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演讲好口才
10717500000018

第18章 当出色的演说家(3)

谚语和惯用语一样,也可以为语言增色。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经验经过长期传播,在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它富于哲理,句式匀称,音调和谐,具体通俗,形象生动,运用得当能大大增强表达效果。如要表达“思乡”的意思,可以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之类的谚语。谚语经历了千百年的长期流传,千锤百炼,因此常为讲演和谈判者使用。

1988年5月,美苏两国领导人会谈。在欢迎仪式上,戈尔巴乔夫说:“总统先生,你很喜欢俄罗斯谚语,我想为你收集的谚语里再补充一条,这就是‘百闻不如一见’。”戈尔巴乔夫之意,当然是宣称他们在削减战略武器上有所行动了。

里根也不甘示弱,彬彬有礼地回敬道:“是足月分娩,不是勿忙催生。”

里根的谚语形象地说明了美国政府不急于和苏联达成削减战略武器等大宗交易的既定政策。

两国领导人经过紧张磋商,在某些问题上缩小了分歧,都表示要继续对话。戈尔巴乔夫担心美国言而无信,于是在讲话中用谚话提醒:“言不信,行不果。”里根也送给戈尔巴乔夫一句谚语:“三圣齐努力,森林就茂密。”

歇后语也是口语的一种,带有隐语的性质,它的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后一部分才是要表达的真意。如你要表达“两面讨好”这个意思,可以说“快刀切豆腐——两面光”;如果你要表达“假情假意”的意思,可以引用“下雨出太阳——假晴(情)”这样的歇后语。这样会使你的话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给听众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常言道:“美味不可多用。”作为语言中调味品的歇后语也是如此,用得恰到好处,则准确简练、一语千钧、增添力度;用得多了滥了,就会令人生厌,流于肤浅和滑稽。

演讲语言固然要求通俗易懂,但并不拒绝文采。相反,演讲的语言一定要有文采。演讲的语言讲求生动形象,必须调动一切语言技巧,如逻辑技巧、修辞技巧,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为了让你的语悦耳动听,演讲者可以像诗人写诗一样,讲究音韵。这里说的讲究音韵是指在必要时跟写诗一样押点韵,或恰当地选用一些双声叠韵的词语。这样,说起来顺口,听起来也很悦耳。

怎样在演说中说故事

在《畅达的写作艺术》一书里,鲁多夫·弗烈欧在某一章的开头这样写:“只有故事才能真正畅达可读。”无可否认,故事在当众说话中具有驾驭听众注意的力量,恰似为杂志写作一般。

洲门如何能够获得使用实例的技巧呢?有五种方法:要人性化、个人化、翔实化、戏剧化和视觉化。

1.充满人性

如果你老是谈事情或观念问题,很可能令对方感到厌烦;但当你谈的是人的问题,绝对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平淡的讲演若能富含人情趣味的故事,必然更能引人人胜。讲演者应只讲述少数重点,然后以具体的事例做为引证。这样建构讲演的方法,一定会吸引听众的注意。如果可能的话,这些故事应该谈及奋斗,以及经过奋斗而获得胜利的过程。

不要因为觉得不该谈论自己,便踌躇不敢述说自己的经验。只有在一个人满怀敌意、狂妄自大地谈说自己时,听众才会起反感。要不然,听众对讲演者所叙的亲身故事是兴趣极大的。亲身经验是掌握注意力最稳当、可靠的方法,千万不可忽视。

2.说名道姓

说故事,中间牵涉到别人时,无论如何,应该使用他们的姓名为佳;或者,若想保护他们的身份,可以杜撰假名。正如鲁多夫·弗烈欧所指出的:“没有什么能比名字更能增添故事的真实性了;掩名隐姓,最虚假不过。且试想故事里的主角没名没姓,会成什么样子。”

3.充满细节

关于这点你也许会说:“这样当然好啦。但是我又怎能确知是否在讲演里放进了足够的细节?”有个方法可以测试。利用新闻记者写一桩新闻故事时所遵循的“五何公式”: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假如你也依照这个公式来做,你的举例便会生气盎然、多姿多彩。

自然,细节末枝过多比没有细节要糟。人人都曾有让冗长、肤浅而不切题的细节搞得烦厌不堪的经验。所以对于“五何”问题里的每一个,只要简短扼要地回答就行了,别太啰嗦。

4.戏剧化

若果讲演者还有些模仿技巧,能将引用对话中原来的声调语气说进字句里去,对话就更见效果了。而且,对话是日常生活中的会话,会使讲演更为真实可信。它使你听着像个有真情感的人。注意这是隔着桌子在说话,而不是个老学究在学富五车的学会会员面前宣读论文,或是个大讲演家往麦克风里穷吼。

5.视觉化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信息。是经由视觉印象为我们所吸收的。这无疑说明了,电视之所以为广告与娱乐媒介,以及其所以收效宏大的原因。当众说话固然是一种听觉艺术,也是一种视觉艺术。

