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10853100000027

第27章 择才篇(9)

班昭写完《汉书》之后,仍旧没有停笔,又用了几年的时间写了七篇《女诫》,这几篇文章中讲述了女子的道德规范、礼仪规范,这些文章也广泛流传。

班昭兄妹合力著《汉书》,历尽千辛万苦,但留给后人的是无穷的知识和启发。

用人点拨

我们说合适的位置合适的人选,除了考察人才的能力和位置的相匹配外,如有做丞相能力的却一直做芝麻小官,这叫屈才,只能做外交的非要做个钦差大臣,这叫拔才,无论是屈才还是拔才都是择才的误区。这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位置不一定就是谁有才谁都可以做,而是说它合适的人选可能是有继承性的、有血缘性的,怎么讲呢?譬如史官这个位置,是要著书立说、记录过失的。这个职位因为有着它人文的特殊性,古代一般的习惯是御用世家,世代为皇家做这个记录政绩、过失的本职工作,乍看好像是“任人唯亲”,实际上对于有些职位,“任人唯亲”偏偏合适许多,比如班固、班昭兄妹著《汉书》就可以看出来。班固的父亲班彪是个文职小官,一心想写史书,影响了儿子班固,历经二十年终于写出了《前汉书》,完成了父亲的遗愿;班固的妹妹幼年帮哥哥整理、查找资料,对哥哥写史书的前前后后耳濡目染,十分了解哥哥的写作,因此哥哥死去后,班昭又是《汉书》续集的最佳人选,写出了《后汉书》,完成了哥哥的遗愿。正是靠着这种家族性的前后相继,历经两代人的千辛万苦才完成了一部史书的巨著,可想而知,史官这个位置在人选上“任人唯亲”标准的合理性了。

这就提醒择才者不要把任何择才标准僵化,对于选拔某些位置的候选人,以合适为主要原则,无论是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都要以合适为标准,如果固守一种标准的合理性,否定其他的标准,那就有点执怩不化、抱残守缺了。

大器晚成的马援

马援是东汉时期的大将,为什么说他是老将马援呢?一是因为他大器晚成,二是因为他年过花甲还主动要求为国出征,最后含恨沙场。

马援的祖先是历史上有名的赵奢和赵括,但马援可不像赵括那样只会纸上谈兵,他从小就熟读兵书,懂得如何实际用兵。小时候,马援苦读兵书,再加上赵氏家族天生打仗的细胞,所以马援很小的时候,才华就很出众。但是由于一直得不到重用,不免有时候发些牢骚。哥哥听后,便鼓励他“大器当晚成,无须急”。后来大器晚成这个成语因此而流传下来。

年过四十,马援才得到光武帝的赏识。从此,他开始步上了军事生涯。北出塞漠,南渡江海,往来冲杀,叱咤风云,所向无敌。

建武17年,李广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边的卷县起兵谋反。光武帝很是害怕,他知道李广武艺高强,很难对付,就想派一员大将前去镇压。

有人向光武帝推荐了马援,对光武帝说:“马援年过50,经验丰富,从小熟读兵书,而且武艺高强,但是一直没有人重用他,如果陛下给他这个机会,他一定忠心效国,英勇杀敌的。他的祖先乃是赵国有名的大将赵奢。”

但是有的人持反对意见,对光武帝说:“陛下,用人要慎重,不要忘记,马援年纪不小,而他的祖先赵括不也只会纸上谈兵吗?”

