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好像星星眨眼睛,好像盏盏小灯笼……”仲夏的晚上,孩子们挥着扇子,在树阴里,在草丛间,一边追逐着那流动的闪闪“火星”,一边唱着上面的歌谣。
的确,萤火虫发出的闪闪的微光,宛如夜空璀璨的繁星,把大地点缀得更美丽。
关于萤火虫,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相传我国晋朝时候,有个青年叫车胤,他酷爱学习,但由于家贫,买不起蜡烛,晚上不能读书。于是就捉了很多萤火虫,包在薄薄的薄布袋里。四五十只萤火虫的光,真能抵上一支点燃的蜡烛呢!他就借着萤火虫的光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一位有大学问的人。
在西班牙和墨西哥偏僻的村落里,妇女们喜欢把萤火虫包在薄纱里插在头发上作为饰物打扮自己,有的还暗暗比赛,看谁头上的萤火虫多,看谁头上最亮。在美洲的森林里,还有人把萤火虫装在透明的瓶子里,绑在脚上夜行照路。
萤火虫的一生要变四个模样。萤火虫妈妈喜欢在潮湿腐烂的草丛中产卵,它的卵很小,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见。卵孵化出幼虫后,生活几天就变成蛹。最后由蛹变成萤火虫。萤火虫的幼萤个儿很小,但胆量很大,敢与蜗牛较量,直至把蜗牛吃掉。别看蜗牛爬行起来慢吞吞的,它的舌头上长着135排牙齿,每排有105颗,总共有14170颗牙齿,糟蹋粮食,偷吃蔬菜,厉害得很!它的个儿要比萤火虫幼虫大一百多倍,萤火虫幼虫有一套神奇的“法宝”。你看,当幼虫找到蜗牛后,先用它那针头一样的嘴巴在蜗牛身上敲几下,这是干什么呢?原来这是给蜗牛打麻醉针,连打几针以后,蜗牛就迷迷糊糊失去了知觉,动弹不得,最后终于瘫痪了。这时候,幼虫又狠狠地给蜗牛注射消化液,蜗牛皮内的肉开始化成了稀稀的鲜美的肉汁。这时幼虫便呼朋唤友把它的同伴请来,兴高采烈地围在蜗牛四周,一齐把针管般的嘴插进蜗牛的皮内,津津有味地吸起来。幼虫吸足了,蜗牛也完蛋了。它们帮农民除了害,立了功,是农作物的好朋友。
幼虫长到成虫以后,开始在夜间空中飞舞,一边飞舞一边发出短暂的闪光。萤火虫闪光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在招引异性。那雄萤火虫在地面上空飞舞时发出闪光,意思是在寻问:“萤姑娘,你在哪里?”附近草地上的雌萤火虫也发出闪光,那是回答的信号,意思是说:“萤小伙,我在这里。”雄萤火虫得到信号以后,便向雌萤火虫飞去,直到甜蜜的相会为止。
萤火虫那美丽的闪光是怎么发出来的呢?科学家们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在萤火虫的腹部有个发光器。这发光器由发光层、反射层和透明表皮三部分组成。萤火虫发出的光是冷光,它不产生热。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萤火灯——日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亮得多。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矿灯,用在矿井里。因为矿井里充满着瓦斯,遇到一定热量就会爆炸,这种闪光灯不发热,所以使用安全。又因为这种灯不多用电,不会产生磁场,所以军事上又用它做水下照明,去清除磁性水雷。科学家们还用萤火素和萤火素酶制成生物探测器,把它发射到其他星球表面,去探测那里是否有生命存在。
你瞧,小小的萤火虫趣闻真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