以细节来丰富讲演,最佳的方法之一是在其中加入视觉的展示。也许,你花费数小时只为了告诉我如何挥动高尔夫球杆,而我却可能感到厌烦。可是,你若站起来表演把球击下球道时该怎么做,那我就会全神贯注地倾听了。同样地,你若以手臂和肩膀来描绘飞机飘移不稳的情况,我定然会更关切你轻扣鬼门关的结果。

精心安排结构

说到结构,最普通的结构方式,是将一篇演讲分作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但最要紧的是优美的开头与佳妙的结尾。开头不必说上很多谦虚话。结尾,你可以引人发笑,可以给听众一种诚恳的赞美语,可以简洁地总结一下你所说过的各要点,可以请听众照你说的去实行,或引一段恰当的诗文。总之,恰到好处即应停止,再说下去就会使人讨厌了。

思想最为重要。我们演说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要偷取人家的、抄袭别人的文章。如演说者有新颖不凡的思想,是会引起听众的兴趣。但你必需注意到听众是何等样子、何等程度。除适合听众的程度和听众的需要外,同时更需要注意到怎样才能使听众更容易了解而发生兴趣。

演说最好是用很通俗的话讲出来,并多用比喻,要使听者事后也能大概说出意思,演说的开始要温文一些,你说到什么就表现什么神情,庄严的话,用庄严的表情;悲苦的话,用悲苦的表情;悲壮的话。用悲壮的表情。内心的表演如果得当,真是锦上添花、大有声色。音调在演说中更属重要,唱歌为什么好听呢?因为声音有着轻重快慢的变更之缘起,但演说虽不必像唱歌,可也不能平静的像死水,叫人听了讨厌,当你演说时,如声音多是高而刺耳的,这时你可以立即停止几秒钟,则会对声调大有帮助。听者也知你为明智之人。

演讲要引起听者的注意,最要紧是靠热情,要句句有力,绝对不要讲那些“好像”“也许”“说不定”“大概”“或许是”等不确定的字句,更不要讲“就是”“这个”“那个”“那么”等许多口头禅,习久不改,不但耗费时间,且容易使人厌烦。

说到预备演讲题材,必须比要讲的多数倍,你可以把搜集到的题材加以深思,把这些深思到烂熟而化合成滚瓜,你再借题发挥,自然就可以制订出一整套东西来。

善于演讲的人,并不一定善于说话,而善于说话的人,必须善于演讲,说得简单一点,演讲是单方面的,谈话却是双方面的,甚至是多方面的,喜欢演讲的人,平常谈话,也好像演讲一样,把一套预备好的讲词自己一个人讲,就是讲得好,也只能是说他是一个演讲家,而不能把他做一个好的谈话者。要做一次好的谈话,不只要讲还要善于听,自己所要说的话,也不能跟演讲一样,事先准备、照讲无误,而是要随时应变。

再强调一次,请记住:在演讲时,你的思想中心要沿着一条线发展。在谈话时,你的思想要藉着两条线,一条是你自己的,一条是对方的,一方面你自己当然要有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推理的方法。如果你谈话的对象不只是一个人,那么,你的工作就更为复杂,你所要顾到的对象也就更多,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嗜好和推测都是不同的。例如,你的说话对象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你的工作就有点麻烦,有的时候,在某点上,他们甲乙两个都不同意你的意思。如果你是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谈话者,你还要避免一个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你的兴趣,不能偏重于一个人。而忽略另外一个人,你应该照顾到全局。

谁要是能把许多人的意见组织起来、交流起来,使各式各样的意见能互相沟通、互相补充,谁就是一个出色的谈话者,谁就称得上是良好的谈话者。

如何掌握好演讲的语调

所谓语调,就是指说话时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停顿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表情达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高兴、喜悦、难过、悲哀、愁苦、犹豫、轻松、坚定、豪迈等复杂情感,都能通过语调的变化表现出来。同时,这种变化还可以造成声音的多样化,从而使听众乐于接受,并赋予听觉上的美感。一般地说,语调有以下几种运用技巧:

1.轻重变化

对演讲者来说,利用轻重音起伏跌宕的变化来有效地传情达意,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当然,这是指逻辑重音的运用。它既能突出演讲中某些关键的词、句和段,从而突出地表现某种思想感情,又能加强语言的色彩,美化语言。

演讲者的成功经验表明,一般的演讲,尤其是那种议论型的演讲,其结尾段往往重音较多,甚至整段都是重音,以此来造成一种强烈的气氛。突出结尾所概括钧演讲的主要内容、中心议旨,把整个演讲推向高潮,给听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快慢变化

演讲的声音应当有快慢缓急变化。怎样变化呢?主要是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在表达一般内容时,语速可以适中,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当表达热烈、兴奋、激动、愤怒、紧急、呼唤的思想情感时,出言吐语就耍快些,要滔滔汩汩、势如破竹;讲到庄重、怀念、悲伤、沉寂、失落、失望的思想感情时,语速可以放慢些,娓娓道来。

