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西巴在回宫的路上,发现有一只大鹿紧紧跟随在后面,不停地偷看着,凄惨地哀叫着。那只大鹿一哀叫,这里小鹿便应合,一唱一和,那叫声十分凄惨。秦西巴明白了,这是一对母子,母亲在召唤着可怜的孩子。秦西巴觉得心中实在惭愧,难以忍受自己的残忍举动,于是决定把小鹿放在地上。那母鹿不顾秦西巴站在旁边对自己有多么危险,也不顾后面还有没有弓箭对着她,凭着一股母亲的冲动,一下子冲到小鹿身边,舔了舔小鹿的嘴,蹭了蹭小鹿的双腿,仿佛商量了什么机密一样,一瞬间,两只鹿便撒腿跑进林子里,一眨眼就不见了,只留下了层层腾起的黄土。
秦西巴见此情形,不禁热泪盈眶。但他很高兴,很欣慰。带着幸福的感觉,他回到了宫里。脑子里全是母子团圆的舒畅之情,几乎忘记了孟孙的交代和嘱托。
孟孙打猎回来,秦西巴便如实告诉了他放走小鹿的经过和感受。本想和孟孙分享一下自己的真实感受,没想到这次可惹大麻烦了,孟孙一下子火冒三丈,打猎回来的余兴全没有了。厉声喝道:“谁让你自作主张放走鹿的,你的眼里还有我这个国君吗?”
还没等秦西巴解释,孟孙就气得离开了,但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派人将秦西巴赶出宫门。理由很简单:他认为秦西巴把自己最心爱的小鹿都放掉了,他的眼里是没有国君的,这样的人留下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过了一年,孟孙的儿子到了念书的年龄,孟孙要为儿子找一位好老师。
子都来向孟孙推荐老师,孟孙一一接见这些人,但他觉得都是不十分满意。正当孟孙闷闷不乐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年前被自己赶出宫去的秦西巴,心中豁然开朗,立刻命人去寻找秦西巴,并把他请回宫来,拜他为太子老师。
左右臣下对孟孙的做法很不理解,他们问道:“秦西巴当年自作主张,放走了大王所钟爱的鹿,他对您是有罪的,您现在反而请他来做太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呢?”孟孙笑了笑说:“秦西巴不但学问好,更有一颗仁慈的心。他对一只小鹿都生怜悯之心,宁可自己获罪也不愿伤害动物的母子之情,现在请他做太子的老师,我可以放心了。”用人点拨历史上,释鹿的秦西巴,以一颗仁慈之心打动了国君,终于被国君理解,国君摒弃前嫌而合理启用秦西巴的长处,这一点对我们是大有启发的。国君前后两次不同的反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用人观。
现实生活中,仁爱和宽容的品质成为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条件。作为一个成功领导者,学会以宽容之心对待下属,掩盖狭隘的个人利益,从大局出发,正确地看人、选人和用人,不可“为了芝麻,丢了西瓜”,更不可公报私仇。在人才的选用上,关键要看一个人的人品和信念。
鲁国少人才
鲁哀公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触地说:“咱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庄子听了鲁哀公的判断,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哀公反问庄子:“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庄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鲁国的所见所闻:“我听说在儒士中,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玉的,遇事清醒果断。”
庄子见鲁王认真听着,接着表达自己的见解:“其实那些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时不一定穿儒服,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他向鲁王建议:“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宣布旨意,凡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问斩!”
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在全国张贴命令。不过五天,鲁国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见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独有一男子汉,穿戴儒装立于王宫门前。鲁哀公闻讯立即传旨召见。鲁哀公见来者仪态不俗,用国家大事考问他,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变万化,对方对答如流,思维敏捷,果然是位饱学之士。
庄子了解到鲁国在下达命令后,仅有一位儒士被国君召进宫,敢于回答问题。
于是他发表自己的看法:“以鲁国之大,举国上下仅有一名儒士,能说人才济济吗?”用人点拨庄子的反问很有讽喻意味。真才实学是以能力为载体的,不是靠衣着来打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实质。
一种思想、学说或职业吃香与流行后,就会有人弄虚作假,附庸风雅,借以牟取私利。因此,要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不被表面现象所掩盖。同样道理,选拔人才时,也不可以貌取人,关键看一个人的人品和素质。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魏文侯正在想着自己提拔一位相国,可是目前手头有两个人选都不错,不知到底该选哪一个。于是他找来谋士李克,对他说:“有句谚语说‘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将’。”现在我们魏国正是处在‘国乱’这个状态,我迫切需要一位有本事,又贤良的相国来辅助我啊。魏成子和翟璜这两个人都不错,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你说说看他们两个到底哪个强一些?”