有胆识的光武帝对马援很感兴趣,便召见了老将马援,一看马援做事沉稳,而且懂得实战,参加了多次战争,都屡战屡胜,便决定派马援去。

光武帝给了马援1万精兵,命他率领大军直杀卷县。而李广则早已做好了准备,和汉军展开了一番激战。马援知道“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便与李广打斗在一起。马援武艺高强,李广根本不是对手。马援一刀将李广砍落马下,马援心想: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这些兵卒都是农民兄弟啊!他举刀大喊:“你们主将已被杀,放下武器,免你们一死。”这些人一听自己的主帅被杀了,便纷纷投降。马援大获全胜,光武帝非常高兴。

此后,马援接二连三建功立业,获得伏波大将军的称号。马援想起自己的过去,不禁仍有些伤感。

建元八年,刘秀带兵西征,马援奋勇杀敌,直接消灭了隗器的部队,但却没有引起刘秀的重视,仍是一个无名小卒。直到平定李广,才得以出头。

但马援这个人,非常忠诚,根本不怨光武帝,相反,仍是赤胆忠心。他回师以后,虽受到了嘉奖,但他并不高兴。因为那时匈奴和乌桓连续不断地骚扰汉朝人民。马援对自己的朋友说:“我想和匈奴、乌桓决一死战,宁可马革裹尸,战死边塞。”

这话传到了光武帝耳里,光武帝非常感动,对马援的精神深感佩服,但考虑到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他没有派马援去征讨匈奴、乌桓。但“马革裹尸”这个成语从此也流传开来了。

马援不战则已,战无不胜,被称为常胜将军,为保住汉室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用人点拨

颜驷是不幸的,马援却是幸运的,尽管他年过五十方才平步青云,大展宏图,但是光武帝至少把握住了他年过五十的风华,让他“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让他在老年发光放热,大器晚成既是一句安慰人的成语,也是一句鼓舞人的成语,耐心等待,需要人才的国家一定会为你创设崭露头角的机会,所谓厚积薄发,一旦机会来临,正如马援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战则已,战无不胜。大器晚成的马援是的折磨人的,然而马援对于刘秀来说,则又如及时雨,解燃眉之急,这样的人才只有相见,因为种种原因,把人才埋没,然而也因为种种原因,人才终究不会埋没。马援给了我们这样的希望和信心如果已经是大器晚成,反而应该恭喜取才的及时,他让我们从颜驷的悲剧中摆脱出来,即便是糟老头子,也有他铁树开花、枯木逢春的时候,他暗含了等待中积极的奋斗和争取。汉武帝正是又一次忘却了现在的颜驷,才永远地告别了颜驷;而光武帝正是注意到了现在的马援,才留驻了永远的马援,常青不老,生生不息。

对于择才者,又有什么样的借鉴价值呢?恐怕是把视野扩大到那些未能受到重用的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和老员工身上,他们正是因为太普通了,一辈子都默默无闻地奉献在基层岗位,而不能发挥自身的管理潜质和创造潜质,倘若能从这些类似的群体中挖掘出真正的优秀人才,再塑“大器晚成”的新风,对于现实中等待春风不知多少春秋的人来说,又该是多么大的鼓舞和欣喜,无论是择才者,还是埋没者,都会由衷地感叹道:“真是一场及时雨啊!”

治水奇才王景

王景是东浪郡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专家。他从小好学,精通《周易》,对天文、数学也都有研究。这得益于良好的家庭环境。

王景的父亲叫王闳,此人很有远见,也熟读各种书籍,很有才华。王景从小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学了很多知识。

后来刘秀为了统一全国,不断地派兵去征讨。那时东浪郡还没有统一到汉室江山中。王闳得知光武帝是一位明君,爱民如爱子,就杀死了东浪郡的官员,拥护光武帝。光武帝没有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东浪郡,非常高兴,立即封王闳为列侯。可是王闳没有心思做官,因此没有接受。

后来,光武帝得知王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召他进京。王闳带着一家人准备到京城,可是走到半路上就病逝了。光武帝对王闳的家人非常好,把他们安置在京城中生活。

当时任司空一职的伏恭十分佩服王闳,虽然听说他已死,但还是去看望他的家人。他一眼就喜欢上了王景,王景年纪不大,但是知书达礼,天文地理无所不晓。伏恭便将王景收于门下。王景非常爱读书,伏恭的书房让他随便进,可以随便读书。王景的知识面又广了,在这期间,他读了许多治水的书。

