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演讲好口才
10717500000016

第16章 当出色的演说家(1)

拿出你的全部热情和胆量来,针对不同场合、对象。说出能完全传达你的思想、意见或真情实感的精彩语言来。

使自己成为出色的演说家

什么样的人可以培养成出色的演说家?你不妨观察一下一个陷入了热烈的谈话当中的人,你会发现他整个身体与语言和谐地融为一体。在讲台上,你应该努力达到使整个身体都能活跃起来的效果,这是一切富于表现力的演说绝对不可缺少的。但仅仅如此还不够,他还需要如下素质。

(1)他们是具有“T”型知识结构的人才。所谓“T”型知识结构就是说,在横的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在纵的方面要有较深的专门学问。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对手都是些满腹经纶的谋士,这些谋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深诸历史、熟读兵书,而且人数众多,诸葛亮面对的是一个智囊群体,显然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高深的专业学问,是无法应付这样的局面的,甚至连招架之力也没有。

(2)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一个人观察力高低,取决了他谋略水平的高低。善观察者,就不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对手的真实意图,并应变制胜。老练的谈判家能将坐在谈判桌对面的人一眼望穿,断言他将做什么行动和为什么行动。应变能力强的谋略家,往往能临机应变,灵活处置,适时地寻找最佳应变措施,拿出对应的制胜策略。

要有无私无畏的精神。有些特殊的谈判,如入虎穴,参加这种谈判往往有生命危险。毛泽东同志赴重庆谈判,靠的是沉着机智、一身虎胆、以正压邪,以无畏对付强权,他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取得了谈判的最终胜利。

老资格的雄辩家妙算如神,先胜而后求战;谈判之时,又能随机应变,因敌制胜;施谋用法,不拘一格,或投其所好,或攻其要害,或声东击西,或曲径通幽;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处处掌握主动。

现代谈判包括经济谈判,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需要的知识和资料较多。如商业行情、金融常识、运输、法规甚至风土人情。选择人员时要注意考虑专业知识的需要,配合合适的人选,而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要有流利而连贯的语速。一个句子还没说完,突然萌生了另外一个念头转而再去重新组织语言,这是演说时最忌讳的。这往往是由于选题不当,可讲的东西缺乏趣味性,准备也不充分所造成的。一位演说者如果感到一种强大的社会动力促使他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别人,那么他极少会出现不流利的情况。

(4)要有明显的力度和风格。演说中的活力产生于演说者本人诚信自己所言的态度和自由交流的演说风格。初学者的演说表演没有任何个性特点。一切激昂的演说都有这种活力,因而要培养这种活力。他的声音变化余地比一个交响乐团还要大。声音和动作的活跃常常并行不悖。

(5)要有执着热情的目光。没有与听众的目光交流,本身就说明演说是不成功的。演说者不要不时地将眼光投向窗外、地板或天花板,而应时刻使自己的眼睛和听众的眼睛保持接触。

(6)要有幽默而自控的能力。出色的演说家在讲到那些插科打诨的部分时,一定要加重语气;要有很多制造悬念的机会,该使用时则使用,不要有过多顾虑;在幽默中使用那些听众意料不到的语言;一定要保证听众完全明了那些关键的情节;无伤大雅地略指一些人们忌讳谈论的东西,增加故事的趣味性。故事结束之前,千万不要流露出蕴含着故事幽默性的关键部分,应将最精彩的妙语放在最后。你在讲故事时,实际上是一个艺术家的角色——这样,就千万不要随着听众一起笑。使故事适应听众的具体情况——适应他们的文化水平,他们的职业地位、年龄、智力水平等。在听众面前讲某个故事前,先在自己的朋友面前讲讲,看看效果如何。

(7)要有适度的自信态度。在公共场合讲话时,讲者必须用他自己的方式向听众表明他很高兴能在他们面前讲话,并且希望得到他们的喜欢。要产生一种友好而融洽的感觉。注意培养一种充满善意的感情,它不仅能够使你在其他方面得到更快的提高,而且使你拥有了一种取得成功演说技巧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8)要有谦虚和威严的仪表。当一位年轻人在长辈或那些资历较深的人面前讲话时,没有谦虚的态度,就可能失去听众。听众越是反对你的观点,你就越应尊重他们的意见。如何表现谦虚态度,不在于一个人说些什么,而多半在于他是以何种方式去说。我们在说“我肯定这是正确的”这句话时,既可以表现得胆怯踌躇,也可以表现得傲慢无礼、过分自信武断。也许人的面部表情是表现谦虚态度的最重要的工具。