李克并不直接回答魏文侯的话,却说:“大王,您下不了决心,是因为您平时对他们的考察不够。”魏文侯急忙问:“怎么考察?有何标准吗?”李克说:“当然有,我认为考察一个人的标准应该是:一看他平时亲近些什么人,从他亲近的人的品质可以看出他的为人;二看他富裕了和什么人做朋友,如果富裕了就摒弃以前穷时结交的朋友,或者巴结富贵人,那此人就不可取;三要看他当官了推荐什么人,只有真心为您效力的人才会为您推荐天下最贤良的人;四看他不做官了,不屑于做哪些事情,如果他不做官了却还摆做官的架子,接受别人的馈赠,像当官时一样威风,那他就不是一个忠心的人;五看他贫穷了哪些钱他不屑于拿,如果他贫穷了就去拿讨来的钱或者偷窃来的钱,那他就不是一个贤德的人。只要按照这五个标准去衡量他们,就可以做出决定了。”魏文侯听后说:“好了,您休息去吧,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李克拜别大王出来后正好遇见了翟璜,翟璜问道:“听说魏文侯找您商量谁做相国的事情,决定了没?”李克说:“决定了,魏成子为相国。”翟璜气不过,愤愤地说:
“我哪里不如魏成子?大王缺西河太守,我把西门豹推荐给他;大王要攻打中山这个,我就推荐了乐羊;大王的儿子没有师傅,我就推荐了屈侯?,结果是:西河大治,中山攻克,王世子品德日增,我为什么不能做相国呢?”李克说:“你怎么能比得上魏成子呢?魏成子的俸禄,百分之九十都用来罗致人才,所以卜子夏、用子方、段千本三人都从国外应募而来。他把这三个人推荐给大王,大王以师礼相待。而你所推荐的人,不过是魏文侯的臣仆,又怎么和魏成子相比呢?”
翟璜想了半天,愧然失色,说:“您是对的,我的确比不上魏成子。”,魏文侯让魏成子做了相国。
用人点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何选用人才,魏成子为魏文侯推荐的人都是能够称得上老师一级的人物,而翟璜推荐的人只能给魏文侯做臣仆,仅在这一点上翟璜就不如魏成子。用李克说的考察人才的五个标准,魏文侯也判断出翟璜不如魏成子。
选择良相如此,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选择朋友,选择合作者或是挑选人才,同样可以应用李克说的五个标准。通过一个人平时亲近的人,富贵时所结交的朋友,做官时推荐的人,不做官时不屑于做的事情,贫穷时不屑拿哪些钱,从而看出他的为人,并最终判断出他是否是一个贤德的人,是否可以成为自己的朋友、合作者。
魏文侯改革世卿世禄制
战国初期,魏国是最强盛的国家,这同国君魏文侯的贤明是分不开的。她最大的长处是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其中道德高尚而又具有才干的人,广泛搜罗人才,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许多贤士能人都到魏国来了。
魏国有一个叫段千本的人,德才兼备,名望很高,隐居在一条偏僻的小巷里,不肯出来做官。魏文侯想同他见面,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有一天,他坐着车子亲自到段千本家去拜访。段千本听到文侯车马响动,连忙翻墙头跑了。魏文侯吃了闭门羹,只得怏怏而回。
接连几次去拜望,段千本都不肯相见。但是,魏文侯对段千本始终非常仰慕,每次乘车路过他家门口,都要从座位上起来,扶着车马上的栏杆,伫立仰望,表示敬意。车夫问:“您看什么呐?”
魏文侯说:“我看段千本先生在不在家。”
车夫不以为然地说:“段千本太不识抬举了,您几次访问他,他都不见,还理他干什么!”
魏文侯摇了摇头说:“段千本先生可是个了不起的人哪,不趋炎附势,不贪图富贵,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这样的人,我怎么能不尊敬呢?”
后来,魏文侯干脆放下国君的架子,不乘车马,不带随从,徒步跑到段千本家里,这回好歹见了面。魏文侯恭恭敬敬地向段千本求教,段千本被他的诚意所感动,给他出了很多好主意。魏文侯请段千本做相国,段千本说什么也不肯。魏文侯就拜他为老师,经常去拜望他,听取他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意见。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知道魏文侯“礼贤下士”,器重人才。一些博学多才的人,如政治家翟璜、李悝,军事家吴起、乐羊都先后来投奔魏文侯,帮助他治理国家。
当时,魏国已经建立了封建政权,新兴地主阶层登上了政治舞台。可是,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意识方面都还存在不少奴隶制的残余。这些东西严重阻碍着魏国的发展。魏文侯决心加以改革。他任李悝为相国,经常同他商讨国家大事。李悝也积极地提出许多建议。
有一天,魏文侯问李悝,怎样才能招募更多有才能的人到魏国来,李悝没有回答,反问道:“主公,您看过去传下来的世卿世禄制怎么样?”
魏文侯说:“看来弊病甚多,需要改革。”
李悝点点头说:“这个制度不改,就不可能启用真正有才能的人,国家就治理不好。”
原来,按照“世卿世禄”制,奴隶主贵族的封爵和优越俸禄是世代相传的,父传子、子传孙,即使儿子没什么本领,没立什么功劳,照样继承父亲的封爵和俸禄,享受贵族的种种特权,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一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只因为不是贵族,就被这种制度卡住了,很难得到应有的地位。
李悝把这个问题分析给魏文侯听,魏文侯十分同意他的看法。又问:“那么如何改革呢?”
