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11118000000031

第31章 沉住气,遨游书海,汲取知识营养用知识武装自己(2)

张瑞敏的办公室就像一个书房,里面有各种管理方面的书籍。他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孙子兵法、易经、道德经等了如指掌,还经常委托在海外工作的同事帮助收集最新的管理书籍,使他能掌握世界最新的管理动向。在他的带领下,特别是在创新的学习氛围下,海尔做到了全员学习、创新,真正成为了一个随时随地学习的学习型组织。

1998年春天,张瑞敏在事业部培训班上阐述每个领导要通过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达到新境界,他说:“要记住孔子说的两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啃书本,不结合实际思考,这个学习等于没有用。但不认真学也不行。学在求"悟",而且要"悟透"。佛家讲"觉悟"和"顿悟",禅宗还讲"棒喝",即用力刺激,使之"顿悟"。要综合起来系统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张瑞敏注意学习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他更注重于把它运用到企业经营上。他在讲课中说:“《老子》帮助我们确立了企业经营的大局观;《论语》培育了我们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勇于进取、刚劲有力的浩然正气;《孙子》则帮助我们思考了企业管理的方法和企业竞争的谋略。所以说,学习能让人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习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精神与智慧的支持。”

张瑞敏还特别重视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在一次给事业部长的讲课中,他说:“松下与韦尔奇教给我们什么,我看有两条是重要的:一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基本的经营理念;而且要不断寻求新的变革,发动新的变革。”

这两句话,深刻而全面地概括了中国企业学习外国经验的基本内容。

张瑞敏说:“学松下什么?学松下的韧劲,他没有上多少学,但他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地学习、前进。而且他善于把员工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为一个目标共同奋斗,形成浓厚的松下文化氛围。这是松下价值观的魅力,也是松下文化的魅力。”

张瑞敏说:“学韦尔奇什么?是学他不断追求变革的精神。他能够使通用电气很多年来一直保持发展、赢利,并且一直观念创新,这是不得了的魄力!虽然他在工作作风上与松下完全不同,但是异曲同工。”

韦尔奇有思想,有魄力,严格治企,是刚;松下重员工教育,重理念“布道”,以文化统一思想,是柔。一柔一刚,相得益彰,两者统一乃是海尔之追求。

张瑞敏在学习目的与方法上是非常清晰的。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他以高屋建瓴的大文化观提出了禅、儒、道、法之一切可学之处、可用之处,也引用了孔子学与悟的学习准则和方法,从而引导全体海尔领导积极向上,在学无止境的大海中遨游;他博采西方管理学家之长,以“理念先导”的原则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传到员工中去,这也是海尔文化中心的神圣使命。一个企业文化中心在企业发展中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在中外企业都是少见的,这也是海尔借鉴、学习西方观念后形成的关键举措。

迈克尔·D·波顿说:“我一直以为东方的企业家缺少的就是学习,一种对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例如通用公司所奉行的那些--消化与吸收,而不仅是一两次的头脑风暴。出人意料的是,来自于中国的海尔公司做到了这一点。”

很多企业之所以能高速发展,和这个企业拥有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领导者是分不开的。国内著名的房地产公司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领导者。

1988年,伴随着股改的成功,万科的业务也节节上升。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合作者,美国富兰克林铸币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通过富兰克林铸币公司的宣传册,王石感觉到这是一家专业性很强的金属、陶瓷礼品制造公司,这个合作机会对于万科来讲无疑是个“金娃娃”,于是他决定一定要拿下它。这次合作,让王石大开眼界。

最先同万科接触的是一位名为Peter的香港人,两个星期后对方换了一位美籍德国人。一个月之后继续谈判,又换了一位美籍日裔。再过一个星期,前来谈判的又变成了一位律师,他是美籍犹太人。签合同时,真正的老板--一位美籍爱尔兰人才出现。

