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漏税”,这是犹太人的又一句经商格言,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纳税意识。犹太人以能够纳税为一大光荣。
犹太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财富,却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人都重视交税。在犹太人心中,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纳税是和国家订立的神圣的“契约”,无论发生什么问题,自己也要履行契约。谁偷税、漏税、逃税,谁就是违反了和国家所签的契约。违反“神圣”的契约,对犹太人来说是无法原谅的。
一个瑞士人到海外旅行,回来时将一颗宝石藏在鞋里企图不通过纳税入境,结果被当地海关查出扣留。一位同行的犹太人看到这种情况时十分奇怪,问道:“为何不依;法纳税,堂堂正正地入境?”按照国际惯例,像宝石之类装饰品的输入费,一般最多不会;超过8%,如果照纳输入费,堂堂正正地进入国境,若想在国内再把宝石出卖时,只要设法提价8%就行了,这样简单的计算方法,小学生都会。因此说,犹太人盼依法纳税实在是一个明智之举。
但是,犹太人“绝不漏税”并不表明他们轻易地就交出不合理的税款。他们讨厌被人随意征税。犹太商人在做一笔生意之前,总是要首先经过认真的计算,这笔生意是否能挣钱,先粗略算出在除去税款以处,他们有多少钱能装入自己的口袋。
“纳税是和国家订立的神圣契约,”犹太人说,“无论发生什么问题,我们都要履行契约。偷税、漏税、逃税是无法原谅的。”
但是他们为了多赚点利润,也在税收上想了不少点子,最后的答案是两个字:避税。
他们在长期的商场历练中总结出了一套合法避税的办法;对合法避税有着如下的认识:
合法避税是经营活动与财务活动的有机结合。
合法避税是经营时间、地点、方式、手段的精巧安排。
合法避税是会计方法的灵活运用。
合法避税是决策者超人的智慧和高超的管理水平的精彩体现。
犹太人避税的做法是这样的:
让避税行为发生在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许可的限度内,做到合理合法。
巧妙安排经营活动,努力使避税行为兼具灵活性和原则性。
避税行为围绕降低产品价格而展开,以避税行为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充分研究有关税收的各种法律法规,努力做到在某些方面比国家征税人员更懂税收。
其实犹太商人在世界各地苦心经营各自的一方天地,并没有多少时间运用他们高超的智慧去思考如何避税。避税不应是从商者的根本目的,即使是一个天才避税者也不能够通过避税迈人富人的行列。它的根本目的应在于促使管理者对管理决策进行更加细致的思考,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即使有合法避税的初衷,但过分玩弄避税技巧,滥用避税方法,还是极易遭遇恶意避税的风险。
在犹太人的心目中,神圣的契约可以是商品,宝贵的时间可以是商品,为赚钱可以暂弃自己的宗教信仰,但良知和尊严绝对不会出卖。
“纳税天经地义,避税合理合法。”犹太人的圣典《塔木德》早就有过类似的表述。他们在做到合法避税的同时又做到绝不漏税,从根本上来说是得益于由《塔木德》等犹太圣典所承载下来的智慧。
合法避税又绝不漏税,使犹太商人在世界各地有了生活和发展的根基。
福里布尔信息致富法
有人说:“当今是个信息爆炸时代。在这个时代,标志着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集体财富的多少,不是用金钱来表示,不是用机器来表示,不是用土地来表示,而是用信息来表示。”这种说法,是讲明信息的重要。确实,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不但成为企业经营的至关重要的资源,甚至可说是时代发展的金光大道。为此,美国政府最近作出规划,要投资上万亿美元建设所谓“信息高速公路”。
我国也正在规划建设“金桥”、“金卡”、“金关”的“信息高速公路”。
日本企业界早就十分注重“信息”,不惜投入巨资建立信息网。如三菱商社已在世界128个国家建立有142个机构,雇请有700多位外籍专业人员从事信息搜集和处理工作。它的信息中心每天接到各地发回的电报、电传、传真4万多份,电话6万多次,邮件3万多件。每年的电传、电报、传真和信纸连接起来可绕地球11圈。
三菱的信息中心时刻与世界各地接通联系,何时何地发生什么情况,它5分钟内全可一清二楚。信息的作用已被各行各业人员所共识,许多人把它作为一种致胜手段。犹太人密歇尔·福里布尔远早时代已运用信息作为经营致富的通道了。
密歇尔·福里布尔是个比利时出生的犹太人,他经营着当今世界最大的两家谷物公司之一,那就是大陆谷物总公司。他的公司在伦敦、纽约、巴黎、芝加哥、拉巴达、苏黎世、香港、悉尼、渥太华、汉堡、布宜诺艾利斯等世界几十个城市都有分公司,每个分公司都有他的豪华住宅。他的总公司设在纽约,但他却游住在他各国的别墅。据有关公布资料,他的公司每年总收入超过25亿美元,他个人的资产近10亿美元,是个世界级大富豪。
密歇尔·福里布尔的公司是靠经营谷物为主的,他的发迹经过可追溯到上世纪初。他的五代前老祖父西蒙·福里布尔是一位小商人,曾在比利时南部的一个小镇开过一间很小的谷物买卖商行。经过四代人的相传经营,这小商行业务量有所扩大,但生意仍停留在比利时,顶多算得上是个中小型商行。密歇尔·福里布尔29岁那年,即1944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继承家业,他当了该商行的老板。
