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太原历史文化
10885700000004

第4章 夏商周:华狄交融(1)

一、土方鬼方

夏商西周直到春秋中叶,太原盆地及其周边山区还是游牧族居住的地方。这些游牧民族,夏商时有土方、鬼方等,西周春秋时统称为诸戎群狄。叔虞封唐,实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大政方针[1]。其子燮父改晋。晋国与戎狄为邻,并开始了多方面的联系。此时期太原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主要是华夏族与戎狄族的融合交汇。

夏商时期,我国进入奴隶社会,但统治范围仅限于中原地区。此时期在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活动着土方、鬼方等游牧民族。太原地区即土方、鬼方的主要活动区域。

土方与大禹治水有关,史籍中有“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2],“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3],都是说大禹到土方之地进行巡视,以帮助其治理洪水。后世太原盆地流传的大禹治水、台骀治汾等传说,与上述古籍记载相吻合。

商王朝和土方的关系更加密切。甲骨文有“王省土方”“征土方”“伐土方”等诸多记载,即指商王朝与土方之间的商业贸易和军事战争。夏商时期的土方活动范围大致在今山西运城以北,石楼以东,直到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包头一带[4]。显然,太原地区是土方活动的主要区域。

鬼方也是远古时期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个游牧民族,到了夏商时期,已经非常强大。商代中期,商王派兵攻伐鬼方,所谓“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5]。鬼方受到打击后,其中部分远徙,大部留在原地,臣服于商。武王克商建周,鬼方从属于周。唐叔虞初封时的怀姓九宗,即鬼方之族,其后建立隗国,成为西周王朝的一个诸侯国。

由于鬼方是一个游牧民族,流无居所,迁徙不定,很难准确说明具体地点,所以关于鬼方的活动区域,后人考证,说法不一。但根据史料分析,鬼方的活动区域不外乎今陕西、山西、内蒙古一带。太原地区就是他们活动的一个重要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河套和伊克昭盟发现多处远古遗存,年代为龙山文化到夏商时期。从地望、年代及堆积遗物分析,认定为土方、鬼方文化遗存。同时,在太原市的光社、义井、许坦、东太堡,娄烦县的何家庄,汾阳市的峪道河等地也发现了多处远古遗址,其内涵和内蒙古河套及伊克昭盟发现的文化遗存相一致,专家将其通称为“光社文化”[6]。这样,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缘,沿黄河两岸的晋西北和陕北边缘,又沿吕梁山西麓、太原盆地乃至汾河流域如此大的范围内,存在着一个考古文化的分区类型。它为我们研究土方、鬼方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7]。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现的旌介遗址,为研究夏商时期太原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翔实资料。旌介遗址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旌介村东的绵山西麓,汾河东岸,西南距灵石县城约15公里。1976年发现商代晚期墓葬一座,出土有鼎、爵、觚、觥等铜器30余件。1985年1月,在村东取土场又发现两座商代墓和一座车马坑,两墓出土有青铜器鼎、簋、尊、卣、觚、爵、羊头小刀等铜器140余件。玉器有鱼、燕、鸟、虎、璜等10余件。从出土青铜器的器形、纹饰和羊头青铜小刀等分析,此墓葬属于商代晚期北方青铜器石楼类型。且其中40余件青铜器上面有族徽“”,可释为鬲,说明太原盆地在晚商时期为鬲族方国所在地,两座墓主为其统治者。另外两件爵有铭文羌字,说明这一带当时也在羌人活动范围之内。一件青铜簋底铸有阳线条马的图案,这与甲骨文中常见的马羌有关联[8]。旌介遗址对于研究商代晚期以及与商王朝共存的太原地区北方方国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桐叶封弟

“桐叶封弟”之事见于司马迁《史记·晋世家》,说的是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的故事。叔虞是晋国第一代国君,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其母邑姜,乃太师姜尚之女。相传邑姜方娠,武王梦见天神对其说:上天即将为你降临儿子,名字叫虞,你要将其封于唐。及子生,婴儿手掌中有一虞字,因是幼子,故曰叔虞。其后,“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9]。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因唐近晋水,改国号为晋。此即西周、春秋时期的晋国。

