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能够发挥下属的专长,弥补自己的不足。领导者应当尽可能地把自己不擅长的工作,授权给在这方面有专长的人去干,以提高领导工作的质量。
(5)可以改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使下级从等级服从、层层听命的消极被动状态,改变为合作共事、互相支持的积极主动状态。
其次,要尽量排除不必要的工作。
领导者除了不要插手别人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外,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还应在通常属于自己的工作中再作精简,也就是说只做那些非做不可的工作,而可做可不做的工作则应尽量排除,少做无效劳动。例如,汇报工作或作报告时,不必花费很多时间去背诵,以显示自己的记忆力,要减少头脑的储存负担,提高头脑的处理功能;有些报告在会前发给大家,不必在会上宣读,会上只对报告进行讨论;打电话能办的事就不写信,便条可以解决的就不写长信;应该由下级提出的办法便让下级准备,不替下级思考问题;办事前做好准备,搞好沟通,减少不必要的扯皮和误工等。对那些非做不可的工作,也要综合起来考虑,哪些先办,哪些后办;哪些要重点抓,哪些只要过问一下就可以了;哪些事要专门去办,哪些事可以合起来办;哪些事用完整时间办,哪些事可以用零碎时间办;哪些事必须按规定程序办,哪些事可以用简便易行的办法办等。美国威斯汀豪斯电器公司前董事长兼总领导伯纳姆是一位享有盛誉的管理专家。他在其名著《提高生产率》中提出,领导者在处理任何工作前,首先要问自己,这件事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与别的工作合并?能不能用更简便的东西代替?这样一来,工作头绪就大大减少了,时间就节省了,效率就提高了,主动权也就操在自己的手里,不至于总让人家牵着鼻子走。
再次,要善于自我约束。
自我约束主要包括两个意思一个是要求领导者不直接干预下一级领导者的工作。三国时期杨颐就主张“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南宋思想家陈亮也主张,对下属既然“与其位”,就应“勿夺其职”,领导者要学会“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用今天通俗的话说,就是不要抢下级的活干。因为那样既浪费了自己的精力,又挫伤了下级的积极性,打乱他们的工作部署,造成依赖、埋怨或对抗情绪,使他们没有主见和责任感,实在是费力不讨好。自我约束的另一个意思是要抓大事。领导者要不为那些琐碎的小事而浪费过多的精力。
所以,领导者一定要把自己约束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不干预下一层次的事。当然各部门各岗位之间、上下级之间要互相帮助,密切协作,但是第一位的,应当先把自己的分内事干好。如果把自己的事放下不管,却去干别人的工作,这与现代的专业化分工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不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不直接去管,这才是清醒的领导者。清醒才能超脱,超脱能使人更加清醒。
不插手别的领导者和下属的工作,并不等于看到问题不闻不问,有建议可以提出来供他人参考。对于自己下属的下属,由于中间隔着一个领导层次,一般应约束自己不去直接干预,看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启发自己的直接下属去处理像这样的事。轻松解决问题,作为领导者何乐而不为呢?
大权独揽小权分散,轻松掌权快乐做事
“权”字好说,不好用,怎样用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才是领导者所关心的。作为领导者,并不意味着他什么都得管。应该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做到权限与权能相适应,权力与责任密切结合。
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如何分配好手中的权力,是古往今来任何领导者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领导,正确认识权利,合理恰当地利用权力就至关重要了。领导者分配权力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并不在于究竟是多分一点好,还是多留一点好,而是要首先搞清楚具体应该分什么权力,留什么权力。
一个人遇到的事有大,有小,领导者要全力以赴抓大事。大事就是全面性、根本性的问题。对于大事,领导者要抓准抓好,一抓到底,绝不半途而废。一般说来,大事只占20%,你以100%的精力,处理好20%的事情,当然会轻松自如了!只要是做领导者,无论是刚刚上任,还是已经做了很长时间,一定会面对许多事情要处理,但千万不要认为,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是最佳的选择。从原则上讲,大权独揽,小权分散,抓大放小无疑是很好的策略。
从权力的性质来看,通常情况下,一个组织的权力有三个层次:决策权、运行权、执行权。所谓大权,实际上主要是指决策权,还有就是运行中关键问题的把关性权力,具有“不可替代性”。
对于事关企业、部门生死的权力,领导人必须牢牢地抓在手里。“大权集中”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时保证决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知道,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无论是民主式决策还是集中式决策,最终都得要有一个拍板的人,这就注定这个人应该掌握比较大的权力。对于一个组织的发展而言,最重要的是决策。
就像中国共产党每一代领导人都要有一个领导核心一样,一个企业也要有一个自己的领导核心、决策核心,这在中国的企业中特别是正在成长的企业中表现特别突出,掌握大权的领导者几乎成为企业的代名词和名片。
联想的第一代领导人柳传志,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但影响力依然在;万科的第一代创业者和领导者王石,虽然目前已经交班给郁亮,但依然是万科的精神领袖;海尔集团老总张瑞敏、华为集团老总任正非……这些依然在一线的企业创业者对企业的影响力更不用说。
集权而不专权,放权而不放任;一手软,一手硬,一手放权,一手监督;大权独揽,小权分散,以权统人,调动部属,这就是中国领导者的授权之术。
那么,对于一个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导者或者领导来说,哪些大权是他必须抓的呢?
(1)财权,古时候的人掌权时,一抓军权,二抓财权,可见财权之重要。钱是企业的命脉,把财权交出去,不是开玩笑吗?
(2)人事任免权,这主要涉及非常重要的人事调动和安排。
(3)知情权,即使某些时候不参与决策,对所有重大决策也应该有知情权。
(4)最终决策权,亦即对一般及重要决策进行最后拍板的权力。
中国的企业领导者明白,能否驾驭下属,最关键的一环就是有没有权力。有权力就能驾驭人,无权力就不能驾驭人。中国的领导者为了达到上令下达的目的,通常都把权利集中在自己的手中。身为领导者,就必须要大权独揽,才能有效地驾驭下属,如此,方能上令下达,保证命令和措施得以快速地贯彻实行。
与大权独揽相对应,中国的领导者也喜欢把小权分散给部下,如曾仕强教授所言:“中国的领导者是善于用巧劲儿,拿出一部分权力分给属下,他们做的只是以权统人。领导应该是帅才,总揽全局;其他领导者则是将才,他们应当各司其职,管好"线"上的工作;而员工则是士兵,应当做好自己的本员工作,做好"点"上的事情。”
身为领导,首先要明白大权须独揽、小权要分散这个道理。大权独揽,也可称之为集权,是指部门中的一切事务的决策权都集中在自己手中,部下的一切行为措施必须按照领导指令、决定去办。小权分散,也就是分权,是指部下在其管理的范围内的一切措施均有自主决定权,不必请命于领导,而领导对其下属权限内的事项也不随便加以干涉。处理好大权与小权的关系,要做到大权揽得住,小权散得开,不能大小权力一把抓,大权管不住,小权乱插手。领导者只有做到大权独揽,小权分散,才能利用有限的精力实现有效管理。
抓好放飞风筝的那根线,授权不忘控权
授权不等于放权,无论给他多大的空间,也要“抓好放飞风筝的那根线”,监控权一定要掌握在手中。