开始,王石还没太在意富兰克林公司的谈判代表的变换情况。随着谈判的深入,他才开始理解频繁更换谈判人员的含义。谈判代表的选派是根据流水作业法来制定的,其中暗藏玄机:首先来的香港人,是一位中国大陆通,负责对万科能力及潜力的评估;德国人则来谈工艺流程设计,产品组装的工序环节甚至卡到以“秒”为单位;日裔小个子是位工艺成本控制师,负责计算每件产品加工费的最经济支出;犹太律师来了,不是谈怎么保障合同执行,而是探讨终止合同时的双方义务和责任的详细条款,甚至包括厂房内的一扇玻璃更换后,结束合作时这扇玻璃窗是否恢复到原状这样的细节。

谈判终于结束。签合同时,发现一摞合同文本比招股说明书还厚。负责起草的是美国一家法律事务驻香港公司,仅律师费一项,富兰克林公司就支付了300万港币。王石当时心想:花这么多钱调查万科,还不如把钱直接给万科,能做多少事啊!

但此时王石才体会到:同富兰克林公司合作,赚钱固然重要,但从方法论上,学习对方的人才组合、严谨的工作方式、强调效率的做法、尊重法律的商业精神更具有价值。

从此,万科与合作伙伴签署的合作文本也变得厚了起来。

富兰克林公司合同上对万科有很苛刻的约束,详细地列出做不到将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王石有些担心万科履行合同的能力。事实上,这些担心是多余的。负责此项目的赵晓峰团队尽心尽责,超水平发挥;而且,尽管合同条款非常苛刻,但在具体执行合同中,富兰克林公司还是把握了一定的弹性。

和富兰克林公司合作的过程,也是万科进一步学习国际化,学习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规范化工作方法的过程,王石能够领导万科一步步地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他善于学习是分不开的。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领导者与其他公司合作的过程,就是相互学习的过程;领导者的学习能力往往会影响自己企业的发展。所以,善于向他人学习,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竞争力就是学习力。对于领导者而言,学习才是保持竞争力的最好方式,学习才是领导保持魅力的源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习能力的提高直接受一个领导者对学习重要程度认识的影响,要提高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的态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领导在汲取知识的道路上,要抛弃一切华而不实的想法,端正态度,扎扎实实地学习各种知识。领导在学习中应当拥有以下几种态度。

1.对现有知识的态度

也就是所谓的“归零学习”。新世纪的企业经营者每天都应心态归零,即永远从零开始,对周边环境的变化要有足够的敏感度,然后铆足劲,见缝插针地学习,为迎接明天的挑战多做准备,切不可迷恋于眼前的成功。

2.对“外行”知识的态度

一个人知识越多,其聪明、智慧、才干就越有增长。培根曾说过:“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浪漫,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门门精通”往往是“门门不通”,尤其是作为领导者,要学会选择,在某些领域要学会做“外行”。

“外行”是说经营者对于具体部门的业务和技术等不需要过多掌握,因为经营者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而任何一门知识,尤其是有关技术知识,要想做到融会贯通,要求付出辛勤的汗水,这样,经营者成为全才的机会成本就会变得很大。但为了有利于和下级的交流和对其进行指导,领导者还要懂一些具体业务的“皮毛”,做一个“外行人眼里的内行,内行人眼里的外行”。

3.追根究底的态度

领导者在日常充电的过程,除了要有平和的心态外,还需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现代企业领导者每天必须不断检视和自省,除了要能控制住自己的浮躁、自满情绪和心态外,还应仔细研究问题,深入思考,这样才有利于思维的创新,从而做到对新知识、新理念的深入把握和灵活运用。

4.走出去的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能力的表现之一便是善于发现学习的对象,能从不同地方找到自己欠缺的东西,扬长补短。因而仅仅局限在一个小的范围内,视野得不到开阔,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井底之蛙”,从而“夜郎自大”,最终丧失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能力。只有走出去,不断面对新的事物和不同的观念看法,才能找到差距,产生学习的要求,发现学习的目标。