后来俊仪渠决口,司空伏恭带着王景一起去治理。王景利用水库地势加固岸堤,又分出一些支流准备水涨时泄洪。这种方法很有效,俊仪渠几年都没有险情。王景的治水才能深受伏恭和刘庄的赏识。

不过当时由于黄河水灾十分严重,一直到光武帝时都不敢对治水轻举妄动,怕劳民伤财,成效甚微。这样下来就耽搁了二十余年。

光武帝死了,刘庄继位。刘庄很有志向,他继续推行父亲的那一套政策:休养生息。但当时的经济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刘庄得知黄河连年泛滥,便下决心治理黄水,可是谁能担当此任呢?他整日思考。

后来,有人向刘庄推荐了王景,刘庄一听大悦,心想:我怎么把王景忘了呢,他整理俊仪渠就很有办法,治理黄河,他也可能成功。便立即召见王景。

刘庄说道:“黄河之水泛滥几千年,到了我汉朝,仍是如此,先帝听了俊仪县令的意见,没有修复汴渠,后来虽有几次治理,但成效都不大,不知你能否担当此任?”

王景道:“陛下,黄河水泛滥,殃及百姓,如不治理,必不得人心,虽然治水耗时耗物较多,但为了我汉室江山长在,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而且汴渠流域接近洛阳,一旦决口,会威胁到京城啊!臣自幼好读书,水利之类的书籍也读过几年,所学知识不多,但为了天下百姓,臣愿意去治理黄河水。”

刘庄下定决心,让王景去负责治理黄河。赏赐给他《禹贡图》、《山海经》、《史记·河渠书》、《河源利器》等许多有关水利方面、地理方面的书籍。

王景奉命去治理黄河,他先是在黄河两岸考察了一番。后来他发现黄河水最容易泛滥的地方就是今山东省境内这一段汴渠。王景决定先从难处下手。

整治汴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景发现原来的出口不合理,汴渠决后,流经山东省、江苏省几个县才注入淮河。他经过认真测量计算,决定把河道改为从今山东梁山县、平阳县、长青县、济南市、济阳县、高青县、博兴县,最后注入大海。这样再大的水势,也可以顺利地泄洪。因为从山东梁山县一直到博兴县地势由高到低,很符合水的流向。今日黄河走向基本上是王景治水时期的走向,可见王景的功绩千秋万代啊。

河流的走向确定了,便命人挖河道,加固石坎。但是颍阳渠口是分流点,需要用它控制汴渠的水量。王景命人将此处用石块和黄河河岸连接,但是中间留下一丈多宽的豁口。这个豁口用厚木板卡住。木板上有眼,用粗绳子拴住,平时水少时,松开绳子,木板便把水闸在汴渠里,水多时,拉紧绳子,木板提起,大水便从此而泄走。

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黄河水终于可以顺畅地流入大海中了。这项工程总费用达百亿,汉政府为此负担相当沉重。王景知道朝廷开支困难,处处精打细算,能节省,绝不浪费。治水之中,王景与民工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很受民工爱戴和尊敬。但是有时候治水也非常危险,突然来的大水有时吞掉许多生命。尽管如此,几十万人同心协力,终于完成了治理黄河的大业。

刘庄在都城听说王景治水很有成效,立即带着几位大臣,带着好酒和美餐到颖阳慰问治水大军。刘庄见到王景又黑又瘦,非常感动,又看到王景设计的水闸水门,也非常佩服王景,认为王景确实是治水奇才。

刘庄从黄河回来深有感触,心想:王景等大臣不为功名利禄,在外边经历了无数个风风雨雨,我一定要治理好天下,不能让天下人灰心啊!

于是刘庄下诏:“黄河两岸土地给贫者耕种,治理黄河有功的贫民优先,官吏和豪门不得干涉,违令者,严惩!”