可是,谦虚有失去效果的时候,如果听众正在努力寻找一位能够体现他们的感情、能将他们组织成一个无坚不摧的群体的领袖,那么演说就应以威严的仪表、斩钉截铁的语言,使人相信自己能充分左右局势。因此,就谦虚的态度而言,存在着必须严格区分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要求演说者尽量迎合听众,要求自己的观点得到尊重的心理。第二种情况要求演说者表现出果敢的领导风度。在这种情况下,演讲者使用诸如“依我看”这样含糊其辞的字眼,反而会大大减弱讲话的效果。不能想像一位革命的爱国者,会以这样支支吾吾、犹豫不定的语言在民众面前讲话。谦虚的态度有时固然是重要的,可有时表现出咤叱风云的领袖风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9)要有明晰的思路和提纲。如果材料混乱地堆砌在一起,没有任何层次,听众便不会对你之所言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演说在演讲者头脑中从头至尾都应是有条不紊地形成一定的布局规划。没有这样明确的提纲,听众很可能会感到不知所云,结果丢掉了演说的主题。

声音含混不清往往是演说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表明演说者还没有具备合格的心理素质——还欠成熟的基本技巧和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思路明确的人咬字、发音也往往是清晰的。当他具有一种使听众接受某一观点的强烈愿望时,他就会准确、有力量地支配自己的发音器官。

演讲的基本要求

不能体现基本要求的演讲,不是好的演讲。只有达到了基本要求的演讲,才是成功的演讲。

一般来讲,演讲的施受面大,影响力好。所以,无论哪种形式的演讲,都要注意体现演讲的基本要求,以正确发挥演讲的职能或作用。

1.演讲要内容正确、观点鲜明、平易近人、亲切感人

演讲是必须有内容的。单纯追求演技而内容空泛的演讲,只会给人留下无病呻吟或哗众取宠的印象。演讲的内容必须是正确的,一要实事求是,二要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同时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更不容许宣传迷信、错误或反动的东西。演讲所阐发的各种思想,必须观点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否定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便于听众做出明确的选择。同时,演讲所阐发的思想观点,要在人们现有的知识、认识水平和认识方法上有所突破创新,或新颖,或深刻,或独到别致,总要给人以启发教益,演讲最忌讳“老生常谈”,没有新意,没有个人意见。而无论多么重要、多么正确、多么先进的思想,都要平易近人,切忌拿真理吓人,或板着面孔说教,或打着名人的幌子压人。

2.演讲要材料充实、论据确凿、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演讲要靠事实说话,演讲所占有的材料,一是要充分,既有名人名言和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格言警语的引用,也有情节生动、感人的故事和传说的讲述,还可以列举图表、数字、图画或实物说明问题;二是要确凿,各种用以说明问题的材料,不能总是“大概”、“估计”。而是要确实、肯定。各种材料。既应该是新鲜、有用的,又应该是典型、有力最能说明问题的。而材料能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与观点的结合。所以,演讲要论证严密、说理透彻,要让整个材料与观点的组合产生一种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3.演讲语言要通俗明白、生动流畅,声音要清晰明亮

演讲的语言应该是典型的大众化语言。除了一些礼仪性惯例式的演讲,讲究措辞或使用一些固定词汇、固定表达方式外,一般演讲都要做到通俗明白、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一是要句式短、句型灵活、节奏感强;二是要多用那些音节流畅、直接性和渗透性好,而又表述庄重、简洁明确的口语词汇,尽量少用专门术语。演讲语言的使用,最忌讳堆砌词藻、文白夹杂,或行文不畅、生涩难懂。同时,演讲者的声音,必须清晰明亮,以适应“大庭广众”特定场合的需要。

4.演讲感情要真挚朴实,态势要自然得体

演讲必须“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但演讲中的感情流露,一要真挚,最忌讳装腔作势;二要朴素自然,要随着演讲的节奏、内容与进程的需要,自然而然地流露,切忌不合时宜地铺陈张扬、虚张声势,弄巧成拙。有些演讲,通篇慷慨激昂,一味地追求所谓高亢、铿锵,以为这就是“有情”,其实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平淡。演讲中的态势语是比较丰富的,有的演讲家还以善用态势语闻名。但演讲中的态势语,要服从内容表达的需要,切忌过多过滥。有些演讲,动作过多,喧宾夺主或举止不雅、造成失态,不仅降低了演讲的效果,也给听众留下矫揉造作的印象。

演讲要有所“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完美地施展自己的口才、作好一次演讲,事先必须有所准备。恰如建筑施工须有蓝图才能够顺利进行一样,在演讲之前,也得对演讲的听众有一定的了解,为演讲的有关内容、方式等构想出一幅蓝图,或藏于脑中,或置诸笔端。如此预备妥当,演讲起来,方能舌绽春蕾、口吐莲花、顺畅流利、优雅动人。