密歇尔·福里布尔是充满犹太人意识的经营者,他接任父辈产业后,采取了与前辈不同的经营方式,运用了现代经营策略,把公司的业务迅速扩展到世界各地。他深请谷物这个产品是面向全球的,只有拓展全球市场,才能不断扩大业务。据此,他先在欧洲各国建立起他的分公司,待实力增强后,又向世界最大的市场美国进军,最后甚至把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到80年代初,他的分公司已在五大洲各主要城市建立起来,总共100多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国大公司。
大陆谷物总公司能够在30多年时间迅速发展壮大,除了密歇尔·福里布尔有一套高超的经营艺术外,还与他高度重视信息有密切关系。自从开始跨国经营后,他就把信息当作企业的生命线。正如大众所知的,在50年代通讯主要靠电报、电话,而且当时这两方面的成本十分贵昂。但福里布尔却不惜代价,为了及时掌握各地谷物生产、供应和消费的信息,所有分公司都普遍应用电报、电话与总公司时刻保持联系。以后有了电传和传真机后,他又率先购置这种最新的现代设备。这些沟通信息的通道都与他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住宅接通,他游住到任何一个住宅,时刻可与各地分公司取得直接的联系,信息一刻也不会中断。
福里布尔并聘雇有大批懂技术的专业人才,分布在他各地分公司及住宅,随时为他收集、分析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情报。他根据各地的不同信息情报,作出决策,就地通过先进的信息传导设备,给相关的分公司发出指令,使其每笔买卖能够恰到时机,不会因错失时机而导致经营失利。据统计,他的总公司每天收到来自他的分公司及情报代理人发来的电报、传真、电传、电话近万次,由一个专门的信息情报部进行分类、处理、分析、归纳,扬粗留精,去伪存真,最后浓缩进电脑,供福里布尔及总公司决策高层人员时刻参考。
福里布尔的公司不仅配备齐全现代先进通讯设备,而且还有一手“绝技”。他以高薪聘请有各国情报局的退休人员在其信息情报部工作,他们包括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退休人员。这些人员既有信息专业知识和才干,又有不少“余热”,十分了解当地的情况。
这些人员提供的信息或了解到的情报,对福里布尔决策很有参考价值。如某国某地区发生灾害,此信息到了福里布尔手后,他即会指令他的相关分公司尽快从获粮食丰收的国家或地区组织货源,然后向受灾的地区地售,从中赚取较高利润。又如1973年6月,福里布尔的信息情报人员猎取到前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将要访问美国的情报后,先人一步飞往地中海岸,与苏联的谷物进口局长在地中海一艘船里洽谈买卖,最后达成一宗数百万吨粮食的交易,从中获得可观盈利。很多同行不明白大陆谷物总公司为何如此神机妙算,岂知奥秘就在这里。
密歇尔·福里布尔靠大量而准确的信息,使其谷物生意兴旺发达。他在各地的公司经常贮存着几十万吨乃至几百万吨粮食,随时根据信息情报情况,把它们运到有殷切需求的市场去,使他每笔交易都赢得较好效果。为了及时将谷物运到目标市场,各公司都配有强有力的运输队伍。如在美国的公司,配有400多辆运输汽车和25艘专用运输船,时刻枕戈待发,应运输之急。
福里布尔的发迹,是从谷物生意开始的。现在,他已跳出单一经营范围,往各种家禽蛋类、冷冻食品、动物饲料、粮食加工品、皮革生产等多元经营,甚至往金融、证券业务进军。不管哪一行,他都善于运用信息作用而获得成功。如他从信息情报中了解到美国“海外轮船公司要出让一部分股权,经过对信息的分析后,觉得该公司有发展前途,他果断地购入它14.3%的股权,不到一年就获得股权利润2000多万美元。
利用国籍合理赚钱
在当今世上,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商品,包括时间、知识、信息甚至新鲜的空气,干净的天然水。在犹太人看来,商品就是可以通过交易为他们带来利润的任何东西;国籍,这个对大多数人而言多少带有历史和民族认同的东西,在犹太人看来,也不过是一个特殊的商品罢了。通过购买对他们赚钱有利的国籍,他们就可以合法的,堂而皇之地多赚钱。
犹太人巧妙用国籍的本领与他们2000多年饱受歧视,屡遭迫害的流浪漂泊生活不无关系,他们没有自己的家园,没有属于自己的真正情感和文化意义上的国家。所谓的居住国国籍,也不过是他们借以获取一国公民正常拥有的权利的手段之一种罢了。因此,国家不过是一个外在化的手段和工具,那么,利用这个工具来为自己谋取更好的生活,来为自己赚取更多的钞票就自然而然了。在千差万别的各个地方,有的地方犹太人可以被接受,他们便可以在那里生存发展下去,并可扎下根来施展才华;而在另一些地方,当地的政府对犹太人充满了敌视与仇恨,在那里,犹太人倍受歧视和迫害,甚至财产也遭掠夺,在这种地方,犹太人只能逃走,另觅他乡;还有一些地方是经商的天堂,还有一些地方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在所有的这些地方,都留着犹太人或深或浅的脚迹。在这些环境和条件各异的地方,选定何处作为立足点,又选定何处作为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犹太人早已有了自己的经验和本能。而作为商人,天生的商业基因使得他们找到了任何可以生财、赚钱的途径。利用国籍来赚钱,自然成了犹太人的生意经。
犹太人就这样,国籍也成为赚大钱的媒介。
犹太商人罗恩斯坦就是一个典型的靠国籍致富的人。
罗恩斯坦的国籍是列支敦士登,但他并非生来就是列支敦土登的国民,他的列支敦士登国籍是用钱买来的。他为什么要买此国籍呢?