演讲语音的变化,应当是自然、顺畅的。只有音速适宜、快慢有致,才既能有效地传情达意,又能令听众感到优美入耳。如果语速不当,缺乏快慢变化,始终保持一个速度,那就很难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演讲者内心的思想感情,也使听众感到厌烦,难于接受。

3.高低变化

语调有高低变化,或者说是抑扬变化。一般说来,高音为升调,即句子调值由低到高,句尾发音往往最高,一般用于疑问句。低音为降调,即句子调值由高到低,句尾发音往往最低,一般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在演讲中,为了更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就不能不对语言做高低抑扬的变化处理。既不能一味地高,破嗓裂喉;也不能一味地低,有气无力。只有使音调的高低随意而变、随情而变,才能造成最佳的演讲效果。

4.停顿变化

停顿,就是说话时的间歇。演讲不仅要有停顿,而且还应该利用停顿,使停顿变为一种表达艺术,以求更有效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

那么,究竟怎样停顿呢?一般说来,停顿有三种:一是自然停顿,即词语或句子间的自然间隔。二是文法停顿,即段、句之后的较长一点的停顿。三是修辞停顿,即由于某种修辞效果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对演讲来说,无疑地应综合运用这三种停顿,使它们变为一种技巧性的停顿、艺术性的停顿。

具体来说,在一艘隋况下,可做一般性停顿。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则应做较长一些的停顿了。比如,在向听众提出某个问题之后,在提出自己的某个观点之后,在道出某个妙语警句之后,在讲清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之后,都要做较长一点的停顿。

总之,停顿是演讲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表达艺术。演讲运用了停顿艺术,不但不会使演讲散乱,反而能使整个演讲抑扬顿挫、起伏跌宕、连贯畅通,让听众享受到一种语言的节奏美。

如何克服演讲中的不良心理

演讲者在演讲中必须解除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及时调节自己的心境和情绪,树立起必胜的自信心。

1.缺乏信心的心理

演讲者看到自己的某些弱点,如普通话说得不太标准、言语技巧训练不足等,常有这样的疑问:“我能行吗?”这个疑问本身会促使演讲者夸大自己的弱点,从而对演讲丧失信心。其实,缺点人人都有,在千百双眼睛注视你时,需要的是扬长避短,掩盖缺点几乎不可能。

因此,演讲时应告诉自己:“我刻苦练习了,只要发挥出应有水平就可以。演讲是一种口才训练,为什么一上台就非成功不可呢?”

2.期望过高的心理

有些演讲者总是喜欢在演讲前就给自己确定一个不太现实的目标,诸如“我的演讲会有如何如何的轰动效果”、“超过某某不成问题”等等。由于有这些杂念,演讲者常常会因此而失去最后一次准备的机会。因为你想得过于理想,那些本来可以纠正的地方被这种光晕掩盖了,你甚至会把人们的好意指点当成恶意攻击而置之不理。

所以,当你为自己的“演讲设想”而激情喷涌时,别忘了提醒自己“冷静!”诚恳地找有关人员听你试讲,并请他们帮你矫正缺点。记住,即使是最伟大的演讲家最动情时的表演也是伴着理性之光在闪耀的!

3.临场紧张的心理

几乎人人都有过在公开场合的紧张心理。经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人在家人、同事及熟悉的环境中可以侃侃而谈,可换一个听众,换一个陌生的环境就会紧张得不能自持。

演讲,最让人焦虑的是:“假如我过分紧张怎么办?”办法之一是对演讲场所和听众情况先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还可以提前亲临演讲场所,使陌生的环境变得熟悉。假如这些不能办到,你尽可以想像自己处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成千上万的人在听你演讲,提前体验一下紧张感是如何袭击自己的。

紧张感若真的在演讲时发生了,演讲者的潜在意识成为表层行为,变得心跳加速、额头冒汗、手足无措。这时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做深呼吸:吸气时扩展胸腔压迫小腹,呼气时放低胸隔肌。做这个动作数次,就能抑制紧张。还可以从听众中找一张熟悉的面孔,注视他,告诉自己他希望深入了解自己演讲的内容。这样一来,心情就会轻松起来,就可以继续演讲了。

4.应付状态的心理

紧张心理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假如紧张使你无法控制自己,从而是由紧张而恐惧、而惊慌,最后完全击败了你对这次演讲的自信心。此时切不可草率应付、长话短说,甚至就此离位而去。

要知道大多数人还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况且,给听众以影响的,除了演讲内容,还有演讲者的心胸、气度等因素。你若应付听众或拂袖而去,首先是不尊重听众,其次也是不尊重你自己,这样一来,你得到的不仅仅是失败,很可能还有听众对你的“没出息”的评价。

其实,到了这个地步,你可以告诉听众:“讲得不好,请多关照。”这时听众多半会被你的真诚、坦率所感动。

5.受挫不振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