演讲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说、有明确的目的,说话要说到点子上。演讲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主题集中,观点鲜明,方能给听众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因此,必须注意从思考过的众多观点中选择出最能体现讲话宗旨的观点作为中心话题,而后围绕这一中心展开阐述,所有的论点和材料都必须为这个中心议题服务,绝不能急于表现自己而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否则,听众就不会有清楚的认识。

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时,要恪守一条古老的格言:三思而后行。要对自己的主要思想、观点或论点,仔细思考和推敲,力求对事物有足够的认识。把自己的观点整理明白再向别人叙说,千万不能信口开河。

许多人演讲时常常忽视这一点,以为只要说起来滔滔不绝如黄河之水就是有口才。其实,健谈并不等于有口才。健谈是“能说”,并不一定是“会说”。如果一开口就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反倒令人生厌。“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真正有演讲口才的人,并不一定是说得多的人,而是能说到点子上的人,即能够触及问题实质、提出解决办法的人。

另外,要寻找最佳角度明确观点。常言说:“造语贵新。”新颖的观点、独到的见解、巧妙的解说,常常能出奇制胜,赢得赞叹与喝彩。

有了明确的观点,准备演讲的第二步就是寻找合适的材料。立屋要有梁柱,说话要有根据。你提出的观点或论点,也必须有充分的材料支持。这样演讲才会血肉丰满、言之有物、令人信服,否则,就容易变成痴人说梦。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材料、内容或话题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呢?卡耐基曾对此作过一番调查,那些亲身体验或最熟悉的事情往往是最有发言权的话题。其中有儿时的经历、早年的奋斗,自己的嗜好、信仰、愿望,以及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等。而那些不了解、不熟悉的东西是讲不好的,拎起这样的话题,至多能涉及点皮毛,谈不出什么名堂来。

所以,我们要深入记忆之中,从自己的背景中搜寻那些有意义并留下鲜明印象的事情。如果某件事情依旧生动地印在脑海中,呼之欲出,那就有可能让听众兴趣盎然了。

当然,不熟悉的东西有时也不得不谈,处理这种情况的技巧是:知道多少就谈多少。不要不懂装懂,甚至冒充内行,否则,会闹笑话。

如何获取需要的材料呢?

可以从记忆和笔记中提取,可以到资料室或图书馆查找,更主要的是要时时关心生活、研究生活,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善于建立广泛的兴趣,掌握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经验和知识是说话的本钱,有了这个本钱,才能随时随地施展和发挥自己的口才。

演讲时选择了最熟悉的话题,找到了丰富的材料,那么,如何运用这些材料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生活事例

事实胜于雄辩,理论再通俗也不如举一个生活事例容易让听众理解。演讲时选择的生活事例一定要切合话题,有一定的典型性、新鲜生动。在运用时,“既不要把重大事件说得随随便便,也不要把琐碎的小事说得冠冕堂皇”,这是亚里士多德的遗训。

2.权威言论

恰当地引用经典言论,或名人、专家的意见,或为人们普遍推崇的流行的话语支持自己的观点、充实自己的讲话,往往很见效。因为权威言论一般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富有真理性。

3.有关知识

演讲实质上是一种智力活动,谈论的话题、内容往往要涉及各种知识领域。一次成功的演讲,常常需要调动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如政治、经济、人文、地理、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等。那么,只有准备充足的有关知识材料或理论材料,才有可能将演讲推向深入,不然,就只能在门外徘徊,甚至失败。古代的天才演讲家苏秦,第一次游说诸侯,由于知识贫乏,遭受惨痛挫折。这可谓是前车之鉴。

“我总是搜集十倍于我要使用的材料,有时甚至达到百倍。”约翰·甘德曾这样说。他说的是准备讲演的方法。1956年,他着手准备有关精神病院的演讲。他前往各地医院,与院长、护理者和患者分别谈话,日复一日,走了数不清的路,记满了许多笔记本。在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政府与各州的报告、私立医院的报告和各委员会的统计资料。

最后,他写成演讲稿的纸张,只有几十克重。可是,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及他所依据的材料,却足有几公斤。

演讲前应做哪些准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准备工作在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演讲如战争。同样也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著名演讲家布克·T·华盛顿认为:“除非一个演讲者在内心深处深深感到有一个信息要表达,否则我就不相信他将演讲。”这说明,演讲首先要有演讲的动机和需要。有了动机、需要,才会促使演讲者认真酝酿、仔细琢磨。这个酝酿、琢磨的过程,就是演讲最初的准备阶段。那么;演讲要做哪些准备呢?

1.选题立意

一次成功的演讲,离不开一个好的话题。选择话题,首先必须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只有熟悉,才能拥有大量的素材,才能具有自己切身的体会,因而也才能谈得真切、讲得深入。相反,如果选择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则演讲有可能是浮光掠影或者信口开河,以讹传讹或弄虚作假。这不仅有损演讲者的形象,也是对听众的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