李悝早已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说:“我们必须废除世卿世禄制。不管什么人,是贵族还是平民,谁有本事有功劳,就给谁官做,给谁俸禄;按本事和功劳大小分派职位;有功的一定奖赏,有罪的给适当处罚。对那些既无才能又无功劳而又作威作福的贵族,采取断然措施,取消他们的俸禄,用这些俸禄来招聘人才。这样,四面八方的能人贤士就会到魏国来了。”
魏文侯听了非常高兴,叫李悝起草改革的法令,不久就在全国推行了。这项改革,剥夺了腐朽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增加了新兴地主阶级参与政治的机会,为巩固魏国的封建政权创造了条件。用人点拨世卿世禄制给择才上的“任人唯亲”保留了很大空间,用官职、俸禄的世袭制堵塞了出身寒门的有贤人士的仕途,排挤了“能者上”的竞争选拔。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魏文侯听从李悝的建议进行改革:按本事和功劳大小分派职位,取消那些无才能又无功劳而又作威作福的贵族的俸禄等等措施。李悝的改革坚持优胜劣汰的竞争准则,与世袭制针锋相对。
这一套竞争准则渗透的现代意识很强,现在很多大企业、用人单位基本上都贯彻了优胜劣汰的选拔思路,有的公司还专门实施“淘汰制”,通过业绩和能力,进行考核,落在排名末尾的人数就要自动出局,叫做“炒鱿鱼”。这种选拔制度犹如给每个人都上了紧箍咒,马不停蹄地工作、比拼,生怕落在最后,人人自危。所以说,正是因为淘汰制给每个人带来的危机感,才激发了内在的生存活力和动力,这就是为什么有狼威胁的羊群要比安逸的羊群生命力强、抵抗力强。
不用王翦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就逐渐强大起来,后来又攻伐山东诸民,不断取得胜利。
秦王政非常有志向,他早就立志要统一全国,让天下所有的土地都归为己有,让天下所有的诸侯都归自己管治。
但他知道单凭秦国的军队力量很难打败天下所有的诸侯,所以采纳了李斯的建议,集中力量,先攻打弱小国家,进而壮大国势,扩大地盘。而且还到六国搞间谍活动,用金钱收买一些大臣,让他们阻止或破坏抗秦联军,从而利用这个机会逐步消灭六国。
秦王政决定攻打楚。秦王想起用年轻将领李信,但王翦不同意,他对秦王说:
“主公,楚国将领勇猛而且讲策略,李信虽然打过几次胜仗,但没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不足以担当此任啊!老臣不才,愿为国家效犬马之劳。”
但秦王政认为王翦年纪已高,虽然经验丰富,但体力明显跟不上,所以秦王政弃用了老将王翦。
老将王翦泪别咸阳,告老还乡,临别前对秦王说:“一定要让李信不要贸然进军!”
李信、蒙恬率20万大军伐楚,刚一交战,秦军节节胜利。李信便有些自满,认为攻下楚都不费吹灰之力。
李信率军接近楚都,按原计划,他应在城外与副将蒙恬会师,可是还没来得及会师,便中了楚军的埋伏,秦军大败。
秦王听说李信大败,十分生气,革了他的职。秦王这时才想起了老将王翦,决定亲自去请老将军出山。
秦王政见到了王翦,对王翦说:“老将军,当初我没有听您的话,结果李信大败而归。如今我秦军损伤惨重,还望老将军出山,重整秦军。”
老将军本来很生气,但见到秦王政态度如此诚恳,而且这次非自己出马不可,便答应了秦王的要求。
秦王问老将军灭楚要多少人马?老将军想了想说:“要想灭楚,至少也得60万人马。”
秦王答应了王翦的要求。王翦率领60万大军再次压境,公元前223年,王翦率兵灭了楚。
正是在这样捷报频传的战势下,几个诸侯国都灭亡了,只剩下了齐国,公元前221年,齐国也灭亡了。
秦王政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老将王翦的老谋深算和老当益壮在辅助统一大业中留下了千古佳话。用人点拨如果说汉光武帝在马援已经年过50的情况下仍旧启用马援去平叛李广,就是因为光武帝此时考虑的不是马援的年龄,而是马援的经验与能力;那么秦王政对于王翦的自荐都因为年岁已高武断地驳斥了回去,就是因为秦王政看重的不是王翦的经验和能力,在乎的是王翦的年龄。年轻在秦王政眼中是勇猛刚健,在王翦眼中却是年少轻狂,缺乏经验,由此看来,汉光武帝似乎要比秦王政老成许多,因为他知道,在行军打仗上不纯粹是短兵相接,更重要的是打的一场心理战,经验比勇力更宝贵。秦王政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有吃了眼前亏,才哭着求王翦出马,绕了一个弯子,秦王政总算是承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