走出去,可以起到开阔领导者的视野,丰富领导者思路的作用,让他们见所不能见,闻所未曾闻。

走出去,可以是走出企业,走进学校,去系统学习所需的知识,也可以是走进其他成功的企业,去观摩别人的经营思路、领导机制;甚至还可以走出企业,走出国门,把国外的先进经验拿回来,“洋为中用”。

未来的人们将不会由于拿到中学或大学文凭就停止接受教育,而是终身接受教育。领导者必须采纳“要么发展,要么死亡”这句箴言,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否则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落伍。

5.对整个组织学习的态度

未来对学习的要求,绝不仅仅是对领导者个人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整个组织成员学习能力的要求,这就要求领导者不仅关注个人学习的情况,更要关心整个企业的学习情况,改变组织结构,使之扁平化、开放化,创造学习的氛围,这一切都是一个有学习能力的领导者应该做和必须做的。只有整个组织观念的更新、方法的进步,才能使领导者有一个施展新知识、新能力和新观念的平台。

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领导者不仅要具备全新的知识,其知识结构也不同于传统的领导者,应该呈一个“厂”字结构,其中“一”代表领导者横向的可迁移性的知识,说明领导者知识的广博性。“丿”代表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纵向专业知识,说明领导者知识的深刻性。一个内行的领导者如果拥有了更为广泛的横向知识,那将是如虎添翼,其事业也将再上层楼。

勤学苦练,打好基本功让人生如虎添翼

领导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卓越能力,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勤于学习。

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各级领导者,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及有关领导科学的知识、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领导者不断地钻研专业知识,成为专业方面的行家里手,有助于信心和信念的建立和坚定,也能间接地稳定情绪。因为广博的专业知识基础,能使领导者在计划的制订、方案的规划和目标的选择上,持有科学的根据,对他人意见的正确与否、有用与否有客观的判断标准;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能使对未来的预测有现实的和理论的根据,总之,不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不致给工作带来损失。由于有专业方面的知识,还能有利于领导者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等等。这种善于向书本学习知识的例子屡见不鲜。

三国时期的吕蒙将军,一向被人认为是一位猛将。在战斗中,他常如猛虎下山,勇往直前,奋勇杀敌,深得孙权的赏识,因战功累累,被提为大将。但他因小时未曾读书而常有难堪之事。每当有事上报,因他不能书写,只能请人代笔。因此,许多人都把他视为有勇无谋的武夫。面对他人的轻视和嘲笑,吕蒙深感自己学识太浅薄,他发奋要好好补上这一课。在孙权的指点下,他利用军中的空闲时间,常挑灯夜读,将《孙子》《六韬》《国语》等一一研读过,终于学有所成,前后判若两人。不屑于与吕蒙为伍的鲁肃,偶然到吕蒙那里去。在宴会上,吕蒙向鲁肃询问天下事,而鲁肃态度轻慢,好久不屑一答。于是吕蒙郑重地发表了自己对时势的看法,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他那精辟的论断,使鲁肃态度逐渐缓和下来,进而离座靠近,专心倾听,频频点头表示赞许。等吕蒙说完之后,他赞叹道:“没想到你才学如此长进,再不是从前的郢下阿蒙了。”吕蒙的学习研读,使他以后在战争中足智多谋、信心百倍。他曾定计智取南郡,捉拿了刘备的猛将关羽。他的勇武,再加上他善于学习,使他如虎添翼,成为一名杰出的将领。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卓越能力的另一条途径是苦练。学习,毕竟只是一种理念上的,停留在认识层次上的东西,还没有通过行动逐渐地渗透到人的本质中,还没得到巩固,是一种飘忽不定的,没有稳固下来的感受、认识。所以领导者不仅要注意学习,更要重视苦练。苦练本身就是一种坚强意志的表现,是更深一层次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