列支敦士登是处于奥地利和瑞士交界处的一个极小的国家,人口只有19千人,面积157平方公里,这个小国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税金特别低。这一特征对外国商人有极大的吸引力,引起各国商人们的注意。为了赚钱,该国出售国籍,定价7000万元,获取该国国籍后,无论有多少收入,只要每年缴纳10万元税款就行了(不分贫富)。
因而,列支敦士登国便成为世界各国有钱人向往的理想国家,他们极想购买该国的国籍,然而,一个小国容纳不下太多的人,所以想买到该国国籍也并不容易。
但是,这难不倒机灵的犹太商人。罗恩斯坦就是购买到列支敦士登国籍的犹太商人之一。他把总公司设在列支敦士登国,办公室却设在纽约。在美国赚钱,却不用交纳美国的各种名目繁杂的税款,只要一年向列支敦士登国交纳10万元就足够了。他是个合法逃税者,减少税金,获取更大利润。
罗恩斯坦经营的是“收据公司”,靠收据的买卖,可赚取10%的利润,在他们办公室里,只有他和他的女打字员两人,打字员每天的工作,是打好发给世界各地服饰用具厂商的申请书和收据,他的公司实质上是斯瓦罗斯基公司的代销公司,他本人也可以说是一个代销商。
提及斯瓦罗斯基公司,便想起罗恩斯坦致富的本钱——美国国籍,下面是罗恩斯坦的一段故事:
达尼尔·斯瓦罗斯基家是奥国的名门,他们的公司世世代代都生产玻璃制假钻石的服饰用品。精明的罗恩斯坦最初便看准了这家公司。只是时机未到,他只好静静地耐心等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瓦罗斯基的公司,因在大战期间迫于德军的威力而不得不为其制造望远镜,故法军决定将其接收,当时是美国人的罗恩斯担,悉知情况后,立即与达尼尔·斯瓦罗斯基家进行交涉:
“我可以和法军交涉,不接收你的公司,交涉成功后,请将贵公司的代销权让给我,直到我死为止,阁下意思如何?”
斯瓦罗斯基家,对于犹太人如此精明的条件十分反感,大发雷霆。但经冷静考虑后,为了自身的利益,只好委屈求全,以保住公司的巨大利益而全部接受了他的条件。
对法国军方,他充分利用美国是个强国的威力,震住了法军。在斯瓦罗斯基斯接受他的条件后,他马上前往法军司令部,郑重提出申请:
“我是美国人罗恩斯坦,从今天起斯瓦罗斯基的公司,已变成我的财产,请法军不要予以接收。”
法军哑然,因为罗恩斯坦已经是斯瓦罗斯基的公司主人,即此公司的财产属于美国人。法军无可奈何,不得不接受罗恩斯坦的申请,放弃了接收的念头。美国人的公司法国是不敢接受的,因为他们惹不起美国。
以后,罗恩斯坦未花一分钱,便设立了斯瓦罗斯基公司的“代销公司”,大把地赚取钞票。真可谓是不沾手便能赚大钱的干将。
罗恩斯坦的致富,是国籍帮了他的大忙,以美国国籍作为发家的本钱,再靠列支敦士登国的国籍逃避大量税收,赚取大钱!
借钱赚钱,成就自己
善于借钱生钱的犹太商人往往也是利用机遇的高手。在犹太人眼里善于借用机遇的人往往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当机遇来临时,有智慧的商人会毫不犹豫地大举借钱,然后周密策划,精心运营,最终收获到别人所不敢想的利益。
犹太金融大鳄索罗斯基金创立时只有4万美元的资本额,靠这一点钱在华尔街是根本掀不起大浪来的。因此,索罗斯和罗杰斯明智地采取了自己的一套策略。这套策略概括地说,就是“以利生利”,也就是金融界常说的“利用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