边静悄悄的,见不到宋军人影。那么潘美带领的主力到哪儿去了呢?原来杨业走了以后,潘美确实也曾经把人马带到陈家峪。可是等了一天却听不到杨业的消息,王恍认为一定是辽兵退了。他怕让杨业抢了头功,就催着潘美把伏兵撤去,离开了陈家峪。等到他们得知杨业兵败,他们又往另外一条小道逃跑了。
杨业来到约定伏兵地点竟没有接应,非常生气,但却没有力、法,只好带领部下转过身来,跟追上来的辽兵拼死战斗,兵士们也个个奋勇抵抗。但是后来辽军越来越多,及至最后,杨业身边只有100多个兵土。他含着泪,高声向兵士说:“你们都有自己的父母家小,不要跟我一起死在这里,赶快突围出去,也好让朝廷得知我们的情况。”
兵土们听了这些话,再看看杨业浴血奋战的情景,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们没有一个愿意离开杨业的。最后所有的兵土都战死了,杨业的儿子杨延玉和部将王贵也牺牲了。
杨业的结局是怎样的呢?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杨业身负重伤,知道壮志难酬,在绝望中,一头撞死于李陵碑上。
15岳家军为何没能直捣黄龙府
岳家军是宋代名将岳飞率领的军队,根据学者王曾瑜考证,岳家军最多时达十万人,分为十二军,平均每军八千余人。各军常各自出击,其中有一支“背嵬军”为岳飞亲军,由岳飞之子岳云统领,有骑兵八千和步兵数千。
绍兴十年,岳飞率领岳家军抵抗金人的进攻,一路乘胜追击,金人一筹莫展,很多人都准备投降。岳飞十分高兴,对将士说道:“让我们继续努力,直捣黄龙府(今吉林农安,为金人都城),必与诸君痛饮。”众人也一齐欢呼:“直捣黄龙!直捣黄龙!”
但是数日以后,形势大变。主和的秦桧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如果岳飞能以武力夺取中原,说明和谈的决策完全错了,他的决策就是错误的,那么他的宰相也就难以做下去。即使朝廷对此不说什么,他也应该主动辞职。
对这种局面他怎么能坐视不管?所以,他先叫唆言官向高宗奏请下令撤军,以免和谈破裂。此时此刻,岳飞当然不肯撤军,上疏说道:“如今金兵锐气尽失,丢弃辎重军械,仓皇渡河北去。天下豪杰向风归顺,士卒用命。收复河朔,指日可待。
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稍纵即逝,万万不可撤兵。”秦桧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单凭一纸命令,岳飞绝不肯听,于是他采取措施,釜底抽薪,先从小处抽起。闰六月二十七日 (已亥),他让刘椅暂领顺昌府事,而将顺昌知府陈规改任庐州,以后不久,又命刘铕为沿淮制置使,撤到淮河一线;二十八日(庚子),据说是因大雨淮西宣抚使张俊从亳州撤军还寿春(今安徽寿县),淮西宣抚副使杨存中也从宿州(今安徽宿县)撤到泗州(今江苏盱眙)。最后,秦桧上奏皇上说:“岳飞孤军奋斗,不可久留中原,请朝廷下令班师。”于是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师。
金牌的正式名称是金字牌,由递送文书的人佩戴,其作用就是使人一见就知道有紧急命令。金字牌本身并不含有班师回朝意义,主要只是表示事情紧急。它实际上只是紧急文书的一种标志,此后“声名大噪”,纯粹是“秦桧十二金牌召岳飞”这一故事影响的缘故。其实,在古代紧急文书中使用的标志并非单独由“金字牌”包揽,还有黑漆白字牌、黄漆青字牌、黑漆赤字牌等等,它们的作用与金字牌基本一样。
及至七月,金兵得悉宋朝大军已退回淮河一线,只余岳飞孤军战斗,便调集各路人马,集中对付岳飞。岳飞难以支持,于是派人向刘铸告急。刘椅遣统制官雷仲出兵太康(在今河南境内)以牵制金军。但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岳家军中部将杨再兴、王兰、高林先后战死。岳飞知道独力难支,只好于七月廿一日(壬戌)退军。岳飞撤兵后,中原州县很快又重新落入金人手中。
16秦桧是如何私通金国的
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抗金名将岳飞,留下了千古骂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一代汉奸。那么,秦桧是何时沦为金国的奸细的呢?
大概在靖康元年(1126),他为金人掳获后,由囚徒沦为了内奸。秦桧在金的所作所为,今已无处可查。秦桧南归后,自称是杀死监视他们的金兵夺船而来的。臣僚们随即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孙傅、何粟、司马朴是同秦桧一起被俘的,为什么只有秦桧独回?从燕山府(今北京城西南)到楚州二干八百里,要爬山涉水,难道路上没有碰上盘查询问,能杀死监守人员,一帆风顾地南归?就算是跟着金将挞懒军队南下,金人有意放纵他,也要把他家眷作为人质扣留,为什么能与王氏偕行而南呢?
另外有记载说,秦桧在金国献和议书,当时金统治者赐他钱万贯、绢万匹。建炎四年,金国攻楚州,秦桧竟然被允许用船将全家带回,不是奸细,能得金人如此恩宠?
建炎三年,金兵南侵时,秦桧作为挞懒的随军转运使同行。临行前,秦桧欲携其妻王氏南下,又恐挞懒不允,于是假装争吵,并故意让挞懒知晓,终于获准。而秦桧此番南下的重要任务就是诱使宋朝与金达成和议。
从金人那里也能找到秦桧投降金人的确凿证据。宋嘉定七年(金贞祜二年),金宣宗为避蒙古的兵锋,迁都于南京(汴京),著作郎张师颜在《南迁录》中记载过此事,其中两处提及秦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