“桐叶封弟”的故事未必完全真实。据《逸周书·王会》记载,叔虞和武王、太公望是同代人物。传世的晋国青铜器有铭文,据考古学家唐兰考定为晋定公遗物。铭文有“我(唐)公膺受大命左右武王”的字样,和《逸周书》所记内容相符。另史载:“平公射,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10]由此可见,叔虞封唐靠的是自己的实力,而非成王与其相戏的桐叶。

叔虞封唐是事实,但所封唐国的具体地点为何处?自汉代以来众说纷纭。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晋阳,班固的《汉书》、杜预《春秋左传注》、郦道元《水经注》、康基田《晋乘蒐略》等持此说;一说是翼城,顾炎武《日知录·唐》、徐继畲《晋国初封考》、王轩《山西通志》等认同是说。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翼城县与曲沃县交界处发掘出多座大型西周墓葬,是目前发现的全国最大的西周遗址。学术界定名为“天马—曲村遗址”,并将其定为唐叔虞初封地[11]。尽管如此,仍然有学者提出异议。此争议最终只有靠更为有力的考古材料才能得出定论。

三、诸戎群狄

根据古籍记载,春秋中叶之前,太原地区还是诸戎群狄游牧的地方。春秋中后期,华夏势力开始进入太原盆地,但仍与戎狄民族杂居。直至战国中期,在太原盆地及其周边活动的戎狄族主要还有:

(一)狐氏之戎

主要活动于今太原市西南的吕梁山中。据《国语·晋语四》说狐氏之戎“出自唐叔”“与晋俱唐叔之后,别在犬戎者”[12]。春秋时期,狐氏之戎与晋国关系友好,其首领狐突将两个女儿嫁于晋献公。一位是大戎狐姬,生晋文公重耳;另一位是小戎子,生晋惠公夷吾。狐突由此而成为晋国卿大夫,其二子狐毛、狐偃曾随重耳逃亡在外19年。重耳回国执政后,狐毛、狐偃协助晋文公成为春秋霸主。今太原古交市南有狐偃山,又名狐爷山,亦名马鞍山。山上有狐突及狐毛、狐偃父子墓[13]。宋景佑年间曾在山上建有狐侯庙,抗日战争中遭日军烧毁。清徐县西五里亦有马鞍山,山上也有狐突墓与狐突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古迹印证,这一带在春秋时期曾是狐氏之戎的活动区域。

(二)北戎—无终

北戎又名山戎,意即居于山区的戎族,是我国北方一古老的部族。西周以前称肃慎,起源于我国东北地区。西周时期,肃慎开始向西南迁徙,活动于今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公元前790年,北戎曾和晋国发生战争,“晋人败北戎于汾隰”[14]。这说明北戎的活动地区已经移到了汾河流域一带。西周晚期,肃慎开始被称作北戎或山戎,经常与中原诸侯国发生战、和关系。公元前644年,北戎被齐桓公打败,残部附于太行山麓的赤狄,后来在太原东境建立无终国。不久,赤狄被晋国所灭,北戎又归附于晋。公元前569年,无终向晋国纳贡求和,晋悼公派遣卿大夫魏绛北上,与无终为首的诸戎群狄签订盟约,此即著名的“魏绛和戎”。随后的30多年时间里,双方和睦相处。公元前541年,无终撕毁和约,联合北方群狄诸戎,向晋国发动进攻。晋国卿大夫中行穆子带兵越过霍山险道,“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15]。此后,晋国势力进入太原盆地,北戎渐次融合于晋。

(三)燕京之戎

商周时期,北方戎狄中有燕京之戎,力量十分强大,商“太丁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周师大败”[16]。西周之时,燕京之戎仍然存在。《国语·郑语》说:“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杨国勇先生认为,这里的“燕”不似邵公所封的燕国,很可能“燕”与其下的狄应连读为“燕狄”,即燕京之戎的异称[17]。这应是中肯之见。

燕京之戎因出于燕京山而名。《淮南子·地形训》:“汾出燕京。”高诱注:“燕京,山名也,在太原,汾水所出。”《水经·汾水》:“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郦注引《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亦管涔(山)之异名也。”由燕京之戎得名可知,其主要活动地区在太原盆地及其以北边山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