从此,黄河下游两年被淹过的几十个县的土地变成了良田,而且都由贫民耕种,百姓自然很感激王景。由于黄河两岸良田有水灌溉,所以连年丰收,政府的收入增加了,国库也得到了充实。

刘庄为了奖赏王景治水有功,拜他为侍御史。百姓对他也十分尊敬,称他为“治水奇人”。

王景治理黄河,不仅给东汉的人民带来了好处,而且对以后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

用人点拨

我们说择才需要在实践中考察人才,除了耳闻目睹考察人才的人品,还有一条比较重要的原则就是成果鉴定术,又称为考绩法。什么是成果鉴定术呢?就是根据成果的多少马质量的高低与优劣,才能辨别是否是人才,最后量才而用。也就是说成果是人才说话重要的依据,比言行还要可靠。王景之所以被刘向赞美为“治水奇才”,就是王景取得的出色的治水政绩和成效,这是最说服人的指标。这一标准看重的是实干,而不是雄辩,如果有几个人选拿捏不定,难以取舍,不妨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就实际问题中干一番,到时候谁成谁不成,是不证自明的!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诸葛亮在择才上有他的一套独特的学问,他曾经感慨:“没有比了解一个人的本性更困难的事情了。每个人的善恶程度既不同,性情和外貌也不一样。有的人态度温良却行为奸诈,有的人外表谦恭却心怀欺骗,有的人看似勇敢实际上却很怯懦,有的人好像很卖力却另有图谋。”

那么还有没有可能挑选出自己需要的人才呢?又怎样把人才挑选出来呢?根据他多年来识人用人的经验,他说:“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诸葛亮实际上提出了七种考察人才的办法:一是,把是非摆在他面前看他的取舍,观察他的志向;二是,出难题与他进行深入的辩论,观察他应变的能力;三是,就某个行动咨询他的计谋,观察他的见识;四是,告诉他灾祸与险难,观察他的勇气;五是,用酒灌醉他,观察他的秉性;六是,把财利摆在他面前,观察他是否廉洁;七是,把事情交给他去办,观察他是否有信用。

下面就讲一个“穷之以辞辩以观其变”的例子,看看诸葛亮从辞辩中挑选出真正随机应变、雄才大略的人才。这个人才就是秦宓,这一场辩论来自于吴国使者张温对他的刁难和为难,所谓真正的难题,看秦宓怎样摆平。

吴国使者张温来到蜀国,当时有一种辩论的气候,就是有学问的人都有通过辩论来试探、显示智慧和才干的习惯,就好像现在评论有无学问通过发表学术文章来鉴定的标准,道理是一样的。张温早就听说秦宓是蜀国有名的策士,这一次来蜀国,就是冲着秦宓来的,一来试探试探他的学问,二来刁难刁难他,也好杀杀他的威风。

所以当着许多策士的面,张温和秦宓的辩论开始了,张温打定主意,抱定居高临下的姿态。

秦宓一看他的架势,就知道来者不善。张温说:“您的学问有多少?”

秦宓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没有不知道的。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没有不浏览的。总之,我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张温笑着说:“你既然这样说,那我就问你天:天有头吗?”秦宓说:“有头。”“头在哪里?”秦宓说:“头在西方。诗经说‘乃眷西顾’,从这里推理出,头在西方。”张温又问:“天有脚吗?”秦宓说:“有脚。”“脚在哪里?”“每听见诗经说‘登天难啊。’没有脚怎么登呢?”张温又问:“上天有姓名吗?”秦宓说:“怎么会没有姓呢?”“姓什么?”“姓刘。”张温问:“你怎么知道的?”秦宓回答说:“当今天子姓刘(指刘备),所以知道上天姓刘。”

面对张温的一连串的难题,而且是步步追问,秦宓却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对答如流而且言辞绝妙,其超人的才智使满座皆惊,而且今天的人也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